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整體情緒與附帶情緒

在討論情緒與態度的改變之前,需要釐清情緒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舉例來 說,Burke 和 Edell(1989)所進行的廣告研究,請受測者觀看能引發正負面情緒的 廣告,接著測量廣告情緒對廣告態度的影響。Chang (2006)則先讓受測者看會帶 來負面情緒的新聞,接著再看廣告。同樣是測量廣告態度, Burke 和 Edell(1989) 在研究中把廣告情緒的正負作為自變項,但 Chang (2006)操作的卻是廣告「前」

新聞所引發的情緒。對於目標物所引發的情緒(例如情緒性廣告),與目標物以 外 的 情 緒 ( 例 如 負 面 新 聞 )、 兩 者 之 間 有 所 不 同 。 Richards 、 Blanchette 和

Munjiza(2007)將前者稱為「整體情感(integral affect)」,後者稱為「附帶情感

(incidental affect)」,整體情感指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附帶情感指非

30

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

Blanchette & Richards (2010)討論整體情感與附帶情感的定義。「整體情感」

是直接由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舉例來說,檢驗人們如何針對情緒性內 容進行推理。分成兩種情境,情緒性情境是要求人們評估每年有多少人死於白血 病,當下的情感狀態即是被白血病所喚起的負面情緒;一般情境則是要求人們評 估每年有多少人尋求經濟諮詢,經濟諮詢則不會帶來任何情緒反應。「附帶情感」

則是相對於整體情感的存在,這類型情感可能是短暫的情感狀態(例如心情), 抑或是長時間、穩定的情感特質(例如焦慮),但都不是由實驗目標物所直接引 起的情感反應。這些情感的來源浮動,並非被當前所需處理的事物直接誘發。舉 例來說,實驗中會在受測者評估一個中性目標物之前,放一段小孩死亡的影片,

或是一曲悲傷的哀樂,企圖進行情感操作,這就是典型以附帶情感來影響判斷。

情感(affect)所所包含的範圍廣泛,特別是附帶情感,包括了研究者使用 刺激物先引發的「情緒」反應、受測者原先的「心情」狀態、或是憂鬱症等疾病 所造成的「長時間情感狀態」。本文僅關注「情緒」這部份,並將焦點著眼於「附 帶情緒」。根據 Pham(2007)的文章將附帶情緒定義為:「情緒來源與態度目標物 無關。」,討論透過刺激物引起的附帶情緒,如何影響受測者對目標物的態度。

二、附帶情緒與態度改變-評估情境

評估情境(evaluative conditioning, EC),最早由 Martin 和 Levey (1978)提出,

是透過附帶情緒來影響態度的實驗程序。將目標物與正/負情緒刺激物不斷地配

31

對,藉由刺激物所喚起的附帶情緒來形塑或改變對目標物的態度(圖 2-5)。過去 研究發現僅僅是讓兩者存在同一時空,即足以影響人們對態度物的看法(Baeyens,

Vansteenwegen, Hermans, & Eelen, 2001)。最初 Staats 和 Staats (1958)引入

Pavlovian 所提出的古典情境,說明如何憑藉目標物與態度物的連結關係來形成 態度,並使用古典情境中的兩個詞彙-「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

與「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指涉實驗中態度物與情緒刺激物 所扮演的角色,這些名詞也沿用至今。

圖 2-5 將 US(非制約刺激)與 CS(制約刺激)刺激進行配對,CS 所附帶的情緒會影響對 US 的態度,並且效果不會輕易消失。

雖然在程序上古典情境與評估情境極為類似,但是心理學層次的討論上,兩 者的學習類型並不相同。前者將焦點放在行為,而後者則著眼於態度。古典情境 中 US 作為一個信號,而 CS 則伴隨出現,藉此讓受測從中學習到 CS-US 是共 同發生的關係,並進而改變生理行為(Rescorla, 1988),但如果不斷地只讓 CS 曝

