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

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among 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bject Well-being

指導教授:方紫薇 博士

研 究 生:沈怡廷

(2)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among 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bject Well-being

研 究 生:沈怡廷 Student:Yi-Ting Shen

指導教授:方紫薇 Advisor:Tzu-Wei F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July 2013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了解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 性,並探討條件差距與愛情關係品質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愛情關係品質的中 介效果。本研究以「伴侶條件量表」、「愛情關係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及「正 負向情緒量表」為測量工具,採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共獲得 306 份有效樣本,並以多變量分析、積差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等 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考驗其研究假設,其研究結果分述如下:1.伴侶溫暖親和、 可信、內在資源、外在資源條件的重視程度女性比男性高;伴侶吸引力條件的重 視程度,則是男性高於女性。2.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中, 大部分的變項達到顯著相關。3.對幸福感的影響次序裡,男性樣本中,吸引力差 距可預測生活滿意度,親密可以預測正向情緒;女性樣本中,親密、外在資源、 可信可依序預測生活滿意度,熱情可以預測正向情緒,親密、溫暖親和可以預測 負向情緒。4.女性的可信條件差距會透過親密的部分中介影響生活滿意度。根據 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進一步的討論,並提供輔導應用上之建議及未來研究 方向。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愛情關係品質、理想伴侶條件重視程度、伴侶條件差距

(4)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among 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bject Well-bei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ed at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bject Well-being. Employing“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Questionnaire”, “Love Relationships Scal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as rearch tools. The researcher

used purposively sampling and 306 effective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e retrieved

data was then analyzed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o test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Findings as follow: 1. Females emphasized

warm-affiliation, trustworthiness,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resources more than

did males, and males emphasize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ore than did females.

2.Most of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ed 3.For male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discrepancy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life satisfaction, and intimacy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positive affact; while for females, intimacy, external

resources discrepancy and trustworthiness discrepancy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life satisfaction sequentially; passion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positive affact; intimacy and warm-affiliation discrepancy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ng power over life satisfaction sequentially. 4.For females, intimacy had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trustworthiness discrepancy and life satisfaction.

Base on the results stated above, further discussions were presented with suggestion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in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Subject Well-be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Ideal Partner Standard, 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5)

誌 謝

終於到了研究生涯的尾端,雖然比自己的想像多花了些時間走到終點,但也 比想像中得到了更多的收穫。放下工作,再度回到校園當一個全職的研究生,似 乎有些許任性,但事後也證明了這是個相當值得的決定。感謝這些年來在交大遇 到的人事物,讓我有段難忘的校園生活,在此,以這本論文為這段珍貴的回憶劃 上美好的句點。 首先,最感激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方紫薇老師,您總是包容我用工作忙碌和 玩樂休閒當藉口逃避論文;但當我決定要衝刺時,又全力的支持和幫助我,一遍 又一遍的琢磨,成為我與這本論文的最堅強後盾。特別是在口試迫在眉梢的時 候,還讓老師與我一同被時間追著跑,心中有太多抱歉與感謝,實在難以用短短 的三言兩語表達。 感謝孫頌賢老師與許鶯珠老師在口試時的細心指導,不僅指出我思考的缺漏 之處,並耐心的提醒許多重要的細節,並用引導的方式讓我去思考可能的修改方 向。 謝謝芳儀、秋娥、曉飛哥、小璐、佩儀、淑玲、芷瑜、宜珊,在 meeting 時 對我的研究提供許多建議。感謝我的好同學郁娟、明秋、采熏、伃珊、維珊、建 宏、朝陽、牧臣、頁蒓,因為有你們在身旁,讓我的研究生活充滿了歡笑與樂趣。 此外,感謝所有幫我發問卷的親朋好友們,我明白請人幫忙填問卷不是件容 易的事,但你們卻一口答應我這個不情之請,不斷幫我追加份數,甚至在過程中 給我加油打氣,因為有你們,這本論文才能如期的完成,萬分感謝,有你們真好。 感謝我的家人支持我回學校念書的決定,讓我又多當了兩年沒有生產力的米 蟲。相信我,並且容許我用自己的步調完成論文。 一直覺得我是個幸運的人,生命中不斷出現許多願意幫助我的貴人,因為有 你們,我又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任務,然後帶著滿滿的勇氣和力量向人生的下一階 段邁進。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6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主觀幸福感………9 第二節 理想與現實伴侶條件差距與幸福感………22 第三節 愛情關係品質………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程序………51 第二節 研究架構………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53 第四節 研究假設………55 第五節 研究工具………5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各變項之基本描述統計………73 第二節 背景變項檢定………76 第三節 理想伴侶條件重要性差異分析………80 第四節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分析…………81

(7)

第五節 伴侶條件差距與愛情關係品質對主觀幸福感之預測………84 第六節 愛情關係品質的中介效果………87 第七節 討論………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3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05 第三節 實務應用……… .106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10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109 貳、英文部分………112 附錄 附錄一 預試量表………..119 附錄二 正式問卷………..124 附錄三 理想伴侶條件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結果………..129 附錄四 研究工具授權同意書………..131 附錄五 伴侶條件量表各題相關矩陣………..133 附錄六 愛情關係量表各題相關矩陣………..135 附錄七 正負向情緒量表各題相關矩陣………..133

(8)

表目錄

表 3-1 伴侶條件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60 表 3-2 伴侶條件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62 表 4-1 基本資料描述性統計………73 表 4-2 各變項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75 表 4-3 性別在各變項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77 表 4-4 感情狀況在各變項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79 表 4-5 性別因素在理想伴侶條件重要性程度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80 表 4-6 全體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主觀幸福感之相關係數摘要表….83 表 4-7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主觀幸福感之相關係數摘要表………83 表 4-8 各變項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之逐步回歸分析(全體樣本)……….………84 表 4-9 各變項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之逐步回歸分析………86 表 4-10 背景變項編碼方式………88 表 4-11 自變項與中介變項預測主觀幸福感迴歸分析摘要表(全體樣本)………..88 表 4-12 男性自變項與中介變項預測主觀幸福感迴歸分析摘要表 ………..89 表 4-13 女性自變項與中介變項預測主觀幸福感迴歸分析摘要表…..…………..90 表 4-14 男性、女性愛情關係品質中介效果摘要表………88

(9)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52 圖 3-2 伴侶條件量表因素模式圖………...64 圖 3-3 愛情關係量表因素模式圖………66 圖 3-4 正負向情緒量表因素模式圖………69 圖 3-5 中介模式示意圖………71 圖 4-1 中介模式路徑圖………87 圖 4-2 女性的親密在可信差距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效果模式圖…………92

(10)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個小節,分別論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以及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愛情是人生中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事件之一,特別是成人早期階段,Eric Erikson(1968)認為此階段的人們,所面臨的社會心理的發展任務即是親密與 疏離的平衡及整合(引自 張春興,1991),而愛情經驗則為主要關鍵。不論是身 旁朋友的觀察還是自身經驗,不難發現,當一段美好的愛情來臨時,人們會感受 到幸福,發自內心的快樂感受讓幸福溢於言表;而長期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更 是讓這樣的幸福延續,而影響到個體對生活的滿意度。 那怎麼樣才能算是一段好的愛情關係?個體又該如何才能在愛情關係中擁 有幸福?愛情關係之中,是否存在著所謂幸福的關鍵?人海中尋覓的人們,不斷 找尋的就是一個幸福的可能,擁有一位符合心目中理想條件的另一半,是否就能 成就一段幸福的關係?如果真是如此,其中的關鍵因素又是什麼呢? 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即將走入婚姻的年紀,對於愛情對象的選擇開始有別 於青少年時期,朋友們的日常生活言談之中,不難發現許多「條件」呼之欲出, 有人在乎學歷、家世背景;也有人首重外貌條件。這些所設定的理想條件提供人 們在決定開始一段關係或是處於一段關係時,對伴侶進行評估、解釋、調節等行 為的標準。這三項功能在親密關係的早期階段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Fletcher, Simpson& Thomas, 2000)。而人們對這些條件的重視程度,則是呈現出男女差 異。從言談之中不難發現,男性總希望女伴能夠長相甜美、身材好,還要會作家 事、會煮飯;女性則是要求男伴,經濟要獨立、學歷好、個性溫柔體貼等。根據 Darwin 演化論的觀點(引自李良哲, 2002)或是之後衍伸而來的性策略論(Buss &

