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重複加工模式探討情緒對 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及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重複加工模式探討情緒對 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及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傳 播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以重複加工模式探討情緒對

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及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Emo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he perspective of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研究生:廖宜盈

Name: Yiying Liao

指導教授:陶振超 博士

Advisor: Professor Chen-Chao Tao

(2)

以重複加工模式探討情緒對

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及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Emo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he perspective of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研 究 生:廖宜盈 Student:Yiying- Liao

指導教授:陶振超 博士 Advisor:ChenChao-Tao, Ph.D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傳播研究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December, 2012

(3)

I

以重複加工模式探討情緒對

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及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研究生:廖宜盈 指導教授:陶振超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中文摘要 評估情境研究發現,當情緒刺激物與無關的中性態度物不斷地搭配出現,會 改變人們的態度。本篇研究以此為出發點,修改過去評估情境的操作方式,測量 情緒刺激是否會改變與其有關/無關事物的內隱、外顯態度以及行為。並以 Cunningham 和 Zelazo (2007)所提出重複加工模式為基礎,討論內隱與外顯態度 間的關係。 研究採實驗法,以情緒價性、喚起程度為自變項,採用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 (B-IAT)測量內隱態度。發現,當態度物與情緒刺激有關,情緒價性會與受測 者本身對高/低熱量食物的態度產生交互作用,內隱態度也隨之改變。但無論是 否控制受測者的既有態度,看完情緒刺激物後的外顯態度皆沒有變化。現下的健 康傳播策略,常使用負面圖片來改變人們對事物的態度。而本篇研究驗證,恐懼 訴求對本身態度中立的受測者可能有效。 此外,就算態度物與情緒刺激無關,且配對次數僅有三次,也能改變選擇行 為。當正面情緒圖片總是搭配黃色出現,會讓受測者傾向選擇黃色。不過延後選 擇時間,情緒就不會發揮影響力,代表評估情境的效果可能隨時間減弱。 關鍵字:情緒、內隱態度、外顯態度、選擇行為、評估情境

(4)

II

Emo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he perspective of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Student: Yiying, Liao Advisor: Chen-Chao Tao, Ph.D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has discovered that people would change attitude while irrelevant objects with neutral attitude and positive stimulu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This paper aims at modifying traditional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by measuring if people will alter implicit, explicit attitude and behavior through emotional stimulus emerging. Based on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proposed by Cunningham & Zelazo (2007), this paper will further discl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

Two experiments in this paper treat valance and arousal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adopt basic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k (B-IAT) measuring implicit attitude.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participants’ valence will interact with existed attitude and even their implicit attitude will also be changed at the moment when participants’ attitude on high/ low calorie food which is relevant to emotional stimulus has been treat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However, their explicit attitude has no any differences

comparing pre with post test no matter how the emotional stimulus has been manipulated. Fear appeal is used to declaring negative images will effectively alter one’s attitude, and this paper advanced exploring that the target may be more effective on neutral attitude participants.

Besides, if the specific object is irrelevant to emotional stimulus and even randomly displayed only three times, they can also provoke participants to choose specific entity. The first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participant tends to choose yellow entity after attending positive stimulus with yellow background thoroughly but prolonging limited entity choosing time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effect will abate as time goes on.

(5)

III 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II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附錄目錄 ... VI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 1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 ... 3 一、理論的重要性 ... 3 二、方法的重要性 ... 3 三、實務的重要性 ...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情緒 ... 6 一、情緒的定義與構成 ... 6 二、情緒研究:分立與構面取徑 ... 8 三、情緒與趨避系統 ... 11 四、背後機制:趨避系統與自動評價 ... 14 第二節 態度 ... 15 一、內隱態度與外顯態度 ... 15 二、測量法革命:態度定義的轉變... 16 三、內隱態度:有意識或無意識存在? ... 18 四、態度的存在:穩定實體、即時建構、還是兩者皆非? ... 20 五、態度與態度改變 ... 26

(6)

IV 第三節 情緒與態度改變 ... 29 一、整體情緒與附帶情緒 ... 29 二、附帶情緒與態度改變-評估情境 ... 30 三、評估情境的背後機制:內隱錯誤歸因模式 ... 32 四、評估情境與內隱態度改變 ... 34 五、評估情境與外顯態度改變 ... 36 第四節 結論 ... 37 一、情緒的喚起程度扮演何種角色? ... 38 二、評估情境的限制:回歸實用情境 ... 40 第參章 測量方法 ... 46 第一節 內隱態度測量 ... 46 一、內隱態度測量:內隱聯結任務... 46 二、內隱聯結任務:程序設計 ... 48 三、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 ... 49 四、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計算方式 ... 50 五、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信度與效度 ... 52 第二節 生理測量 ... 55 一、軀體反應:肌電測量 ... 56 二、自主神經系統活動:膚電測量... 60 第三節 SAM 情緒量表 ... 65 第肆章 實驗一 ... 67 第一節 實驗目的 ... 6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69 一、實驗受測者 ... 69 二、實驗設計 ... 69 三、實驗刺激物 ... 70 四、實驗程序 ... 72 五、測量工具 ... 73 第三節 實驗結果 ... 74 一、與情緒刺激物有關的高/低熱量食物 ... 75 二、與情緒刺激物無關的顏色 ... 77

(7)

V 第四節 小結 ... 79 一、實驗一結果 ... 79 二、實驗二方向 ... 81 第伍章 實驗二 ... 83 第一節 實驗目的 ... 8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84 一、實驗受測者 ... 84 二、實驗設計 ... 84 三、實驗程序 ... 85 四、操作檢定 ... 86 五、測量工具 ... 88 第三節 實驗結果 ... 88 一、與情緒刺激物有關的高/低熱量食物 ... 88 二、與情緒刺激物無關的顏色 ... 92 三、生理反應與態度的關係: ... 93 第四節 小結 ... 96 第陸章 討論 ... 9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98 一、情緒對內隱態度的影響:控制個人特質 ... 98 二、情緒對外顯態度的影響:難以改變 ... 103 三、以重複加工模式討論內隱與外顯態度間的關係 ... 105 四、情緒對行為的影響: 傳統評估情境依然有效 ... 10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 110 參考文獻 ... 112 附錄 ... 124

(8)

VI 表目錄 表 2-1 基礎、評價、心理建構、社會建構四種觀點的異同 ... 8 表 2-2 本篇研究的重要概念 ... 37 表 3-1 種族態度的內隱聯結任務操作程序,總共分為七個階段。 ... 48 表 3-2 高/低熱量食物的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操作程序 ... 50 表 3-3 膚電測量中的常用測量指標、定義以及其標準值。 ... 64 表 4-1 不同類型情緒照片的 SAM 量表分數... 71 表 4-2 實驗一的研究程序 ... 72 表 4-3 B-IAT 的目標與屬性詞彙 ... 73 表 4-4 實驗一中 B-IAT 的測量步驟 ... 74 表 4-5 內隱態度後測的平均 D 值與調整後的估計值 ... 75 表 4-6 對低熱量食物的外顯態度後測原始平均數與調整後的估計值 ... 76 表 4-7 選紙行為的卡方分析結果 ... 78 表 4-8 兩次選擇行為的累積次數 ... 79 表 5-1 實驗二測量步驟 ... 86 表 5-2 不同類型情緒照片的 SAM 量表分數... 87 表 5-3 操作檢定結果 ... 87 表 5-4 內隱態度後測的平均 D 值與調整後的估計值 ... 89 表 5-5 內隱態度改變的驗證結果 ... 89 表 5-6 對低熱量食物的外顯態度後測原始平均數與調整後的估計值 ... 90 表 5-7 情緒價性、喚起程度與外顯態度間交互作用檢定結果 ... 91 表 5-8 選禮物行為的統計結果 ... 92 表 5-9 分割變項後的卡方檢定結果 ... 93 表 5-10 生理測量變項的 t 考驗結果,以內隱態度後測為依變項 ... 94 表 5-11 生理測量變項的 t 考驗結果,以外顯態度後測為依變項 ... 95 表 6-1 內隱態度前測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 99 表 6-2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 100 表 6-3 不同受測者特質在不同情境下的態度變化平均值 ... 100 表 6-4 使用 LSD 進行成對比較結果 ... 102 表 6-5 外顯態度前測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 103 表 6-6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 104

(9)