32

光沒有讓 US 出現,CS-US 的連結關係就會崩解。原因在於古典情境是在 CS

-US 不斷配對後學習到的結果,就像經典的 Pavlov 實驗,每次在倒狗食前就先 搖鈴,在日積月累的學習後,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留口水。但是在學習成功後,

卻持續地出現鈴聲不見狗食,行為反應(流口水)也會消失。

但評估情境並不強調學習結果,而是學習到的態度。因此在後續情境中信號 可以不存在,效果卻能維持(Baeyens, Crombez, Van den Bergh, & Eelen, 1988)。原 因在於評估情境所強調的學習類型,是透過 US 來塑造或改變 CS 的評估結果。

舉例來說,讓一個中性的 CS 不斷地伴隨著痛苦的電擊,導致因為 US(電擊)

而討厭同時出現的 CS(Cacioppo, Marshall-Goodell, Tassinary, & Petty, 1992)。在古 典情境下,如果讓受測重新學習 CS-US 的關係,電擊不再與 CS 同時出現,那 麼再次看見 CS 可能也不會出現害怕、發抖等行為,不過卻會讓受測依然根深柢 固的不喜歡 CS。

過往累積了大量與評估情境相關的實證研究,例如生理學上驗證杏仁核在評 估情境中扮演重要角色(Coppens et al., 2006),或是探究哪些評估情境的效果不會 消失(Lipp et al., 2003),但至今沒有一套理論能夠完整解釋(Jones et al., 2009)。

Jones 等人(2009)指出,現在對評估情境最好的定義是稱之為一種「效果」,而非

「理論」,因為其背後的機制還有待釐清。

三、評估情境的背後機制:內隱錯誤歸因模式

一個可能機制是「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過去研究中屢次證明,人們

33

會將當下的情緒狀態歸因於目前的注意力焦點。例如 Schwarz 和 Clore(1983)的經 典實驗,在天氣晴朗時詢問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會明顯高於下雨或陰天。天氣讓 心情受影響,但人們沒有意識到當下心情好或差的原因是天氣,並非生活滿意度 高低。很多時候傾向把情緒產生的原因,歸咎到一個毫無關係、僅是眼前焦點的 物體上,產生邏輯不正確的錯誤歸因,進而影響反應出的態度。許多研究中也能 發現類似的錯誤邏輯,附帶情緒的好壞實際上與對事物的態度有驚人的一致性

(Pham, 2007)。例如 Ottati 和 Isbell (1996)的實驗,透過其他無關刺激物,例如請 受測者回想自己的考試成績來喚起附帶情緒,發現附帶情緒的正負面會影響對候 選人的評估。

產生錯誤歸因的原因,是人們不會因為不確定情感來源,而深思自己的情感 經驗中存在著不確定性;更不會因此有意識地檢視周遭環境,尋找情緒源自何方;

也沒必要去分辨 CS 與 US 的情緒評估應有差異(Fazio, 2001)。況且人們就算有辦 法自省情緒來源,卻不需要、也無法自省自己的心智處理過程(Nisbett & Wilson,

1977)。

這個心智過程被視為「內隱」的,當面對帶有情緒價向的 US,已經自動喚 起了與此相關的記憶,且同時讓這份情緒代入無關的 CS。Jones (2009)等人相信,

在認知處理的早期階段,就把對 US 的評估經驗與 CS 連結起來,因此推論在內 隱認知過程中,評估情境所帶來的錯誤歸因就已出現。Murphy 和 Zajonc (1993) 的研究發現當受測者先接收感知範圍以外的閾下情緒刺激物,之後對象形字的評

34

估結果會深受刺激物的正負價向影響,證明連結確實在內隱過程中發生。

Jones、Olson 和 Fazio(2010)提出「內隱錯誤歸因模式(Implicit Misattribution Model, IMM)」,強調錯誤歸因的發生是瞬間且無意識的。以 Payne, Cheng、

Govorun 和 Stewart(2005)的研究為例,同樣透過閾下刺激就可改變內隱態度。這 種自動產生的錯誤渲染效果發生在內隱認知過程,代表人們不僅對於以出現錯誤 歸因這件事沒有意識,且錯誤歸因發生時也毫無所覺。