(12)

準。South(1991)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重視年輕及生理上的吸引力,女性擇 偶的偏好是對方的經濟能力,高的社會地位以及努力工作可依賴的人格特質。因 此,本研究第一個好奇在於,這些琳瑯滿目的理想伴侶條件,到底有哪些是被人 們特別重視與強調,而對於不同條件的重視程度,如外貌、地位資源等,是否真 的存在著性別差異呢? 人海中尋尋覓覓找尋所謂對的人,而對的人似乎不離所謂的「理想條件」。 但是,找到符合心中理想條件與期待的人,真的會帶來幸福嗎? 根據幸福感的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level Theory),個人會以現實生活 中所擁有的事物,與心中所設定的理想標準或想要的作比較。一個人能否感受到 幸福,則是來自於此比較後的結果。目前所擁有的與心中設定的標準差距越小, 越容易感受到幸福;反之,差距越大,越容易感到不幸福(李清茵,2003;陸洛,

1998;Carp , Carp, 1982 ; Michalos,1980)。若以期望水平理論來檢視愛情關係中

的幸福感,則幸福感來自於目前的這段關係與自己內心的期望的比較,此期望可 能包含了對方的人格特質、外貌或資源條件等。當目前現實生活中的伴侶與自己 的理想設定差距越小,個體能感受到較大的幸福感(Ruvolo& Veroff, 1997)。因 此,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問題之一,便是伴侶條件差距是否真的能影響個人主觀幸 福感?既然男女所看重的條件是不同的,那對幸福感會不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由以上論述可知,似乎透過理想伴侶條件的檢核,就可以預知自己在這段關 係裡能否過的幸福,但幸福真的有如此簡單易得嗎? 常看到許多年近半百的男子,娶了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的妻子,年輕、貌美、 有活力,身旁人無不欽羨這前世修來的福氣;報章雜誌上也看到某些女星,嫁入 所謂的「豪門」,另一半高學歷、多金又帥氣,不知羨煞了多少人。正當人們羨 慕這求之不得的際遇,認為王子與公主即將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時,沒多久就出 現了兩人分手的消息,令眾人感到錯愕與不解。既然對方條件如此完美,為何人 們還是會選擇離開這段關係? 過去,自己也曾經沉浸在所謂條件迷思裡,卻發現幸福並非這麼容易獲得。

(13)

親密關係需要用心經營,而且必須是關係中的兩個人一同努力。雖說尋找到符合 自己理想標準且適合自己的人很重要,但單單獲得理想情人似乎還不足以保證自 己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幸福快樂。外表、學歷、財富只是一種指標,讓人選擇自己 想要的對象,而真正的幸福關鍵則是在這些外在條件背後,兩個人真實互動之下 所型塑出的愛情關係品質。 根據 Sternberg(1986)的理論,愛情關係包含親密、承諾和激情三種成分, 而三種成分的質量可以代表個人所經驗到的愛情量多寡,一段完整且高品質的愛 應該包含這三個部分,當這三種成分的量越高,則愛情關係品質越好(李怡真、 林以正,2006)。而有段高品質且快樂關係的人們,其主觀幸福程度也較高(Dash

& Amato, 2005;Demir, 2008);反之則越低。由此可知,兩人互動之下所創造出

的關係品質,似乎才是通往幸福的關鍵。

根據幸福感的「由下而上理論」(bottom–up theory) ,幸福來自於正向生

活事件的點滴累積。一個人一生的正向或負向的時刻會被加總,產生人們知覺的 主觀幸福感。快樂或正向時刻會讓人產生幸福,所以當這樣的時刻越多,幸福會

越多(Diener & Ryan, 2009)。而一段高品質的關係,其正向時刻也越多,也許是

一點浪漫驚喜,或者是一種安心陪伴,抑或是一起經歷大風大浪後對彼此的感謝 與堅信。這些正向時刻不斷在兩人關係中上演,促成兩人的高愛情關係品質,也 造就了愛情關係中的幸福感。由此來檢視愛情關係,則「幸福」來自於兩人相處 過程裡,高品質的互動之下正向時刻累積。 即使另一半條件再好、再符合自己的理想標準,若相處時遇到的謀合與衝突 無法順利解決,負向時刻遠遠多於正向時刻,導致彼此的關係品質低落,這樣的 一段低關係品質的愛情,似乎是無法讓關係中的兩人擁有真正的幸福。 所以最後,我們回到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幸福的關鍵」到底是什麼?是 期望水平理論所言--幸福來自於伴侶條件的比較,還是由下而上理論所說的--幸 福是由正向時刻所構成,來自正向互動而成的高關係品質?或者,我們可以將演 化論所列出擇偶標準評估-「伴侶條件差距」以及真實互動的成果-「愛情關係品

(14)

質」一同羅列出來,到底誰才是真正通往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因此,本研究所欲 探討的問題之一,便是伴侶條件差距與愛情關係品質對於主觀幸福感影響。 透過「比較」我們選擇了符合自己期望的伴侶,但選擇了伴侶之後,若沒有 透過真實互動形成良好的關係品質,似乎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Fletcher、 Simpson 與 Thomas(2000)指出伴侶條件差距越大則關係瓦解的可能性越高, 此研究中也點出了愛情關係品質的關鍵的的中介角色。換句話說,伴侶條件的符 合與否必須透過兩人實際互動之下的關係品質,才能影響到關係的去留及個體能 不能感受到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另一個所要探討的問題,則是要釐清理想伴侶 條件標準、兩人互動的愛情關係品質,以及個人感受到的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 且討論關係品質是否居於其中關鍵的中介地位? 除此之外,理想伴侶條件可分為溫暖可信、活力吸引力、地位資源(Fletcher et al., 2000),那麼不同的伴侶條件差距是否會透過不同的關係品質內涵進而影響 幸福感?例如:娶到了符合理想的美嬌娘是不是會增進彼此關係中的熱情,而給 自己帶來正向情緒與幸福感? Fletcher 等人(2000)發現,理想伴侶條件中「溫暖可信」和兩人關係中的 「親密」量尺有顯著相關,而「活力與吸引力」則於關係中的「熱情」量尺有高 度相關,試推論在溫暖可信和活力吸引力的理想伴侶差距上,對愛情關係品質的 親密和熱情也應有所影響。另外,從 Kim 與 Hatfield(2004)的研究中,可以得 知愛情關係品質中的「親密」和「承諾」,可以預測主觀幸福感中的「生活滿意 度」;而「熱情」則是預測「正負向情緒」,由此可知,不同條件差距會透過不同 愛情關係品質內涵而影響到個體的主觀幸福感。而這樣不同的影響方向,也是研 究者想要在本研究中進一步探討與證實的部分。 在性別差異部分,文章的開始我們有提到對於男女所重視的理想條件不同, 這個差異會不會也連帶影響到關係品質不同內涵,如熱情、親密,甚至影響到幸 福感呢? 當人們越重視伴侶的某項條件時,越難接受現實伴侶不符合此項條件的期

(15)

待,特別是對女性而言,當現實伴侶無法符合其所看重的溫暖可信和地位資源條 件時,會更擴大對愛情關係品質的影響(Campbell, Simpson, Kashy& Fletcher,