VII

圖目錄

圖 2-1 國際情感圖片系統與英語詞彙情感系統 ... 13 圖 2-2 態度的三種觀點 ... 21 圖 2-3 聯結命題模式 ... 23 圖 2-4 重複加工模式 ... 25 圖 2-5 評估情境的原理 ... 31 圖 2-6 評估情境如何影響態度 ... 38 圖 2-7 評估情境的實驗操作方式 ... 41 圖 3-1 內隱聯結測量的操作方式 ... 47 圖 3-2 皺眉肌與顴大肌的分布 ... 58 圖 3-3 膚電數據在單一時間點各頻率的累積能量。 ... 59 圖 3-4 a. 原始的積分資料。b.平滑波形。c. 積分波形。 ... 60 圖 3-5 神經系統結構圖 ... 62 圖 3-6 汗水分泌與膚電變化 ... 62 圖 3-7 從刺激物出現到反應的最高峰的膚電變化 ... 64 圖 3-8 SAM 量表 ... 66 圖 4-1 實驗中所使用的情緒圖片 ... 67 圖 4-2 實驗一的研究目的 ... 68 圖 4-3 實驗一中的五組情境 ... 70 圖 5-1 實驗二架構圖 ... 83 圖 5-2 實驗二中的四組情境。 ... 85 圖 6-1 受測者特質與正負面情境間的交互作用 ... 101

(10)

VIII

附錄目錄

附錄一 實驗一、二所使用的情緒刺激物,以及其前測時 SAM 量表分數 ... 124 附錄二 實驗一、二中情緒照片所搭配的顏色刺激物 ... 129 附錄三 實驗一第一次選擇行為所用的色紙 ... 130 附錄四 實驗一、二中最後選擇行為所用的禮物罐 ... 131 附錄五 實驗一、二中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的反應工具 ... 132 附錄六 實驗二中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的操作方式 ... 133 附錄七 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各階段反應方式 ... 136 附錄八 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的操作錯誤畫面 ... 137 附錄九 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的相關網站連結 ... 138 附錄十 實驗一參與者同意書 ... 139 附錄十一實驗二參與者同意書 ... 141 附錄十二中西翻譯對照表 ... 143

(11)

1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Pavlovian 的古典制約情境(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心理 學實驗。將正面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與中性事物搭配 (conditioned stimulus, CS)出現,讓接收者學習其間連結,進而影響行為。這個 情境在近年來廣泛被態度研究所討論,因為心理學家發現,透過隨機配對不僅只 改變後續行為,還能夠改變對無關 US 的態度。

目前還尚未明白其背後機制,不像是古典情境透過學習,現代研究甚至發現 在受測者毫無所覺,無意識下給予正面刺激與態度物配對的訊息,就能夠影響人 們對無關事物的態度(Jones, Fazio, & Olson, 2009)。這個奇特現象讓心理學家不禁 想問「為什麼?」,不過至今沒有一套理論能夠完整解釋(Jones et al., 2009)。而評 估情境的效果在什麼情境下能維持什麼情境下會消失,學者們也好奇答案(Lipp, Oughton, & LeLievre, 2003)。

本篇研究以評估情境為起點,關心造成態度改變的原因,探究情緒在此之下 的影響力。特別評估情境的設計實際上並不符合現實,第一需要 US-CS 不斷配 對,第二情緒刺激通常與態度物無關,僅僅是並排出現(Walther & Langer, 2008)。 不過真實生活中,無論是健康傳播還是廣告訴求,通常會讓情緒刺激與目標產生 聯繫,例如煙盒上肺癌圖片、熱門運動員為主角的球鞋海報。因此本篇研究嘗試 修改評估情境,同時討論兩種態度物。一是與情緒刺激融合,例如看到一個肥胖

(12)

2 到病態的女人(US)吃著巧克力(CS)、看到一個可愛小女孩拿著蔬果,是否會 改變受測者對高/低熱量食物的態度;二是與情緒刺激無關的背景顏色,當正面 照片搭配著黃色、負面照片搭配著綠色,是否會影響受測者去選擇黃色的事物、 迴避綠色的事物。 此外,隨著測量法的演進,也發現透過內隱測量所取得的內隱態度,與透過 傳統態度問項所取得的外顯態度會不一致。例如對黑人、白人的態度,一般人在 外顯態度上不會表現偏見,但是以內隱聯結任務(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作為測量工具,藉由反應時間間接判斷內隱種族態度時,卻發現受測者不一定認 為人人平等。因此本篇選定「內隱態度」、「外顯態度」作為研究要角,並援引 Cunningham 和 Zelazo (2007)所提出重複加工模式(the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IR)作為理論基礎。重複加工模式藉由臨床證據,推敲內隱與外顯態度間的關係, 並討論態度為何有時穩定有時卻前後不一。本篇研究以此架構,嘗試探索情緒對 態度的影響力。 除了修改評估情境的設計,實驗中同樣測量傳統評估情境的力量。過去已有 眾多研究證明其確實會改變態度,因此實驗選擇較少被著墨的「行為」作為變項, 並小幅度地修改原始評估情境的配對條件,測量不同條件下情緒所發揮的作用。 研究共設計兩個實驗,皆以「情緒」為自變項,並納入「情緒價性」也就是 情緒的正負面,與「情緒喚起程度」也就是情緒是興奮還是平靜進行討論。嘗試 回答以下問題:

(13)

3 1. 當情緒刺激物與態度物相關,情緒對內隱態度、外顯態度的影響力。 2. 當情緒刺激物與態度物無關,情緒對選擇行為的影響力。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

一、理論的重要性 目前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討論情緒與態度,但是仍有許多未被觸及的地方。自 變項上,過往證實情緒「價性」的力量,但是情緒「喚起程度」的影響,以及其 與價性間的交互作用,卻是被忽略的一塊。 依變項上,外顯態度研究雖然行之有年,但隨著內隱態度的參入,內外隱態 度間的關係、內外隱態度的改變,兩者間的連結、兩者間的差異,留下許多待解 的謎題。自依變項的碰撞之下,產生許多可討論的空間。因此本篇研究拉入這些 少被觸及的變項,並以 2007 年提出的重複加工模式作為立論基礎,以釐清情緒 價性、喚起程度與內隱、外顯態度的相關性。 此外再測傳統評估情境,過去評估情境的相關研究同以態度為核心,少觸及 行為。因此研究中同時操作價性與喚起程度,以行為為依變項。嘗試拓展評估情 境的解釋範圍,測驗評估情境對行為的影響力是否依舊。 二、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在實驗設計上,以評估情境為基礎,好奇如果移除了固有的限制條件,

(14)

4 情緒的效力是否還存在。因此選定兩種類型的態度物進行研究,一是與情緒刺激 物有關的高/低熱量食物,二是與情緒刺激物無關的顏色。過去研究驗證評估情 境會影響態度,但若是把態度物與刺激物結合在一張圖片中呈現,情緒對內隱與 外顯態度的影響力會不會有差別。並比對過去文獻,試圖討論修改評估情境後所 帶來的結果。 其次在工具上,現在已有許多內隱測量技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 Greenwald、 McGhee 和 Schwartz(1998)所發展的內隱聯結任務(IAT)。而 2009 年,Sriram 和 Greenwald (2009)為克服測試時間過長的問題,發展「簡易版內隱聯結任務 (Brief-IAT)」,並透過實驗證明簡易版擁有相同的測量能力。在本篇研究中即採 用了這個新方法,並在實驗中設計中性對照組,測驗不同時間點下測量工具是否 還能維持穩定。 三、實務的重要性 過往評估研究的限制,就在於其操作方式並不符合現實,US-CS 需要重複 配對多次,且 US-CS 兩者間沒有關連,Walther 和 Langer(2008)等人就直言, 他們訝於評估情境為何能被消費者行為研究納入討論,因為評估情境的條件很難 在當今的廣告環境製造。因此本篇實驗在設計上希望回歸實用情境,第一,降低 配對次數,僅讓配對出現三次;第二,讓 US 與 CS 產生關係,討論在此修改下, 類似的操作還能有效果?真實世界中,是否能用連結原理改變人們態度。

(15)

5 片,以恐懼訴求來勒止人們的行為。或是透過正面圖片來宣傳該行為的效益,例 如海報上健康的小孩愉快地洗手,以鼓吹勤清潔避免腸病毒。這些設計都是企圖 藉由情緒來影響人們的態度,但這是否有效?對內隱還是外顯態度有效?成為研 究中所關注的核心。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篇文章在第一章先說明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在理論、方法與實務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則整理過去文獻,釐清情緒與態度的定義,以及情緒與態度間的關係,並找 出現有研究中尚待討論的變項與問題。第三章為研究方法,簡介實驗中所使用的內 隱態度測量法、生理反應測量法以及情緒測量法。 第四章開始進入實驗,實驗一以情緒為自變項,態度、行為為依變項,並把受 測者分為五組。其中一組為中性對照組,僅看中性照片。其他四組則一併接收正負 面情緒刺激,但正負圖片的喚起程度有所差異,預期同時看見正面高喚起與負面低 喚起圖片的受測者,態度與行為會走向極端。第五章為實驗二與實驗一相同架構, 但是將情境單純化,受測者只接收一種類型的實驗刺激,並同時納入生理測量進行 討論。第六章則為結論,總結並解釋兩次實驗中的發現,檢討研究限制並提出未來 可行的研究方向。

