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選手幸福感的關係: 探討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選手幸福感的關係: 探討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Copied!
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選手幸福感的關係: 探討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研 究 生:張文馨 指導教授:季力康. 中華民國 105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選手幸福感的關係:探討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105 年 7 月 研究生:張文馨 指導教授:季力康. 摘要 隨著正向心理學的思潮,許多運動心理學者在追求運動員表現同時也開始關心運動員的幸 福感,認為運動員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中才能向卓越表現邁進。目前心理彈性理論為了解個體 幸福感的重要因子,因此,本研究一為驗證中文版心理彈性量表信度與效度的考驗,以利後 續研究檢驗其理論。除此之外,過去研究大部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幸福 感的成因,缺乏了互動論的觀點。因此,本研究二之目的為探討在運動情境中知覺教練自主 支持對選手幸福感關係,並檢驗心理彈性此一般性的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欲以大專 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一結果驗證中文版心理彈性量表有良好的因 素效度、大學生與運動員的測量不變性與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研究二則驗證心理彈性對知 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運動倦怠關係有調節效果,研究結果發現,高心理彈性選手比低心理彈性 選手更擴張知覺教練自主支持削弱運動倦怠的效果。說明選手在相同自主支持的環境中,會 因為心理彈性程度的個別差異在運動倦怠的程度上也會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研究結果顯示 心理彈性對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間沒有調節效果,此研究結果不符研究假 設。整體而言,透過本研究可深化心理彈性理論的外在效度並對心理彈性的範疇有更深的認 識,同時亦根據研究發現提供實務上的建議。.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享樂主義、接受與行動療法、正念. iii.

(3)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and athletes’ well-be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July, 2016 Researcher: Wen Hsin Chang Advisor: Likang Chi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any sports psychologists have focused on pursuing athletes’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concurrently. To achiev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port psychologists thought athletes need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esently,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is a crucial factor in shaping individual’s well-be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study 1 was to validate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athletes. Furthermore, most of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investigated how to promote athlete well-being through only dispositional or situational factors but ignoring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Thus, the purpose of study 2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and athlete well-being, also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eral trait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The present study recruited athletes from collegiate team Division I and adopted survey method. The results of study 1 found adequat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factorial validity and criterion related validity. Most important, factorial invaria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measurement was demonstrated across college students and athletes. The results of study 2 indicated that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athlete burnout. Furthermor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strength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and athlete burnout. However, th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could not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and athletes’ well-being. Overall, the results of current study contribute to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literature by extending the external vitality in sport context and the practice implications were also offered.. Key word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hedonism,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ory, mindfulness iv.

(4) 謝. 誌. 我覺得我是一為非常幸運的人,能遇到許多很好的老師、研究夥伴和家人們陪我度過在 求學中的難關,讓我能一步步成長。雖然我的論文已經順利完成,但老師們給我的磨練和指 導卻遠遠超過這些論文的內容。首先,我想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季力康博士,就像明燈一樣讓 我有明確的目標和正能量,如果沒有老師,我想我也沒有機會讀到博士班,並探索自己喜愛 的研究主題,並一步步感受做研究的樂趣。美燕老師也是我的大恩人,總是很貼心地的為學 生著想,為人處事更是有智慧,真的是我需要學習的好榜樣。其次,我要大大感謝國立體大 陳龍弘老師讓我在您強大的研究團隊中學習,願意這樣從頭開始一步步的教我做研究,從中 給磨練與考驗,讓我有能力可以去面對未來永不停止改變的社會,真的有道不盡的感謝。 除此之外,感謝口試委員英哲老師、聰敏老師以及仁和老師,在文馨口試論文給予寶貴 的建議與想法,讓文馨能重整思緒,找到修改方向。接著,感謝欣慧學姊不計較我的英文 差,總是很細心的修改我的英文論文。感謝統計大神允棋學長,每次統計問題都要麻煩你指 導,真的是太辛苦你了。感謝宛蓁學姐在旅途中,還陪伴我完成博士論文,還能聽你分享工 作百態,讓我對於面對職場,可以有心理準備。感謝台大林以正老師,讓我能參與您的讀書 會,雖然每次想到要在這麼多高手前面說自己的研究壓力都很大,但也是因為每次讀書會的 成員問問題都非常踴躍,也讓我有機會去思考研究更深層的問題。其中,特別感謝硯評學長 額外花時間教我們統計和瑋芳學姐會幫忙我們看論文,和您們學習真的讓我進步的非常多, 未來還要繼續和你們學習。 在體大尾聲的日子,感謝有哲君學長和丸子學姐兩位研究夥伴的出現,讓我可以有更多 人可以討論與學習,未來我也會繼續和你們好好努力。感謝季力康老師家族中的思羽學姊、 衍宏學長、建瑋學長、涵妮學姐和美琪學姐,不論是在我的研究上和生活上都是我非常好的 心靈導師,和你們聊天總能讓我慌亂的心穩住陣腳。感謝若芸、欣耘、千蕙和誼婷謝謝你們 平時的協助與幫忙,有你們真好。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父親-張振南、母親-詹素琴從 小就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我,讓我可以專心的追求心中的那份理想。謝謝文星總是把我的事情 擺第一位,也很不計較的讓我把學業擺在第一位,未來會一同度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博 班專機的旅程已經完美著地,同時也是新的旅程的開始,文馨仍會不忘初衷,將過去所累積 的經驗航向未來,共同為教育及學術研究界付出。 v.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 誌 ......................................................................................................................... v 目 次 ................................................................................................................... vi-vii 表 次 ...................................................................................................................... viii 圖 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心理彈性理論的基礎概念..............................................3 第三節 心理彈性的測量...................................................... 6 第四節 心理彈性的實證研究.................................................. 8 第五節 研究缺口與目的..................................................... 10.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研究一) .................................................................................... 12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A) ..........................................1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A) ................................................ 1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B) ..........................................1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B) ................................................ 14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C) ..........................................14 第六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C) ................................................ 15. 第三章 研究結果 (研究一) .................................................................................... 17 第一節 研究一 A ........................................................... 17 第二節 研究一 B ........................................................... 19 第三節 研究一 C ........................................................... 21. 第四章 結論 (研究一) ............................................................................................ 22 第一節 心理彈性量表信度與效度檢驗.........................................22. 第五章 緒論 (研究二) ............................................................................................ 24 vi.

(6) 第一節 問題背景........................................................... 24 第二節 運動倦怠理論....................................................... 25 第三節 幸福感基礎概念..................................................... 26 第四節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運動員幸福感.....................................27 第五節 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29 第六節 研究缺口、目的與假設...............................................30. 第六章 研究方法(研究二)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實施步驟........................................................... 3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第七章 研究結果(研究二) ..................................................................................... 36 第一節 各變項間的基本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情形.................................36 第二節 心理彈性調節知覺教練自主支持預測運動倦怠的效果..................... 38 第三節 心理彈性調節知覺教練自主支持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效果................... 40. 第八章 結論(研究二) ............................................................................................. 42 第一節 心理彈性對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運動倦怠和主觀幸福感關係間的調節效果...42. 第九章 綜合討論 .................................................................................................... 44 第一節 學理意義與貢獻..................................................... 44 第二節 實務應用........................................................... 4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46 第四節 總結............................................................... 46. 引用文獻 ................................................................................................................. 48 附錄:施測問卷 ..................................................................................................... 65. vii.

(7) 表次 表 1 心理彈性量表在不同語言使用狀況 ............................................8 表 2 描述性統計量與各題項間相關係數表 (N =168)................................18 表 3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N =168) ...............................................18 表 4 心理彈性量表測量不變性模式 ...............................................20 表 5 心理彈性量表其他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相關摘要表(N=250 學生運動員)........21 表 6 各變項描述性統計量 .......................................................37 表 7 各變項間相關表 ...........................................................38 表 8 教練自主支持與心理彈性對運動倦怠階層回歸摘要表 ...........................39 表 9 教練自主支持與心理彈性對主觀幸福感的階層回歸摘要表 .......................41. viii.

