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第二次教學過程中,教學者除以攝影機錄下整個教學過程,也觀察紀錄學生上課 表現,及檢視課程進行中發生的問題,並紀錄教學心情與感想。

1.在投入階段:

一開始學生因為實驗器材的取用而使得教室秩序紛亂;又學生無法掌握吹吸管笛訣 竅,約有一半的學生僅有氣聲而吹不出清晰的聲音,在吐納之間也未能調整呼吸,以致 數位學生因過於用力吹氣或太急躁而造成頭昏現象。 (省1020415)

以下為上課內容摘錄:

T:同學注意,等一下我們要探索為什麼吸管可以產生聲音?會有什麼現象?…第二個(活動) 怎麼可以讓吸管模仿直笛那樣發出高低聲音? 好,請各組先到前面拿吸管每人一根。

T:好,將吸管尖端(尾端)向上折壓住(形成閉管吸管),不要漏氣,吹看看…

S:呼~呼~呼~~

T:好,要吹出清晰的聲音喔,這樣才可以延續等一下要做的吸管魔笛。

S1:呼~呼~~好恐怕的聲音。

(學生們一直無法吹出聲音來)

T:吸管貼著嘴唇氣流要集中…吸管調整角度…(S1)不錯,這樣對了。

(全班賣力的詴吹,偶有同學吹出怪聲随即引來一陣笑聲)

T:(S23)吸管下面要壓好才不漏氣。

S3:頭好暈喔﹗

T:休息一下,記得要換氣,不然會缺氣而頭暈。 (錄 1020415)

在老師說明實驗活動後請組長到台前桌上拿器材,學生在材料或工具不足時紛紛向 組長要求也有少部份學生自行到台前拿,造成學習不便教室也顯吵雜。與第一次教學遇 到的問題相同,研究者研擬在第三次教學前先將各組的器材分類放入A4尺寸夾鏈袋中,

方便小組實驗以期減少學生走動及分發器材的時間。

又本班學生中年級時未曾吹過直笛,五年級上學期才開始上直笛課,所以無法連結 舊經驗,有一半的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吹出清晰的聲音,或因吹氣過久而造成頭昏現象。

建議可以和音樂老師協同教學,由音樂老師來指導。

2.在探索階段:

除少數學生因沾水棉花未能塞滿吸管底部造成漏氣而吹不出聲音,或棉花未固定產 生脫落在吸管中的現象而無法改變音調外,其餘學生在完成吸管魔笛的製作後,會推拉 竹筷改變棉花位置以探索吸管魔笛發出不同音高的現象。 (省1020415)

以下為上課內容摘錄:

71

72

73

T:聲音大小和聲音高低是不一樣喔。…影響聲音高低的原因是什麼?誰可以告訴我?好,

(S17)。

S17:和振動的空氣柱的長度有關。

(錄1020415)

第二節一開始老師請學生依據自己實驗結果回答學習單一的四個問題,才發覺學生 在探索後未寫下實驗結果,經老師提醒學生完成後,老師請每組派一名同學回答問題。

第一組1號學生對於吸管魔笛為什麼能發出高低音現象仍然無法清楚解釋,在老師提示 後雖能回答「當棉花離吸管魔笛吹口愈近時,音調愈 高 ;當棉花離吸管魔笛吹口愈遠 時,音調愈 低 」,但仍無法札確說出高調與振動空氣柱長短之間的關係,老師再次 示範並解釋說明後,該生及S17、S11、S19學生能明瞭「振動空氣柱短聲音高,振動空 氣柱長聲音低」。而在第一題中學生S7能說明使氣流集中可吹出清晰聲音;在第二題中 S13可以說明吸管魔笛發出聲音時手會有麻麻的、振動的感覺;在第三題中有S3學生以

為用力吹聲音高、小力吹聲音低,經老師解釋後學生才明瞭音量與音調的不同。

4.在精緻化階段:

在製作每個音階時,學生常會有吸管尾端未完全密封以至吹氣時漏氣情形;學習的 過程中學生能大膽探究各音階的長度值,但在製作吸管排笛時,學生又傾向參考老師的 各音階長度。 (省1020419)

上課內容摘錄如下:

T:好,棉花記得要沾水…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棉花為什麼要沾水?

S15:比較不會漏氣。

T:喔,好,很好。

S11:因為棉花沒沾水有空隙…會有空氣跑進去。

T:會有空氣跑進去,喔,對,很好。

S19:因為棉花鬆鬆的,會有很多空氣,所以沾水將空氣排出。

T:非常好, S19 回答得非常好,因為棉花鬆鬆的,會有很多空氣,所以要沾水將空氣排出。

S21:(S19)我這樣對嗎(指用尖嘴鉗夾住吸管尾端並加熱的動作)?

(跨組討論)

S19:(點點頭)

(各組一邊討論音階的分配一邊製作各音階並紛紛起身到講台前拿棉花或沾水)

S1:呼~呼~我快沒氣了。

(學生很認真的推動棉花,詴著在不同吸管長度找到 Do、Re、Mi 等音階。)

T:要記得換氣,吸~~吐~~吸~~吐~~。

S7:喂,(S19)我這樣對嗎。

S19:嗯。

T:好,還抓不到音階的出來。

74

75

(S17、S21、S19、S23 認真的練習著)

S17:嗚嗚~~

76

趣的,也能了解吸管排笛的科學內涵及製作完成吸管排笛,但吹奏技巧仍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