(16)

6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

一、情緒的定義與構成 1884 年 William James 就曾專文討論「什麼是情緒?」,但至今情緒的定義 還是未達成共識(Izard, 2010),特別情緒這個構念更是容易與心情(mood)混為 一談。Beedie, Terry, & Lane(2005)就曾透過調查大眾觀感、回顧學術文章以及訪 問學者三種方式,討論情緒與心情間的差異,發現學術文章最常以持續時間 (duration)和意向(intentionality)作為區分情緒與心情的標準。持續時間上, 認為情緒比起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心情的持續時間可能延至一天或者更長。意 向上,認為情緒總是與特定的外在刺激相關,不過心情則不指向特定態度物,可 能是陰天加上與戀人分手等等原因,導致一天的壞心情,Parkinson、Totterdell、 Briner 和 Reynolds (1996)也贊同心情沒有特定對象,但情緒是直接針對特定物。 簡言之,情緒持續時間短具有意向性;心情持續時間長且無意向性。 藉由持續時間與意向能讓情緒與心情畫清界線,但是對情緒的組成各家依舊 看法各異。Gross 和 Barrett(2011)回顧了過往研究,組織眾多矛盾的情緒理念, 認為可分成「基礎(basic)」、「評價(appraisal)」、「心理建構(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與「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四種,以下分別說明。

「基礎觀點」認為人存在著「生氣」、「悲傷」、「害怕」等,少數幾個基礎情 緒,而這些情緒都有獨特的形式、功能,且是由不同認知機制所引起的獨特心理

(17)

7 狀態,每種情緒都無法被拆解,其所造就的經驗、反應傾向、行為和神經回應皆 一致。 「評價觀點」與基礎觀點類似,以詞彙來分辨情緒,並認同情緒各有其專屬 的形成方式與功能,但並不把單一情緒對應到唯一一種心理機制。部分研究甚至 認為情緒是許多構面的組合,特別是 1960 至 1970 這批提出評價模型的學者,認 為每一種情緒都有特定的組成模組(pattern)。舉例來說,Smith 和 Ellsworth (1985) 宣稱情緒都是由六個評價構面組成。生氣和害怕的差異在於「確定性,明確知道 發生什麼事」與「控制程度,由環境還是個人掌控」兩個構面:生氣是明確知道 發生什麼事,且認為負面事件是可人為控制;害怕是不能確定發生了什麼事,且 認為負面事件的發展由環境所掌控。每種情緒都有獨特的構面特徵,才能與其他 情緒做出區別(Lazarus, 1991)。 「心理建構」觀點則不贊同情緒是特定的心理狀態,或是有獨特的功能與形 式方式,而是將情緒當作是由許多心理成分或面向所集結而成的產品。且每一種 面向和成分都能夠被測量,因此研究者會把焦點放在一個或多個成分上,而非一 個完整的情緒概念(例如生氣)。舉例來說,Russell (2003)認為情緒是由愉快程 度與強度兩個面向所建立,愉快程度可以分為愉快和不愉快,喚起(arousal)程 度亦可分為活化與未活化。兩者各代表著一條座標軸,交叉組成二維平面,不同 情緒狀態可根據愉快與強度高低,在座標平面上標示出來。 「社會建構」觀點強調外在的影響力,把情緒視作社會化的產物。情緒反應

(18)

8 文化形塑的結果,而非內在心理狀態。Gross 和 Barrett (2011)認為四種情緒觀點 間並沒有有明確界線,四者看法並非完全無關或對立,觀點間有部分重合之處(表 2-1)。 表 2-1 基礎、評價、心理建構、社會建構四種觀點的異同 基礎 評價 心理建構 社會建構 每一種情緒狀態都是 獨特的嗎? 是 是 否 模式不同 看法不同 情緒的構成機制為? 每一種情緒有獨 特的構成機制 部分學者認為每 一種情緒都有相 同的組成構面 每一種情緒都有 相同的組成構面 每一種情緒是由 社會文化所形塑 情緒的表意方式為? 以字彙區分,例 如生氣、悲傷 以字彙區分 以軸向區分,例 如正面負面 以字彙區分 二、情緒研究:分立與構面取徑 不同的情緒觀點,也反應不同研究方式,過去情緒相關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 種取徑:分立(discrete)與構面(dimensional)取徑(Scherer, 2005)。分立取徑 始於以詞語描述不同情感狀態,因此研究以自然語言將情緒進行分類,例如愉悅、 生氣、恐懼。「基礎觀點」即是採分立取徑,例如 Davis (1992)以基礎觀點討論杏 仁核作用與恐懼反應;「評價觀點下」也有部分是以形容詞來分辨不同情緒,例 如 Lerner、Small 和 Loewenstein(2004)發現噁心和悲傷的認知評價構面與核心 評價主軸不同,導致願意消費的金額也有所差異。 「心理建構觀點(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則採構面取徑,認為情緒狀 態在不同面向間移動。像是 Peter Lang(1980)認為情緒是由價向(valence)、喚起 (arousal)及支配(dominance)三個面向組成,價向意指情緒從愉快(或正面)

(19)

9 至不愉快(或負面)的連續變動;喚起則被定義為情緒從興奮(或強度低)至平 靜(或強度高)的連續變動;至於支配則是指個人能夠控制情緒的程度。支配面 向在情緒研究中使用頻率偏低,最常被使用的是價向和喚起兩個軸向(Mauss & Robinson, 2009)。以構面的方式區別情緒,也有助於區辨分立情緒,例如「焦慮 和憂鬱的差異要如何定義?」從構面取徑來看,焦慮和憂鬱是兩個同為負面價向, 但喚起程度不同的情緒狀態,焦慮屬於高喚起、憂慮屬於低喚起(Rosenberg, 1998)。 雖然語義形容詞看似能轉換成構面上的某一座標點,但並不代表分立取徑能 直接被構面取徑所取代。Barrett (1998)認為需要考慮到共同出現(co-occurrence) 的問題。無論以分立還是構面取徑來區分情緒,若情緒間的相關性高,代表兩種 情緒容易共同出現,也代表情緒間很難區分。相反地,相關性低則意指情緒間差 異大。Barrett (1998)指出,考量情緒的共同出現後再來回答「分立與構面取徑究 竟何者比較適切?」,答案沒有一種理論可以適合所有研究。從研究結果來看, 只能說當焦點放在喚起程度高低時,適合採分立取徑。因為同為正面或負面的語 義情緒,較少發生共同出現的狀況,也就是使用同為正面或負面的語義形容詞來 報告個人情緒經驗,受測者能區分同一價向、不同喚起程度的形容詞間所具有的 差異。 但只針對正面或負面情緒時則適合採用構面取徑。構面取徑的問題在於,受 測者難以區分同一價向情緒的喚起之別。不過在跨域研究上,用構面情緒來進行

(20)

10

自我報告,要比起用分立情緒來得穩定。因為每個人對情緒形容詞的詮釋會有落 差,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用最精確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感覺(Mauss & Robinson, 2009)。

構面觀點的立論也較適合用於解釋生理測量結果。近年許多研究透過測量自 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反應,來探究人的情緒狀態。自 主神經系統是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支配大部分器官的活動或放鬆。但自 主神經系統並非僅用以反應情緒,消化、動態平衡、注意力運作都會影響自主神 經系統的調配,這也為測量與分析生理數據帶來不少困難(Berntson & Cacioppo, 2000)。而分立觀點假定每一種情緒都有獨特的引發機制,更進一步增加詮釋生 理資料的難度。過往已經積累大量情緒與生理測量的相關研究,僅有少數篇章倚 仗分立觀點,討論不同分立情緒與自主神經系統活化間的對應關係,且僅能找出 一些微弱的特性。舉例來說,研究發現害怕時指溫下降幅度較大,生氣時指溫下 降幅度較小,但經歷其他情緒時指溫變化卻差異不大,這導致單一種生理指標只 能作為區辨某些特定情緒的準則(Mauss & Robinson, 2009)。

相對地,以價向及喚起兩個面向來看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似乎更為適切 (Cacioppo, Berntson, Larsen, Poehlmann, & Ito, 2000)。Peter Lang 等人曾透過大量 研究,證明皮膚電導程度(skin conductance level, SCL)與情緒刺激物帶來的喚 起程度存在著線性關係(Bradley & Lang, 2000b)。此外,研究中並發現膚電活動 程度與刺激物的價向、引發情緒的方式無關,這個結論讓膚電能夠作為驗證喚起

(21)