(8) 圖次 圖 1 心理彈性六大核心圖 ..................................................................................................................6 圖 2 研究一 A 實驗步驟流程圖 .......................................................................................................12 圖 3 研究一 B 實驗步驟流程圖 .......................................................................................................14 圖 4 研究一 C 實驗步驟流程圖 ......................................................................................................15 圖 5 研究二 架構圖 ..........................................................................................................................31 圖 6 研究二 研究實施步驟圖 ..........................................................................................................34 圖 7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心理彈性對運動倦怠的交互作用圖 ....................................................40. ix.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競技運動的環境中,運動員在追求更高、更快和更強的終極目標之下,為達到目標, 我們常常忽略運動員因為嚴格訓練和競賽所導致的負面身心影響。然而,隨著正向心理學思 潮的興起,許多運動心理學者也開始反思運動員在追求勝利同時身心健康議題往往被犧牲的 現象,因此,如何使運動員心理﹝更健康﹞也變成運動員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要素 (陳龍弘、張文馨、張硯評,2015)。由此可知,讓運動員可以在擁有良好身心狀態中追求卓 越也漸漸變成大家努力的目標。跟隨著正向心理學的信念,學者便從如何增進運動員的正向 特質、態度、信念和經驗來增進運動員的幸福感 (well-being) 著手,研究發現運動員自身的 信念和動機,例如:運動員的熱情 (passion) (Vallerand, et al., 2007)、和自我決定動機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Curran, et al, 2011) 都會正向促進運動員的幸福感,讓運動員更願意努 力增進表現來維持成就。 除此之外, Kashdan 與 Jonathan (2010) 提出心理彈性是描繪個體與環境要求互動的過 程,換句話說,擁有高彈性的個體具備適應與調整的能力,進而以最適切的方式回應環境要 求,因此,可以比過去的因子捕捉到更多動態的變化,對於個體的生活幸福感和持續性的心 理健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正向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彈性是有別於過去傳統變項是影響個體 心理健康及增進行為表現效率的重要因子 (Bond & Flaxman, 2006 )。例如:實證研究結果發 現個體的心理彈性負向預測心理功能失調包含焦慮與憂鬱等 (Berman, Wheaton, McGrath, & Abramowitz, 2010; White et al., 2013);或正向預測體重管理 (Elina, IImari, Terttu, & Johanna, 2012)、種族認同與心理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和表現 。由此可知,心理彈性議題已漸漸廣泛 應用於各領域,實為前瞻性的議題 (張文馨、季力康,2013)。 然而,運動領域為成就情境,充滿許多勝負不確定與訓練和競賽所導致的壓力情況,因 此,在環境變動快速的情境下,運動員更需要有能力在無法預測或充滿壓力的環境中適應與 調整,正如筆者先前研究顯示,以心理彈性做為研究途徑,可以幫助運動員提升幸福感。確 1.

(10) 實,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獲得健康 (Howell, Kermn, Lyubomirsky, 2007),並邁向成功 (Boehm & Lyubomirsky, 2008; Lyubomirsky, King, Diener, 2005)。 可惜的是,心理彈性研究 似乎在運動心理學領域並沒有受到重視與討論,對於理論的類推性還有待努力。因此,修訂 心理彈性測量工具應用於運動領域,有助於了解心理彈性此理論在運動領域的類推性。本研 究一之目的為驗證信度與效度良好的中文化心理彈性量表。其中包含三個子研究,研究一A 為檢驗心理彈性量表的因素效度 (factor vadility)。研究一B為檢驗心理彈性量表在一般大學 生與學生運動員的因素不變性 (factor invariance)。研究一C為檢驗心理彈性量表的效標關聯 效度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除此之外,過去心理彈性的文獻中,大部分專注心理彈性與個體心理功能或是行為效率 的關聯,較少討論到心理彈性在社會環境互動中的變化。然而,互動論者學者認為個體行 為、認知與情緒反應並非單純人格或是環境可以決定,而是相互交織影響下的結果 (Fleeson, 2002; 2004)。換句話說,在相同的環境中所展現出不同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是因為受到 個別特質的強化或是削弱。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軸將探討選手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的環境氣候 對運動員幸福感的關係,心理彈性此個人特質是如何調節。我們也可藉由此研究進一步拓展 心理彈性理論推論到運動情境的效度。 然而,在運動領域運動的實證研究中,其實已開始關心運動員的正向特質、態度、信念 和經驗來增進運動員的幸福感,研究發現運動員自身的信念和動機,例如:運動員的熱情 (passion) (Vallerand, et al., 2007)、自我決定動機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Curran, et al, 2011) 和感恩(Gratitude)(Chen & Chang, 2014; Chen & Kee, 2008) 都會正向的促進運動員的幸 福感,讓運動員更願意努力增進表現來維持成就。除了從人格特質的角度來了解運動員的身 心健康外,教練是扮演塑造選手心理功能的重要角色 (Reinboth & Duda, 2004),由此可見教 練塑造的環境氣候對運動員幸福感影響之大實在不容忽略。因此,從自我決定理論角度關心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 (perceive coach-autonomy) 與運動員幸福感的關係為運動領域上常被關注 的議題 (Adie, Duda, & Ntoumanis, 2012)。但過去研究大部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 動選手幸福感的成因,缺乏了整合性的觀點。因此,本研究二之目的為探討在運動情境中知 覺教練自主支持對選手幸福感的關係,並檢驗心理彈性此一般性的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 2.

(11) 本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中,除了理論性的驗證之外,另外也配合了較強韌的研究方法,主 要研究二透過自陳式量表蒐集資料,為避免資料收集的共同方法變異 (common method variance) 問題的干擾,造成解釋結果的偏誤,採用跨時間點的縱貫方法蒐集資料。故在提供 心理彈性調節效果的知識上,提供較強韌的證據。總體來說,本研究可強化心理彈性理論並 對心理彈性影響的範疇有更深的認識,可從不同角度切入提供實務以及應用上的建議。. 第二節 心理彈性理論的基礎概念 心理彈性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是一個動態且廣泛的概念,描繪在變幻莫測的情境 中,人們有能力對廣泛的訊息,進行靈活調整與運用的能力,進而以最適切的方式回應環境 要求。Kashdan 與 Rottenberg(2010)對心理彈性概念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認為心理彈性主 要包含四項特徵,分別是(1)在變異的情境中能有效地調適;(2)心理資源(mental resource)的重整;(3)觀點轉換(shifts perspective);與(4)競爭的慾望、需求與生活 層面的平衡。本研究對於心理彈性的探討則源自於臨床心理學把心理彈性反應在個人層次 中,並界定心理彈性為「有能力完全接觸當下的想法和感覺,展現努力和堅持的行為都是為 了追求目標和個人價值以符合情境要求,不會有多餘的防禦和依賴情境供給」的概念 (Hayes, Wilson, Gifford, Follette, & Strosahl, 1996, p. 1153),其中個體有能力完全接觸當下的 想法表示個體有能力轉移觀點在當下的目標;不會有多餘的防禦和依賴情境供給也表示個體 會自己重新調整心理資源,最後追求目標和個人價值都是適應波動環境下要求的表現,說明 Hayes 等人提出的心理彈性理論也與 Kashdan 與 Rottenberg 整理的心理彈性特徵有相呼應。 由於臨床心理學的傳統聚焦在個體的負向心理特質,故實務操作上臨床心理者專注於心 理僵硬 (inflexibility) 所產生的身心問題。因此,發展出了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ory, ACT)(通常直接發 ACT 的音),是一種用在心理治療的臨床行為分析 (clinical behavior analysis, CBA)的形式。這個治療取是在 1980 年代後期,由 Hayes、Wilson 與 Strosahl 所發展出來,為一個有實證基礎的心理介入法,使用不同的接納 (acceptance) 與 正念 (mindfulness) 策略,以及承諾 (commitment) 與行為改變策略 (behavior-change strategies),用來增進個體的心理彈性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然而,接受與承諾療法是出 自於實務哲學觀稱為功能情境主義 (functional contextualism) 發展出來的,並以關係框架理 3.

