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文章結構理解表現之成效分析….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文章結構理解表現之成效分析….50

本節將探討二名研究參與學生接受故事結構教學介入後,在基線期、處理期與維 持期文章結構理解表現之立即與保留成效。文章結構理解表現之評量是依據故事結構 六大元素列出問題,即在每篇閱讀理解測驗中提出六題問答題,若學生能依問題做完 整描述則得2分,只說出部分概念得1分,回答完全錯誤或未回答得0分,每篇文章滿 分為12分。以下將以測驗得分曲線圖呈現,進行資料的視覺分析與C統計考驗,藉以 探討研究參與學生在實驗教學介入的立即與維持效果。

一、 研究參與學生A接受故事結構教學之立即與保留效果

研究參與學生A在三個時期五個階段的實驗教學中所測得的文章結構理解測驗 總得分,分別點繪成曲線圖,並將各階段內的變化列成摘要表,並據以說明階段間的 變化,再以C統計加以考驗,以說明成效顯著性。以下就分別說明研究參與學生A在 實驗教學各階段的表現情形。

(一)研究參與學生A各階段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得分之曲線圖分析

評量次數

圖4-1 研究參與學生A文章結構理解測驗整體得分曲線圖

由圖4-1可看出,研究參與學生A在基線期(A)接受了八次的測驗,得分皆落在3到5 分之間。進入介入期(B) 接受八次故事結構教學,教學後立即接受測驗。介入期(B1) 教師先示範故事結構教學後再施測,四次測驗得分介於5到7分間;介入期(B2)教師引 導故事結構教學後再施測,四次測驗分數跳升至7到8分間;介入期(B3)教師完全褪除 故事結構教學使學生獨自練習,八次測驗得分介於5到8分之間。進入維持期(A')接受 八次的測驗,分數介於3到6分之間。

綜合上述,研究參與學生A接受四週的故事結構教學後,能提升其在文章結構理 解上的表現。

(二)研究參與學生A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各階段內的視覺分析結果

由圖4-1及表4-2資料得知,研究參與學生A在基線期(A)的水準範圍是3至5分,

平均水準4.13;階段內水準變化-1,呈現下降、退步的趨勢。因此,研究參與學生 A在基線期的文章結構理解測驗表現是呈現退步之趨勢,故有必要教學介入以提升 其表現。

基線期 介入期 維持期 A B1 B2 B3 A´

進入介入期(B)的水準範圍是5至8分,第一次測驗得分為5分,最後一次測驗得

(三)研究參與學生A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相鄰階段間變化的視覺分析結果

由表4-2資料得知,研究參與學生A從基線期(A)階段至介入期(B)階段,兩階段 間水準變化+1,趨勢表現由向下、退步轉為水平、等速的平穩表現,趨勢表現的變 化效果為正向,重疊百分比為12.5%,顯示故事結構教學的介入對於研究參與學生A 的文章結構理解能力具有正向的提升效果。

研究參與學生 A 從介入期(B)階段至維持期(A')階段的階段間水準變化為 0,兩 階段的重疊百分比為 50%,趨勢表現由水平、等速轉為向下、退步趨勢,其變化效 果為負向,但維持期(A')的平均水準 4.5 仍高於基線期(A)的 4.13,顯示撤除故 事結構教學後,該生在維持期(A')階段的文章結構理解能力仍有維持成效,但不明 顯。

表 4-2

研究參與學生A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相鄰階段間視覺分析結果摘要表

階 段 比 較 B/A A'/B

趨 勢 方 向 \(-) -(=) -(=) \(-)

變 化 效 果 正向 負向

趨 勢 穩 定 變動到變動 變動到變動

水 準 變 化 5-4

(+1)

5-5

(0)

重 疊 百 分 比 12.5% 50%

(四)研究參與學生A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

由表4-3可知,研究參與學生A在基線期(A)、介入期(B)與維持期(A')三階段經 由C統計分析所得的Z值皆未達顯著性,表示各階段內的得分皆無顯著的落差現象。

再從階段間的變化來看,基線期(A)至介入期(B)平均水準由4.13分提升至6.75 分,合併兩階段的C統計分析,考驗結果得Z值為3.71,達顯著差異水準(p<.01),

顯示該生在故事結構教學的介入後,文章結構理解能力的整體得分有顯著的提升成 效。

介入期(B)進入維持期(A')之平均水準從6.75分下降至4.5分,合併兩階段的C統計 考驗Z值為3.33,達顯著差異水準(p<.01),顯示研究參與學生A在故事結構教學撤 除後,文章結構理解能力的整體表現有顯著的退步情形,維持效果不佳。

表 4-3

研究參與學生A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得分之C統計摘要表

階段 M C Sc Z

A 4.13 0.08 0.31 0.25 B 6.75 0.23 0.23 0.98 A' 4.5 0.00 0.31 0.00 B-A 5.44 0.73 0.20 3.71**

A'-B 5.63 0.65 0.20 3.33**

** p<.01

二、研究參與學生B接受故事結構教學之立即成效與保留效果

(一)研究參與學生B各階段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得分之曲線圖分析

評量次數

圖4-2 研究參與學生B「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得分曲線圖 介入期

B2

基線期 A

維持期 B1 B3 A'

由圖4-2可看出,研究參與學生B在基線期(A)接受了八次的測驗,唯有第二次得 7分外,其餘得分皆落在2到4分之間。進入介入期(B) 接受八次故事結構教學,教學 後立即接受測驗。介入期(B1)教師先示範故事結構教學後再施測,前三次各得3分,