11 程度的有效指標,這也是分立觀點目前無法達到的。 三、情緒與趨避系統 構面取徑假定,生物有趨近(approach)正面、渴望的事物,避開(avoid) 負面、厭惡的事物的天性。例如,軟體動物這種原始古老的有機體,會奔向食物 逃離強光,受外在刺激物驅動產生趨避反應(Schneirla, 1959)。而趨避系統的運作 則是由兩個參數共同決定(Bradley, 1994; Cacioppo, Gardner, & Berntson, 1999; A. Lang, 2006),其一為價向,這關乎啟動的是趨近或是迴避的系統,趨近則感到愉 悅,迴避則感到不快。其二為喚起程度,也就是趨避系統活化的強度(Bradley, Codispoti, Cuthbert, & Lang, 2001)。這兩個系統與生存相關,當外在環境對自身 產生威脅,迴避系統即會啟動,促使退避、逃離或者攻擊等。相反地,如果啟動 的是趨近系統,則會促使維繫、接近、撫育(Bradley et al., 2001)。 人類的獨特之處,在於能精緻原始的趨避反應以利適應環境。特別是大腦皮 質層(cortex)的進化,賦與人更多樣的反應組合,不像原始生物一樣遇到天敵 馬上逃跑,自動地從有限的反應清單中決定如何行動。人類能延遲或抑制反應本 能,Bradley 和 Lang (2000b)即宣稱在刺激-反應的過程間會經過三條路徑,且 都由杏仁核中介。例如,遇到拿著槍的殺人魔,這個恐怖威脅會同時傳至大腦皮 質層和丘腦(thalamus),接著訊號傳至杏仁核(amygdala),並分散成三條路徑, (1)至中腦區域,影響所採取的反應傾向,例如抵抗、反擊。(2)經下丘腦 (hypathalamus)至自主神經系統影響自動產生的生理反應,例如血壓上升。(3)

(22)

12

至腦橋尾側網狀核(nucleus reticularis pontis caudalis),出現驚跳反應(potentiated startle)。

三條路徑組成了完整多樣的反應結果,情緒則是對所有反應結果下的判斷, 辨明刺激物是正面/負面、高喚起/低喚起(Bradley & Lang, 2000b)。也就是說 當情緒刺激物啟動大腦趨避系統,產生趨近/避開傾向、並製造了生理反應(血 壓、心跳),經歷這串連鎖過程後,所產生的綜合評價結果才是情緒。人們是因 為這些生理反應才能判斷現下的情緒為何。就如 James (1884)曾言「我們感到悲 傷是因為在哭泣;感到生氣是因為在顫動;感到恐懼是因為在發抖,不是因為悲 傷、生氣、恐懼所以哭泣、顫動、發抖。」。 對刺激物的情緒判斷與趨避系統存在著對應關係。評斷刺激物為正面負面, 暗指了啟動趨近或迴避系統,而對喚起程度的評價結果,則暗指了系統強化的程 度。Lang、Bradley 和 Cuthbert (1999)的國際情感圖片系統(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以及 Bradley 和 Lang (1999)的英語詞彙情感系統(affective norms for english words)等相關研究,都描繪了自我報告的情緒判斷與趨避系統間的相 關性。趨避系統啟動的狀況,會影響受測者對情緒刺激物價向及喚起程度的評價 (圖 2-1),對刺激物的情緒判斷實際上可以由趨避系統的活化強度進行預測 (Bradley et al., 2001)。

(23)

13

圖 2-1 國際情感圖片系統(P. J. Lang et al., 1999)(左圖)與英語詞彙情感系統(Bradley & Lang, 1999)(右圖)的落點圖。X 與 Y 軸分別為受測者在 SAM(the self-assessment manikin)量表上

對價向以及喚起程度的評價分數,表示其與趨避系統間的相關性。 Bradley 等人(2001)更近一步以生理測量資料佐證,接收到情緒刺激物的當下, 趨避系統亦啟動。以照片為刺激物,先假設呈現威脅到個體生存的照片,例如污 染、疾病等明顯讓人不快的內容時,會促發迴避系統。相反地,如果照片具性吸 引力,或者一些低喚起的媒體內容,例如家庭、運動或冒險等等,則會活化趨近 系統。藉由生理儀器測量,發現面對不同情緒圖片,肌電圖(EMG)、膚電以及驚 跳反應所呈現的數據皆有差異,證明當下啟動的趨避系統截然不同。後續要求受 測者填寫 SAM 量表,對刺激物進行自我報告,價向、喚起程度明顯與趨避系統 的啟動程度具相關性。

Cacioppo、 Priester 和 Berntson (1993) 則透過一個有趣實驗,說明趨避系 統啟動與情緒判斷有關。實驗中請受測者在看 4 個完全不熟悉的中國字,同時任 意的彎曲或舒張自己的手臂。彎曲手臂這個動作表示趨近反應,表示想把什麼東 西拉近自己;舒張手臂這個動作表示迴避反應,表示想把什麼東西推離自己。在

趨近動機 趨近動機

(24)

14 反應之後請受測者評價對這些陌生刺激物的看法。結果發現身體反應會影響評估 結果:彎曲手臂者,認為刺激物是正面;舒張手臂者,認為刺激物是負面。證明 最後呈現的情緒判斷與肌肉運動,也就是趨避行為確實有關。 四、背後機制:趨避系統與自動評價 過去積累的大量研究指出,在反應前的「自動評價(automatic evaluation)」, 與趨近或迴避系統活化有著強烈關連。對於刺激物的正負評價,給予行動的預備 傾向,決定是要趨近還是迴避,而這些認知運作過程是立刻快速而且沒有意圖或 者意識(Elliot & Covington, 2001)。

Chen & Bargh (1999)即證實在趨避系統啟動前,應該先經過自動評價過程, 並透過巧妙的實驗設計來證明這段因果鏈。實驗中要求受測者在不管遇到正面或 負面的情緒刺激物,都持續拉近槓桿或者推開槓桿。結果發現,若要求受測者持 續拉近槓桿,在面對正面情緒字時反應時間,要比面對負面情緒字時要來得快的 多;同理,若要求受測者持續推開槓桿,在面對負面情緒字時反應時間,要比面 對正面情緒字時要來得快的多。證明趨避系統啟動之前,會先經過無意識的自動 評價。因此當預備傾向和實驗要求矛盾,反應時間會被拖累。這個實驗成為動機 研究的里程碑,驗證在面對刺激物會經過一段自動評價過程,直接引發趨避系 統。 綜合上述討論,可簡單釐清刺激物與趨避系統間的關係,在面對刺激物的當 下會立刻進行自動評價,同時影響趨近與迴避兩個趨避系統的活化。而自我報告

(25)

15

所呈現的情緒判斷(正負價向、高低喚起程度)則是根據趨避系統所造就的生理 反應、行為傾向,所產生的綜合評估結果。

第二節 態度

一、內隱態度與外顯態度

1928 年 Thurstone 發表《Attitudes can be measured》(Thurstone, 1928)這篇重 要的心理學文章,認為態度這個抽象模糊的概念能透過量表量化,人對事物的感 覺得以化約為數值進行測量。這個劃時代看法不僅開啟心理學研究的大門,直至 現今「態度」也是當代心理學領域的重要議題。研究者甚至聲稱,「態度是社會 心理學中最獨特且不可或缺的概念」(Gawronski, 2007)。 經過近一個世紀,測量態度的方法也出現劇烈變化。過去的態度測量大多是 透過自我報告,像是著名的 Likert 量表即是藉由眾多問項,構築人們對事物的態 度。受測者以假定等距的數值來回應問項,加總所有分數後,所得到的就是被量 化的態度分數。不過這類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如說對文字敘述的誤解,或面 對含糊不清的訊息時產生錯誤回應。特別在面對敏感議題時,技巧性地修飾自己 的答案以回應社會期望。例如在種族偏見的態度調查上,大部分人會傾向回應「沒 有偏見」,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因此心理學家試圖發展間接的態度測量法,以 探知人類的真正態度(Fazio & Olson, 2003)。

(26)

16

省過程。與傳統自我報告(外顯測量)大不相同,透過間接方式(內隱測量), 人們不再需要花上數十秒來思考答案,審慎評價對態度物的看法,事實上這類測 量法根基於受測者在實驗上的表現,例如以反應時間快慢來推斷其態度。著名的 內隱測量法包括 Greenwald、McGhee 和 Schwartz(1998)發明的「內隱聯結測驗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或 Fazio(1995)所提出的「情感促發(affective priming)」等。相對於需要經過思考才能進行的外顯態度測量,內隱態度測量不 再需要受測者針對特定陳述回應個人看法,記錄的是面臨態度物時自動被引發的 反應,同時也阻絕修改答案的機會。 內隱測量法的提出,不僅使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是心理學界的重 大革命,促使許多研究者重思最初對態度的看法。包括 Eagly 和 Chaiken (2007)、 Fazio(2007)等人都重新檢視原先對態度的定義,並造成理論發展的分歧。 二、測量法革命:態度定義的轉變