2001)。而愛情關係品質對幸福感的影響部分,女性所感受的親密、承諾程度與

幸福感中的生活滿意度的關聯高於男性;而熱情和正負向情緒的關聯,則是男性 高於女性(Kim & Hatfield, 2004)。研究者希望能透過此研究,更加釐清性別因 素在此架構下的影響。是否不同性別對於伴侶的條件差距,會透過不同的愛情關 係品質層面之中介,而對主觀幸福感有不同的影響? 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讓人感受到幸福,相反的,挫敗的愛戀經驗,則會使人 感到痛苦。在關係中的寂寞或受傷經驗,讓人們帶來巨大的痛楚與低潮,這樣的 狀態常使人們尋求心理協助。研究者期望透過了解愛情的相關現象,了解愛情中 幸福感的來源,找出幸福的關鍵。破除條件迷思,了解關係品質的重要性,並透 過檢驗條件、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的內涵、關連程度和男女的差異,提供 給愛情關係中的人們一個檢視自己關係的架構及方向,幫助人們在經驗愛情及追 求幸福的過程中,不致充滿迷惑與挫敗。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研究動機之論述: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不同性別對於不同理想伴侶條件重視程度的差異。 二、了解個體對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及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性。 三、驗證伴侶條件差距與愛情關係品質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四、探討個體所感受到的愛情關係品質,對伴侶條件差距和主觀幸福感之關聯間 的中介效果。 五、探討不同性別個體所感受的愛情關係品質,在伴侶條件差距和主觀幸福感之 關聯間的中介效果。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不同性別對於理想伴侶條件重視程度是否有所不同? 二、個體在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及主觀幸福感之間是否有所關聯? 三、個體所評估的伴侶條件差距與愛情關係品質,對主觀幸福感是否有所影響? 四、愛情關係品質在伴侶條件差距和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是否有中介效果? 五、不同性別對伴侶的條件差距是否會透過不同的愛情關係品質層面之中介,而 對主觀幸福感有不同的影響?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 本研究引用 Andrews 與 Withey(1976)對主觀幸福感所下的定義,主觀幸 福感視個人主觀經驗的整體評估,包含認知部分的「生活滿意程度」,以及情緒 部分的「正負向情緒」。本研究採用 Diener 和 Larsen(1985)所發展的生活滿意

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來評估主觀幸福感中的「認知」成

分;以及 Watson、Clark 與 Tellegen(1988)發展的正負向情緒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來評量主觀幸福感的「情緒」成分。生活滿意度

使用洪幸妙(1997)所修訂的中文版量表;正負向情緒量表使用鄧閔鴻與張素凰 (2006)所翻譯的中文版量表。當受試者在生活滿意度量表和正負向情緒這兩個 量表得分越高、負向情緒量表評分越低,代表其擁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 二、愛情關係品質(Relationship Quality) 根據 Sternberg(1986)的愛情三角理論,愛情關係是由「親密」、「熱情」、「承 諾」三個因素所組成,三個因素所圍成的面積則為情感的量,面積越大則愛情關 係品質越高。本研究使用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6)根據 Sternberg(1986) 理論所編製的「愛情關係量表」來測量愛情關係品質。受試者若在此量表的得分

(17)

越高,代表其與伴侶的愛情關係品質越高。

三、理想伴侶條件重視程度(Ideal Partner Standard)

意指對於伴侶理想化期待所形成的條件(溫暖可信、活力吸引力、地位資源)

的重視程度。本研究使用李良哲(2002)的「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量表」以測 量個體對於理想伴侶條件的重視程度。本量表有三個分量表,包括溫暖可信、吸 引力、資源,在三個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越重視此項理想伴侶條件。

四、伴侶條件差距(Ideal-Actual Partner Discrepancy )

意指對於另一半條件理想化的期待,與現實伴侶的條件之間的差距,本研究

使用李良哲(2002)的「理想親密伴侶與現實親密伴侶個人特徵差異評量表」作 為測量伴侶條件差距的工具。與前述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量表的題項相同,評 估該親密關係對象在各個人特徵題項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差異程度。在溫暖可 信、吸引力、資源三個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伴侶實際條件比理想好越多。

(1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回顧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以前人既有的研究結果為基礎, 發展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幸福感的概念與相關理 論;第二節說明理想伴侶條件的形成與分類、內涵及性別差異,並敘述理想伴侶 條件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第三節說明關係品質的內涵與理論,以及關係品質在 理想現實伴侶條件差異與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果。

第一節 主觀幸福感

擁有幸福人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但何謂幸福,則是眾說紛紜。 以下就主觀幸福感的定義、幸福感的相關理論、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幸福感的來 源-愛情關係,分為四個方面討論之。

壹、幸福感定義

幸福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稱作幸福?人們常常把「幸福」掛在嘴邊,坊間也 有許多討論幸福的勵志書籍,教導人們如何獲得幸福。但仔細探究書中「幸福」 的概念,會發現書架上陳列的其實是數以百計的幸福種類。有的認為賺大錢是幸 福唯一途徑,教人如何致富享受人生;有的則是告訴人珍惜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小 確幸」,這個小小確定的幸福可能是一抹微笑,也有可能只是冬夜裡一杯暖暖的 熱茶。坊間對幸福的定義眾說紛紜,而每個人對「幸福」似乎也都有自己的一套 標準。千百年來哲學家與宗教家們,也不斷思索這個問題,但仍舊很難有定論。 攤開國內外有關幸福感的學術研究,有關幸福感的概念演變,大致能分為四個階 段,茲分述如下: 在最初階段,認為一個人所擁有的外在條件決定幸福程度,例如社經地位、 教育水準、年齡等。也就是以外在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擁有的越多、 越好,越幸福。因此,許多學者投注心力,希望能找到能衡量幸福的外在標準,

(20)

但這部分的研究遭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每個人對何謂幸福的認知並不相同(陸 洛,1998)。例如:有人覺得擁有許多財富就是幸福;有人認為健康才是幸福的根 本;也有人把家人的融洽相處視為最幸福的事。 即使擁有相同的財富、教育狀況,對不同人而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感受 的幸福程度也不同;另一方面,就算是擁有不同條件,幸福感受不一定會有落差。 舉例來說,富人雖坐擁財富,但不一定感到快樂;窮人生活雖然窮困,但知足常 樂,享受心靈的富足。學者們漸漸發現單從外在標準來衡斷個人的幸福感受,有 其局限性,不足以說明每個人內在主觀對幸福的感受。 因此到了第二階段,重點放在「個人的主觀感受」,並開始關注到「主觀情 緒」的測量。此時,學者們將關注幸福感的焦點從外在標準轉移到個人的內在主 觀感受,是為「主觀幸福感」,以個人主觀的內在體驗來進行分析,且認為人們 的主觀幸福感狀況,取決於一段時間內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的權衡。一個幸福的 人首先在於其擁有心理上的健康,而這種健康狀態主要反映在人們的情感方面 (邢占軍,2005)。換言之,在一段時間內,人們知覺到的正向情緒較負向情緒 來的多,是謂幸福,反之則為不幸福。因此,將情緒感受的部分,納入幸福感的 研究內涵之中。但此時的研究仍將焦點置於情緒感受,忽略了人們對主觀幸福感 的「認知的評價」,因此在第三階段,出現了以認知的自我評估,來衡量主觀幸 福感的思潮。 此階段的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人類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 後的整體感覺,其概念接近於生活滿意度(陸洛,1998)。楊國樞(1980)指出, 幸福感為一種主觀評估,用來評價個體目前整體生活現況的滿意與愉快程度。 Diener、Suh、Lucas 與 Smith(1999)認為,幸福感是人們對自身生活滿意程度 的認知評價。 以上所述幸福感的定義,主要將焦點關注個人的認知評價部分,但短期情緒 因素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到第四階段,學者們開始結合情緒 與認知兩部分,並且在定義或研究工具上,皆進入了整合狀態。

(21)

