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戒菸行為改變階段之相關因素探討

一、背景因素

影響男女戒菸的因素有所不同,以青少女而言,父母親教育程度較 高,父母婚姻狀況為雙親的家庭,較傾向於戒菸,青少男則沒有顯著差 異(phyllis, Joan, & David, 2001)。Waldron & Lee(1990)研究指出高三學 生,其父母親教育程度愈低者,較少嘗試戒菸。也有研究持相反意見,

認為性別在戒菸行為上沒有顯著差異(Woodruff, Lee, & Conway, 2006;Zhu.

Jichao, Suzanne, Won, & Ann,1999)。學業表現經研究發現也是決定是否戒 菸的重要因素(Hu, Lin, & Keeler, 1998)。

有研究(Rutger, Ronald, Hein, &Maria, 1998)指出,青少年吸菸量與戒

和維持期。

在一項影響高中學生戒菸行為改變階段因素的研究發現,尼古丁依 賴程度與戒菸有關,亦即尼古丁依賴程度越低,越傾向於考慮戒菸或已 在戒菸(Ham &Lee, 2007)。另一項研究指出,戒菸者尼古丁依賴程度顯著 低於吸菸者,平均數為1.7 及 2.9(Lorena, Linda, & Vaughn, 2001)。

在探討青少年戒菸經驗與戒菸意願之研究中發現,戒菸次數(曾在 過去一年戒菸超過一天或更長),在準備期顯著高於沉思前期。

二、個人因素

吸菸對人體的危害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是耳熟能詳,但大部份高中學 生即使知道菸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但不相信疾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黃淑 貞,1997)。有研究指出如果透過網際網路,將戒菸課程應用於高職學生,

發現如果增加吸菸學生菸害知識、導正拒菸態度,對吸菸行為有控制效 果(張惠芬、葉美玲和陳興夏,2002)。就曾經吸菸和目前吸菸的青少年來 說,菸害知識仍然不足(柯珊如,2002)。在吸菸及戒菸知識方面,根據研 究指出,吸菸學生在菸害知識方面仍以「戒菸知識」較為缺乏(張明惠,

2004)。

在拒菸態度方面,青少年會想吸菸一定有其複雜的因素,尤其與社 會心理因素有極大的關聯,包括滿足好奇心、表現成熟感、反抗權威等 情緒,青少年即會以菸、酒或成癮藥物,作為對社交或個人生活所產生 之回應(李景美,2008)。拒菸態度愈正向,愈不容易吸菸(賴鐘璇,2008) 在吸菸危險知覺方面,青少年會因為吸菸所造成健康、金錢及外表 的影響而採取戒菸。女生較會因為外表和形象而戒菸,男生戒菸的主要 原因是強調希望戒菸能加強運動方面的表現(Turner & Mermelstein,

2004)。李淑卿(2003)的研究指出,學生健康知覺較高,了解吸菸的危害

後,家人及朋友支持鼓勵及在省錢的考量下,皆為影響戒菸是否成功的 因素。

在戒菸自我效能方面,Bandura(1977)認為行為會受效能預期及結果 預期的影響,效能預期即自我效能,指一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執行某特 定行為所具有的信心。有研究指出在戒菸方面,自我效能與吸菸行為間 有高度相關,同時也是預測戒菸行為的重要因素(Lawrance & Rubinson, 1986)。Lawrance & Mcleroy( 1986)也發現自我效能與實際採取行為間有密 切關係。Kim(2006)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拒菸自我效能在不同戒菸行為改 變階段呈現顯著差異性;戒菸自我效能在沉思前期顯著低於其它改變階 段。另有研究也發現,青少年戒菸自我效能與戒菸行為改變階段有顯著 相關,處於準備期的戒菸自我效能顯著高於沉思前期及沉思期(Woodruff, Lee, &Coneay, 2006)。

三、家庭因素

Bandura(1986)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個人的認知及行為源自於觀察別 人所得;因此根據上述理論,有研究發現青少年觀察到父母親吸菸,因 而讓自己更有機會繼續吸菸,沒有了父母適當的鼓勵或支持,青少年可 能會減少戒菸的意圖,很難戒除吸菸的行為(Collins & Ellickson, 2004;

Macy, Seo, Chassin, Presson, & Sherman, 2007)。余致力等(2004)調查發 現,九成以上的青少年周圍有人吸菸,依序為親戚、父母親,校外朋友、

同班同學等,此顯示家庭因素對青少年戒菸有重要的影響。

Bricker,et al(2009)研究指出,父母如果早一點戒菸對子女戒菸有長遠 的影響。Phyllis,et al(2001)探討美國青少年戒菸因素的研究發現,雖然家 人的吸菸情形與戒菸行為無顯著關係,但在態度方面,家人如果愈不同 意青少年吸菸,青少年愈傾向於去戒菸。

由以上多數研究得知,住在同一家庭中成員的吸菸行為會影響家中 青少年的吸菸行為,特別是父親影響兒子,母親影響女兒以及兄姐影響 弟妹,此種現象可能是來自於孩子對家庭成員行為的模仿,也可能是家 人對吸菸行為的包容所致。所以在探討家人行為對青少年吸菸行為的影 響時,應考慮父母雙方及兄姐的影響。

四、同儕因素

從青少年積極尋求“自我認同”的特質來看,青少年之所以吸菸,是 感覺吸菸會讓他們變的較成熟及有成就感、有自信及有社交的能力,有 的是感覺吸菸會讓自己變的很“酷”及很“獨立自主”的樣子;從“好奇心”