(12) 論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RFT) 為基礎。關係框架理論是一個對於語言、認知的全面性理 論,也是行為分析的一個分支。然而,通常談論到 ACT 最常被強調之臨床療法的第三個潮 流,ACT 與傳統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不同,過去 CBT 是一個試 圖教會人們如何掌控他們想法、感覺、感官、記憶與其他內在事件(private events) 的療法; 但 ACT 則強調教人們「只要留意」、接納、擁抱這些內在事件,特別是之前不想要的那 些,並不需要花費資源來控制這些負面的想法。 ACT 理論主要目的在幫助個人澄清他們的個人價值觀,且採取行動,在歷程中帶來更 多活力與意義,增加心理彈性。ACT 理論說明個體缺乏心理彈性則會使心理僵硬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使個體會用死板的心理反應面對環境的要求,容易導致認知融合 (cognitive fusion) 與經驗逃避 (experiential avoidance, EA) (Hayes et al., 1996) 的結果。認知融 合是指個體過度的被文字語言所控制。例如:”我感到沮喪”這一句話,過度融合語言文字的 個體就會把”我=沮喪”畫成等號,使個體的思考模式陷入僵化的局面。除此之外,認知融合 也會促進個體經驗逃避的程度,個體往往不願意去觸碰自己隱私的經驗 (身體感受、情緒、 想法、記憶、意象和行為傾向) 和採取步驟去改變經驗的形式和頻率。由此可知,心理僵硬 的特徵包含有認知融合與經驗逃避,會使個體縮減維持心理功能的行為。 因此,ACT 發展出六大核心原則 (詳見圖一),一方面降低個體的心理僵硬程度,另一 方面來幫助個案發展出心理彈性,六大核心含有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 、接納 (Acceptance)、接觸當下 (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脈絡中的自我 (self as context)、 價值觀 (Values) 與做出承諾行動 (Committed action)。下列則進一步說明這六大核心原則所代 表的意涵來說明如何增進個體的心理彈性。 (一)正念與接納歷程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processes) 接納 (Acceptance) 被認為是可以抗衡經驗逃避的方法,個體沒有評斷的想法反而是主動去擁 抱內心發生的經驗與感知 (Hayes et al., 2004)。然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個體是樂意的(willingness) 接受而不是在忍受。長遠來看,我們會希望個體是主動接受內心的經驗而非控制,因為越想 要控制讓內心負面的經驗變少往往會帶來反效果 (Hayes, 2004; Wenzlaff & Wegner, 2000)。 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 是讓個體練習降低把自我的思想、情緒或是記憶僵化成特定意 義,並不是要讓個體改變自己的想法,要將思想或內在經驗看作只是語言和文字,不會代表 4.

(13) 固定的意義或是都是負面的。例如:當有人提到”我覺得我沒有價值”,可以練習想成”我心 裡有個我覺得沒有價值的想法。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並且設想自己和想法是不同的。 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就能在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之間、想法和現實之間創造出心理距離。 接觸當下 (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 說明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保持不評斷的 (non-judgement) 態度。個體有意識地注意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及自己的心理活動,以開放、 感興趣、和接受的態度,覺知當下的一切;同時避免讓雜念把自己帶離當下,讓個體能保持 彈性讓行為能符合自己的價值。 脈絡中的自我 (Self as context) 個體要覺知到自己的內在有一個超然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一直 不變的,不受來來去去的思想、情緒、和記憶所影響。這樣的覺知,能促進認知解離和接受 性。 (二)承諾與改變行為歷程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change processes) 價值觀 (Values):個體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確定什麼是自己認為是最重要的 (例如:家庭生 活、朋友、事業、靈性追求)。價值觀與人們的行為不應分離,基於價值觀的行動才會是有 意義、有幸福感的、建設性的。 做出承諾行動 (Committed action):個體要有決心、自主地行動:病患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設 定具體可行的長、中、短期工作目標,並且負責任地致力實施。基於價值觀的生活,是改變 病患認知和行為的有效方法。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會設定長期的目標,例如:考上某間 學校、加薪或是追求某一個夢想職業等等,然而,在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到挫折或是失敗,由 於人類的動機導向是趨樂避苦,我們往往對負面想法或不愉快的經驗會產生逃避現象,在當 下我們可能覺得可以不需要去面對那些負面經驗而感覺很好,但長期來說,如果我們不願意 去面對這些挫折,會開始與離我們的設定的目標越來越遠,而越來越害怕這些經驗陷入無助 當中,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以致無法達到目標。此時,就可以藉由 ACT 六大核心原則來增 進個體的心理彈性,使其最後能達到其價值目標。. 5.

(14) 接觸當下. 接受. 價值. 心理彈性. 承諾行動. 認知解離. 脈絡中的自我. 圖 1 心理彈性六大核心圖. 第三節 心理彈性的測量 不論是在驗證心理彈性理論或是實施介入課程,具有信度與效度的測量工具是不可或 缺。因此,Hayes 等人 (2004) 參考過去在諮商實務中測量臨床病人對於疼痛逃避的量表 (McCracken, 1998) 和測量吸菸者逃避的想法和感覺的量表 (Gifford, 2002),發展出「接受和 行動量表」(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AAQ),藉由測量個體的經驗逃避程度來反映 個體心理彈性的高低。一開始有兩個版本的AAQ測量工具,第一個為16題兩個因素的版 本,分別為接受與正念面向和價值行動面向 (Bond & Bunce, 2003)。第二個為單因素九題的 6.

(15) 版本 (Hayes et al., 2004)。然而,Hayes 等人及其研究團隊認為第一版AAQ量表尚有不足的地 方,便重新編製發展出「第二版接受和行動量表」(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II; AAQ-II) (Bond et al., 2011)。其中不足的地方包含有:(1)第一版量表的信度為.70,以及四個 月後的再測信度為.64,批判其信度不夠高,(2)第一版量表有不適當的題目,(3)有九題和十 六題版本不一致的問題。由於要改善第一版量表的缺點,第二版量表使用了三個研究、六個 樣本(大學生、諮商患者等)總共2816位參與者,考驗量表的信度與效度。量表在六個樣本中 的平均信度為 .84 (.78至.88),三個月和六個月後的再測信度分別為 .81 和 .79。由此可知, 第二版比第一版接受和行動量表有更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和更多跨樣本的證據,由此可知在實 證操作層次都藉由測量個體的融合想法、經驗逃避與無法採取行動來面對內心經驗的程度來 反應個體心理彈性的高低。 除此之外,有許多研究者開始好奇心理彈性概念的特殊性,是否真的超越現有心理概 念,也進一步檢驗AAQ-II量表的漸增效度。例如:Gloster, Klotsche, Chaker, Hummel, and Hoyer (2011) 除了再次使用臨床患者與普通人樣本檢驗心理彈性的因素效度,也進一步發現 控制焦慮與憂鬱對一些心理疾病的預測後,心理彈性還是具有獨特的解釋力,說明心理彈性 的概念對心理疾病相關概念確實靈敏度很高。再者,Fledderus, Voshaar, Ten Klooster, and Bohlmeijer (2012) 在控制五項度正念量表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後,發現心 理彈性對憂鬱 (CES-D)、焦慮 (HADS-A) 及正向心健康 (MHC-SF) 指標都有漸增效度。由於 實證結果都指出心理彈性量表確實有其獨特解釋力,因此,目前也是研究社群中公認主要測 量個體心理彈性信度與效度良好的工具 (Bond et al., 2011), 為使後續名詞統一,本研究都以 心理彈性量表稱之。由表1可知,目前已有許多參考第二版心理彈性量表,翻譯至許多不同 語言的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說明個領域也漸漸開始關注此議題。. 7.

(16) 表 1 心理彈性量表在不同語言使用狀況 量表. 效標關聯效度. 主要應用對象. 心理彈性量表 (Bond et al., 2011). 憂鬱與焦慮. 大學生、臨床患者. 心理彈性量表-德國版本. 大五人格、心理特徵. 大學生、臨床患者. 焦慮、憂鬱、止觀. 大學生、臨床患者. 心理彈性量表-義大利版本. 焦慮、憂鬱、止觀、. 大學生、臨床患者. (Pennato, Berrocal, Bernini, & Rivas,. 幸福感. (Gloster et al., 2011) 心理彈性量表-荷蘭版本 (Fledderus et al., 2012). 2013). 第四節 心理彈性的實證研究 臨床心理學提出的心理彈性理論中心理彈性是屬於個體一般特質現象,雖然只專注在 個體經驗的層次上,但其理論發展出良好的測量工具 (Bond et al., 2011),因此,心理彈性與 個體身心健康的關聯性研究便漸漸成為焦點,實證研究顯示心理彈性與焦慮、憂鬱、強迫症 和壓力等身心失調狀況 (Abramowitz, Lackey, & Wheaton, 2009; Berman, Wheaton, McGrath, & Abramowitz, 2010; White et al., 2013) 有緊密的關係。在心理彈性的關聯性研究當中,高心理 彈性的個體不僅僅能提增加個體的幸福感,也與個體的行為效率 (behavioral effectiveness) 息 息相關。其中,工商組織心理學領域應用的最廣泛,Bond and Bunce (2003) 指出心理彈性高 的個體也會以目標導向來反應環境的要求,且以高效率不死板的方式做調整,能增加個體的 行為效率以至於產生較好的結果。實證研究發現,心理彈性會使個體行為更有效率 (學習軟 體的速度變快) (Bond & Flaxman, 2006)、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 (Bond & Bunce, 2003)、較低 的情緒勞動 (Emotion labour) (Biron & van Veldhoven, 2012) 與較低的工作倦怠 (Vilardaga et al., 2011)。因此,心理彈性被認為是與心理健康及增進行為表現效率息息相關的重要概念。 除此之外,心理彈性理論其影響的範圍也散見於各個情境。例如:家庭心理學中發現韓 國出生在美國寄養的成人,有較高心理彈性的個體會有較高的心理幸福感及對韓國的種族有 8.