Andrews 與 Withey 在 1976 年提出對主觀幸福感的看法,指出幸福感是個人

主觀經驗的整體評估,包含生活滿意程度、正負向情感三個成分(陸洛,1998; 劉敏珍,2000;Andrews & Withey, 1976)。Diener(1984)認為幸福感是主觀的 經驗感受,消極方面的定義是指沒有負向情緒就是幸福感,然而更重要的是積極 正向情緒的存在與影響,以及一種對整體生活層面整體評估後的結果。Diener 等人(1999)認為主觀幸福感包括了人們的情感反應、領域性的滿意度和對生活 滿意的整體性評價。Diener 與 Ryan(2009)回顧有關幸福感的文獻,說明主觀 幸福感為人們主觀評價其生活後,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而主觀評價的內容包含 生活滿意度、興趣、投入事務、情緒(對於生活事件的高興或悲傷)的判斷和感 覺,還有對於工作、關係、健康、休閒、意義、目標和其他重要面向的滿意度。 此外,大陸學者邢占軍(2005)表示,主觀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 (experience)。並非轉瞬即逝的情緒狀態,而是基於個人自覺或不自覺的自我反 省(self-reflection)而獲得的某種較穩定的正向心理感受(feeling)。因此,作為 一種體驗,主觀幸福感既包含了認知,亦包含了情感的成分。曾文志(2007)則 認為當一個人有正向的情意平衡(affect balance),體驗到大量愉悅情緒、極少不 愉快或痛苦情緒,並且滿意自己的生活,即可說是富有主觀幸福感的人。此類定 義同時兼顧認知和情緒的部分,包含了認知因素對幸福感的作用,以及情緒的影 響,因此在學術界廣泛被使用。 根據上述的描述,可以得知主觀幸福感所包含情緒與認知成分,並可以由正 向情緒、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三個部分所組成。本研究使用 Andrews 與 Withey (1976)提出對主觀幸福感的看法,指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經驗的整體評估,包 含生活滿意程度、正負向情感。作為本研究的概念性定義,此定義包涵了幸福感 的「認知」和「情緒」成分,除了看重個體長期對生活的認知評價外,也重視個 體的短期情緒經驗。

(22)

貳、幸福感相關理論

以下則由心理學角度探討幸福感相關理論,不同理論的切入及詮釋角度不 同,對於個體如何才能感到幸福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依照理論派別整理後分述如 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此派理論認為個體的幸福感受與需求有關,當個體的需求獲得滿足時,就會 產生幸福的感覺;反之,當內在的心理需求長期無法獲得滿足時,則會有不幸福 之感受(廖梓辰,1992)。以此概念為基礎,所衍伸的理論如下:

(一)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主張幸福與目標的達成有關,本理論假設人都具有一個內隱的需求模式為行 為之基礎,個人理想的達成會帶來幸福感(陸洛,1998)。也就是說,個人的理 想或目標的設定,會引發個體朝目標邁進,人們會有意識的去追求某些目標,當 達成這些目標時,會感受到高度幸福感。例如:想得到上司認同的屬下,會努力 做好上司交代的工作,當得到上司對其能力的認可與讚賞時,會感受到愉悅與成 就感。而幸福感就是在此時,所獲得的一種長期且穩定滿足的感受(Omodei & Wearing, 1990),反之,若無法達成或滿足,則使人感到不幸福。

(二)苦樂循環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若個體長期處於需求被剝奪的感受中,一但需求獲得滿足時,所隨之而來的

幸福感將愈強烈(李清茵,2003;Diener, 1984)。當一個人的生命中失去某種東

西時,個體才會有目標與需求;失去的越大,達成目標時所獲得的幸福感則越大

(涂秀文,1999;吳少萍,2009)。例如:曾經經歷窮困潦倒、白手起家的商人,

(23)

刻。 失去或需求不滿足會引發痛苦,但歷經痛苦過程後再達到目標,其所獲得的 滿足感受,又將人們帶至幸福的一端,苦樂同源,且痛苦與快樂相伴,幸福之前 必先有因缺乏所帶來的痛苦,是為苦樂循環理論。 (三)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人為群居的動物,藉由參與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以滿足親和、與人相伴 及休閒的心理需求(李清茵,2003),例如工作、運動、休閒、社會服務等。此 種活動投入的過程,除了能與他人互動、建立關係,還能發揮個人的潛能以滿足 個人的需求,進一步產生正向的成就感與價值感,此即為幸福(李清茵,2003; Argyle, 1987; Diener, 1984) 二、特質理論 本派理論認為,幸福的來源以「人」為主體,個體的人格特質以及對事物的 解讀方式正向與否,決定了個人是否能感受到幸福。分為人格特質理論與連結理 論,分述如下: (一)人格特質理論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感為一種穩定且持續的狀態,因此也受到一些穩定個人 特質的影響。所以擁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較能感受到幸福感,因而較為幸福。 許多研究也證實氣質和人格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幸福能量。 若以五大人格特質來做預測,發現不同的人格特質中,外向性和神經質和幸 福感有著最高度相關(Diener & Lucas, 1999 ; Diener & Ryan, 2009 )。外向性與 幸福感呈現正相關(Diener & Ryan, 2009; Lucas & Fujita, 2000 ),神經質則相反 (Diener & Ryan, 2009 ; Fujita, 1991 )。也就是說,擁有外向性人格較內向性人 格,較易感受到幸福;相較於情緒穩定,擁有神經質特質的人則較容易感受到不

(24)

幸福。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根據連結理論個體若能對事件做正向的詮釋,則能使幸福感產生。因對事情 的認知角度不同,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感受。以正向的 認知角度及態度解釋外在事件,較能促使正向幸福感的產生(李清茵,2003;顏 映馨,1999 ;Diner, 1984)。舉例來說,一百個人比賽,同樣拿了第二名的人, 其中一個將之解讀為已經贏了大部分的人了,為自己喝采;而另外一人則解讀為 輸了第一名,因沒拿到冠軍而懊惱,其事件對快樂程度影響是不同的。 三、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根據判斷理論的觀點,個體會以心中所設定的參照標準,和實際的生活狀況 作比較,而幸福感則來自與這些標準比較後的結果。而比較的標準可能來源有: 他人、自己過去經驗、理想目標與期待等等(李清茵,2003;陸洛,1998;Carp ,

Carp, 1982; Diener,1984; Michalos,1980),根據參照標準的不同,延伸出「適應理

論」、「範圍-頻率理論」、「期望水平理論」、「多重差異比較理論」、「社會比較理 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過去的經驗是一個人的比較標準。當一個人現在比過去好時,他會感到滿 足,意即幸福感來自於個體現況與過去的比較。然而,現在所遇到的正向事件, 激起情緒的力量會隨著時間遞減,並且此事件會成為個體過去經驗的一部分,並 且變成新的參照標準(Brickman, Coates, & Janoff-Bulman,1978 ; Diener & Ryan,

2009),例如一個人剛剛升遷時會感到很幸福,但隨著時間的過去,適應了升遷

(25)

(二)範圍頻率理論(Range frequency theory) 此理論是由適應理論所發展而來,個人將過去的生活事件作為幸福與否的參 照標準(Parducci,, 1982),但此參照標準亦將隨外在事件的影響而不斷改變(吳 少萍,2009;施建彬,1995)。意即此標準並非恆定,而是隨著個體的經驗累積 而不斷變動。 (三)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level theory) 若比較的標準為自己的期望,此則為期望水平理論。認為自己所期待與實際 現況之間的差距,影響了個體的幸福感。相關研究發現,個人常因現況與目標的 差距太大而感到焦慮,於是過高的期望離現況太遙遠,對於個人幸福感造成威 脅;而對自己過低的期望可能源自於過去的失敗經驗,亦對幸福感造成負向的影 響(Diener et al., 1999)。

(四)多重差異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幸福感來自於目前所擁有的,以及心中想要擁有的欲求間之差距,差距越小 越容易感到幸福(Chamberlain , 1988)。而衡量的個人欲求可能源於:a.有關他 人所擁有的;b.過去擁有過最好的東西;c.現在希望得到的;d.期望將來獲得的; e.值得得到的;f.自己認為需要的(吳少萍,2009;楊中芳譯,1997)。 (五)社會比較理論 發現自己過得比別人好,擁有的比別人多,個體就會感到幸福。此理論的參 照標準為他人,當個體與過得比自己差的人比較時,會發現其實自己所擁有的很 多,而有好的情緒感受;但與過的比自己好的人比較時,則會有自己有所缺乏或 不足的想法產生,而感到不快樂。 個體進行社會比較的歷程為(a)得到社會參照訊息(b)思考此參照訊息(c) 進行與反映社會比較結果(Diener et al., 1999)。透過此歷程,個體與他人進行比

(26)

