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歷史」開顯「存有」:經典與公共領域

第五章 天下之道:經典與公共領域

第二節 從「歷史」開顯「存有」:經典與公共領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捨傳求經、以六經注我的立場。這種解釋經典的方式讓引經者的「自我」與「經 典」,也就是「歷史」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誠如前文所述,《詩》《書》為西周時代形成的文獻,記載西周人民的生活 經驗、情感與歷史記憶35,因此荀子大量徵引《詩》《書》,顯現他對於周代禮樂 文化的深切嚮往。荀子引詩必陳「此之謂也」,實是希望延續經典中的意義,讓 經典所揭示的美好生活可以重現於當代,同樣的,也讓經典所敘述之亂世可以給 後人帶來警示,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荀子引經用經的方式,讓引經者的思想與 經典語言全然融合為一體,於此可見荀子以詩證我的信念,人和語言文字之間可 謂呈現高度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可說是一種「以詩言志」的表現。

人們的生活經驗以語言文字的方式流下紀錄並且傳諸後世,引詩的活動即是透過 歷史來言說自己的志向,讓過去的歷史成為當下生活情境中的一部分。綜合以上 幾點,荀子引《詩》《書》於其論述的行文模式反映了他的經典觀,經典絕非距 離現代生活遙遠的古代語言。從荀子將語言傳承物應用於生活與思想論述中的具 體例證,我們應可看出他的歷史意識。歷史具有時間與意義上的連續性,古代的 生活經驗可供當代借鏡,而自我的形象、性格與理想在解釋經典的過程中逐步清 晰,人們透過閱讀經典,理解自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因而也知道自我應該往哪裡 去。

第二節 從「歷史」開顯「存有」:經典與公共領域

(一)「行之,明也」:「意義」在行動中顯豁

《詩》與《書》雖非如《春秋》般乃是編年史,但是記載西周時代的生活經 驗,對於戰國時代的人來說,無疑是「歷史」的一部分。荀子引《詩》《書》加 強論證之效力,即是以「史」為證。但是,除了論證形式反映「歷史」與「自我」

融合為一的歷史意識之外,荀子所引《詩》《書》的文句本身,是否也可看出他 的某些思想?而這些思想與歷史意識有什麼樣的關係?荀子說:「大雅之所以為 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儒效〉),引用大〈雅〉的目在於透過「詩」來光明某 物,雖然荀子敘述的是大〈雅〉的特性,但我們由此可知《詩》在荀子思想中與

「光明」的觀念有所關連。蔣年豐便注意到荀子徵引《詩》《書》的文句,好幾

35 有關《尚書》的歷史意識,可詳參王燦:《尚書》歷史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13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例都出現「明」字或使用了有關光明意象,如下所列:

(1)〈富國〉:「《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

此之謂也。」36

(2)〈王霸〉:「《詩》云:「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為之則存,不 為則亡。」此之謂也。」 37

(3)〈正論〉:「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故下安則貴上,下危則 賤上。故上易知,則下親上矣;上難知,則下畏上矣。下親上則上安,下 畏上則上危。故主道莫惡乎難知,莫危乎使下畏己。傳曰:「惡之者眾則危。」

《書》曰:「克明明德。」《詩》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豈特玄之 耳哉!」38

(4)〈解蔽〉:「君人者,宣則直言至矣,而讒言反矣;君子邇而小人遠矣!

《詩》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39 其實荀子所引《詩》《書》多有光明意象,或許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綜覽《尚書》

之原典,「明」字便十分頻繁地出現,整部《尚書》主要圍繞在「明德慎罰」的 主題上,許多篇章都在告誡君王應當向人民彰明自己的德行,以德治世才能確保 長治久安。不僅《尚書》如此,《詩》在歌詠君主帝王之美德時,往往形容美德 宛如日月光華,足以感動人心。《詩》《書》處處將「明」作為重要意象,因而 荀子以「光之」來說明大〈雅〉的詩教用途,自有其文獻上的依據。

蔣年豐以荀子引《詩》《書》中出現「明明」、「克明明德」等詞語為線索,

從道德哲學、形體哲學、政治哲學三個向度論析荀子的「明」觀念,指出荀子偏 好使用「明」字,顯示他的道德形上學乃是建基在反對神祕主義的立場之上。他 指出:「『明』的思想發端於《詩》《書》,用來形容上天與祖先,尤其是文王的 光大顯明的德業。上古時代,中國宗教信仰中的上天是具有人格意志的,祂的德 業固然光大顯明,但祂的心意卻神秘難知﹝……﹞荀子繼承上天與祖先之德光大 顯明的思想,卻將人格神的神祕性解消了。」40觀察頗有見地,本文以為「明」

36 《荀子集解‧富國》,頁 180。

37 《荀子集解‧王霸》,頁 210。

38 《荀子集解‧正論》,頁 322。

39 《荀子集解‧解蔽》,頁 410。

40 蔣年豐:〈荀子「隆禮義殺詩書」之涵義重探──從「克明克類」的世界著眼〉《第一屆中國思 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市: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 年 12 月),頁 126。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觀念在荀子道德哲學、形體哲學之中確實有「去除神祕主義」之義,然而如此解 釋似是突出荀子經驗主義的思想特色,誠然言之成理,但根據前文對荀子經典觀 的初步剖析,「經典」之於「人」,應該不只有去除神祕主義,呈顯客觀事物運行 變化規則的層面而已,而是能對人的生活世界提供更豐富的意義。既然「明」的 意象可用來敘述、形容人們利用經典化成天下的過程,那麼「明」字之內涵應當 與荀子之歷史意識有所關連,值得我們重新加以思索。