(17) 正向的認同感 (Sarubbi, Block-Lerner, Moon, & Williams, 2012)。再者,Williams, Ciarrochi, and Heaven (2012) 指出父母展現獨裁式的 (Authoritarian) 教養方式會降低青少年學童的心理 彈性。整體而言,在家庭心理學的研究當中已經開始關心父母的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到青少年 的心理彈性,使得那些低心理彈性的青少年容易感到焦慮或是憂慮等心理疾病症狀 (Biglan et al., 2015; Tiwari et al., 2008)。健康心理學則聚焦心理彈性與個體的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 聯,研究發現擁有高心理彈性的過重者,較願意改變生活現況,有較高的意願減重 (Elina et al., 2012)、生活品質(Kashdan, Morina, & Priebe; Lillis, Levin, & Hayes, 2011) 與幸福感 (Machell, Goodman, & Kashdan, 2015)。 總結上述,不同心理學領域都已經開始探討心理彈性與個體心理健康或是行為效率的 關聯,由於關聯性研究有無法推論因果關係的限制,因此,後續有諸多實驗性研究,以 ACT 的課程來使個體擺脫心理僵化並致力於符合自己核心價值的事來提升心理健康 。由於 提升心理彈性程度,讓個體能接受負面的想法與經驗,對自己的行動賦予承諾感,使自己可 以往目標邁進,進一步降低其負面的心理疾病。因此,研究一開始大部分聚焦在 ACT 課程 治療心理疾病的效果,實證研究發現提升個體心理彈性會中介操弄 ACT 課程對降低個體心 理疾病的影響 (Hayes, Luoma, Bond, Masuda, & Lillis, 2006),包含降低。焦慮、憂鬱、強迫 症和壓力等身心失調狀況 (Abramowitz et al., 2009; Berman et al., 2010; White et al., 2013)。 ACT 的應用範圍也不僅限於臨床心理疾病患者,目前也漸漸開發非心理治療用的 ACT 版本。運作模式類似像商業的“認知管理”培訓課程,這些訓練過程能被應用企業或學校的環 境當中。例如:Bond, Flaxman, and Bunce (2008) 指出員工在接受 ACT 的課程後,會藉由提 升個體的工作控制能力,而增進員工的幸福感、工作動機與降低缺席率。Lillis, Hayes, and Levin (2011) 指出成人在參與 ACT 的減重課程後,會使個體減少進食進而降低體重,說明個 體藉由提升心理彈性可以提高個體體重管理的能力。. 9.

(18) 第五節 研究缺口與目的 我們經常看到運動賽事報導或是球員的賽後心得訪談,經常談論到選手的成功或是堅持 不懈精神的關鍵是突破自己的「心魔」,例如: 2011 年網球好手盧彥勳在規模等級僅次四 大滿貫的印地安泉男網名人賽中,克服前一個月還輸給前世界球王希維特的心魔,在艱困環 境中擊敗對手。亦或,亞錦賽中華隊員王勝偉在對戰日本一役他雖然貢獻雙安,但傳球失誤 讓中華隊掉分,自此之後他覺得被自己的守備問題困擾,並自述:「我一直不敢相信,但我 覺的守備範圍好像變小了。」最後,在美國印地安人隊來台的內野守備教練庫比克的訓練 下,才漸漸突破自己的守備心魔。又或是在仁川亞運中一舉為中華空手道隊搶下首金的文姿 云,也宣告突破去年受傷心魔,證明自己也能擊敗世界第 3 的強敵。因為她在準決賽險勝的 日本選手小林紀子,正是去年 12 月亞洲盃害她右髖骨扭傷的「凶手」。其教練表示,當初 日本選手小林抓準文姿云近身提腳詭異角度飛踢這項「武器」弱點攻擊,才造成文姿云重 傷,結果在亞運第 1 戰,看到她毫不考慮使出同樣招數,就知道她已突破心魔不再怯場了。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克服心魔一直是運動員常常面對的課題,然而,這些心魔其實就 是每個人心中不願意或是覺得難以面對的經驗或傷痛,像失敗、受傷、壓力、焦慮、訓練時 的痛苦或自己某項技能的缺點等等,往往都是選手們常見的心魔。然而目前在心理學中,描 繪這種可以突破心魔,也就是可以完全接觸當下負面的想法和感覺,能繼續堅持目標的能 力,為一種心理彈性的展現。換句話說,有心理彈性的個體,不會把焦點固著在過去失敗或 傷痛經驗,以至於無法繼續往前達成目標,反而是採取接受與面對這些負面的經驗,展現能 努力與堅持達成個人目標的行為。然而綜合過去文獻可知,心理彈性對個體的影響層面從心 理健康、幸福感、體重管理到工作效率到都是和生活環環相扣的議題,也反映出心理彈性的 影響層面很廣。 可惜的是,運動領域對其理論著墨並不多。然而,心理彈性能力是讓選手可以完全接觸 當下的想法和感覺,展現努力和堅持的行為都是為了追求目標和個人價值以符合情境要求, 其理論在運動心理學中的應用範圍應該相當廣泛,例如說選手總是陷入與宿敵交手無法發揮 正常實力的情況,會不敢回想輸給宿敵的難堪場景,而不認真的去思考自己有什麼需要改進 的弱點,以至於無法一步提升實力。可能會使得選手在下一次面對宿敵情況下,還是迷失在 10.

(19) 過去失敗經驗的經驗當中,無法重新適應與調整和轉移焦點,長期而言容易使選手產生不願 意努力,甚至是逃避的行為,此時選手的行為會與環境的目標產生衝突,當選手無法適應與 調整達到環境目標的狀況下,久而久之,選手便可能就會選擇退出所處的運動環境;相反來 說,當選手心理彈性高代表有能力在面對比賽時,專注在比賽中並適應環境及對手,即使遇 到戰況膠著或是落後時,還是可以調整達心態,轉移觀點在追求符合目標上,使行為更有效 率,達到提升運動表現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一將修訂心理彈性測量工具應用於運動領域, 並了解心理彈性此理論在運動領域的類推性,以便後續理論的驗證。 目前翻譯狀況集中在西方國家,因此會造成無法了解在東方國家的適用情形。因此,在 維護嚴謹的科學理論及學術發展的前提下,檢驗理論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可了解理 論的範圍與界限,或提供未來研究探討不同文化差異的比較。因此,本研究一A目的為設計 中文化心理彈性量表,並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檢驗其因素效度。 除此之外,本研究考量到最後欲關心的對象為運動員,運動員雖然也是大學生,但作者 認為運動員和大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是不大相同的,例如:學生運動員在寒暑假時,這段時間 沒有課業要求,反而成為訓練的關鍵時期,訓練的份量往往也比正規上課時間多。再者,學 生運動員每學期都會碰到2-3次的賽季,他們不僅要調整在競賽場中面對勝負的壓力,也要 適應與課業要求的衝突。本研究就認為大學生與學生運動員是不太相同的群體。為了增加測 驗的穩定性,需要檢驗量表的測量結果不會因為不同的條件或團體而有所差異 (Bentler, 1998; Byrne, 1994) 。因此,研究一B為檢驗大學生與學生運動員在心理彈性量表的因素不變性考 驗。換句話說,我們希望大學生與運動員在看心理彈性量表時,是看到相同的意義,說明心 理彈性量表對大學生和運動員來說都是穩定的測量工具。研究一C想了解心理彈性與過去常 用效標的關聯強度,來說明真實測量到心理彈性構念的內涵,其效標包含有過去常見的憂 鬱、正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量表來探討心理彈性之效標關聯效度。. 11.

(20)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研究一)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A) 本研究以168位北部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參與者年齡介於18-23歲 (M = 20.62, SD = 1.12),其中98位為女性。在進行問卷施測前會與班級老師聯絡並解釋研究目的。得到老師 同意後,會借用課堂十分鐘,研究人員與學生說明本研究目的,並請參與者填寫知情同意書 確保其意願。由於此研究目的包含檢驗心理彈性量表的再測信度,會進行兩次的問卷施測, 間隔3個月後,會再重複一次流程。因此,會請參與者填寫基本資料,以利後續追蹤。接 著,會請參與者填寫知情同意書,完成後再進行填寫心理彈性量表與憂鬱量表,預計每次施 測時間為10分鐘。問卷回收後會進行無效問卷的篩選,並進行編碼與建檔,以利進行資料分 析。本研究實施步驟,如下圖所示:. 聯繫各大專院校一般系所老師,並說明研究目的. 至班級與學生講解問卷內容 與教練溝通並說明問卷內容。 填寫知情同意書及 發放問卷. 資料處理. 結果 圖 2 研究一 A 實驗步驟流程圖. 12.

