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本研究欲進一步了解心理彈性此一般性的人格特質是否會影響在運動情境中的心理變 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希望運動員能持續努力的堅持目標,並追求超越自己的運動 表現,能以追求卓越為樂。我們也不願意看到國家社會投注大量資源在培養及培訓運動選手 時,最後因為選手發生身心不適應的問題,導致無法在運動專項中接受挑戰,甚至逃避問題 最後選擇退出運動團隊。因此,為了幫助運動相關從業人員提供運動員一個健康的身心適應 調整策略,了解運動員幸福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由於提供運動員一個適應性的環境有其必要,然而,在運動領域中,最常被探討幸福感 的正負向指標為運動倦怠 (Athlete burnout) 與主觀幸福感 (well-being) (Adie et al., 2012;

Quested & Duda, 2010)。許多研究者便開始積極探究運動幸福感的成因,經過多年來的努 力,研究發現從個人特質因素 (Chen & Chang, 2014; Chen, Kee, & Tsai, 2008; Curran, et al., 2011; Lonsdale, & Hodge, 2011) 或是環境因素 (Adie, Duda, & Ntoumanis, 2008; Goodger, Gorely, Lavallee, & Harwood, 2007) 角度都可以得到影響幸福感的解答。但過去最大的研究缺 口即在於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幸福感的成因,缺乏了整合性的觀點。依 據 Griffo and Colvin (2009) 說明近代社會認知理論的內涵為人類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的 取決個體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結果。因此,本研究欲探討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環境因子與心理彈 性個人特質交互作用對運動員幸福感的影響。

選手知覺到教練自主支持時會感覺到教練能從選手的角度思考,會給予選手選擇的機 會,此時選手能根據自己的心理需求來做出選擇,也使選手不會感到心理需求被剝奪而產生 倦怠感。過去研究發現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能有效降低倦怠與提升幸福感 (Adie et al., 2008, 2012; Reinboth & Duda, 2004)。但以互動論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是不能忽略在同樣的環境 中,有些特質的個體還是會比一般人好的個別差異情形 (Fleeson & Noftle, 2009; Funder, 2009)。本研究就認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會容易誤解外在環境的線索,使得同樣在自主環 境中的個體,高心理彈性個體比低心理彈性個體會運用外在資源來降低個體的運動倦怠與提

25

升幸福感。下列,作者將分別介紹理論並進一步推倒理論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運動倦怠理論

在競技運動中,選手們不僅要長期接受高強度的訓練,還要面臨許多比賽的壓力,如果 運動員無法適應調整這些外在環境的挑戰,很容易發展成身心不適應的症狀,我們通常稱 作”運動倦怠” (Raedeke & Smith, 2001)。運動倦怠為影響運動員健康與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指 標 (Gould & Whitley, 2009),因此,也成為運動心理學家過去二十多年來廣為關心的議題 (Cresswell & Eklund, 2003; Gould & Whitley, 2009)。目前,研究發現運動倦怠與運動員幸福 感和運動表現息息相關 (Goodger et al., 2007) 。運動員最常見的運動倦怠情形就是容易心情 沮喪、表現降低和缺乏樂趣感 (Schaufeli & Buunk, 2003; Taris, 2006),這些症狀往往都會傷 害選手的幸福感。由於瞭解運動倦怠對於預防選手產生倦怠、選手退出參與競技運動 (Cresswell & Eklund, 2003; Lonsdale & Hodge, 2011) 與增進運動表現 (Gustafsson, Hassmen, Kentta, & Johansson, 2008) 有實務上的貢獻。故運動選手競技倦怠確實是一個需要關切並投 注研究心力的領域 (Goodger et al., 2007; Li, Wang, Pyun, & Kee, 2013)。

整體而言,在運動領域中, Gould 及其同僚為研究運動倦怠的先驅,在其三個連貫系的 研究中 (Gould, Tuffey, Udry, & Loehr, 1996a, 1996b, 1997) 將運動倦怠定義為: 運動選手在運 動情境中,由於經常性的,有時甚至是極端地,無法應付過度訓練和競賽要求而導致了一種 耗竭性的生理與心理反應。Gould 及其同僚也歸納 Smith 的認知情意壓力模式 (Smith,