「明」是一般生活當中頻繁使用的字彙,「明」字由「日」、「月」合成,可 作為形容詞表示有光照的樣子,亦可作為動詞時表示「照明」之義。除了以「光 照」作為核心概念的動詞和形容詞之外,「明」在日常語言中作動詞用時多表示 對「意義」的獲得及了解,也就是「通曉」、「理解」之義,因此「知」與「明」

的語義往往是有關連的。《荀子》全書作為動詞用的「明」字,多指涉「理解」

之義,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41(〈勸學〉)、「志意脩,

德行厚,知慮明」42(〈天論〉)等等,乃至荀子為人熟知的「明分」概念如:「窮 者患也,爭者禍也,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群矣。」43(〈富國〉),「明」字顯 然都是指涉主體對於事理的了解。然而,「明」對荀子來說,雖然亦不脫離形容 光照的樣子,或是表示「理解」某物等主要用法,但卻不只具備日常語言中的語 義而已,這從荀子有意識地將「明」作為重要概念看待可以得知。〈正論〉便提 出「主道明則下安」的觀點:

上宣明,則下治辨矣;上端誠,則下愿愨矣;上公正,則下易直矣。治辨 則易一,愿愨則易使,易直則易知。易一則彊,易使則功,易知則明,是 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上偏曲,則 下比周矣。疑玄則難一,漸詐則難使,比周則難知。難一則不彊,難使則 不功,難知則不明,是亂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

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故下安則貴上,下危則賤上。故上易知,

則下親上矣;上難知,則下畏上矣。下親上則上安,下畏上則上危。故主 道莫惡乎難知,莫危乎使下畏己。44

荀子認為上位者必須讓自己的思想、政策都為人所知,這樣可以讓下屬與上位者 之間免於猜疑譏詐。當下屬和上位者之間有充分的信任,上位者的政務才能順利

41 《荀子集解‧勸學》,頁 2。

42 《荀子集解‧天論》,頁 312。

43 《荀子集解‧富國》,頁 176。

44 《荀子集解‧正論》,頁 321-322。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推行。45這是從政治效益闡述「明」的重要性,但事實上,荀子認為「明」是君 子修德本當注意的對象,如下引文:

衡聽、顯幽、重明、退姦、進良之術:朋黨比周之譽,君子不聽;殘賊加 累之譖,君子不用;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貨財禽犢之請,君子不許。

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聞 聽而明譽之,定其當而當,然後士其刑賞而還與之;如是則姦言、姦說、

姦事、姦謀、姦譽、姦愬,莫之試也;忠言、忠說、忠事、忠謀、忠譽、

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盡矣。夫是之謂衡聽、顯幽、重明、退姦、進 良之術。46

提出君子應當「重明」與「顯幽」,所謂的「明」包含通曉人情義理的變化,君 子知曉人性當中的陰暗層面,因此了解人欲之現象,才可以避免讒言與小人的危 害。荀子雖然未曾像孟子般論述人內在存有道德主體,但是引文中的「朋黨比周 之譽,君子不聽」、「殘賊加累之譖,君子不聽」、「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貨 財禽犢之請,君子不許」、「流言……君子慎之」無不指出君子對於成德有其自我 堅持,對於有違道德的人事物會主動保持距離;君子也對物質的誘惑有所警覺,

可以讓自身保有意志的主體性,避免身心被慾望所吞沒。君子與小人之別在於「明 通」和「幽閉」的敘述,還可見於下文: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知則明通而類,

愚則端愨而法;見由則恭而止,見閉則敬而齊;喜則和而理,憂則靜而理;

通則文而明,窮則約而詳。47

引文對比君子小人,指出君子「知則明通而類」、「通則文而明」。此處隱隱約約 表現出「明」帶有君子對於自我價值的認識。基於此,人們能否具有充分的自我 意識,進而修養成為一意義自足的君子,這與人們能否讓理解到達「明」的層次 有直接關係。此段引文更值得注意的是,「明」與「知」、「通」、「統類」等概念 有密切聯繫,這些字皆指涉「理解」的意思。有關於「通」的概念,陳昭瑛指出:

「荀子則對『權』進行了思慮嚴密的理論建構。從對『權』的思考出發,荀子將

45 林啟屏曾就荀子「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的主張 指出荀子的政治思想非為君王鞏固權力,而是為了讓仁政得以推行天下,如此主張體現荀子的 儒家意義,參見氏著:〈歧出的孤獨者:《荀子‧正論》與儒學意識〉,收錄於氏著:《從古典到

45 林啟屏曾就荀子「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的主張 指出荀子的政治思想非為君王鞏固權力,而是為了讓仁政得以推行天下,如此主張體現荀子的 儒家意義,參見氏著:〈歧出的孤獨者:《荀子‧正論》與儒學意識〉,收錄於氏著:《從古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