四、評估情境與內隱態度改變

多數研究假設,藉由間接測量法,能探究過往經驗所累積形成的內隱態度,

這類態度穩定且難以撼動。相對地,透過傳統自我報告的方式,則是探究外顯態 度,雖基於內隱態度而來卻也容易受到環境因子影響。這項宣稱得到許多研究結 果證實,相較於內隱態度,外顯態度更容易被改變(Gawronski & Strack, 2004;

Gregg, Seibt, & Banaji, 2006)。

不過有些學者卻的到相反結論,內隱態度反而能夠藉由環境刺激輕易反轉

(Barden, Maddux, Petty, & Brewer, 2004; Dasgupta & Greenwald, 2001),Hofmann、

Gschwendner、Nosek 和 Schmitt(2005)認為,間接測量結果暗指記憶中哪些連結 被自動喚起,但是在進行自我報告時,人除了依靠著這些被自動喚起的記憶,也 會納入其他因子進行思考。情緒雖然可能改變了記憶連結並影響內隱態度,但是 這些自動喚起的結果,在自我報告時卻可能被摒棄。導致出現內隱態度改變、外 顯態度不變的狀況。過去研究嘗試站在這個角度,例如 MODE 的假設宣稱即是

35

人們有動機和機會修正自動評估的結果,導致內隱與外顯態度出現差異(Fazio,

2007)。APE 模式也假定命題過程會接收連結過程的活化結果,並作為反應外顯 態度時的評價基礎,但僅是基礎,建構外顯態度還須參照外在的環境資訊。

將此觀點導入評估情境,當態度物與正面或負面情緒刺激不斷配對出現,情 緒能成為線索提示大腦該喚起記憶中的哪些資訊(Peters, 2006),特別根據情緒一 致觀點(mood congruent concepts ),如果情緒一致,那麼與其相關的記憶會更 容易被提取(Bower, 1981; Forgas & George, 2001)。連續配對讓大腦傾向去連結與 態度物有關的正面或負面記憶,但在自我報告時可能不被採用,因為內省評估還 需要考慮其他額外資訊,這導致刺激物帶來的附帶情緒對自動連結所造成的影響 力消失。正面或負面的附帶情緒雖然讓大腦指向某些記憶連結,但參考了與態度 物有關的額外訊息後,可能抵消情緒對自動連結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Olson 和 Fazio (2006)曾藉由評估情境的操作方式,將黑人和白人 的臉孔,與正面或負面的刺激物進行配對。結果發現附帶情緒刺激物僅僅能影響 內隱而非外顯種族態度。同樣的 Karpinski 和 Hilton (2001)發現,如果不斷地把 年輕和正面、年老和負面詞彙進行配對,受測者在內隱態度上偏好年輕人更勝老 人,但外顯態度沒有任何改變。Gawronski 和 LeBel(2008)則使用閾下刺激,在態 度物前插入 500 毫秒的正/負面形容詞,也發現相同現象,受測者對歐洲即亞洲 人的內隱態度受到正負字彙配對的影響,但是在外顯態度上,情緒配對僅讓受測

舉例來說,Olson 和 Fazio (2006)曾藉由評估情境的操作方式,將黑人和白人 的臉孔,與正面或負面的刺激物進行配對。結果發現附帶情緒刺激物僅僅能影響 內隱而非外顯種族態度。同樣的 Karpinski 和 Hilton (2001)發現,如果不斷地把 年輕和正面、年老和負面詞彙進行配對,受測者在內隱態度上偏好年輕人更勝老 人,但外顯態度沒有任何改變。Gawronski 和 LeBel(2008)則使用閾下刺激,在態 度物前插入 500 毫秒的正/負面形容詞,也發現相同現象,受測者對歐洲即亞洲 人的內隱態度受到正負字彙配對的影響,但是在外顯態度上,情緒配對僅讓受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