1986)、Silve 的負面訓練壓力反應模式(Sliva, 1990)、以及 Coakley 的單一認同模式與外再控 制模式(Coakley, 1992) 成五大類可能導致運動選手產生倦怠的前置因素:包含有情境需求 (situational demands)、認知評估 (cognitive appraisal)、生理要求 (physiological demands)、因 應行為 (coping behavior) 以及人格與動機因素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al factor)。在質性研 究中利用上述幾個理論模式去解釋運動選手倦怠成因時,他們發現 Smith 的理論模式似乎較 具有解釋力,但其實大部分的運動選手倦怠現象並非是單一理論模式可以完全解釋清楚。最 後,Gould 等人分析了三個個案,發現個體導致倦怠的因素包含有人格特質或社會心理因 素。

26

除此之外,Raedeke 及其同僚也致力於研究運動倦怠,其最大的貢獻為編制了一份心理 計量特性良好的運動選手倦怠量表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 ABQ; Raedeke & Smith, 2001)。Raedeke 及其同僚主要根據 Maslach 與 Jackson’s (1984) 率先提出的工作倦怠轉化至 運動情境中,將運動選手倦怠界定為情緒耗竭 (emotion exhaustion) (個體會感到沒有活力與 疲憊)、去人格化 (depersonalization) (會貶低或是對運動有負面看法) 和降低表現成就

(decreas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卻乏成就感),以更貼近運動選手所處的脈絡。使得研究 運動倦怠此一議題上,不僅有理論支持,更有良好的測量工具可以作為使用。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從很多角度都可以得到影響倦怠的解答 (Gould

& Whitley, 2009)。像在人格方面有運動員的競賽特質焦慮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Bawa, 2010) 與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Gotwals, 2011)。動機方面,包括自我決定

(self-determination) (Li, Wang, Young Pyun, & Hwa Kee, 2013)、涉入 (engagement) (Lemyre, Roberts,

& Stray-Gundersen, 2007) 和引誘 (entrapment)(Raedeke, 1997)。甚至是運動員壓力因應的技巧 (Silva, 1990; R. E. Smith, 1986) 都是影響運動員倦怠的主要成因。經過上述的文獻回顧,其 最大的研究缺口即在於研究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倦怠的成因,缺乏了整 合性的觀點。但在文獻回顧中,不僅從理論模式或是質性研究都可看出影響倦怠成因很難只 用單一角度,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採取互動論觀點來探討運動選手倦怠成因。本文將採取知 覺教練自主支持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來檢視運動選手倦怠的成因,理由是此 一理論為解釋人類動機的重要理論。因此,本研究中,將探討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理論如何影 快樂避免痛苦的生物,享受並滿足於當下感官的美好刺激 (Keyes & Annas, 2009)。因此,在

27

實際的操作型定義時稱作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其做法為將生活滿意度加上正 向情緒,然後再減掉負向情緒 (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負向情緒) 用以形成一個組合分數的 指標 (Proctor, Linley, & Maltby, 2009a, 2009b),來說明個體的主觀感受。除此之外,一些學 者認為人不僅僅只會滿足於感官上的刺激,也會追求內在的自我實現 (self-realization),而發 展出理性幸福主義論 (eudaimonism)。認為人會不斷的追尋自己的本質,不斷的自我成長,

並發揮自己的長才並彰顯實際的行動 (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 Waterman et al., 2008;

Waterman., 2008)。而實際的操作型定義為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較具代表 性的測量工具為六項度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 1989)。 定理論衍生出的知覺教練自主支持 (perceived coach-autonomy support) 環境因子,為探討運

28 機或行為 (Deci & Ryan, 2000)。例如:當社會環境是提供選擇或是肯定能力的訊息,則會提 升個體的內在動機。反之,當社會環境是以控制手段或是降低能力的訊息,則會損害個體的