較,進而影響到自身的幸福感受。此外,一個快樂的人傾向向下比較;而不快樂 的人則是習慣向上比較(Lyubomirsky & Ross , 1997)。

總結判斷理論的內涵,這些延伸的理論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幸福所參照的標準 不同,社會比較論的標準為「他人」;適應理論與範圍-頻率理論為「個人過去經 驗」;期望水平理論以「個人的理想」作為比較標準,而多重差異理論則將上述 三個比較標準融合為一,成為一個「多重比較標準」(施建彬,1995;吳少萍, 2009)。 四、動力平衡理論 除了內在穩定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到幸福感,也會受到外在短期生活事件影響 而使幸福感受有所波動。此外,當幸福感受到外在事件的影響而提高或降低時, 人格特質會形成一個平衡功能將幸福感拉回平衡狀態,即為動力平衡理論(吳少 萍,2009)。舉例來說,某人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升遷機會,此正向事件在短時間 內會引發相當大的正向情緒,此正向情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趨於平緩。

五、「由上而下理論」(top-down theory)與「由下而上理論」(bottom–up theory)

「由上而下理論」(top-down theory) 指出幸福感是來自於一個人與生俱來

的天性,影響他如何和這個世界互動。所以面對同樣事件,擁有正向心靈的人會 比較快樂,也就是說,正向的態度是造成幸福感的原因(Diener & Ryan, 2009)。

「由下而上理論」(bottom–up theory) 則是指幸福來自於正向生活事件的 點滴累積。一個人一生的正向或負向的時刻會被加總,產生人們知覺的主觀幸福 感。快樂或正向得時刻會產生幸福,所以當這樣的時刻越多,幸福會越多(Diener & Ryan, 2009)。 六、小結 由以上文獻的整理,除了得知幸福感概念的演進,也了解了不同學者對於「個

(27)

體如何能夠幸福」所建構出的理論。其中令研究者感興趣的是「期望水平理論」 (Aspiration-level theory)以及「由下而上理論」(bottom–up theory)。期望水平 理論的幸福感來源是期望的比較,而由下而上理論的幸福感則來自正向時刻的累 積。到底在愛情關係之中,個體會感受到幸福是源自於與過去、他人、理想標準 比較的結果,還是一種關係中良好互動的累積成果,將在後面相關章節做詳細的 論述。 參

、幸福感的測量

有關主觀幸福感測量,國內外的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和研究興趣出發,發 展了多種主觀幸福感測量工具 (邢占軍,2005)。以下則介紹幾種國內外常見的 測量方式及問卷,並說明本研究所欲使用的測量工具及原因。

一、生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

由 Diener 和 Larsen(1985)所編製,此量表以個體對於生活各方面的綜合 性評價來測量整體生活滿意度概念,例如:我對我的人生感到滿意;到目前為止, 我已經得到希望在人生中擁有的重要事物等。此量表共計五題,採李克特 7 點計 分方式。其內部一致性係數為.87,再測信度為.82;效度採建構效度,共可以解 釋 66%的變異量。此量表內容簡單明瞭且適用於各年齡層(孫若馨,2009),擁 有良好信、效度,且經常被做為衡量主觀幸福感之工具。

二、牛津幸福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OHI)

Argyle、Martin 與 Crossland(1989)參考貝克憂鬱量表所編製而成,此量表

有別於「生活滿意度量表」將幸福感視為一種整體性的生活滿意度評價,而將之 分化為七個主要概念:樂觀、社會承諾、正向情感、掌握感、身心健康、自我滿 足、心理警覺等,以這七個向度來衡量個體的幸福感受程度。信度方面,內部一

(28)

致性係數為.87~.90,效標關聯效度為.43。

三、中國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 CHI)

陸洛(1998)參考「牛津幸福量表」,並加入了華人文化對於幸福感有關的 概念編製而成,內容包括:自尊的滿足、家庭與朋友等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 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活的比別人好、自我控制與理想的實現、 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等九個項度。信效度部分,其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95、 再測信度 .66,此量表與正向情感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的相關頗高,介於 .48 ~ .62 之間。

四、整體情感與幸福指數(Indices of General Affect and Well-Being)

由 Campbell、Converse 與 Rogers(1976)發展出來,此量表包括「整體情 感」與「生活滿足感」兩部分。「整體情感」由八個語意差異類型的測量題目組 成,如「充實的---氣餒的」,採七點量尺;「生活滿足感」則為單一測量題。在信 度方面,「整體情感」八個測量題的Cronbach α 值為 .89,與「生活滿足感」單 題的相關為 .55,再測信度為 .56;「幸福指數」的再測信度則為 .43。效度方面, 幸福感指數與測量害怕和擔憂的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為 .20 與 .26,而整體情感 指數與另一個幸福感的分數相關係數為 .52(引自 巫雅菁,2001)。

五、整體幸福狀況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本量表為 Dupuy 於 1970 年為美國「全國健康統計資料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所編制,分為「對健康的憂慮」、「精力」、「滿足與有

趣的生活」、「沮喪/快樂的心情」、「情緒/行為的控制」、「放鬆相對於緊張/焦慮」 等六個分量表。其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56 ~ .88,再測信度為 .85;效度部分,其 與焦慮量表、抑鬱量表的綜合相關係數為 .69(引自 顏映馨,1999)。

(29)

本量表為 Watson、Clark 與 Tellegen(1988)所發展,本量表由正向與負向 情緒形容詞各十題組成,採五點計分。正向情感的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 α 為 .86 — .90 之間;負向情緒則為 .84 — .87。在主觀幸福感的定義當中,可分 為生活滿意度與正負向情緒兩部分,故在許多幸福感相關論文之中,此量表常與 生活滿意度量表共同使用於評量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以上為國內外研究主觀幸福感時常使用的測量工具,本研究對於主觀幸福感 的概念性定義採用 Andrews 與 Withey(1976)提出對主觀幸福感的看法,指出 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經驗的整體評估,包含生活滿意程度、正負向情感。此定義, 除了看重個體長期對生活的認知評價外,也重視個體的短期情緒經驗。能夠同時 囊括幸福感的認知及情緒面向。因此,根據此定義的概念,本研究使用 Diener 和 Larsen(1985)所發展的「生活滿意度量表」,來評估主觀幸福感中的「認知」 成分;以及 Watson、Clark 與 Tellegen(1988)發展的「正負向情緒量表」來評 量主觀幸福感的「情緒」成分。這兩個量表發展已久,擁有良好的信效度,並在 國內外幸福感的研究中被普遍使用,故本研究將之作為評量主觀幸福感的工具。

肆、幸福感來源-愛情關係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有許多,包含社會關係、財富、健康、教育、性別、職涯

等(Diener & Ryan, 2009),而本研究即將聚焦在「社會關係」之中。社會關係所

指範圍很廣,包含了與朋友、家人或與親密伴侶的互動關係。擁有高幸福感的人

通常有比較親密和支持性的社會關係(Diener & Biswas-Diener, 2008)。許多研究

顯示人們生活最好的部分,常常發生在他們和其他人有良好互動的時候(Diener

& Ryan, 2009)。一般說來,人們和其他人在一起時,通常比較快樂。除此之外,

像婚姻這樣的社會聯繫也可以增加主觀幸福感,許多證據顯示已婚的人普遍比未 婚的人快樂(Lucas, Clark, Georgellis, & Diener, 2003)。

在所有社會關係之中,最令研究者感興趣的是與伴侶的「愛情關係」部分。 愛情關係的建立對個人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成年早期的人們。根據 Erikson

