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愛情關係品質

找到一個符合理想條件的對象,就代表開啟了通往幸福的門嗎?若真如此,

我們只要將條件羅列出來,將符合條件的兩人配對,如此似乎就可以保證未來幸 福的可能。但愛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決定進入關係的兩 人,即使交往之初雙方都視對方為理想中的對象,在真正相處過程中,必然會面 對兩人生活上的種種摩擦、衝突。對關係中的兩人來說,這些謀合時刻也許才是 真正的挑戰所在。若是兩人謀合困難或失敗,在關係品質低落的情況之下,爭吵 度日或者選擇以離開關係收場,更遑論彼此能有幸福的可能;亦或者,在相處的 過程中,原本所重視的伴侶理想特質,在這些衝突與謀合時刻,發揮其功用,不 僅順利化解了衝突,也讓彼此關係品質更好,共同創造一段幸福快樂的關係。因 此,由以上論述可發現,在伴侶條件與幸福之間,兩人真實互動所建立的關係品 質似乎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根據幸福感的由下而上理論( Bottom-up Theory ),幸福感是來自人們生活 中正負向事件的加總,一個人感受到正向或快樂的時刻越多,其幸福感受越高

(Diener & Ryan, 2009)。若由此理論的觀點來檢視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感,可將幸 福感視為許多幸福事件的累積。親密關係之中,兩人相處時的點滴幸福事件累積 促成了高的關係品質,也影響了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進入愛情關係後才是挑戰的開始,相處時點點滴滴的生活事件累積,影響了 兩人的關係品質,而擁有好的關係品質,似乎才是通往幸福的關鍵。因此本節將 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將說明愛情關係品質的概念內涵,第二部分則是愛情關 係品質的測量方式,第三部分則是說明伴侶條件差異、愛情關係品質、主觀幸福 感之間的關聯,最後,討論愛情關係品質在伴侶差異和幸福感間的中介角色。

壹、愛情關係品質定義與相關理論

一、定義

愛情關係品質為相愛的兩人是否擁有幸福可能性的關鍵,但何謂愛情關係品 質?又該如何檢視和衡量關係中的品質高低呢?

關係品質(relationship quality),意指愛情關係品質的好壞(Hassebrauck &

Aron,2001)。愛情,則可視為對特定對象持有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使個體以 某種方式表現對該特定對象的思考、感覺和行為(Rubin,1970)。作為一種態度,

愛情依人、時、地的不同則有不同的感受與解釋,學者們以不同的視角詮釋愛情 關係的內涵,並由愛情理論中發展出評量愛情關係品質的測量工具。

二、愛情關係品質相關理論

由於愛情的內涵所包含的面向相當的多元,學者的詮釋角度不同會造成對於 其內涵的不同看法,且莫衷一是,因此,接下來的部分,將介紹一些發展較久且 較完整的愛情理論,了解愛情關係的內涵,並藉由這些內涵作為關係品質衡量的 指標。

(一)Lee 的色彩理論

加拿大的心理學者 Lee 蒐集了眾多文學作品與一般民眾的愛情故事進行統 整與分析,提出六種愛情風格,包含了熱烈型(Eros)、遊戲型(Ludus)、友伴 型(Storge)、神經質型(Mania)、實際型(Pragma)與付出型(Agape),並命 名為愛情色彩論(color of love)(引自 林宜旻、陳皎眉,1995)。

1.熱烈型(eros;passionate):

又稱為肉體愛、情慾之愛。此種愛情建立在伴侶理想化的外在美,相信一見 鍾情,被對方的外在生理條件強烈吸引,此種愛情風格的人,遇到心中的理想的 對象會狂熱追求。

2.遊戲型(ludus;game-playing love):

拉丁文原意是「玩耍」或「遊戲」的意思,指遊戲人間、不專一的愛情。以 自我為中心,視獲得異性的青睞 為一種有趣的挑戰性遊戲;當事人會避免自我 感情的投入。愛情是一種只享受過程,不一定要有結果。

3.友伴型(storge;friendship love):

又稱友誼之愛、同伴愛,此字原為希臘字,原意是指手足之間或玩伴之間隨 著時間發展逐步開展的親愛之情。是一種從朋友開始的愛情,從長時間相處中而 不自覺的產生感情,交往過程中是信賴與溫馨的,或許沒有強烈的激情,但是一 種細水長流的愛。

從上述的三種愛情風格,延伸出以下三種混合式的愛情形式。

4.實際型(pragame;practical love):

或稱實用愛、現實之愛,兼具遊戲型與友伴型,希望愛人擁有日常生活需要 的實際又實用的特質,即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選擇最符合條件的情人,為一種理 智、顧慮現實的愛情;此愛情類型的人,若認為與對方交往是合算的交易,關係 就會延續。

5.神經質型(manic;dependent love):

又稱依附之愛、瘋狂愛,兼具熱烈型與遊戲型。愛的其實是愛的感覺,而不 是特定的對象。對愛戀對象的迷戀,具有強烈的忌妒心和佔有慾,需要不斷去確 認對方時時刻刻愛著自己,有熱情的情慾也有利用手段控制對方的遊戲成分,對 情人會有強烈的依賴感;此種情感需求幾乎達到強迫性的程度,常因戀愛而焦 慮、緊張、患得患失。

6.付出型(agapa;altruistic love):

