•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心理彈性理論的基礎概念

本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中,除了理論性的驗證之外,另外也配合了較強韌的研究方法,主 要研究二透過自陳式量表蒐集資料,為避免資料收集的共同方法變異 (common method variance) 問題的干擾,造成解釋結果的偏誤,採用跨時間點的縱貫方法蒐集資料。故在提供 (Hayes, Wilson, Gifford, Follette, & Strosahl, 1996, p. 1153),其中個體有能力完全接觸當下的 想法表示個體有能力轉移觀點在當下的目標;不會有多餘的防禦和依賴情境供給也表示個體 會自己重新調整心理資源,最後追求目標和個人價值都是適應波動環境下要求的表現,說明 Hayes 等人提出的心理彈性理論也與 Kashdan 與 Rottenberg 整理的心理彈性特徵有相呼應。

由於臨床心理學的傳統聚焦在個體的負向心理特質,故實務操作上臨床心理者專注於心 理僵硬 (inflexibility) 所產生的身心問題。因此,發展出了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ory, ACT)(通常直接發 ACT 的音),是一種用在心理治療的臨床行為分析 (clinical behavior analysis, CBA)的形式。這個治療取是在 1980 年代後期,由 Hayes、Wilson 與 Strosahl 所發展出來,為一個有實證基礎的心理介入法,使用不同的接納 (acceptance) 與 正念 (mindfulness) 策略,以及承諾 (commitment) 與行為改變策略 (behavior-change

strategies),用來增進個體的心理彈性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然而,接受與承諾療法是出 自於實務哲學觀稱為功能情境主義 (functional contextualism) 發展出來的,並以關係框架理

4

論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RFT) 為基礎。關係框架理論是一個對於語言、認知的全面性理 論,也是行為分析的一個分支。然而,通常談論到 ACT 最常被強調之臨床療法的第三個潮 流,ACT 與傳統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不同,過去 CBT 是一個試 圖教會人們如何掌控他們想法、感覺、感官、記憶與其他內在事件(private events) 的療法; (cognitive fusion) 與經驗逃避 (experiential avoidance, EA) (Hayes et al., 1996) 的結果。認知融 合是指個體過度的被文字語言所控制。例如:”我感到沮喪”這一句話,過度融合語言文字的 方面來幫助個案發展出心理彈性,六大核心含有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 、接納 (Acceptance)、接觸當下 (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脈絡中的自我 (self as context)、

價值觀 (Values) 與做出承諾行動 (Committed action)。下列則進一步說明這六大核心原則所代 表的意涵來說明如何增進個體的心理彈性。

(一)正念與接納歷程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processes)

接納 (Acceptance) 被認為是可以抗衡經驗逃避的方法,個體沒有評斷的想法反而是主動去擁 抱內心發生的經驗與感知 (Hayes et al., 2004)。然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個體是樂意的(willingness) 接受而不是在忍受。長遠來看,我們會希望個體是主動接受內心的經驗而非控制,因為越想 要控制讓內心負面的經驗變少往往會帶來反效果 (Hayes, 2004; Wenzlaff & Wegner, 2000)。

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 是讓個體練習降低把自我的思想、情緒或是記憶僵化成特定意 義,並不是要讓個體改變自己的想法,要將思想或內在經驗看作只是語言和文字,不會代表

5

固定的意義或是都是負面的。例如:當有人提到”我覺得我沒有價值”,可以練習想成”我心 裡有個我覺得沒有價值的想法。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並且設想自己和想法是不同的。

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就能在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之間、想法和現實之間創造出心理距離。

接觸當下 (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 說明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保持不評斷的 (non-judgement) 態度。個體有意識地注意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及自己的心理活動,以開放、

感興趣、和接受的態度,覺知當下的一切;同時避免讓雜念把自己帶離當下,讓個體能保持 彈性讓行為能符合自己的價值。

脈絡中的自我 (Self as context) 個體要覺知到自己的內在有一個超然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一直 不變的,不受來來去去的思想、情緒、和記憶所影響。這樣的覺知,能促進認知解離和接受 性。

(二)承諾與改變行為歷程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change processes)

價值觀 (Values):個體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確定什麼是自己認為是最重要的 (例如:家庭生 活、朋友、事業、靈性追求)。價值觀與人們的行為不應分離,基於價值觀的行動才會是有 意義、有幸福感的、建設性的。

做出承諾行動 (Committed action):個體要有決心、自主地行動:病患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設 定具體可行的長、中、短期工作目標,並且負責任地致力實施。基於價值觀的生活,是改變 病患認知和行為的有效方法。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會設定長期的目標,例如:考上某間 學校、加薪或是追求某一個夢想職業等等,然而,在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到挫折或是失敗,由 於人類的動機導向是趨樂避苦,我們往往對負面想法或不愉快的經驗會產生逃避現象,在當 下我們可能覺得可以不需要去面對那些負面經驗而感覺很好,但長期來說,如果我們不願意 去面對這些挫折,會開始與離我們的設定的目標越來越遠,而越來越害怕這些經驗陷入無助 當中,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以致無法達到目標。此時,就可以藉由 ACT 六大核心原則來增 進個體的心理彈性,使其最後能達到其價值目標。

6

圖 1 心理彈性六大核心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