(30)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成年早期階段主要發展任務為親密關係建立,是追求被愛與 被關懷親密關係最強烈的時期(引自 張春興,1989)。因此,透過與異性交往, 可建立友誼關係或是進而發展戀愛關係,以滿足其友愛親密的發展需求。而在此 階段,能否與他人形成親密相伴的關係,對往後的心理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一段美好的愛情關係,常使關係中的兩人沉浸在快樂之中。在許多過去的研 究裡,早已經明白的指出戀愛對人們的影響。例如,Diener 和 Seligman 在對快 樂者的研究裡,發現快樂程度在前 10%的人們,幾乎都處於一個戀愛關係之中(洪 蘭譯,2003)。在社會關係之中,戀愛對幸福感的影響具有最大的強度,並可以 引發最強的正向情緒(施建彬、陸洛譯,1997)。 由上可知,社會關係中,愛情關係可能會帶來莫大的正向感受。但是,相反 的,關係的結束或不良,則會造成極大的負面情緒及不滿。舉例來說,當受試者 描述上一次發生在身上的不幸事件時,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回答失戀(洪蘭譯, 2003),研究中也指出情人分手是最主要的情緒壓力原因。 因此,愛情關係對於一個人的情緒、幸福感受有決定性的影響,然而在愛情 關係之中,到底是什麼讓人們感到幸福?關係之中是否存在著所謂幸福的要件? 這些要件,也許是某種外在條件,或者是一種彼此契合的感受,抑或是兩人擁有 難以被輕易取代的互動或回憶等。擁有了這些要件,是否能讓關係中的兩人更容 易有段幸福滋養的關係?而缺乏了這些幸福要件,是不是容易導致關係中有所缺 憾,感受到較低的幸福感,或者,導致一段戀愛關係的破裂,此為本篇研究所欲 探討之部分。 根據上一個部分所述幸福感的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level Theory),個 人會以現實生活中所擁有的事物,與心中所設定的標準或想要的作比較。一個人 能否感受到幸福,則是來自於此比較後的結果(李清茵,2003;陸洛,1998;

Carp& Carp, 1982; Diener, 1984 ; Michalos, 1980)。目前所擁有的與心中設定的標

準差距越小,越容易感受到幸福;反之,差距越大,越容易感到不幸福。若以判 斷理論來檢視愛情關係中的幸福感,則幸福感來自於目前的這段關係與自己內心

(31)

的期望的比較,此期望可能包含了對方的個人特質條件、兩個人的互動模式或是 關係的互動品質等。當目前的關係與理想標準差距越小,則個體在關係之中越容 易感受到幸福。由此可知,此理想標準對愛情關係中的幸福感有所影響,因此, 接下來的章節將把討論的重點放在理想伴侶條件的內涵及男女差異上。

(32)

第二節 伴侶條件差距與幸福感

由前節所述,理想標準對於戀愛關係中的幸福感有所影響,那常被使用來評 估伴侶有無符合理想的標準為哪些呢?這樣的標準條件和期待又是從何被建構 出來?而不同性別所重視的理想條件與標準是否有所不同?而這些被建構出來 的理想標準,又有哪些是通往幸福的關鍵要素?此為研究者所欲深入探討的問 題。因此本節將分為理想伴侶條件的形成與分類、理想伴侶條件的內涵與性別差 異、伴侶條件差距對幸福感的影響三個部分討論之。

壹、理想伴侶條件的形成與分類

對於另一半,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期待,也許是希望對方溫柔體貼, 又或許希望能有姣好的面貌等。這些期待是怎麼形成的呢,又有哪些條件是被人 們所重視的呢?以下將介紹理想伴侶條件的形成以及分類方式。 一、理想伴侶條件的形成 人們利用過去所建構出來對於伴侶的理想條件標準,來選擇伴侶,評估是否 與對方發展進一步的關係。這樣的條件標準在無形之間變成兩性是否進入關係的 重要關鍵。然而這樣的理想條件又是怎麼樣被建構出來呢?根據社會認知觀點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s),個體會藉由所處的社會環境所灌輸的訊息、對他

人的觀察,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建構出自己對於理想伴侶的條件與標準(李良 哲,2002)。胡芳綺(2011)在研究中也指出理想伴侶意象形成的相關的因子有 許多,包括:家庭經驗、自我意象、過去感情經驗,以及社會網絡與社會文化等。 從日常生活所接觸的訊息,我們不斷建構自己對於理想伴侶的期待,不論是透過 電視劇、電影所描繪的戀愛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形象;還是親友對於擇偶標準的 灌輸;亦或自己過去戀愛經驗所帶來的影響等。這些訊息,逐漸形成個體對於伴 侶特質條件的標準,而此認知結構不論在個體建立關係之前,還是評估一段現有

(33)

關係時,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根據 Darwin 演化觀點(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引自 李良哲,2002),個 體為了能讓子代順利的繁衍及適應環境,因此在選擇配偶時會發展出一些特殊認 知機制及標準。擁有某些特質的雄性(或雌性)在爭取配偶時,比較容易受到異

性的的青睞,獲得繁衍優勢(引自李良哲,2002)。Buss & Schmitt(1993)提出

以演化論為基調的性策略論(sexual strategies theory),認為此種演化而來的擇偶

的心理機制,個體未必意識的到,但此種演化而來的認知結構,可驅使人類繁衍 出具有生存競爭力的下一代。 不論是社會認知理論,還是演化論所言,這樣的心理機制提供人們在決定開 始一段關係或是處於一段關係時,進行評估、解釋、調節。這三項功能在親密關 係的早期階段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Fletcher et al., 2000) 二、理想伴侶條件的分類 而哪些特質條件是為人們所重視呢?雖然每個人生長背景略有不同,所建構 出的理想標準會有些許的差異。但在日常的言談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特質是普 遍為人所喜愛,並且覺得是重要的擇偶條件。Buss(1989)對三十七個不同文化 做調查,其中亞洲部分包含了大陸及台灣,其結論顯示:不分種族,人類在選擇 伴侶時的確有共通的偏好。到底擁有怎樣的條件才能受到異性的青睞呢? Fletcher、Simpson、Thomas 與 Giles(1999)以開放回答的方式蒐集受試者 心目中理想伴侶特徵的語彙,歸納出理想伴侶的特徵結構,也有類似的結果。包 括溫暖與可信(warmth-trustworthiness)、活力與吸引力(vitality-attractiveness)、 地位與資源(status-resources)三種認知成分。其他學者所進行的擇偶研究,結 果亦指出親密與承諾(intimacy and commitment)、吸引力與健康(attractiveness

and general health)、社會地位與資源(social status and resources),這三種變項在

擇偶過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Buss & Schmitt, 1993)。

(34)

以及「內在、無形的條件」兩部分。如馬健君(1993)將家世背景、外貌等視為 「有形的、外在的條件」,而人格、才智、品德等則為「內在的、無形的條件」。 另外,也有將之分為「工具性條件」、「表達、情感性條件」兩種。認為能滿足安 全感、經濟上的需要者,是為「工具性的選擇標準」;而能滿足心理的需求,及 感情的和睦者,則稱之為「表達性的選擇標準」(吳靜吉,1994)。陳素琴(2000) 也將擇偶條件分為「工具性條件」係指外加、外在的條件,諸如:外貌、職業、 身體健康、經濟能力、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族群特性;而「情感性條件」係指 內在的、感情的、人際有關的各種條件,包括:勤勞、品行端正、有責任感、孝 順、聰明才智、專情等。 李良哲(2002)以台灣人為樣本,使用開放式問卷調查有關理想伴侶的詞彙, 並請受試者評斷每個辭彙的重要性程度。結果顯示台灣人的理想伴侶知識結構可 將之分為六個因素(內在資源、溫暖親和、行動吸引力、可信、外表吸引力、外 在資源),或是三個因素(溫暖可信、吸引力、資源)。張思嘉(2001)以深入訪 談的方式蒐集選擇理想伴侶的關鍵因素,發現在選擇的過程中,受訪者對未來伴 侶在生理特質(如身高、長相、健康)、心理特質(如人格特質、能力),及社會 特質(如學歷、職業、經濟狀況)會有某種程度的期待。 綜觀之前所述之分類,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國外學者 Fletcher 等人(1999) 所提的「溫暖、可信賴」,還是國內學者李良哲(2002)所提的「溫暖親和、可 信」,這些條件都是屬於伴侶的心理特質,選擇擁有溫暖與可信特質的伴侶,不 但能促進兩人的相處上的和諧與親密感,還可以期待對方是個好的父母親;而「活 力與吸引力」以及「行動吸引力、外表吸引力」可將之視為理想伴侶的生理條件, 重視對方的活力與吸引力等生理條件則將可獲得健康、有繁殖能力的配偶,確保 子代的健康;而「地位、資源」與「內、外在資源」則為社會條件,選擇擁有較 高地位與資源的伴侶,將可穩定提供下一代所需的資源。 擁有這三項條件的人,勢必在選擇伴侶或是被選擇時較佔優勢,但對於不同 性別、背景、生長環境的人來說,在對未來可能伴侶進行標準評估時,每項條件