Eagly 和 Chaiken (1993)在《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這本書的第一頁,如 此定義態度:「態度包含三個構念,(1)評價(evaluation)、(2)態度物(attitude object)與(3)傾向(tendency),即是個人對某一存在的態度物,評價喜歡與不 喜歡的程度。」。這也是現今普遍被採用的定義(Teige-Mocigemba.T, Klauer.K.C, & Sherman.J, 2010)。但隨著內隱測量法逐漸受到重視,Eagly 和 Chaiken (2007)重新 審視了 1993 年所提出的定義,認為內隱測量雖然為態度研究帶來大改變。但「態 度即評價」這個定義仍可延續,不過內隱測量確實引發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

(27)

17 在 Eagly 和 Chaiken (2007)的定義中,(1)「評價」指涉所有評價傾向,無論 它是公開或隱蔽地進行,包含個人信念、想法,感覺、情緒、意象和外顯行為, 人們也不需要「意識」到這些評價存在。點出「有/無意識」即是 1993 年與 2007 年文章的差異。評價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擁有意識,但並非「一定」要有意識。 而評價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對象,無論是人、城市或是某種意識型態,這些被 稱為(2)「態度物」,態度物可以是抽象(例如自由主義)或是具體(例如總統 府),也可以是個人(例如我的妹妹)或是群體(例如亞洲人)。根據 Eagly 和 Chaiken (1993, 2007)的定義,態度物必須真正存在,這個既存刺激所引發的評價 反應才能被稱為態度。 態度絕不可能憑空出現。人在有意識或無意識接觸態度物後,態度才存在。 雖然一些研究發現懼怕蛇或是蜘蛛是天生的,更普遍來說對某些事物的態度都有 遺傳性前兆(Ö hman & Mineka, 2001; J. M. Olson, Vernon, Harris, & Jang, 2001),但 Eagly 和 Chaiken (1993, 2007)認為直到遇見實體之前態度並不存在,從來沒有遇 過蛇或是與蛇相似的物體,對於蛇甚至一點概念也沒有,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懼怕 「蛇」。對於特定事物的最初反應也會留下殘影(residue),因此之後遇到相同刺 激,也會呈現相同反應。 Eagly 和 Chaiken (2007)將過去經驗所留下的心理殘影稱為(3)評價「傾向 (tendency)」。一個人過往所建構的評價傾向,影響未來對態度物的正負評價。 舉例來說,一開始就討厭蛇,那麼第二、第三次再遇見蛇,一樣會感到反感。「傾

(28)

18 向」這個詞彙所蘊含的意義,未指定時間狀態。過去心理學所使用的「狀態(state)」 維繫時間十分短暫,指涉暫時出現的某種傾向。「意向(disposition)」則構築時 間十分長久,指涉穩定長久的某種傾向。兩者都不適合用於談論態度。 Eagly 和 Chaiken (2007)強調態度既非即時建構也非穩定存在。「時間狀態(穩 定實體/即時建構)」也是 2007 年文章與過往研究的差別,Eagly 和 Chaiken (2007) 指出雖然許多態度歷久不變,但也有很多態度隨著時間轉移而消散,因此不該侷 限於某種時間狀態。使用「傾向」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人們也不需要意識到其存 在。雖然過去研究假定態度是種意識經驗,但當代觀點認為組成態度的心智殘影 甚至可存在於意識範圍之外。 新的態度測量技術,引發了兩項議題。態度,特別是內隱態度,是「有意識 或無意識存在」、是「穩定實體、即時建構、還是兩者皆非?」,Eagly 和 Chaiken (2007)對態度定義,如同一把大傘,廣泛包容現今對態度的觀點,認為內隱測量 反應出的態度既可能是有意識也可能是無意識,而態度的存在則既非即時建構也 非穩定長久,以下分別討論這兩項議題。 三、內隱態度:有意識或無意識存在? 如果內隱測量法是透過非直接的方式,在人們不經意的情況下探究其態度, 那麼人們對這些測量到的內隱態度是否真得毫不知情?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 顯示,受測者對這些測量到的內隱態度真得毫無所覺(Dempsey & Mitchell, 2010)。 但現在普遍同意,透過自我報告(外顯)評價所反應的是有意識態度;透過非直

(29)

19

接(內隱)評價所反應的是無意識態度,而以上觀念很少受到實證研究挑戰 (Gawronski, Hofmann, & Wilbur, 2006)。

心理生理學家選擇用生理儀器的測量數據,回答「內隱態度是否存在於意識 之外?」這個問題。採用神經科學技術,例如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以釐清神經系統活動與內隱 態度間的關係。首先一個重要突破,在於發現內隱態度的形成與杏仁核反應有關, 過去一系列的實驗證明,杏仁核能調節一定的認知功能,例如記憶、注意力等等, 當然也包括回應顯著的情緒刺激(Stanley, Phelps, & Banaji, 2008),而現今研究更 進一步指出,數毫秒的閾下刺激就能夠促使杏仁核活化,在無意識之中就能夠引 起生理反應。例如 Hart 等人(2000)使用 fMRI 探究黑人與白人受測者,對僅出現 數毫秒的陌生黑白人臉孔的反應,發現無論種族,在看見不熟悉臉孔時杏仁核會 立刻活化,但如果屬同一膚色反應會漸弱,若屬不同族群則不會出現此現象。

Phelps 等人(2000)則透過 fMRI 測量白人受測者看到陌生的黑人與白人臉孔 時的血氧濃度相依對比(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 BOLD),並以此作為杏仁 核的活動指標。發現,同樣讓白人看黑人臉孔的閾下刺激(30 毫秒),受測者的 杏仁核活動要比一般刺激(525 毫秒)來得更激烈,杏仁核會對於非我族類的臉 孔自動產生反應。此外,在生理實驗結束後進行內隱與外顯態度測量,BOLD 數 據也與內隱態度顯著相關,但是與外顯態度無關,BOLD 偏高的受測者,在內隱 態度上也偏好白人而非黑人,但是外顯態度上卻沒有偏見。

(30)

20

另外一些實驗則將一個中性態度物與一個負面情緒刺激物配對出現,發現杏 仁核反應會被直接被驅動,而不是觀察幾秒後才反應,代表生理反饋是立即而非 經思考出現,且之後在內隱態度測量上,受測者對中性態度物的觀感也會趨於負 面。這個現象不僅只代表杏仁核對形成內隱態度的外在線索十分敏感,活化結果 也會直接影響到內隱態度(Phelps & LeDoux, 2005; Stanley et al., 2008),而且能受 到知覺範圍以外的閾下刺激驅動,表示並不需要有意識感知,大腦就會處理資 料。。 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在無意識的的狀況下察覺威脅性刺激,就能引發生理反 應,例如幾僅出現 30 毫秒的陌生的臉孔即可促發杏仁核活動。且反應結果與內 隱態度測量結果高度相關,與外顯態度沒有關連。表示內隱態度所提取的結果, 可能是連受測者自身都無法察覺的態度。因此,雖然無法確切的說人們真得對內 隱測量所呈現的結果毫無所覺,但至少證明部分被探測到的內隱態度,可以存於 意識之外。 四、態度的存在:穩定實體、即時建構、還是兩者皆非? 「態度是穩定存在的實體,還是由外在環境(context)所即時建構?」。Bohner & Dickel (2011)整理各家之言,認為學者們對於態度有兩種對立的看法:一是認 為態度穩定地存在於記憶之中,二是認為態度根據當下資訊所建構出的判斷(圖 2-2)。Eagly 和 Chaiken (2007)的觀點即是涵蓋兩個極端,認為態度既穩定亦可能 被環境改變。Cunningham 和 Zelazo (2007)贊同此立場,並提出重複加工模式(the

(31)

21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IR)。Fazio (2007)則認為態度穩定地存於記憶中,並 提出動機與機會決定模式(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 determinants of mod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making, MODE),解釋為何內隱與外顯測量法的態度有所差 異。相對地,Gawronski 和 Bodenhausen (2006)所創的連結命題模式(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APE),則強調態度依賴著當下情境建構。接下來針對以 上三種不同觀點進行討論。

圖 2-2 態度的三種觀點,MODE 認為態度是以節點的形式,穩定地存於大腦中。APE 則與 MODE 立場完全相反,認為態度根據當下環境被建構出來,IR 則持居中立場,認為態度並非只存於記

憶,也非單單被環境建構。

態度存於記憶之中 依賴當下情境建構

Fazio (2007)

動機與機會決定模式 (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 determinants of mod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making, MODE)

Cunningham、Zelazo (2007) 重複加工模式

(the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IR)

Gawronski、Bodenhausen (2006) 連結命題模式

(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APE)

(一)動機與機會決定模式(MODE)

Fazio (1995)將態度定義為「態度物(object)」與「評價(evaluation)」自動 產生的連結,而評價在記憶中的可得性(accessibility)強弱,會直接影響到兩者 間的連結關係。動機與機會決定模式有三點主張:第一,在面對態度物時,與其 相關的評價會自動被連結在一起,記憶會對態度物貼上專屬的評價標籤