也稱利他之愛,兼具熱烈型與友伴型,這是一種無我的、付出的、利他的愛,

這種類型的人,視愛為一種犧牲、奉獻,甚至不求回報的愛;植基於一種想照顧、

幫助對方的態度,愛人者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去照顧愛的對象,並且覺得對方有被 照顧的需要,視對方的快樂幸福優先於自己的福祉,「無怨無悔」是此類型的最 高境界。

根據愛情色彩論,Lee 這六種類型的特質均存在於人們的愛情之中,只是比 例不同,不同愛情類型有不同的語言,而愛情關係中對於關係的滿意度則是建立 在雙方對愛的表達方式(即 愛情類型),因此關係的滿意與關係品質的評估則奠

基於雙方愛情類型的適配程度。位置越接近的類型配對,彼此的關係滿意度和關 係品質越高,但兩個類型「完全相同的配對」之關係滿意度並不會高於「相似配 對」。Davies 和 Latty-Mann(1987)提出關係品質(relationship quality)的概念,

並以 Lee 的六種愛情關係類型來預測情侶的關係品質,發展成關係評價測驗

(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

(二)Davis 的愛情關係特徵論

Davis 與 Todd(1982,1985)由人的關係中,尋找友誼的典型案例公式

(paradigm case formulation,PCF),提出存在於友誼關係中的九項特徵,包含:

平等的資格(equal eligibilities)、享受(enjoyment)、信任(trust)、相互協助(mutual assistance)、接納(acceptance)、尊重(respect)、自發性(spontaneity)、瞭解

(understanding)、親密(Intimacy)。

雖是以友誼為出發的九項的特徵,但在愛情關係中這些特徵同樣存在,不 過,愛情關係又比單純的友誼更加複雜且情感涉入更深,因此 Davis(1985)提 出愛情關係中獨有的特徵,而這些是友情關係所沒有的,包含:

1.關心照顧(care):

全力付出(giving one’s utmost),願意為對方傾其所能的付出,甚至自我犧 牲;擁護(advocacy)/捍衛(champion),擁護對方並盡力去捍衛對方的權益。

2.激情(passion):

迷惑(fascination),即使從事別的活動,思緒仍常被對方所佔據,想要與對 方相伴,分離時會感到不安或煩惱,此種感受常會使情侶將對方理想化;獨佔

(exclusivity),彼此隸屬,並想要佔有對方,獨占性發展的好可以讓情侶間感受 到彼此羈絆的力量,發展不佳則容易產生忌妒、過度依賴及佔有的現象;性慾望

(sex desire),想去觸摸對方與被觸摸並與對方發生性行為。

Davis & Tood(1982,1985)以關係特徵理論,發展出關係評價量表

(Relationship Rating Forms,RRF)。由上可知,愛情關係品質可以由這些關係

特徵來檢視,並利用此理論所發展出的相關量表來衡量。其後 Davis 與

Latty-Mann(1987)認為關係的滿意與品質應包含快樂的感受、成功互給的愛與 享受,而加入 Hendrick & Hendrick 以 Lee 愛情類型論的理論觀點發展的關係評 估量表(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RAS)內涵,形成六因素的關係評價量 表(Relationship Rating Forms,RRF),以評估情侶的關係品質,為廣受使用的 評量工具。

(三)愛情三因論(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此理論由 Sternberg(1986)首先提出,其認為愛情可以從親密(intimacy)、

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三個組成要素來瞭解,這三個要素形成三 角形的三個角,是為愛情的三角理論,其內涵如下:

親密(intimacy):親近、相連相屬的感覺,這是愛情的情感成分,愛情關係 中的親近感(close feeling)、關係感(connected feeling)、以及一體感(bonded feeling),在兩人關係中創造出一種溫暖的經驗。Sternberg & Grajek(1984)指 出關係中的親密性有下列十個特點,包含:想要提昇伴侶的福利、想和伴侶體驗 幸福、看重對方、在需要時可以仰賴對方、彼此相互瞭解、和對方分享個人的自 我和所有物、從伴侶身上獲取情緒支持、提供伴侶情緒支持、和伴侶有親密的溝 通、在個人生命中珍愛對方。

激情(passion):在愛情關係中導致浪漫(romance)、身體吸引(physical attraction)、性結合(sexual consummation)等等的驅力。強烈的渴望與對方結合,

被性以及相關的動機驅力佔據心思,屬於愛情的動機成分。除此之外也包括其他 需求,如:尋求自尊、和別人發生關聯、支配他人、臣屬他人等。

承諾(commitment):包含短期與長期的部分,短期而言是指決定去愛一個 人,例如:決定交往、進入戀愛關係;長期而言則指對持久愛情關係的承諾,如:

進入婚姻,決定要廝守一生,屬於愛情的認知成份。

Sternberg(1986)認為這三要素可組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即代 表

「愛的含量」,含量越多愛情品質也越高,因此愛情關係的品質可由三角形的大 小決定。關係中的親密、激情和承諾會隨著時間而增減,因此「三角形的形狀」

會因三種元素的增減而跟著產生變化而有不同的型態,代表不同類型的愛,呈現 出下列八種不同的愛情關係:

1.無愛(nonlove): 三種成份全無。

2.喜歡(liking):

只有親密要素,覺得和對方親近、溫暖,而沒有強烈的激情和長期承諾,為

只有親密要素,覺得和對方親近、溫暖,而沒有強烈的激情和長期承諾,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