(35)

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例如:家世背景較好的家庭在中國傳統門當戶對的觀念之 下,可能影響在選擇伴侶時將對方的地位資源,當成是首要看重的標準;女權高 張的今日,也許擁有所謂「新好男人」特質的人容易受新女性們的青睞。到底對 於人們而言,這些條件有無選擇的先後順序?而不同性別的人,對於這些標準的 看重程度是否有所差異?為接下來所要討論的部分。

貳、理想條件內涵與性別差異

根據演化論的親職投資說(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李良哲,2002 ;Trivers,

1972),兩性由於性生理條件及角色不同,女性對於子代的基本親職投資高於男 性,故女性會採取一種較為嚴苛的擇偶標準。除此之外,也因為兩性角色的不同, 故所演化出的擇偶心理機制標準的比重順序也略有差異。 一、溫暖可信 根據李良哲(2002)以台灣人為樣本所做的研究,蒐集有關理想伴侶條件詞 彙,透過因素分析分為六個因素(內在資源、溫暖親和、行動吸引力、可信、外 表吸引力、外在資源),或是三個因素(溫暖可信、吸引力、資源)的知識結構, 其中溫暖親和與可信內涵包括了: (一)溫暖親和:談的來、看的順眼、能溝通協調、坦誠率真、有包容心、能同 甘共苦、待人誠懇、心胸開朗、脾氣好、誠懇、溫柔體貼等特徵。 (二)可信:忠厚老實、樸實、顧家、孝順父母、喜歡小孩、心地善良、有禮貌 等。 從演化論的觀點觀之,若能尋覓到擁有上述特質的伴侶,意味著獲得能夠扮 演稱職父母親角色的對象的機會較大(李良哲,2002)。從上述字彙中,不難發 現這些特質,不但能促進兩人的相處上的和諧與親密感,在未來組成家庭時,這 些特質也代表了伴侶成為一位好父母親的可能性。Simpson 和 Gangestad(1992)

(36)

也在研究中發現,讓兩性在條件上評分,呈現能夠促進親密關係的因素為和善、 忠誠、會是一個好的父母親等。 而在這些擇偶的心理條件中,不同性別所看重的特質是否有所差異呢?林儒 君、林璟玲(2007)在以大學生為樣本的研究中,顯示男大學生重視的伴侶心理 條件為:聰明才智、個性開朗、體貼等。另外,黃麗煌(2003)也指出男性對溫 柔婉約的小女人難以抗拒。男性偏好忠誠、溫柔、友善的伴侶;女性則是偏好具 有可依賴性、情緒穩定、善良的人格特質,而這些特質與能夠成為好父親有著高 相關。Buss(1989,1991)的跨文化研究中,在評斷對伴侶的忠誠程度時,發現 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男性普遍都對「忠誠」這項特質感到在意,並且高於女性。 而在亞洲的中國、印度及台灣,女性對伴侶的忠誠度注重程度與男性相當,並且 高於其他文化的女性。 Botwin、Buss 及 Shackelford(1997)以五大人格為基礎,研究結果顯示: 新婚女性對於五大人格的重視程度甚於男性;對於約會情侶而言,女性只有在外 向支配性、開放性、聰穎性、比男性更為重視。黃宜慧(2010)利用「華人基本 性格向度量表」檢視男女在選擇伴侶時所看重的心理條件,發現男性希望自己伴 侶的人格特質為:誠信仁慈與溫順隨和。女性對於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伴侶特質 為:誠信仁慈、溫順隨和及精明幹練。莊耀嘉(1992)在檢驗演化論的性策略論 與親職投資說的性別差異研究中,發現女性在選擇伴侶時,更偏好對象具有嚴謹 自律(如努力工作、認真負責、可依賴)、成熟穩重、積極剛毅的性格。 這些特質能讓兩人相處更和諧與親密,對於要攜手共度未來的兩人,這些心 理特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即使重視的向度有些微的不同,但不論男女皆 看重對方的心理特質,其中,女性又較男性更為重視對方是否符合理想心理特質 (林儒君、林璟玲,2007)。 二、活力、吸引力 根據李良哲(2002)的蒐集結果,有關於吸引力的部分包括行動吸引力力與

(37)

外表吸引力二種: (一)行動吸引力:包括熱情、大方、健談、樂觀、浪漫、幽默風趣、人際關係 良好、親切、有活力、喜好運動等。 (二)外表吸引力:氣質、感性、美麗、可愛、外貌端正等。 重視這些親密伴侶的個人特徵,將可能獲得身心健康、有社會競爭力與後代 繁殖力的對象(李良哲,2002)。面貌與體態是人們初見面時評量對方的最主要 的標準,當然對於美醜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雖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但在 決定要和對方進入關係之前,對方的相貌對自己來說是否「順眼」,依然是相當 重要的評估標準。李元墩與鄭瓊月(1995)提到,大多數人還是存在著以貌取人, 亦即由外表來選擇伴侶,面貌與體態被視為兩性交往之前評價的條件。既然外表 這麼重要,到底人們所重視的外表標準是否存在著性別差異呢? 就日常生活的觀察,例如:電視劇、雜誌上的俊男美女,不難發現對於兩性 外貌賦予的期待與標準。理想中的女性身材勻稱、年輕貌美、迷人的氣質;而理 想男性則是高大帥氣、體格強壯、流露出健康陽光的氣息。的確,根據學者們對 於兩性伴侶的外貌期待研究結果中,也可發現相同的條件標準。舉例來說,男性 在擇偶時,傾向選擇年輕、身材豐滿、美麗的女性(Buss & Schmitt,1993;Gangestad

& Thornhill,1997);男性較偏好年輕、具外貌吸引力的女性(陳雅麗,2001);而 女性比較在乎的是男性的身高及體格(卓紋君,2000)。 雖然兩性都會以貌取人,但對於生理條件的重視程度,則是男性大於女性。 黃宜慧(2010)指出在挑選短期親密伴侶時,男性與女性皆重視伴侶的生理條件, 但其中男性又較女性重視;South(1991)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重視年輕及生 理上的吸引力;張思嘉(2001)指出在擇偶期待上,男性較女性重視生理特質, 期待對象能夠年輕貌美。 我們可用性演化論以及社會認知的觀點,來解釋為何男性在選擇對象時比女 性看重外貌條件。根據性演化論的觀點,男性重視女性的年輕貌美隱含著冀求較 具有生育力、較可能生育出具有競爭力後代的對象;而從社會認知的觀點而言,

(38)

男性重視女性的外貌則是社會增強的結果,當男性擁有貌美的女性伴侶時,既可 達到社會的期許,也可提昇自己的形象(李良哲,2002)。 三、地位資源 理想親密伴侶知識結構中所提到的資源包括「內在資源」與「外在資源」二 種內容成分(李良哲,2002)。 (一)內在資源:有主見、能獨立自主、有智慧、有上進心、博學、有自信、思 想成熟、有理想等。 (二)外在資源:擁有財富、家室背景好、賺錢能力強、善於理財、學歷等。 重視這些伴侶的個人特徵,將可能獲得提昇自己的社會地位與使經濟生活獲 得保障的對象(李良哲,2002)。不同性別對於伴侶經濟條件的重視程度不同, 其中女性比男性更重視伴侶的經濟條件(黃宜慧,2010)。 South(1991)研究發現,如同男性重視伴侶年輕及生理上的吸引力,女性 擇偶則偏好看重對方的經濟能力、高的社會地位、努力工作以及可依賴的人格特 質。尤其台灣女性的擇偶條件仍不脫經濟訴求(黃宜慧,2010)。張思嘉(2001) 也得到同樣的結果,受試者對於未來配偶在社會特質的期待中,女性特別注重未 來配偶的經濟狀況。 大致而言,女性在選擇伴侶時常會選擇資源多、地位高、經濟能力佳、健康 情形良好、穩定可靠且年長的男性(林儒君、林璟玲,2007)。台灣社會常說的 「三高男」,也就是「身高高、薪水高、學歷高」,擁有這三項條件似乎在婚姻市 場裡比較容易受到女性青睞。身高為生理條件,而薪水與學歷則為社會條件。高 學歷意味著未來在工作上或是經濟上有較大的發展性,也就是說獲得穩定經濟資 源的可能性比較大。男性通常會以自己的學歷為上限,希望對方的學歷比自己 低;而反觀女性,常會以自己的學歷為下限,希望對方的學歷比自己高(彭駕騂, 1994)。由上可知,在地位資源方面,不同性別所重視的程度不一,到底又是怎 樣的因素而導致這樣的性別差異呢? 基於演化論的觀點,男性必須提供食物、居所、保護自己的子代,因此女性