(32)

22 隊的粉絲對於輸贏球有強烈的態度反差,不過不關心球隊的觀眾卻沒有任何感覺, 不同的人對同樣事物的連結強弱有所差異。第三,態度是記憶連結的結果,所以 態度能直接被提取且難以動搖;也就是說當人們的記憶與態度物已經形成連結, 那麼每次遇上相同態度物時,態度就會具體地重現在記憶之中。「態度」僅僅是 知識的表現形式,重現了人們對態度物的知識。就像奶油與麵包、醫生與護士的 連結一樣,我們會把蟑螂和噁心、巧克力與狂喜連結在一起。 受到間接測量法的影響,Fazio 等人回顧自己過往的定義,並進而提出了 MODE 模式。他們認為直接與間接測量法所測得的態度並非截然不同(Michael A. Olson & Fazio, 2008),MODE 模式強調僅有一種態度,即是態度物與記憶評價間 的自動連結。至於直接與間接測量法會取得不一樣的答案的原因,是人們有動機 以及機會修改自己的答案。在直接測量法中、自動被喚起的的態度,僅是未來自 我報告的起點,人們有修改答案的可能性。例如,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有種族歧 視,但內隱測量卻證實了種族歧視存在。這並不代表人有兩種完全對立的態度, 而是因外在環境改變了自己的口頭說法。 另外,模式強調態度長久穩定,質疑「態度是根據外在環境即時建構」的邏 輯合理性。從 MODE 的觀點來看,遇到一個全新的刺激(例如一個完全陌生政 治候選人),腦海中沒有與候選人相關的記憶,只能從候選人身上的顯著特質 A、 B、C…來形成態度。特質 A 是正面,所以對候選人的態度正面;特質 B 是負面,

(33)

23

所以對候選人的態度負面。但 Fazio (2007)並不認為這代表個人對候選人的態度 是由外在特質所建構。因為對特質 A 與 B 的正負態度,還是源自於固有記憶。 (二)連結-命題模式(APE)

Gawronski 和 Bodenhausen(2006)的「連結-命題模式(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APE)」則與 Fazio 等人完全相反。認為對一態度物同時存 在著內隱與外顯態度,而內隱態度經由連結過程(associative processes);外顯態 度經由命題過程(propositional processes)處理。連結過程是自動被引發的反應, 當人面對一個態度物,與其相關的態度會自動被喚起,透過種種間接測量法,所 測得的即是這些獨立於真假之外存在的評價結果。不管人認為這個連結評價是對 是錯,在面對態度物時,評價都會自動產生。命題過程則為外顯態度的背後機制, 根據邏輯推理進行評價與判斷,所呈現的態度也有對與錯,而連結過程得到的評 價結果,會影響命題過程(圖 2-3)。 圖 2-3 當刺激物進入會活化記憶中的某些結點(連結過程),影響內隱態度測量中所呈現的反應。 命題過程則假定會接收連結過程的活化結果,並作為外顯測量時所反應出的評價基礎。

(34)

24 無論處於連結還是命題過程,Gawronski 和 Bodenhausen(2006)認為所反應的 態度皆是即時建構。在連結過程中,要活化記憶中的哪個結點取決於外部環境刺 激,就算是對同一態度物,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會產生不同的連結模版(pattern)。 連結過程雖是自動引發的心理機制,不同情境下也可能活化了不同模版,不過它 是內隱存在,並不會因為思考而改變,因此相較於外顯態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命題過程也是即時建構,且需要精細理解與判斷,並參照外在環境進行合理的推 理,以建構外顯態度並形成具有對錯的評價。 (三)重複加工模式(IR)

Cunningham 等人(2007)提出的重複加工模式(the iterativereprocessing model, IR) 居於兩個對立觀點中間,認為當下評價是依賴著記憶中穩定呈現的內隱態度所建 構。評價是重複循環(iterative cycle)的過程。剛面對刺激物時,低階的評價過 程即時提供了態度物的正/負價向、高/低激越等粗略資訊。接著高階的評價過 程細密地處理低階過程所傳來的訊息。之後高階過程的結果,又會再回到低階處 理過程以產生更新版的評價。重複計算中,評價會根據刺激物的細節、情境或當 下目標等等不斷修正(圖 2-4)。

(35)

25

圖 2-4 當刺激物進入會活化記憶中的某些結點(連結過程),影響內隱態度測量中所呈現的反應。 命題過程則假定會接收連結過程的活化結果,並作為外顯測量時所反應出的評價基礎(W.A.

Cunningham & Zelazo, 2007)

Cunningham 等人(2007)的模式獲得神經科學的證據支持。藉由腦造影進行觀 察,刺激進入感官皮質(sensory cortex)後由丘腦處理,並分成兩道路徑。一道 經過與趨避傾向相關的杏仁核,產生最初的評價結果;一道則經過腦外側前額葉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 VLPFC)、背側前額葉與與前額葉皮質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嵴嘴外側前額葉皮質(ros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 RLPFC),放大或減低對情境及刺激物中某些面向的注意力,扮 演策略性加工的角色。 從 Cunningham 等人(2007)的角度來看,認知運作的結果既穩定又具高可塑 性、既是再現記憶亦是即時建構。為了能夠做出完整釐清,Cunningham 等人(2009; 2007)將態度與評價的定義分開,認為使用態度這個字眼時,指涉在認知過程早 期就對目標物產生的看法;而評價涉及情境等其他因素,是加工最初態度後所得

(36)

26 的結果。態度被視為是穩定的狀態;評價則反應當下評價系統運作後的產物。 以 Cunningham 等人(2009)的語言詮釋內隱與外顯態度的差異,內隱態度是 不涉及與環境互動的純粹態度;外顯態度則是涉及與環境互動以及認知選擇後, 所造成的評估結果。因此內隱態度(Cunningham 所言的態度)相對穩定;外顯 態度(Cunningham 所言的評估)則較容易受情境影響。 五、態度與態度改變 近年許多研究嘗試透過實驗操弄,觀察人的態度是否會改變,改變的是內隱 還是外顯態度,以及改變的機制為何。至今研究仍沒有統一說法,部分學者持態 度是循「單路徑」改變,部分學者持態度是循「雙路徑」改變(Bohner & Dickel, 2011)。 上述差異與其對態度的定義有關,持「態度是長存記憶中」的學者大多贊同單路 徑立場,持「態度是即時建構」的學者大多贊同雙路徑立場。

持態度改變循單一路徑的學者,主張不管內隱還是外顯態度,同時會受到深 思過程(deliberative processes)以及自動過程(automatic processes)影響,兩者 間交互纏繞。將內隱態度的改變歸咎為自動過程、外顯態度的改變歸咎為深思過 程並不合邏輯,內隱與外顯態度並非獨立受不同處理過程主宰(Brinol, Petty, & McCaslin, 2009)。以 Festinger (1957)的認知失諧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為例,外顯態度會因認知重組而產生改變,當面對與個人認知不一致的事物或行 為時,人們有心理動機去調整自己的想法,深思過程改變人的外顯態度。Petty 和 Cacioppo (1986)的思考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主

(37)

27

張外顯態度會受到思考深度(thoughtful process)影響,例如以來源可信度作為 變項,思考深度相對低的受測者,較不會抗拒改變態度,因此外顯態度的變化也 可能是自動、低思考過程(Chaiken & Maheswaran, 1994)。

Fazio (2007)的 MODE 模式則將兩種過程串連,認為態度改變是單一路徑。 內隱測量法所取得的結果,是經由連結記憶的自動過程後,反應出最真實態度。 自我報告的外顯態度,則是因深思過程中有動機以及機會調整答案,最終導致內 隱與外顯態度出現差異。也有學者認為深思過程可能直接影響內隱態度,但少有、 且難有研究能做出舉證(Brinol et al., 2009)。但外顯態度會同時受深思與自動過程 影響,直接假定內隱態度僅受自動過程影響仍欠缺理論上的解釋,一些零星研究 嘗試證明內隱態度也會因深思過程而改變。舉例來說,Briñol、Petty 和 Wheeler (2006)發現陳述的說理強弱會影響內隱聯結任務(IAT)中對蔬菜的偏好,說理 強的陳述(例如含高維他命…)會讓受測者在 IAT 表現上更喜歡蔬菜。這表示經 由深思過程的處理結果會影響內隱測量中,自動過程如何提取態度。 「雙路徑」觀點則有另一套解釋,以 Gawronski 和 Bodenhausen(2006)的「連 結-命題模式(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APE)為說明主軸。他們 認為,外在環境影響內隱態度的建構方式,因此以 APE 的觀點來看,內隱態度 的改變牽涉到(1)從外在環境學習新資訊,導致腦內連結結構的增量;或是(2) 因外在環境刺激,暫時活化腦內的不同模版。外顯態度的改變則與(1)連結過 程處理後,接收到的評估結果;(2)受新刺激物的影響,改變命題原則;以及(3)