的特質來看青少年的吸菸行為,他們對吸菸會覺得新奇、吸引並亟欲知 道吸菸是怎麼一回事;青少年會對吸菸產生好奇心,源自於觀察到家庭 成員包括父母、兄姐及其它親人經常在他們面前吸菸,青少年特別想知 道到底他們在做什麼以及如何使父母親會去吸菸既然有榜樣可遵循,也 成為影響青少年吸菸重要的因素(Denise et al., 2003)。

青少年一方面想“展翅高飛”,積極尋求從父母身邊及其他威權體制 爭取獨立自主,一方面又亟於尋求新的認同。Denise 的研究(2003)指 出青少年開始吸菸,並不是因為他們很想吸菸,而是努力在建構及修正 他們的形象,甚至於只是想挑戰父母親及法律規範;青少年常常會將個 人形象(images)、魅力(glamour)、獨立(independence)、生活型態(life style)、同儕(peers)及大眾偶像(media)加入後,顯示出很有魅力的 形象,是引導青少年吸菸的主要因素;透過電視及電影,青少年看到的 是吸菸很“酷”、很有魅力、好像很會享受生活、很性感;青少年從媒體 來模仿吸菸者的肢體語言,因為某些特別的姿勢或動作,讓青少年覺得 是他們創造自己形象的學習榜樣,這是一種正確的方式,連帶也學會了

吸菸這種崇拜偶像吸菸的形象,是青少年時期所刻意追求的風尚,大家 都趨之若騖,也就增加了青少年吸菸的可行性。

許多研究發現人格特質與戒菸行為,特別是與青少年之戒菸行為有 關;當青少年決定要吸菸時,他們僅著眼於滿足短暫的好處,如耍酷、

叛逆、解悶,卻忽略了吸菸所帶來長期的危害,他們認為吸菸的風險可 以被控制,他們有能力可以戒菸(Slovic, 2000),上述人格特質如果青少 年情緒上不被憂傷及壓力所左右,在同儕、學校中具備高度應對進退的 技巧,自然戒菸率會比較高(Backinger& Leischow., 2001);另外研究指 出青少年會想戒菸最常見的動機是關心到現在以及未來的健康問題。事 實上當青少年真的很想戒菸時,就會想到吸菸所產生的負面的影響,如 生病、所愛的人受痛苦或因而死亡,或是應男朋友或女朋友的要求而戒 菸(Balch, 1998; Robinson, Vanger, Reidel et al, 2003; CDC, 2004)。

五、學校因素

在年級方面,Burt & Peterson(1998)指出,高中生中年級愈長,吸 菸年齡愈開始的早的規律吸菸者,比年級較小、吸菸年齡愈開始的晚的 規律吸菸者戒菸的機會較小,也就是高年級吸菸者比低年級的吸菸者不 容易戒菸。

有調查(Lovato et al, 2007)發現,學校的禁菸政策必須嚴格執行才 能有效阻止青少年吸菸。在學校的禁菸政策執行時有群體效應;只有當 學生感覺大部份人都服從規定時,他本身才會認真戒菸。

研究(Vicki, Plano, Clark, et al., 2002)指出,不論吸菸者或非吸菸者 當被問到學校執行戒菸政策的情況時,都會有的印象是“前後不一致”及

“太寬大”。儘管學校採取了一些措施,如罰學生不准回家或禁止學生參 加活動等,以處分學生違反禁菸的規定,但是整體言之,學生幾乎沒有

感覺到學校的禁菸政策對他們個人有任何影響。學校處理的態度是好像 很輕忽,除非問題臨到頭上了,才顯出很強硬的態度。

另外因為不平均及寬嚴度不一的執行方式,不只讓學生們覺得不公 平,而且導致發展出想像不到的觀念。譬如,學校執行禁菸政策前後不 一致,老師不認真執行,更嚴重的是學校職員自己就吸菸,為禁菸做了 最不好的示範,等於是學校在鼓勵吸菸,結果使得學生根本不把禁菸規 定當做一回事來看(Poulsen et al, 2002);當學校注重菸害問題時,動員教 師和行政人員的力量,可以減少學生的吸菸率和吸菸量,但是時間一久,

菸害防制課程常被其他課業壓力排擠,菸害課程萎縮,青少年吸菸又告 復萌。綜合上述論點,在學校內各項禁菸規定,要持續執行;目標應該 多元,至於那一種做法能有效達到目標,及評估目標的指標為何,都需 要再構思以求突破之道。

第四節 跨理論模式之探討與應用

一、

跨理論模式 (一)理論本質及特色

在過去,衛生教育的研究及介入,往往以簡單的二分法分類人們的 健康行為(例如有無吸菸),但行為的改變卻不是如此單純的全有或全無現 象,Prochaska 及 DiClemente 兩人根據對吸菸者的戒菸過程中發現,這些 人在不同的行為階段,對於「戒菸」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證明行為 的改變確實必須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因此Prochaska 及 DiClemente 於 1982 年發展出「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這個模式經比較、分 析許多心理治療法及行為改變的介入理論後,以改變的不同階段來整合

行為改變的方法及原則。雖然這個模式最初適用於戒菸行為的探討,但 它很迅速的就被廣泛應用於酒精及物質的濫用、飲食失調及肥胖、高脂 肪飲食、身體活動、AIDS 的預防、未計畫的懷孕等健康行為方面;並且 隨著時間的增進,這個模式的相關研究及介入仍不斷的進行、擴大,並 被證明是有效的(Prochaska & Velicer, 1997)。

跨理論模式中包含了四個部分: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跨理論模式中包含了四個部分: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