(2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A) 心理彈性量表 心理彈性量表為根據 Bond 等人 (2011) 以 「第二版接受和行動量表」(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II; AAQ-II) 一共有七題為藍本翻譯。依據 Brislin (1986) 與 Jones, Lee, Phillips, Zhang, and Jaceldo (2001) 所建議量表的翻譯程序針對心理彈性量表進行翻譯,首 先,請一位具備翻譯專業之英語研究所學生,以及一位運動心理學家進行正反翻譯法 (backward and forward translation),進行量表翻譯。完成後,會聘請兩位領域研究學者及一 位測驗專家針對量表進行審視。專家學者審視完後,會隨機選取十位大學生進行施測,再針 對填答者所反映的語意問題或相關疑點進行修正。本研究藉由上述標準程序,強化量表的表 面及內容效度,在透過實際問卷的發放過程來確立量表的因素效度、效標關聯效度與再測信 度。.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B) 本研究大學生參與者為來自北部兩所大學154位,年齡為18到23歲 (M = 19.53, SD = 1.37) ,其中92位為女性。研究流程與步驟與前導研究一相同。本研究學生運動員樣本為來 自北部兩所大學170位,來自於不同的專項訓練項目,包含有籃球、田徑、羽球與排球等項 目。施測流程為先與教練聯絡,並告知本研究目的,徵求教練讓研究人員有統一徵求選手施 測的時間。施測時,會請教練先離場,告知選手實驗目的,如自願參與可填寫知情同意書, 並進行施測,不參與本研究的選手也需安靜等待,最後繳交空白問卷即可。本研究實施步 驟,如下圖所示:. 13.

(22) 聯繫各大專院校各校隊之教練, 與教練溝通並說明問卷內容。 至練習場地與選手講解問卷內容. 填寫知情同意書及 發放問卷. 資料處理. 結果 圖 3 研究一 B 實驗步驟流程圖.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B) 心理彈性量表 根據研究一中文化心理彈性量表結果進行施測。.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程序 (研究一 C) 本研究學生運動員樣本為來自北部四所大學250位,男性127 (女性123人),平均年齡 20.29 (SD = 1.95),平均參與專項運動年資9.38年 (SD = 3.25),來自於不同的專項訓練項目, 包含有籃球、田徑、羽球與排球等項目。施測流程為先與教練聯絡,並告知本研究目的,徵 求教練讓研究人員有統一徵求選手施測的時間。施測時,會請教練先離場,告知選手實驗目 的,如自願參與可填寫知情同意書,並進行施測,不參與本研究的選手也需安靜等待,最後 繳交空白問卷即可。本研究實施步驟,如下圖所示: 14.

(23) 聯繫各大專院校各校隊之教練, 與教練溝通並說明問卷內容。 至練習場地與選手講解問卷內容. 填寫知情同意書及 發放問卷. 資料處理. 結果. 圖 4 研究一 C 實驗步驟流程圖. 第六節 研究工具 (研究一 C) 憂鬱量表 憂鬱量表為在臨床領域測量個體憂鬱程度的量表 (Radloff, 1977),但後續在各個領域都 開始使用憂鬱量表來測量個體的憂鬱特徵傾向 (Cheng & Chang, 2005; Chiao, Weng, & Botticello, 2009; Huang & Zhang, 2009; Lin, Yen, & Fetzer, 2008; Yu & Yu, 2007)。由 Chien 與 Cheng (1985) 發展的中文版憂鬱量表,並確認量表具有好的信度與效度。中文版憂鬱量表共 二十題。例題:我覺得我的生活是失敗的。本量表為 Likert 四點量尺,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 同意來說明個體的憂鬱程度。 生活滿意度量表 生活滿意度量表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ale) 原係 Diener, Emmons, Larsen 與 Griffin (1985) 所發展,該量表包含五題,主要在測量整體的生活滿意程度。該量表經 Wu 與 Yao (2006) 修訂文中文版,發現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Wu, Chen, & Tsai, 2009) ,在 Diener 15.

(24) 等人的研究中其原始內部一致性為.87,兩個月的在測信度為.82,中文版也被廣為使用並驗 證具有良好信度 (Chen, Chen, Kee, & Tsai, 2009; Chen & Kee, 2008),該量表採Likert六點量尺 計分。 正負向情感量表 正負向情感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 是Watson, Clark 與 Tellegen (1988) 所發展的量表,用以測量一段時間中,個體的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特質狀 態。信度方面,正向情感的 Cronbach α 從.86到.90,負向情感的 Cronbach α 從.84到.87。此 量表共有兩個分量表,分別為正向情感分量表和負向情感分量表,各包含十個情緒詞。本研 究採用短版的正負向情感量表,其正負題項各六題,一共有十二題,過去研究也指出此短版 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Emmons & Colby, 1995)。採用 Likert 七點量尺,請受試者針對題 描述的感受依經常性做評比。 團隊滿足感量表 本研究採用黃英哲與季力康 (1994) 改編自 Walling, Duda, and Chi (1993) 所使用的團隊 滿足感量表,題目分別為(1)我以身為球隊的一份子為榮(2)我能在這團隊運動讓我感到非常 高興(3)參加這球隊讓我感到非常滿足。本量表一共有三題,此量表採 Likert 六點量表計分。. 16.

(25) 第三章 研究結果 (研究一) 第一節 研究一 A 本研究在評估量表是依據 Bagozzi 與 Yi (1988) 的觀點,從基本適配度、整體適配度和 模式內在結構適配度來探討:其中模式基本適配考驗有五個標準:(1)誤差變異數不能為負 值。(2)所有誤差變異數須達顯著水準。(3)參數統計量間的相關絕對值不能太接近 1。(4)因 素負荷量約在 0.5-0.95 間。(5)標準誤不能太大。 整體適配度本研究採用的適配度指標包含有卡方 (Chi-spuare,χ2):未達顯著水準的 χ2 數 值被認定是接受理論架構的適配度指標,χ2 愈小代表配度愈佳,但是 χ2 值深受樣本數大小 的影響,樣本數些微的增加,也會造成 χ2 值上升而達到顯著水準,所以需配合其他的適配 度指標 (Marsh, 1989)。例如有 CFI (比較性適配度指標):CFI 的範圍從 0 到 1,超過.90 代表 著資料有很好的適配度。GFI 及 AGFI (適配度指標及調整後適配度指標):GFI 及 AGFI 的值 介於 0 到 1 之間,數值代表愈高代表適配度愈好,大於.90 是公認可以接受的標準 (Byrne, 1989)。RMSEA (近似誤差均方根):數值範圍從 1 到 0 之間,愈小代表適配度愈好,小於.05 是比較可以接受的標準 (Steiger, 1990)。最後,內在結構的適配度本研究採用個別項目信度 來評鑑模式的內在結構適配度,數值越高表示測量誤差越小,數值若低於.50 表示觀察變項 測量誤差過大。 本研究以 LISREL 8.7 軟體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研究結 果顯示七題中文化心理彈性量表模式適配度不理想 (χ2 (14) = 42.81, CFI = 0.94, NNFI = 0.91, RMSEA = 0.11, SRMR = 0.07)。由於第九題的因素負荷量為 0.31,小於可接受的範圍內,刪 除第九題後,模式適配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χ2 (9) = 17.98, CFI = 0.98, NNFI = 0.96, RMSEA = 0.077, SRMR =0.046)。表 2 為呈現描述性統計量與各題項間相關係數表,其偏態與峰度的 範圍在-0.78 到 0.06,說明其離散性在可接受範圍。各題項的相關係數範圍為 0.17 到 0.67 皆 達顯著。 表 3 呈現標準化因素負荷量 (Standardized factor loadings)、t 值、平均變異萃取量 (AVE) 與組合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組合信度為.8,說明心理彈性量表為可靠的工具 (Bagozzi 17.

(26) & Yi, 1988)。本量表內部一致性為.81。除此之外,心理彈性量表平均變異萃取量為.43,說 明心理彈性概念為有效的聚斂程度 (Barclay, Thompson, & Higgins, 1995)。在效標關聯效度 中,結果顯示心理彈性量表會負向預測憂鬱 (r = .42, p < .01),與過去理論相符。本量表經過 三個月後,再測信度為 (r = .65; p < .01),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表 2 描述性統計量與各題項間相關係數表 (N =168) 題項. 平均數. 標準差. 偏態. 峰度. 1. AAQ-II1. 4.29. 1.57. -.29. -.60. --. 2. AAQ-II2. 4.58. 1.51. .01. -.63. .41**. --. 3. AAQ-II3. 4.46. 1.58. -.23. -.35. .41**. .67**. --. 4. AAQ-II4. 5.15. 1.58. -.78. .06. .38**. .61**. .58**. --. 5. AAQ-II5. 4.19. 1.57. -.30. -.64. .28**. .40**. .51**. .40**. 6. AAQ-II6. 4.46. 1.38. -.17. -.42. .17*. .29**. .28**. .33** .41**. 1. 2. 3. 4. 5. --. Note. * p < .05. ** p < .01.. 表 3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N =168). 題項. 標準化因素 負荷量. t值. 1. AAQ-II1. .50. 6.43. 2. AAQ-II2. .80. 11.65. 3. AAQ-II3. .82. 11.97. 4. AAQ-II4. .74. 10.36. 5. AAQ-II5. .58. 7.61. 6. AAQ-II6. .40. 5.00. Cronbach’s α. 0.80. 18. 組合信度. 0.81. 平均變異萃 取量. 0.43. 6. --.