Reinboth & Duda, 2004)、教育情境 (Edmunds, Ntoumanis, & Duda, 2007)、 組織管理情境或是 生活面向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6),都說明在自主支持的環境中可以降低個體的 倦怠感。在選手知覺教練的自主支持可以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幸福感方面,包含在競技運動 (Reinboth, & Duda, 2006; Adie, Duda, & Ntoumanis, 2012)、健身運動 (Ratelle, Larose, Guay, &

Senecal, 2009)、體育課 (Edmunds et al., 2007) 或是生活面向 (Standage et al., 2006) 也都獲得 支持。

總結上述文獻,發現自主支持的環境氣候大部分可以穩定降低運動倦怠與提升主觀幸福感,

但在自主支持與運動倦怠的文獻中,還是有少部分文獻顯示知覺自主支持與倦怠無相關 (Adie et al., 2008)。因此,本研究認為在同樣環境中還是需要考慮有個別差異情形會同時對 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產生影響。 因此,採取互動論觀點,同時考慮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 對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有其必要性。

29

第五節 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本研究根據互動論者說明個體行為、認知與情緒反應並非單純人格或是環境可以決定,

而是相互交織影響下的結果 (Fleeson, 2002, 2004),推論自主支持的效果將會受到心理彈性的 調節,而對運動選手倦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高低心理彈性的個別差異,使得既使在 同樣自主支持的環境中,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容易誤解環境因子的訊息,使其降低倦怠的效果 沒有高心理彈性個體來的強。本研究將以依附理論與逃避策略來解釋為何低心理彈性個體會 誤解外在訊息,使其在自主支持環境中也無法有效降低個體倦怠或提升主觀幸福感。

Gerhart, Baker, Hoerger, and Ronan (2014) 指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傾向逃避社會情境,也 容易懷疑他人的外在訊息,漸漸的會與他人的連結產生焦慮型的依附型態。然而,焦慮依附 型態的個體容易懷疑他人、曲解社會線索,甚至是常常出現自我防衛行為 (Dykas & Cassidy, 2011)。例如:實證研究指出焦慮依附型態的青少年容易對同儕友誼抱持負面的期待或歸因 (Zimmermann, 2004)。除此之外,Collins and Feeney (2004) 指出在浪漫關係中,焦慮依附的 個體常會認為伴侶的社會支持對自己來說沒有幫助,甚至會認為伴侶做出這些社會支持行為 的出發點並非好意。因此,本研究推論低心理彈性的個體既使知覺到教練給予鼓勵訊息或是 選擇的機會,他們也傾向把教練的支持當作沒有用甚至懷疑教練提供的資訊,使得無法滿足 選手的基本心理需求或內在動機,導致無法有效降低倦怠和提升主觀幸福感。

Kashdan、Barrios、Forsyth 和 Steger (2006) 指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傾向不願意接納自己 的經驗,進而對情境有廣泛性抑制與逃避特質傾向,使個體會增加自我和情境認知偏誤的行 為反應。然而,長期使用逃避策略會使得負向情感經驗及社交焦慮增加與降低正向的人際經 驗。例如:實證研究指出個體對於人際常使用逃避的策略會容易感到社交焦慮,個體容易對 自身情緒較為疏離,也偏向以負面情緒來思考內在經驗,使個體無法達成溝通或表現的人際

Kashdan、Barrios、Forsyth 和 Steger (2006) 指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傾向不願意接納自己 的經驗,進而對情境有廣泛性抑制與逃避特質傾向,使個體會增加自我和情境認知偏誤的行 為反應。然而,長期使用逃避策略會使得負向情感經驗及社交焦慮增加與降低正向的人際經 驗。例如:實證研究指出個體對於人際常使用逃避的策略會容易感到社交焦慮,個體容易對 自身情緒較為疏離,也偏向以負面情緒來思考內在經驗,使個體無法達成溝通或表現的人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