最後一次得4分;介入期(B2)教師引導故事結構教學後再施測,四次測驗分數跳升到 6至8分之間;介入期(B3)教師完全褪除故事結構教學使學生獨自練習,八次測驗得 分介於6至10分之間。進入維持期(A')接受八次的測驗,分數介於3到6分之間,全數 落於介入期的得分範圍內。

綜合上述,研究參與學生A接受四週的故事結構教學後,能提升其在文章結構理 解上的表現。

(二)研究參與學生B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各階段內的視覺分析結果

由圖4-2及表4-4得知,研究參與學生B在基線期(A)的水準範圍是2至7分,平均 水準3.75;階段內水準變化-2,呈現下降、退步趨勢。因此,研究參與學生B在基線 期的文章結構理解測驗表現是呈現退步之趨勢,故有必要教學介入以提升其表現。

進入介入期(B)後,對照圖4-3的曲線資料可以看出,研究參與學生B在經過教 師示範的介入期的(B1)後,文章結構理解測驗之得分在介入期 (B2)上有大步跳升的 情形(從3-4分跳至6-8分)。而在(B3)階段教師逐漸褪除提示至獨立練習階段,該生仍 能運用所學而有6至10分的良好表現。整體介入期(B)的階段內的水準範圍是3-10 分,階段內第一次得3分,最後一次得7分,水準變化+4,呈上升、進步趨勢,平均 水準6.31,較基線期(A)之平均水準3.75進步許多,顯示研究參與學生B在故事結構 教學介入的B階段是呈現進步的情形。

間隔兩個禮拜後進入維持期(A'),水準範圍3至6分,階段內第一次測驗可能因 兩個星期未使用故事結構圖而一下子遺忘解題技巧,在測驗上僅得3分,最後一次得 5分,使階段內呈現上升、進步的趨勢;階段內水準變化+2,水準平均值4.63,較基 線期(A)之3.75進步,顯示撤除實驗教學後,該生在文章結構理解方面的表現,仍具 有良好的保持成效。

表 4-4

表 4-5

研究參與學生B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相鄰階段間視覺分析結果摘要表 階 段 比 較 B/A A'/B

趨 勢 方 向 \(-) /(+) /(+) /(+)

變 化 效 果 +2.56 正向

-1.68 負向

趨 勢 穩 定 變動到變動 變動到變動

水 準 變 化 3-2

(+1)

3-7

(-4)

重 疊 百 分 比 75% 100%

(四)研究參與學生B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

由表4-6可知,研究參與學生B在基線期(A)、介入期(B)與維持期(A')三 階段經由C統計分析所得的Z值皆未達顯著性,表示各階段內的得分皆無顯著的落差 現象。

再從階段間的變化來看,基線期(A)至介入期(B)平均水準由3.75分提升至 6.31分,合併兩階段的C統計分析,考驗結果得Z值為3.86,達顯著差異水準(p<.01),

顯示研究參與學生B在接受故事結構教學的介入後,文章結構理解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效果。

由介入期(B)進入維持期(A')之平均水準從6.31分下降至4.63分,合併兩階段 的C統計考驗Z值為3.82,達顯著差異水準(p<.01),顯示研究參與學生B在撤除故事 結構教學後,其表現在介入期(B)及維持期(A')間有顯著的落差,但維持期(A')

的平均水準4.63仍高於基線期(A)3.75,顯示撤除實驗教學後,該生在文章結構理 解方面的表現,仍具有其保留成效。

表 4-6

研究參與學生B在文章結構理解測驗得分之C統計摘要表

階段 M C Sc Z

A 3.75 0.35 0.31 1.15 B 6.31 0.64 0.23 2.74**

A' 4.63 0.18 0.31 0.58 B-A 5.03 0.75 0.20 3.86**

A'-B 5.47 0.75 0.2 3.82**

** p<.01

綜觀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兩名研究參與學生經過故事結構教學的介入後,在介入 期(B)的故事結構測驗得分上皆有提高的情形,且在維持期(A')的平均得分皆高 於基線期(A),顯示故事結構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的故事結構理解能力有良好的提 升與保留的效果。

第二節 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 文章內涵理解表現之成效分析

本節將探討二名研究參與者接受故事結構教學介入後,在基線期、處理期與維持 期之文章內涵理解表現的立即與保留成效表現。文章內涵理解表現是依據文章內容出 題,測驗題目是屬選擇題形式,每篇文章中皆有十題三個單選選項的題目,每題十分,

總分一百分。題目內容包含有表層的文字、句義理解、深層文意的理解和涉入個人經 驗的推理層面的問題(見附錄七)。以下將以測驗正確百分比曲線圖呈現,進行資料 的目視分析與C統計考驗,藉以探討二名研究參與者在實驗教學介入的成效與維持效 果。

一、 研究參與者A接受故事結構教學之立即成效與保留效果

研究者將研究參與者A在三個時期五個階段的實驗教學中所測得的文章內涵理 解測驗正確百分率分別點繪成曲線圖,並將各階段內的變化列成一摘要表,再根據階 段內變化摘要表比較階段間的變化,列成階段間分析摘要表,並以C統計加以考驗,

列成C統計分析表來輔助說明。以下就分別說明研究參與者A在實驗教學各階段的表 現情形。

(一)研究參與者A各階段文章內涵理解測驗得分之曲線圖分析

圖4-3 研究參與者A文章內涵理解測驗正確率曲線圖 評量次數

由圖4-3可看出,研究參與者A在基線期(A)接受了八次的測驗,正確率皆落在 20至50之間。進入介入期(B)前八次接受故事結構教學,教學後立即接受測驗。介入

由圖4-3可看出,研究參與者A在基線期(A)接受了八次的測驗,正確率皆落在 20至50之間。進入介入期(B)前八次接受故事結構教學,教學後立即接受測驗。介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