(27) 第二節 研究一 B 首先,我們先檢視的大學生與運動員樣本各自的模式適配度詳見表 4,研究結果顯示大 學生樣本 (χ2 (9) = 21.77, CFI = 0.97; NNFI = 0.95; RMSEA = 0.096; SRMR = 0.059) 與運動員樣 本 (χ2 (9) = 20.80, CFI = 0.98; NNFI = 0.96; RMSEA = 0.088; SRMR = 0.049) 在量表有良好的模 式適配度。其次,本研究以多群組樣本分析 (Multi-Sample Analysis) 檢定心理彈性量表在大 學生與運動員的因素不變性。在 LISREL 軟體分析中,包含因素型態不變性 (configural invariance) 量尺不變性 (metric invariance)、 純量不變性 (scalar invariance)、獨特變異量不變 性 (uniqueness invariance),研究結果顯示因素型態模式有良好的適配度 (χ2 (18) = 42.52, CFI = 0.97; NNFI = 0.95; RMSEA = 0.092; SRMR = 0.059),因此,本研究可以更進一步考驗量尺 不變性 (Luoma, Drake, Kohlenberg, & Hayes, 2011),研究結果顯示,量尺模式有可接受的適 配度 (χ2 (23) = 47.05, CFI = 0.97; NNFI = 0.97; RMSEA = 0.081; SRMR = 0.069),然而,因素 型態模式與量尺模式經過卡方考驗為不顯著 (Δχ2 (5) = 4.53, p > .05),說明研究結果支持量尺 不變性考驗。進一步檢驗純量不變性,研究結果顯示有可接受適合度 (χ2 (28) = 53.44, CFI = 0.97; NNFI = 0.97; RMSEA = 0.075; SRMR = 0.069),然而,量尺模式與純量模式經過卡方考 驗為不顯著 (Δχ2 (5) = 6.39, p > .05),說明研究結果支持純量不變性考驗。最後,檢驗獨特變 異量不變性,研究結果顯示有可接受適合度 (χ2 (34) = 59.23, CFI = 0.97; NNFI = 0.98; RMSEA = 0.068; SRMR = 0.080),然而,純量模式與獨特變異量模式經過卡方考驗為不顯著 (Δχ2 (6) = 5.79, p > .05),說明研究結果支持獨特變異量不變性考驗。. 19.

(28) 表 4 心理彈性量表測量不變性模式 基準模式. Df. χ2. Δχ2. CFI. NNFI. RMSEA. SRMR. 一般大學生. 9. 21.77. --. 0.97. 0.95. 0.096. 0.059. 運動員. 9. 20.80. --. 0.98. 0.96. 0.088. 0.049. 因素型態. 18. 42.52. --. 0.97. 0.95. 0.092. 0.059. 量尺. 23. 47.05. 4.53(5) 0.97. 0.97. 0.081. 0.069. 純量. 28. 53.44. 6.39(5) 0.97. 0.97. 0.075. 0.069. 獨特變異量. 34. 59.23. 5.79(6) 0.97. 0.98. 0.068. 0.080. 不變性模式. 20.

(29) 第三節 研究一 C 本研究效標關聯效度摘要可詳見表 5,心理彈性量表與憂鬱呈現負相關,說明個體彈性 越高,較不容易有憂鬱傾向。心理彈性與運動倦怠呈現負相關,說明心理彈性越高的個體, 較不容易感到運動倦怠。心理彈性與負向情緒呈現負相關,說明心理彈性高較不易經驗到負 面情緒。心理彈性與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和團隊滿足感呈現正相關,說明彈性越高,其經 驗到主觀的正向情緒、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和對於團隊感到滿意的程度都會提高。 表 5 心理彈性量表其他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相關摘要表 (N=250 學生運動員) 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心理彈性量表. 4.35. 1.05. 憂鬱量表. .94. .42. -.69**. .86. 正向情緒. 4.57. .95. .28**. -.41**. .79. 負向情緒. 3.34. 1.32. -.63**. .72**. -.19**. .91. 生活滿意度. 3.66. .96. .24**. -.43**. .49**. -.28**. .88. 團隊滿足感. 4.65. 1.04. .21**. -.28**. .43**. -.12**. .43**. 2. 1. 3. 4. 5. 6. .81. 21. .92.

(30) 第四章 結論 (研究一) 第一節 心理彈性量表信度與效度檢驗 本研究一 A 為運用大學生樣本檢驗心理彈性量表的信度與效度。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顯示六題心理彈性量表具有良好的因素效度。本研究一 B 為檢驗大學生與學生運動員樣本 在心理彈性量表的不變性,研究結果說明心理彈性同時適合大學生與運動員。大學生與運動 員在看待此量表時,所反應的心理反應是相同的。本研究一 C 發現與憂鬱、運動倦怠與負 向情緒有合理的負相關,心理彈性與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與團隊滿足感有合理的正相關, 說明具有校標關聯效度。 在研究一 A 發現第七題「處於憂患當中是我獲得成功的方法。」因為因素負荷量不夠 高而被刪題,可能的解釋為學生們無法完全理解題意,因此,後續研究也可使用不同樣本進 一步檢驗此量表題意是否需要改善。然而,後續保留的六題心理彈性量表還是有良好的模式 適配度,說明是因素結構穩定的量表。除此之外,針對大學生與運動員因素不變性考驗,研 究結果支持在第一階因素型態不變性,說明兩個群體看待因素結構的型態相同,都把心理彈 性視為單因素的結構。在第二階量尺不變性中,兩群體在知覺到心理彈性量表題意是相同 的。在第三階純量不變性中,說明兩群體題目的平均數都是沒有差異的。最後,在獨特變異 量不變性中,說明兩群組的錯誤估計值是相等。因此,本研究結果也符合過去檢驗因素不變 性的程序 (Vandenberg & Lance, 2000),說明心理彈性同時適用於大學生與運動員。 在研究一 C 也發現心理彈性量表與負向心理適應指標(憂鬱、負向情緒)有中等程度的負 相關,與正向心理適應指標(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有正相關,與過去研究相符 (Berman et al., 2010; Wheaton, Abramowitz, Franklin, Berman, & Fabricant, 2010; White et al., 2013)。然 而,本研究也進一步發現心理彈性特質與運動特定脈絡的團隊滿足感有正相關,也說明心理 彈性的特質有可能會影響與運動領域相關的心理適應情形。 本研究有幾點貢獻,第一,過去心理彈性研究大部分應用於西方樣本,本研究一使用東 方樣本,也進一步檢驗此理論的類推性,拓展未來檢驗跨文化研究的基礎。過去研究指出集 體主義 (collectivism) 與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有不同的思考模式 (Triandis & Suh, 2002)。 22.

(31) 第二,本研究可提供良好心理彈性測量工具讓後續研究者來了解心理彈性與選手心理功能的 關係。除此之外,本研究有幾點限制,第一,本研究樣本聚焦於大專運動員,對其他年齡運 動員研究結果的類推性還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檢驗。第二,本研究為自陳式量表,且為單一 時間點收集資料,可能會產生共同方法變異效果 (common-method effect) 使變項間的相關係 數膨脹,因此,在變項間的推論也需保守看待,未來研究可運用蒐集跨時間點資料或是實驗 操弄來避免共同方法變異的干擾。總結來說,本研究一說明心理彈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與 效度,且適用於運動員樣本,可提供後續研究驗證理論模式使用。. 23.

