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內隱態度與外顯態度

1928 年 Thurstone 發表《Attitudes can be measured》(Thurstone, 1928)這篇重 要的心理學文章,認為態度這個抽象模糊的概念能透過量表量化,人對事物的感 覺得以化約為數值進行測量。這個劃時代看法不僅開啟心理學研究的大門,直至 現今「態度」也是當代心理學領域的重要議題。研究者甚至聲稱,「態度是社會 心理學中最獨特且不可或缺的概念」(Gawronski, 2007)。

經過近一個世紀,測量態度的方法也出現劇烈變化。過去的態度測量大多是 透過自我報告,像是著名的 Likert 量表即是藉由眾多問項,構築人們對事物的態 度。受測者以假定等距的數值來回應問項,加總所有分數後,所得到的就是被量 化的態度分數。不過這類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如說對文字敘述的誤解,或面 對含糊不清的訊息時產生錯誤回應。特別在面對敏感議題時,技巧性地修飾自己 的答案以回應社會期望。例如在種族偏見的態度調查上,大部分人會傾向回應「沒 有偏見」,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因此心理學家試圖發展間接的態度測量法,以 探知人類的真正態度(Fazio & Olson, 2003)。

間接測量法,或稱作內隱測量法,讓人們在評價過程中不需要經過完整的內

16

省過程。與傳統自我報告(外顯測量)大不相同,透過間接方式(內隱測量), 人們不再需要花上數十秒來思考答案,審慎評價對態度物的看法,事實上這類測 量法根基於受測者在實驗上的表現,例如以反應時間快慢來推斷其態度。著名的 內隱測量法包括 Greenwald、McGhee 和 Schwartz(1998)發明的「內隱聯結測驗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或 Fazio(1995)所提出的「情感促發(affective

priming)」等。相對於需要經過思考才能進行的外顯態度測量,內隱態度測量不 再需要受測者針對特定陳述回應個人看法,記錄的是面臨態度物時自動被引發的 反應,同時也阻絕修改答案的機會。

內隱測量法的提出,不僅使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是心理學界的重 大革命,促使許多研究者重思最初對態度的看法。包括 Eagly 和 Chaiken (2007)、

Fazio(2007)等人都重新檢視原先對態度的定義,並造成理論發展的分歧。

二、測量法革命:態度定義的轉變

Eagly 和 Chaiken (1993)在《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這本書的第一頁,如 此定義態度:「態度包含三個構念,(1)評價(evaluation)、(2)態度物(attitude

object)與(3)傾向(tendency),即是個人對某一存在的態度物,評價喜歡與不 喜歡的程度。」。這也是現今普遍被採用的定義(Teige-Mocigemba.T, Klauer.K.C, &

Sherman.J, 2010)。但隨著內隱測量法逐漸受到重視,Eagly 和 Chaiken (2007)重新 審視了 1993 年所提出的定義,認為內隱測量雖然為態度研究帶來大改變。但「態 度即評價」這個定義仍可延續,不過內隱測量確實引發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

17

在 Eagly 和 Chaiken (2007)的定義中,(1)「評價」指涉所有評價傾向,無論 它是公開或隱蔽地進行,包含個人信念、想法,感覺、情緒、意象和外顯行為,

人們也不需要「意識」到這些評價存在。點出「有/無意識」即是 1993 年與 2007 年文章的差異。評價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擁有意識,但並非「一定」要有意識。

而評價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對象,無論是人、城市或是某種意識型態,這些被 稱為(2)「態度物」,態度物可以是抽象(例如自由主義)或是具體(例如總統 府),也可以是個人(例如我的妹妹)或是群體(例如亞洲人)。根據 Eagly 和

Chaiken (1993, 2007)的定義,態度物必須真正存在,這個既存刺激所引發的評價 反應才能被稱為態度。

態度絕不可能憑空出現。人在有意識或無意識接觸態度物後,態度才存在。

雖然一些研究發現懼怕蛇或是蜘蛛是天生的,更普遍來說對某些事物的態度都有 遺傳性前兆(Ö hman & Mineka, 2001; J. M. Olson, Vernon, Harris, & Jang, 2001),但

Eagly 和 Chaiken (1993, 2007)認為直到遇見實體之前態度並不存在,從來沒有遇 過蛇或是與蛇相似的物體,對於蛇甚至一點概念也沒有,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懼怕

「蛇」。對於特定事物的最初反應也會留下殘影(residue),因此之後遇到相同刺 激,也會呈現相同反應。

Eagly 和 Chaiken (2007)將過去經驗所留下的心理殘影稱為(3)評價「傾向

(tendency)」。一個人過往所建構的評價傾向,影響未來對態度物的正負評價。

舉例來說,一開始就討厭蛇,那麼第二、第三次再遇見蛇,一樣會感到反感。「傾

18

向」這個詞彙所蘊含的意義,未指定時間狀態。過去心理學所使用的「狀態(state)」

維繫時間十分短暫,指涉暫時出現的某種傾向。「意向(disposition)」則構築時 間十分長久,指涉穩定長久的某種傾向。兩者都不適合用於談論態度。

Eagly 和 Chaiken (2007)強調態度既非即時建構也非穩定存在。「時間狀態(穩 定實體/即時建構)」也是 2007 年文章與過往研究的差別,Eagly 和 Chaiken (2007) 指出雖然許多態度歷久不變,但也有很多態度隨著時間轉移而消散,因此不該侷 限於某種時間狀態。使用「傾向」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人們也不需要意識到其存 在。雖然過去研究假定態度是種意識經驗,但當代觀點認為組成態度的心智殘影 甚至可存在於意識範圍之外。

新的態度測量技術,引發了兩項議題。態度,特別是內隱態度,是「有意識 或無意識存在」、是「穩定實體、即時建構、還是兩者皆非?」,Eagly 和 Chaiken

(2007)對態度定義,如同一把大傘,廣泛包容現今對態度的觀點,認為內隱測量 反應出的態度既可能是有意識也可能是無意識,而態度的存在則既非即時建構也 非穩定長久,以下分別討論這兩項議題。

三、內隱態度:有意識或無意識存在?

