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捐贈動機

針對捐贈的動機,本文參考 Bekkers and Wiepking(2007)的分類,

歸納出五種捐贈動機來解釋一般大眾為何會有捐贈行為,他們認為個人願 意從事慈善捐贈的理由有下列幾種可能:

(1)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Awareness of Need):這是人們 對於捐贈最原始的動機,當人們意識到他人的需要時(發現有捐贈的需求

經濟學家將此稱為利他主義(Andreoni, 2006),利他主義可分成純粹利他 主義及部分利他主義。純粹利他主義為個人在追求效用極大化時,其他人 的所得水準或者政府的移轉會影響捐贈者的效用,導致他人捐贈或政府移 轉金額增加 1 元時,會減少自己的貢獻 1 元,其增減幅度是相同的,在此 種情況下,私人捐贈就如同由私人提供公共財一樣,需要政府介入矯正其 數量不足的問題,但同時就會產生排擠的效果。而有許多經濟學家(如 Kingma, 1989)曾試圖估算排擠的幅度。Roberts(1984)指出政府的贊助 會全部取代私人捐贈,亦即所謂的完全排擠效果。此外,Andreoni(1990) 相同,如 Andreoni(1990)與 Steinberg(1991)認為政府的捐贈不會完全 替代私人捐贈,只有部分的排擠效果。

(4)心理的利益:基於信仰或者道德感因素,用心理面的利益來解 釋捐贈的動機,有許多研究指出捐贈行為可以從中獲得滿足感或者是藉有 樂善好施可以得到心中的快樂,如Batson and Shaw(1991)所提出,捐贈 可以獲得給予的快樂(joy of giving)。此外,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們從事

1 當其面對的所得稅邊際的稅率為 t 時,在租稅可扣抵稅額下,則每捐贈 1 元時,實際上政府補 助 t 元,捐贈者僅支付了 1-t 元,則 1-t 元即是捐贈的價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某些行為時,可能受限於道德感或社會無形的規範,而從事捐贈的行為,

例如,捐贈可以獲得到個人的聲望。

(5)價值觀:在捐贈者的眼中,捐贈行為可能使世界達到更理想的 狀態。因此,捐贈者會想要透過慈善捐贈行為改變社會價值觀。慈善事業 作為一種手段,透過捐贈者的財富移轉,使社會達到更平等的分配,達到 每個人心目中“理想”的世界,而理想的世界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是 希望減少貧困、增強婦女權益、保障人權、保護動物或維護臭氧層。

非完全呈現線性的關係,有些研究(Hodgkinson and Weitzman, 1996;James and Sharpe, 2007; Schervish and Havens, 1995)發現捐贈佔總所得的比率 之間的關係呈現 U 型,表示最高及最低的兩個所得級距願意將所得中較多 的比例作為捐贈。然而,有些研究(Breeze, 2004;Hoge and Yang,1994;

McClelland and Brooks, 2004;Wiepking, 2004;Wilhelm et al, 2007)利用多 國的捐贈資料,發現所得與捐贈之間呈線性關係,捐贈隨著所得遞減。 Randolph(1995)運用 1979 年至 1988 年美國 IRS 的追蹤資料進行分析,

發現,當捐贈所得增加 1%時,其捐贈的金額增加幅度就可能大於 1%。除 了所得會影響到捐贈數額的高低外,也會受到捐贈者所得高低而有差異,

不同所得級距之間的彈性亦有高低之別,Mcclelland and Brooks(2004)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