(39)

在面對選擇自己未來的伴侶時,特別注重經濟狀況(黃宜慧,2010)。「親職投資 說」也說明了女性在對自己子代的存活所要付出的代價,相較之下是大於許多 的,因此女性不得不特別注意未來配偶的經濟狀況(Trivers, 1972)。在跨文化的 研究中也發現,女性希望男性的經濟地位高於自己,原因是這樣的男性可以給女 性更多所需的資源,且較能確保自己的子代受到穩定且足夠的照顧(Buss, Abbott & Angleitner, 1990; Buss, 1991)。 但由於社會的變遷,像這樣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雙薪家庭社會裡似乎已有轉 變,男性也開始將女性的經濟能力列入擇偶條件之一。賺錢養家不再是男性唯一 該做的事,而女性也不再只是在家做家事帶小孩,性別角色的分工不再侷限(黃 宜慧,2010)。因此,國內許多研究者也得到了不少相同的結論,經濟能力也開 始成為男性在面對擇偶時所看重的因素之一(林秋萍,2001; 邱奕嫻,1999;黃 宜慧,2010)。 周文欽(1996)研究中小學的女老師遲婚問題也發現,擇偶的社經條件「男 高女低」的觀念已漸鬆動,而男性對於「賢妻良母」的要求也漸寬鬆,女性選擇 「新好男人」的意識逐漸抬頭。對於現代女性而言,在擁有職場生存能力以及能 提供自己所需資源的同時,對於對方的社會條件要求有些改變,以往冀求依賴對 方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想法開始動搖。 綜合以上分類,李良哲(2002)利用所發展的量表,進行理想親密伴侶的知 識結構研究,並檢視男女對於上述不同條件類別的重視程度。雖然發現男女都較 重視溫暖親和、內在資源、可信等內隱的內在個人特質,較不重視外在資源、外 表吸引力、行動吸引力等外顯的外在個人特質。但比較性別差異時,會發現女性 比男性更重視內在資源、溫暖親和、行動吸引力、外在資源;而男性比女性更重 視外表吸引力。此研究除了支持演化論的親職投資說(Trivers, 1972),女性在追 求親密關係對象或建立親密關係時比較挑剔,並說明了不同性別對於理想條件重 視的差異。

(40)

四、小結 基於以上文獻我們可以歸納出:依照社會認知的觀點,男、女性社會化經驗 的不同,衍伸出不同的擇偶標準;或者依據演化的觀點,雌性動物對子嗣的親職 投資量超過雄性動物,因此雌性動物的擇偶策略較為嚴苛。在條件的重視程度方 面,男性較女性重視生理特質;女性則較男性重視心理及社會特質。綜觀上述, 本研究因而提出假設一:男女對於理想條件重視程度有所差異。此差異具體展現 在不同理想條件的重視程度上:男性較重視伴侶的活力吸引力;而女性則是較看 重伴侶的溫暖可信和地位資源。

參、理想伴侶條件的測量

一、理想條件量表(Ideal scales) Fletcher,Simpson,Thomas 與 Giles(1999)所發展,用來評估受試者的理 想伴侶條件概念。由一些個人或人際互動特質所組成,以李克特氏七點量表評 分。本量表分為三個分量表,分別為:溫暖/可信(20 題,如:善解人意的)、活力/ 吸引力(16 題,如:外向、性感)、地位/資源(7 題,如成功、財務穩定)。其三 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82~ .93,再測信度 .75~ .86。 二、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量表 李良哲(2002)透過開放式問卷蒐集受試者對於理想伴侶條件的相關詞彙, 統整後編成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量表,並經過第二階段受試者的填答後,將不 合適的題項刪除,發展成由 56 個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題項所組成的量表,以 做為評估理想親密伴侶條件重要性的工具。此量表以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計分,56 個題項區分為六個因素:內在資源(10 題)、溫暖親和(15 題)、行動吸引力(10 題)、可信(7 題)、外表吸引力(9 題)、外在資源(5 題)。六個因素的內部一 致性係數分別是:內在資源 .85、溫暖親和 .86、行動吸引力 .82、可信 .76、外

(41)

表吸引力 .77、外在資源 .76。此六個因素的再測信度介於 .69 至 .81。 而在此研究中,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也可視為三因 素結構溫暖可信(溫暖親和、可信)、吸引力(行動吸引力、外表吸引力)、資源 (內在資源、外在資源)。 三、擇偶偏好量表 A 林秋萍(2002)以問卷訪談 50 位未婚青年,以開放式句型填答,蒐集一般 未婚青年所認為理想伴侶應具備的條件,經由研究者潤飾編成擇偶偏好量表,採 李克特四點量表計分,包含個人條件、能力條件、社會條件、情感條件等因素。 四、擇偶偏好量表 B 林儒君、林璟玲(2007)在大學生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擇偶偏好研究中, 參考徐新娣(2003)「擇偶條件偏好量表」和林秋萍(2002)「擇偶偏好量表」編 制而成,此量表為五點量表之計分方式,並分為心理條件、生理條件、社會條件 三個因素。 此外除了以上工具外,黃宜慧(2010)在理想伴侶特質與戀愛滿意度:演化 論觀點之檢驗研究中,分別以「偏好的臉型及身型量表」來評估理想伴侶的外貌 條件,以楊國樞(1992)「華人基本性格項度量表」來評量受試者所偏好的理想 伴侶性格條件。 以上量表為國內外學者常用來評量理想伴侶條件的工具,其中 Fletcher 等人 (1999)利用「理想條件量表」(Ideal scales )除了評估對理想條件的偏好外, 同樣的題項也用來評估受試者現實世界中的伴侶與心中理想伴侶條件間的差 距,採用李克特氏七點量表,分數高代表伴侶越符合理想條件,而分數越低代表 伴侶條件差距越大。而李良哲(2002)也用類似的做法,來評估理想伴侶與現實 伴侶的差距。同樣是利用理想親密伴侶個人特徵量表的 56 個題項,讓受試者針 對現實的伴侶,評估該對象在各個人特徵題項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差異程度。差

數據

圖 3-2  伴侶條件量表因素模式圖(N=306)  (二)信度分析
圖 3-3  愛情關係量表因素模式圖(N=306)    (二)信度分析
圖 3-4  正負向情緒量表因素模式圖(N=306)  (2)信度分析
圖 3-5    中介模式示意圖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These are quite light states with masses in the 10 GeV to 20 GeV range and they have very small Yukawa couplings (implying that higgs to higgs pair chain decays are probable)..

在成年期,大多數人都想尋求穩定和 滿足的關係。為了得到愛、安全感和 一個伴侶,有些人會選擇結婚。生兒 育女令 一 些人更 懂 得愛護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假若香港政府欲專為強化傳統社會 的五倫關係,多設一天公眾假期, 現 正向香港市民諮詢意見, 試以中五 學生身份, 撰寫建議書一份,

•親密伴侶暴力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虐待長者

To make a study of the challenge of special horizontal SCM and uncertain fuzzy partner relationship they’re facing, analyz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 a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