如果內隱測量法是透過非直接的方式,在人們不經意的情況下探究其態度,

那麼人們對這些測量到的內隱態度是否真得毫不知情?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 顯示,受測者對這些測量到的內隱態度真得毫無所覺(Dempsey & Mitchell, 2010)。

但現在普遍同意,透過自我報告(外顯)評價所反應的是有意識態度;透過非直

19

接(內隱)評價所反應的是無意識態度,而以上觀念很少受到實證研究挑戰

(Gawronski, Hofmann, & Wilbur, 2006)。

心理生理學家選擇用生理儀器的測量數據,回答「內隱態度是否存在於意識 之外?」這個問題。採用神經科學技術,例如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以釐清神經系統活動與內隱 態度間的關係。首先一個重要突破,在於發現內隱態度的形成與杏仁核反應有關,

過去一系列的實驗證明,杏仁核能調節一定的認知功能,例如記憶、注意力等等,

當然也包括回應顯著的情緒刺激(Stanley, Phelps, & Banaji, 2008),而現今研究更 進一步指出,數毫秒的閾下刺激就能夠促使杏仁核活化,在無意識之中就能夠引 起生理反應。例如 Hart 等人(2000)使用 fMRI 探究黑人與白人受測者,對僅出現 數毫秒的陌生黑白人臉孔的反應,發現無論種族,在看見不熟悉臉孔時杏仁核會 立刻活化,但如果屬同一膚色反應會漸弱,若屬不同族群則不會出現此現象。

Phelps 等人(2000)則透過 fMRI 測量白人受測者看到陌生的黑人與白人臉孔 時的血氧濃度相依對比(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 BOLD),並以此作為杏仁 核的活動指標。發現,同樣讓白人看黑人臉孔的閾下刺激(30 毫秒),受測者的 杏仁核活動要比一般刺激(525 毫秒)來得更激烈,杏仁核會對於非我族類的臉 孔自動產生反應。此外,在生理實驗結束後進行內隱與外顯態度測量,BOLD 數 據也與內隱態度顯著相關,但是與外顯態度無關,BOLD 偏高的受測者,在內隱 態度上也偏好白人而非黑人,但是外顯態度上卻沒有偏見。

20

另外一些實驗則將一個中性態度物與一個負面情緒刺激物配對出現,發現杏 仁核反應會被直接被驅動,而不是觀察幾秒後才反應,代表生理反饋是立即而非 經思考出現,且之後在內隱態度測量上,受測者對中性態度物的觀感也會趨於負 面。這個現象不僅只代表杏仁核對形成內隱態度的外在線索十分敏感,活化結果 也會直接影響到內隱態度(Phelps & LeDoux, 2005; Stanley et al., 2008),而且能受 到知覺範圍以外的閾下刺激驅動,表示並不需要有意識感知,大腦就會處理資 料。。

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在無意識的的狀況下察覺威脅性刺激,就能引發生理反 應,例如幾僅出現 30 毫秒的陌生的臉孔即可促發杏仁核活動。且反應結果與內 隱態度測量結果高度相關,與外顯態度沒有關連。表示內隱態度所提取的結果,

可能是連受測者自身都無法察覺的態度。因此,雖然無法確切的說人們真得對內 隱測量所呈現的結果毫無所覺,但至少證明部分被探測到的內隱態度,可以存於 意識之外。

四、態度的存在:穩定實體、即時建構、還是兩者皆非?

「態度是穩定存在的實體,還是由外在環境(context)所即時建構?」。Bohner

& Dickel (2011)整理各家之言,認為學者們對於態度有兩種對立的看法:一是認 為態度穩定地存在於記憶之中,二是認為態度根據當下資訊所建構出的判斷(圖

2-2)。Eagly 和 Chaiken (2007)的觀點即是涵蓋兩個極端,認為態度既穩定亦可能 被環境改變。Cunningham 和 Zelazo (2007)贊同此立場,並提出重複加工模式(the

21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IR)。Fazio (2007)則認為態度穩定地存於記憶中,並 提出動機與機會決定模式(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 determinants of mod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making, MODE),解釋為何內隱與外顯測量法的態度有所差 異。相對地,Gawronski 和 Bodenhausen (2006)所創的連結命題模式(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APE),則強調態度依賴著當下情境建構。接下來針對以 上三種不同觀點進行討論。

圖 2-2 態度的三種觀點,MODE 認為態度是以節點的形式,穩定地存於大腦中。APE 則與 MODE 立場完全相反,認為態度根據當下環境被建構出來,IR 則持居中立場,認為態度並非只存於記

圖 2-2 態度的三種觀點,MODE 認為態度是以節點的形式,穩定地存於大腦中。APE 則與 MODE 立場完全相反,認為態度根據當下環境被建構出來,IR 則持居中立場,認為態度並非只存於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