(38)

28 為讓命題結果與接收到的外在刺激一致,所採取的方針有關。「雙路徑」觀點認 為,內隱與外顯態度的改變是兩回事,也把改變的原因獨立來看,同時將內隱態 度對應到連結過程,外顯態度對應到命題過程。雖然 Gawronski 等人(2006)認同 連結過程的評估結果與命題過程的推論結果會交互連結,且兩者並非獨立發生。 但是連結或命題過程也可能互不干擾,兩者間的交互影響並非強制性。也就是說 如果一個外在因子改變了連結過程的處理方式,「可能」也會影響命題過程;相 反地,一個外在因子改變了命題過程的處理方式,「可能」也會影響連結過程, 但不絕對。 單路徑觀點的學者認為,自動與深思過程共同決定了內隱與外顯的評估結果。 但缺點在於無法回答哪部分是自動過程影響,哪部分是深思過程影響,及態度如 何被共同決定。雙路經觀點則補足單路經觀點的答案,雖有學者懷疑其推論的合 理性(Petty, Fazio, & Brinol, 2012),不過其系統性地說明了為什麼會出現內隱態度 改變、外顯態度不變的現象,因為兩種態度可能必須分開來看。 Cunningham 等人(2009)則嘗試以重複加工模式,來補強單一路經觀點的主張。 認為連續的自動與控制過程,操縱著態度如何被再現。在最初階段,與態度物連 結最強烈的記憶模版會被活化,產生自動、快速的評估結果。然而,當前額葉皮 質區(PFC)接掌了重複加工程序,根據 IR 模式的假設,會進入控制與自動過 程的交互影響循環中。這些互動讓腦內模版與外在環境資訊不斷融匯與再處理。 而重複循環的數量少,可能在沒有意識監控下就產生了態度,也就是間接測量法

(39)

29 能夠探究的內隱態度;相對地,當重複循環的數量增加,對刺激物就能夠形成更 複雜、細緻的評價,也就是直接測量法反應的外顯態度。簡而言之,IR 模式認 為內隱與外顯態度立於單一過程之上,外顯態度比內隱態度多了數道重複、再加 工程序,因此兩者間可能會有所差異,但並不代表兩種態度由不同系統處理。 在本篇文章中,支持 Cunningham 等人(2009)的觀點,認為態度改變應該尋 單一路徑,情緒內隱以及外顯態度的影響,不應分開來看。以 Cunningham 等人 (2007)的重複加工模式為研究基礎,以討論情緒與態度間的關係。

第三節 情緒與態度改變

一、整體情緒與附帶情緒 在討論情緒與態度的改變之前,需要釐清情緒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舉例來 說,Burke 和 Edell(1989)所進行的廣告研究,請受測者觀看能引發正負面情緒的 廣告,接著測量廣告情緒對廣告態度的影響。Chang (2006)則先讓受測者看會帶 來負面情緒的新聞,接著再看廣告。同樣是測量廣告態度, Burke 和 Edell(1989) 在研究中把廣告情緒的正負作為自變項,但 Chang (2006)操作的卻是廣告「前」 新聞所引發的情緒。對於目標物所引發的情緒(例如情緒性廣告),與目標物以 外 的 情 緒 ( 例 如 負 面 新 聞 )、 兩 者 之 間 有 所 不 同 。 Richards 、 Blanchette 和 Munjiza(2007)將前者稱為「整體情感(integral affect)」,後者稱為「附帶情感 (incidental affect)」,整體情感指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附帶情感指非

(40)

30

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

Blanchette & Richards (2010)討論整體情感與附帶情感的定義。「整體情感」 是直接由實驗目標物所引發的情感經驗。舉例來說,檢驗人們如何針對情緒性內 容進行推理。分成兩種情境,情緒性情境是要求人們評估每年有多少人死於白血 病,當下的情感狀態即是被白血病所喚起的負面情緒;一般情境則是要求人們評 估每年有多少人尋求經濟諮詢,經濟諮詢則不會帶來任何情緒反應。「附帶情感」 則是相對於整體情感的存在,這類型情感可能是短暫的情感狀態(例如心情), 抑或是長時間、穩定的情感特質(例如焦慮),但都不是由實驗目標物所直接引 起的情感反應。這些情感的來源浮動,並非被當前所需處理的事物直接誘發。舉 例來說,實驗中會在受測者評估一個中性目標物之前,放一段小孩死亡的影片, 或是一曲悲傷的哀樂,企圖進行情感操作,這就是典型以附帶情感來影響判斷。 情感(affect)所所包含的範圍廣泛,特別是附帶情感,包括了研究者使用 刺激物先引發的「情緒」反應、受測者原先的「心情」狀態、或是憂鬱症等疾病 所造成的「長時間情感狀態」。本文僅關注「情緒」這部份,並將焦點著眼於「附 帶情緒」。根據 Pham(2007)的文章將附帶情緒定義為:「情緒來源與態度目標物 無關。」,討論透過刺激物引起的附帶情緒,如何影響受測者對目標物的態度。 二、附帶情緒與態度改變-評估情境

評估情境(evaluative conditioning, EC),最早由 Martin 和 Levey (1978)提出, 是透過附帶情緒來影響態度的實驗程序。將目標物與正/負情緒刺激物不斷地配

(41)

31

對,藉由刺激物所喚起的附帶情緒來形塑或改變對目標物的態度(圖 2-5)。過去 研究發現僅僅是讓兩者存在同一時空,即足以影響人們對態度物的看法(Baeyens, Vansteenwegen, Hermans, & Eelen, 2001)。最初 Staats 和 Staats (1958)引入

Pavlovian 所提出的古典情境,說明如何憑藉目標物與態度物的連結關係來形成 態度,並使用古典情境中的兩個詞彙-「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 與「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指涉實驗中態度物與情緒刺激物 所扮演的角色,這些名詞也沿用至今。 圖 2-5 將 US(非制約刺激)與 CS(制約刺激)刺激進行配對,CS 所附帶的情緒會影響對 US 的態度,並且效果不會輕易消失。 雖然在程序上古典情境與評估情境極為類似,但是心理學層次的討論上,兩 者的學習類型並不相同。前者將焦點放在行為,而後者則著眼於態度。古典情境 中 US 作為一個信號,而 CS 則伴隨出現,藉此讓受測從中學習到 CS-US 是共 同發生的關係,並進而改變生理行為(Rescorla, 1988),但如果不斷地只讓 CS 曝

(42)

32 光沒有讓 US 出現,CS-US 的連結關係就會崩解。原因在於古典情境是在 CS -US 不斷配對後學習到的結果,就像經典的 Pavlov 實驗,每次在倒狗食前就先 搖鈴,在日積月累的學習後,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留口水。但是在學習成功後, 卻持續地出現鈴聲不見狗食,行為反應(流口水)也會消失。 但評估情境並不強調學習結果,而是學習到的態度。因此在後續情境中信號 可以不存在,效果卻能維持(Baeyens, Crombez, Van den Bergh, & Eelen, 1988)。原 因在於評估情境所強調的學習類型,是透過 US 來塑造或改變 CS 的評估結果。 舉例來說,讓一個中性的 CS 不斷地伴隨著痛苦的電擊,導致因為 US(電擊) 而討厭同時出現的 CS(Cacioppo, Marshall-Goodell, Tassinary, & Petty, 1992)。在古 典情境下,如果讓受測重新學習 CS-US 的關係,電擊不再與 CS 同時出現,那 麼再次看見 CS 可能也不會出現害怕、發抖等行為,不過卻會讓受測依然根深柢 固的不喜歡 CS。

過往累積了大量與評估情境相關的實證研究,例如生理學上驗證杏仁核在評 估情境中扮演重要角色(Coppens et al., 2006),或是探究哪些評估情境的效果不會 消失(Lipp et al., 2003),但至今沒有一套理論能夠完整解釋(Jones et al., 2009)。 Jones 等人(2009)指出,現在對評估情境最好的定義是稱之為一種「效果」,而非 「理論」,因為其背後的機制還有待釐清。

三、評估情境的背後機制:內隱錯誤歸因模式

(43)

33 會將當下的情緒狀態歸因於目前的注意力焦點。例如 Schwarz 和 Clore(1983)的經 典實驗,在天氣晴朗時詢問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會明顯高於下雨或陰天。天氣讓 心情受影響,但人們沒有意識到當下心情好或差的原因是天氣,並非生活滿意度 高低。很多時候傾向把情緒產生的原因,歸咎到一個毫無關係、僅是眼前焦點的 物體上,產生邏輯不正確的錯誤歸因,進而影響反應出的態度。許多研究中也能 發現類似的錯誤邏輯,附帶情緒的好壞實際上與對事物的態度有驚人的一致性 (Pham, 2007)。例如 Ottati 和 Isbell (1996)的實驗,透過其他無關刺激物,例如請 受測者回想自己的考試成績來喚起附帶情緒,發現附帶情緒的正負面會影響對候 選人的評估。