(32) 第五章 緒論 (研究二)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本研究欲進一步了解心理彈性此一般性的人格特質是否會影響在運動情境中的心理變 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希望運動員能持續努力的堅持目標,並追求超越自己的運動 表現,能以追求卓越為樂。我們也不願意看到國家社會投注大量資源在培養及培訓運動選手 時,最後因為選手發生身心不適應的問題,導致無法在運動專項中接受挑戰,甚至逃避問題 最後選擇退出運動團隊。因此,為了幫助運動相關從業人員提供運動員一個健康的身心適應 調整策略,了解運動員幸福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由於提供運動員一個適應性的環境有其必要,然而,在運動領域中,最常被探討幸福感 的正負向指標為運動倦怠 (Athlete burnout) 與主觀幸福感 (well-being) (Adie et al., 2012; Quested & Duda, 2010)。許多研究者便開始積極探究運動幸福感的成因,經過多年來的努 力,研究發現從個人特質因素 (Chen & Chang, 2014; Chen, Kee, & Tsai, 2008; Curran, et al., 2011; Lonsdale, & Hodge, 2011) 或是環境因素 (Adie, Duda, & Ntoumanis, 2008; Goodger, Gorely, Lavallee, & Harwood, 2007) 角度都可以得到影響幸福感的解答。但過去最大的研究缺 口即在於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幸福感的成因,缺乏了整合性的觀點。依 據 Griffo and Colvin (2009) 說明近代社會認知理論的內涵為人類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的 取決個體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結果。因此,本研究欲探討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環境因子與心理彈 性個人特質交互作用對運動員幸福感的影響。 選手知覺到教練自主支持時會感覺到教練能從選手的角度思考,會給予選手選擇的機 會,此時選手能根據自己的心理需求來做出選擇,也使選手不會感到心理需求被剝奪而產生 倦怠感。過去研究發現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能有效降低倦怠與提升幸福感 (Adie et al., 2008, 2012; Reinboth & Duda, 2004)。但以互動論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是不能忽略在同樣的環境 中,有些特質的個體還是會比一般人好的個別差異情形 (Fleeson & Noftle, 2009; Funder, 2009)。本研究就認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會容易誤解外在環境的線索,使得同樣在自主環 境中的個體,高心理彈性個體比低心理彈性個體會運用外在資源來降低個體的運動倦怠與提 24.

(33) 升幸福感。下列,作者將分別介紹理論並進一步推倒理論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運動倦怠理論 在競技運動中,選手們不僅要長期接受高強度的訓練,還要面臨許多比賽的壓力,如果 運動員無法適應調整這些外在環境的挑戰,很容易發展成身心不適應的症狀,我們通常稱 作”運動倦怠” (Raedeke & Smith, 2001)。運動倦怠為影響運動員健康與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指 標 (Gould & Whitley, 2009),因此,也成為運動心理學家過去二十多年來廣為關心的議題 (Cresswell & Eklund, 2003; Gould & Whitley, 2009)。目前,研究發現運動倦怠與運動員幸福 感和運動表現息息相關 (Goodger et al., 2007) 。運動員最常見的運動倦怠情形就是容易心情 沮喪、表現降低和缺乏樂趣感 (Schaufeli & Buunk, 2003; Taris, 2006),這些症狀往往都會傷 害選手的幸福感。由於瞭解運動倦怠對於預防選手產生倦怠、選手退出參與競技運動 (Cresswell & Eklund, 2003; Lonsdale & Hodge, 2011) 與增進運動表現 (Gustafsson, Hassmen, Kentta, & Johansson, 2008) 有實務上的貢獻。故運動選手競技倦怠確實是一個需要關切並投 注研究心力的領域 (Goodger et al., 2007; Li, Wang, Pyun, & Kee, 2013)。 整體而言,在運動領域中, Gould 及其同僚為研究運動倦怠的先驅,在其三個連貫系的 研究中 (Gould, Tuffey, Udry, & Loehr, 1996a, 1996b, 1997) 將運動倦怠定義為: 運動選手在運 動情境中,由於經常性的,有時甚至是極端地,無法應付過度訓練和競賽要求而導致了一種 耗竭性的生理與心理反應。Gould 及其同僚也歸納 Smith 的認知情意壓力模式 (Smith, 1986)、Silve 的負面訓練壓力反應模式(Sliva, 1990)、以及 Coakley 的單一認同模式與外再控 制模式(Coakley, 1992) 成五大類可能導致運動選手產生倦怠的前置因素:包含有情境需求 (situational demands)、認知評估 (cognitive appraisal)、生理要求 (physiological demands)、因 應行為 (coping behavior) 以及人格與動機因素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al factor)。在質性研 究中利用上述幾個理論模式去解釋運動選手倦怠成因時,他們發現 Smith 的理論模式似乎較 具有解釋力,但其實大部分的運動選手倦怠現象並非是單一理論模式可以完全解釋清楚。最 後,Gould 等人分析了三個個案,發現個體導致倦怠的因素包含有人格特質或社會心理因 素。. 25.

(34) 除此之外,Raedeke 及其同僚也致力於研究運動倦怠,其最大的貢獻為編制了一份心理 計量特性良好的運動選手倦怠量表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 ABQ; Raedeke & Smith, 2001)。Raedeke 及其同僚主要根據 Maslach 與 Jackson’s (1984) 率先提出的工作倦怠轉化至 運動情境中,將運動選手倦怠界定為情緒耗竭 (emotion exhaustion) (個體會感到沒有活力與 疲憊)、去人格化 (depersonalization) (會貶低或是對運動有負面看法) 和降低表現成就 (decreas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卻乏成就感),以更貼近運動選手所處的脈絡。使得研究 運動倦怠此一議題上,不僅有理論支持,更有良好的測量工具可以作為使用。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從很多角度都可以得到影響倦怠的解答 (Gould & Whitley, 2009)。像在人格方面有運動員的競賽特質焦慮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Bawa, 2010) 與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Gotwals, 2011)。動機方面,包括自我決定 (selfdetermination) (Li, Wang, Young Pyun, & Hwa Kee, 2013)、涉入 (engagement) (Lemyre, Roberts, & Stray-Gundersen, 2007) 和引誘 (entrapment)(Raedeke, 1997)。甚至是運動員壓力因應的技巧 (Silva, 1990; R. E. Smith, 1986) 都是影響運動員倦怠的主要成因。經過上述的文獻回顧,其 最大的研究缺口即在於研究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倦怠的成因,缺乏了整 合性的觀點。但在文獻回顧中,不僅從理論模式或是質性研究都可看出影響倦怠成因很難只 用單一角度,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採取互動論觀點來探討運動選手倦怠成因。本文將採取知 覺教練自主支持 (perceived coach autonomy support) 來檢視運動選手倦怠的成因,理由是此 一理論為解釋人類動機的重要理論。因此,本研究中,將探討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理論如何影 響倦怠的生成。更進一步地,同時將推演心理彈性扮演的調節效果,說明兩者如何相互影響 到運動選手倦怠,以期填補過去研究上的缺口。. 第三節 幸福感基礎概念 幸福感是學者在回應追求人類是否過的快樂有價值時最常用的操作型定義。也隨著近 年來諸多學者相互的討論 (Fave & Marta, 2009; Keyes & Annas, 2009; Ryan & Huta, 2009; Waterman, Schwartz, & Conti, 2008; Waterman., 2008) , 認 為 幸 福 感 匯 聚 在 享 樂 主 義 論 (hedonism) 以及理性幸福主義論 (eudaimonism) 兩個概念下。享樂主義主張人類是一種追求 快樂避免痛苦的生物,享受並滿足於當下感官的美好刺激 (Keyes & Annas, 2009)。因此,在 26.

(35) 實際的操作型定義時稱作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其做法為將生活滿意度加上正 向情緒,然後再減掉負向情緒 (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負向情緒) 用以形成一個組合分數的 指標 (Proctor, Linley, & Maltby, 2009a, 2009b),來說明個體的主觀感受。除此之外,一些學 者認為人不僅僅只會滿足於感官上的刺激,也會追求內在的自我實現 (self-realization),而發 展出理性幸福主義論 (eudaimonism)。認為人會不斷的追尋自己的本質,不斷的自我成長, 並發揮自己的長才並彰顯實際的行動 (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 Waterman et al., 2008; Waterman., 2008)。而實際的操作型定義為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較具代表 性的測量工具為六項度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 1989)。 然而,為了讓幸福感免於在個體主觀知覺的層次上, Lyubomirsky 等 (2005) 以統合分析 (Mata-analysis) 來說明生活滿意度或是正向情緒都與成功指標具有穩定的低到中度的關聯強 度。換句話說,越快樂的人也越容易達到成功。除此之外 ,Howell, Kermn, 與 Lyubomirsky (2007) 進一步利用統合分析發現,主觀幸福感與客觀的健康指標都有相關,其指標包含免疫 能力、心肺功能、存活率以及呼吸系統功能等等。因此,本研究所討論的幸福感則聚焦在享 樂主義論的主觀幸福感上。由於實證研究已漸漸驗證主觀幸福感對於客觀健康指標有關聯, 因此,討論運動員主觀幸福感也漸漸受到重視,然而,透過對主觀幸福感的了解可以幫助運 動員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中邁向成功,確實為重要的議題。 除此之外,在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中也發現與運動倦怠類似的問題,我們了解影響主觀幸 福感的成因有環境因子與特質因子,就是缺乏了整合性的觀點。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採取互 動論觀點來探討運動選手主觀幸福感的成因。因此,後續將探討知覺教練自主支持理論如何 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生成。更進一步地,同時將推演心理彈性扮演的調節效果,說明兩者如何 相互影響到運動員主觀幸福感。. 第四節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與運動員幸福感 由於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往往會仰賴外在的支持來克服困難以便達成目標,此時,運 動員的重要他人給予他的支持就扮演影響運動員心理因素的重要角色。其中,教練在塑造運 動員心理功能的重要性更是不置可否 (Reinboth & Duda, 2004),因此,本研究認為由自我決 定理論衍生出的知覺教練自主支持 (perceived coach-autonomy support) 環境因子,為探討運 27.