產生錯誤歸因的原因,是人們不會因為不確定情感來源,而深思自己的情感 經驗中存在著不確定性;更不會因此有意識地檢視周遭環境,尋找情緒源自何方; 也沒必要去分辨 CS 與 US 的情緒評估應有差異(Fazio, 2001)。況且人們就算有辦 法自省情緒來源,卻不需要、也無法自省自己的心智處理過程(Nisbett & Wilson, 1977)。 這個心智過程被視為「內隱」的,當面對帶有情緒價向的 US,已經自動喚 起了與此相關的記憶,且同時讓這份情緒代入無關的 CS。Jones (2009)等人相信, 在認知處理的早期階段,就把對 US 的評估經驗與 CS 連結起來,因此推論在內 隱認知過程中,評估情境所帶來的錯誤歸因就已出現。Murphy 和 Zajonc (1993) 的研究發現當受測者先接收感知範圍以外的閾下情緒刺激物,之後對象形字的評

(44)

34

估結果會深受刺激物的正負價向影響,證明連結確實在內隱過程中發生。 Jones、Olson 和 Fazio(2010)提出「內隱錯誤歸因模式(Implicit Misattribution Model, IMM)」,強調錯誤歸因的發生是瞬間且無意識的。以 Payne, Cheng、 Govorun 和 Stewart(2005)的研究為例,同樣透過閾下刺激就可改變內隱態度。這 種自動產生的錯誤渲染效果發生在內隱認知過程,代表人們不僅對於以出現錯誤 歸因這件事沒有意識,且錯誤歸因發生時也毫無所覺。 四、評估情境與內隱態度改變 多數研究假設,藉由間接測量法,能探究過往經驗所累積形成的內隱態度, 這類態度穩定且難以撼動。相對地,透過傳統自我報告的方式,則是探究外顯態 度,雖基於內隱態度而來卻也容易受到環境因子影響。這項宣稱得到許多研究結 果證實,相較於內隱態度,外顯態度更容易被改變(Gawronski & Strack, 2004; Gregg, Seibt, & Banaji, 2006)。

不過有些學者卻的到相反結論,內隱態度反而能夠藉由環境刺激輕易反轉 (Barden, Maddux, Petty, & Brewer, 2004; Dasgupta & Greenwald, 2001),Hofmann、 Gschwendner、Nosek 和 Schmitt(2005)認為,間接測量結果暗指記憶中哪些連結 被自動喚起,但是在進行自我報告時,人除了依靠著這些被自動喚起的記憶,也 會納入其他因子進行思考。情緒雖然可能改變了記憶連結並影響內隱態度,但是 這些自動喚起的結果,在自我報告時卻可能被摒棄。導致出現內隱態度改變、外 顯態度不變的狀況。過去研究嘗試站在這個角度,例如 MODE 的假設宣稱即是

(45)

35 人們有動機和機會修正自動評估的結果,導致內隱與外顯態度出現差異(Fazio, 2007)。APE 模式也假定命題過程會接收連結過程的活化結果,並作為反應外顯 態度時的評價基礎,但僅是基礎,建構外顯態度還須參照外在的環境資訊。 將此觀點導入評估情境,當態度物與正面或負面情緒刺激不斷配對出現,情 緒能成為線索提示大腦該喚起記憶中的哪些資訊(Peters, 2006),特別根據情緒一 致觀點(mood congruent concepts ),如果情緒一致,那麼與其相關的記憶會更 容易被提取(Bower, 1981; Forgas & George, 2001)。連續配對讓大腦傾向去連結與 態度物有關的正面或負面記憶,但在自我報告時可能不被採用,因為內省評估還 需要考慮其他額外資訊,這導致刺激物帶來的附帶情緒對自動連結所造成的影響 力消失。正面或負面的附帶情緒雖然讓大腦指向某些記憶連結,但參考了與態度 物有關的額外訊息後,可能抵消情緒對自動連結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Olson 和 Fazio (2006)曾藉由評估情境的操作方式,將黑人和白人 的臉孔,與正面或負面的刺激物進行配對。結果發現附帶情緒刺激物僅僅能影響 內隱而非外顯種族態度。同樣的 Karpinski 和 Hilton (2001)發現,如果不斷地把 年輕和正面、年老和負面詞彙進行配對,受測者在內隱態度上偏好年輕人更勝老 人,但外顯態度沒有任何改變。Gawronski 和 LeBel(2008)則使用閾下刺激,在態 度物前插入 500 毫秒的正/負面形容詞,也發現相同現象,受測者對歐洲即亞洲 人的內隱態度受到正負字彙配對的影響,但是在外顯態度上,情緒配對僅讓受測 者個人比較偏愛歐洲人,但在孰優孰劣這個問題,並沒有反應出任何偏好。以上

(46)

36 實驗的觀察目標,都是受測者既有的態度且回答背負著道德枷鎖,例如不能表現 對黑人的反感或是有年齡偏見。這些結果顯示,人們的的內隱態度可能已經被情 緒改變,但外顯報告時卻不會有反應。 五、評估情境與外顯態度改變 早在 1954 年 Razran (1954)即發現,在評估政治口號時邊享用免費午餐,要 比在評估時聞到一股難聞味道,態度要來得更正面。廣告研究上,Goldberg 和 Gorn (1987)也指出在喜劇與悲劇中進行置入飲料廣告,之後在請受測者嚐一下該 品牌飲料,結果發現比起看悲劇的受測者,看喜劇的受測者明顯更喜歡該飲料。 Miniard、Bhatla 和 Sirdeshmukh (1992)亦證明品嚐時放歡快或悲傷的歌曲,都會 影響受測者最後對花生醬的評估。這皆是情緒同化(assimilative)影響了態度 (2007),同樣以錯誤歸因進行解釋。刺激物與目標物同時出現,導致刺激物所帶 來的附帶情緒狀態,被誤解為目標物所帶來的整體情緒(Pham, 2007; Schwarz, 1990)。CS 與 US 同時出現產生情緒同化,源自 US 的價向轉移到 CS 上。 但以上對錯誤歸因的推測並不完整,在某些條件下錯誤歸因並不會發生。實 際上當人們能夠正確意識到當下情緒來自何方,錯誤歸因就會消失。Siemer 和 Reisenzein(1998)在實驗中發現,如果提點受測者當下情緒來自何方,例如因為剛 剛播了讓你快樂或悲傷的音樂,提高情緒來源的顯著性,會明顯降低與情緒一致 的錯誤歸因。因此當情緒十分強烈,會讓情緒來源的顯著性提高,進而降低錯誤 歸因的發生機會(Pham, 2007)。這代表評估情境在不提示來源時,會明顯地改變

數據

圖  2-1 國際情感圖片系統(P. J. Lang et al., 1999)(左圖)與英語詞彙情感系統(Bradley & Lang,  1999)(右圖)的落點圖。X 與 Y 軸分別為受測者在 SAM(the self-assessment manikin)量表上
圖  2-2 態度的三種觀點,MODE 認為態度是以節點的形式,穩定地存於大腦中。APE 則與 MODE 立場完全相反,認為態度根據當下環境被建構出來,IR 則持居中立場,認為態度並非只存於記
圖  2-4 當刺激物進入會活化記憶中的某些結點(連結過程) ,影響內隱態度測量中所呈現的反應。 命題過程則假定會接收連結過程的活化結果,並作為外顯測量時所反應出的評價基礎(W.A
表  2-2 本篇研究的重要概念  概念  定義  來源  情緒  持續時間短且具有意向性的情感狀態  (Beedie et al., 2005)  附帶情緒  由非態度目標物的刺激物所引發,持續時間短且 具有意向性的情感狀態。  (Pham, 2007)  情緒價性  情緒從愉快(或正面)至不愉快(或負面)的連 續變動。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星雲大師尤其強調工作的重要 性,對個人而言工作中才有生 命、有人緣、有財富:「一個 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內容概要: 透過有聲故事書分享及討論,培養學生 考慮別人的感受及需要,並以真誠及關 懷的態度與同學和諧共處。..

 學校選用「對學校的態度」量表,以了解學生對 學校的觀感及學生朋輩之間的關係,探討學生的 發展及成長需要。學校再於 下學年

接納變革的能力 / 態度 積極 / 樂觀 / 靈活地面 : 對工作環境轉變而來的

浪漫色彩 兩性相處變得避忌,影響正常友誼發展

LINE 為了打出在海外的知名度,以置入行銷方式出現在劇情畫面中,除了在劇 中多次使用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