(36) 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於過去文獻在探討自主支持與幸福感的關係時,都會同 時討論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此兩種正負向指標,因此,下列將說明何謂自主支持,並同時 說明自主支持如何影響選手的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 教練的自主支持行為說明教練能站在選手角度出發、鼓勵選擇和給予選手正面訊息的正 向環境因子 (Reinboth & Duda, 2004)。根據自我決定理論說明環境外在因子會影響個體的動 機或行為 (Deci & Ryan, 2000)。例如:當社會環境是提供選擇或是肯定能力的訊息,則會提 升個體的內在動機。反之,當社會環境是以控制手段或是降低能力的訊息,則會損害個體的 內在動機。因此,當選手知覺到自主支持的環境,可以透過提升個體心理需求或是內在動機 來降低選手的運動倦怠與提升選手主觀幸福感。 當選手知覺到教練給予他們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可以滿足個體的自主性、當教練的回饋 是信任選手的能力時會滿足個體的勝任感、當教練會尊重選手的觀點時可以提升個體的關係 感、當選手心理需求被滿足時,則會降低選手情緒與生理上的倦怠感與提升主觀幸福感 (Li, Wang, Pyun, et al., 2013)。除此之外,當教練提供對選手來說有意義的訊息回饋或選擇的機 會時,選手可以免除要符合社會規範的疑慮而是根據自己的內在價值來選擇自己喜愛的活 動,因此,可以幫助選手降低負面的倦怠動機因子與提升個體的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與較多的 正面情意 (Curran, et al., 2011)。在實證研究中也發現,在運動情境中 (Adie et al., 2008, 2012; Reinboth & Duda, 2004)、教育情境 (Edmunds, Ntoumanis, & Duda, 2007)、 組織管理情境或是 生活面向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6),都說明在自主支持的環境中可以降低個體的 倦怠感。在選手知覺教練的自主支持可以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幸福感方面,包含在競技運動 (Reinboth, & Duda, 2006; Adie, Duda, & Ntoumanis, 2012)、健身運動 (Ratelle, Larose, Guay, & Senecal, 2009)、體育課 (Edmunds et al., 2007) 或是生活面向 (Standage et al., 2006) 也都獲得 支持。 總結上述文獻,發現自主支持的環境氣候大部分可以穩定降低運動倦怠與提升主觀幸福感, 但在自主支持與運動倦怠的文獻中,還是有少部分文獻顯示知覺自主支持與倦怠無相關 (Adie et al., 2008)。因此,本研究認為在同樣環境中還是需要考慮有個別差異情形會同時對 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產生影響。 因此,採取互動論觀點,同時考慮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 對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有其必要性。 28.

(37) 第五節 心理彈性的調節效果 本研究根據互動論者說明個體行為、認知與情緒反應並非單純人格或是環境可以決定, 而是相互交織影響下的結果 (Fleeson, 2002, 2004),推論自主支持的效果將會受到心理彈性的 調節,而對運動選手倦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高低心理彈性的個別差異,使得既使在 同樣自主支持的環境中,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容易誤解環境因子的訊息,使其降低倦怠的效果 沒有高心理彈性個體來的強。本研究將以依附理論與逃避策略來解釋為何低心理彈性個體會 誤解外在訊息,使其在自主支持環境中也無法有效降低個體倦怠或提升主觀幸福感。 Gerhart, Baker, Hoerger, and Ronan (2014) 指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傾向逃避社會情境,也 容易懷疑他人的外在訊息,漸漸的會與他人的連結產生焦慮型的依附型態。然而,焦慮依附 型態的個體容易懷疑他人、曲解社會線索,甚至是常常出現自我防衛行為 (Dykas & Cassidy, 2011)。例如:實證研究指出焦慮依附型態的青少年容易對同儕友誼抱持負面的期待或歸因 (Zimmermann, 2004)。除此之外,Collins and Feeney (2004) 指出在浪漫關係中,焦慮依附的 個體常會認為伴侶的社會支持對自己來說沒有幫助,甚至會認為伴侶做出這些社會支持行為 的出發點並非好意。因此,本研究推論低心理彈性的個體既使知覺到教練給予鼓勵訊息或是 選擇的機會,他們也傾向把教練的支持當作沒有用甚至懷疑教練提供的資訊,使得無法滿足 選手的基本心理需求或內在動機,導致無法有效降低倦怠和提升主觀幸福感。 Kashdan、Barrios、Forsyth 和 Steger (2006) 指出低心理彈性的個體傾向不願意接納自己 的經驗,進而對情境有廣泛性抑制與逃避特質傾向,使個體會增加自我和情境認知偏誤的行 為反應。然而,長期使用逃避策略會使得負向情感經驗及社交焦慮增加與降低正向的人際經 驗。例如:實證研究指出個體對於人際常使用逃避的策略會容易感到社交焦慮,個體容易對 自身情緒較為疏離,也偏向以負面情緒來思考內在經驗,使個體無法達成溝通或表現的人際 目標 (Magee & Zinbarg, 2007)。因此,低心理彈性個體在自主支持的環境中,仍然傾向使用 逃避的策略面對外在訊息,無法與教練達到有效的人際溝通,造成無法降低選手的倦怠感和 增進主觀幸福感。. 29.

(38) 第六節 研究缺口、目的與假設 綜觀上述文獻,過去研究大部分僅單從人格或是環境因素探討運動選手倦怠與主關幸福 感的成因,缺乏了整合性的觀點。除此之外,過去在探討知覺自主支持與倦怠關係的研究 中,還是有少部分文獻有不一致的情形,說明進一步探討情境中的個別差異也有其必要性。 更重要的事,過去心理彈性文獻較少討論如何應用於運動領域,我們也可藉由此研究進一步 拓展心理彈性理論推論到運動情境的效度,了解心理彈性是如何調整運動員身心健康的問 題。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在運動情境中知覺教練自主支持對選手運動倦怠與主觀幸福感 的關係,並檢驗心理彈性此一般性的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根據上述文獻推論本研究假設為: (一) 研究假設一:知覺教練自主支持會負向預測運動倦怠。 (二) 研究假設二:高心理彈性個體會比低心理彈性個體強化知覺教練自主支持會負向預測運 動倦怠的效果。 (三) 研究假設三: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會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 (四) 研究假設四: 高心理彈性個體會比低心理彈性個體強化知覺教練自主支持會正向預測主 觀幸福感的效果。. 30.

(39) 第六章 研究方法(研究二)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之架構圖,如下圖所示:. 心理彈性. 運動倦怠 知覺教練自主支持 主觀幸福感 圖 5 研究二 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用跨兩個時間點的資料蒐集方式,時間點一讓大專運動員填寫運動倦怠量表、心理 彈性量表、正負向情緒量表與生活滿意度量表,三個月後再讓選手填寫運動倦怠、正負向情 緒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知覺教練自主支持量表。第一時間點包含大專運動員 180 位,其專 項運動分別為籃球、排球、合球、羽球、田徑、足球與跆拳道等,其平均年齡為 21.22 歲。 兩個時間點都完整參與問卷施測流程的運動員共 141 位運動員,其中包含男性 78 位,女性 63 位,平均年齡為 21.14 (SD = 1.68)。 平均參與運動專項訓練經驗為 9.72 (SD = 2.51) 年。 本研究參與者在進行問卷施測前,皆會填寫知情同意書,確保其權益。本研究流程也通過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參與者在每次問卷施測後,會得到 50 元全家禮卷,以 示酬謝。.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降低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的成本與其耗費的時間, 合併第一期

第六章 探索性研究設計 :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r]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Harrington (1994) 認為倫理規範的目的在闡明責任,其研究透過責任的否 認 (Denial of Responsibility, RD) 這項人格特質與倫理規範的互動來進行測 量,並以資訊系統相關的軟體盜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