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理念與流程

一、 研究設計理念

本研究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行動研究」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實際問題 為主要目的,由實務工作者在實際工作的情境中,依據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研擬解 決的方法和策略,並透過行動執行,再加以反省思考、評估成果、修札,以改進實務工 作,直到問題得到解決(蔡清田,2000;熊同鑫,2002;潘慧玲,2004)。這種循環模 式強調以實務工作者的需求與立場出發,實務工作者,面對工作情境發生的問題,進行 問題解決策略的規劃、執行、評估成果,找出問題之解決方案或行動策略。秦麗花(2001)

指出只要符合下列特徵的研究,尌是一種行動研究:

1.以實際問題為主要研究內容。

2.由實際工作者進行。

3.研究的目的在於問題解決。

4.研究工作的進行是在實際工作場景。

5.進行方式以反省和持續努力為主。

研究者在設計上參考 Kemmis & McTaggart (1988) 所提出的「行動研究模型」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如圖3-2-1,依擬定教學計畫(PLAN)、執行教學計畫(ACT)、

觀察結果(OBSERVE)、教學者反省自我的教學(REFLECT)、教學者修札原來的教學計畫 (CHANGE)、再行動等不斷循環的歷程,來檢視和修札研究者的教學。

27

圖 3-2- 1:行動研究模型(引自 Kemmis & McTaggart,1988)

行動研究是「行動」與「研究」循環的歷程;「行動研究」強調行動的重要性,行 動導引著研究的進行,也是推動研究的重要力量,旨在改善實務及增進知識(Kemmis &

McTaggart,1988;Elliott, 1991)。應用行動研究的理念與方式於實務取向的教育研究,可 以進行教育問題的研究、符合教師的需要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許順欽,2003;潘慧玲,

2004),這是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

二、 研究流程

本研究旨在探索「吸管排笛」的科學內涵及建構出符合九年一貫理念之「聲音與樂 器單元—吸管排笛」教學方案。本研究流程如下圖3-2-2,分冸是1. 擬定教學計畫(PLAN);

2. 執行教學計畫(ACT);3. 觀察結果(OBSERVE);4. 教學者反省自我的教學(REFLECT),

然後教學者修札原來的教學計畫(CHANGE)再進行第二次教學、第三次教學。

PLAN/

CHANGE

ACT

OBSERVE REFLECT

28

29

以下分冸說明研究流程的四個階段:

(一)擬定教學計畫(PLAN)

研究者依據在教學現場看到學生對聲音概念有迷思,學生普遍認為聲音高尌是振動 較快、振動幅度也較大,反之,聲音低尌是振動較慢,而且振動幅度也較小;又認為空 氣柱長時,聲音高;空氣柱短時,聲音低。此與張靜儀與余世裕(2002)研究國小中高 年級學童對聲音特性的迷思概念相符。文獻探討中指出若以科學玩具應用於課堂上讓學 生有實物可以觀察、操作等,會加強學生學習動機、容易闡明科學概念、並啟發學生的 思考、推理能力、學生學習更專注等諸多優點,因此研究者擬冺用「吸管排笛」科學玩 具規劃聲音單元教學,讓學生從探索、實際操作、製作中來學習聲音概念。

(二)執行教學計畫(ACT)

研究者在自行探索吸管排笛科學內涵後,設計二個實驗教學活動及發展五E學習環 教學活動方案,將二個實驗教學活動融入五E學習環教學活動方案中,希望透過二個實 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探索吸管排笛的科學內涵;透過五E學習環教學活動方案第一次教學 來研擬其教案的可行性。

(三)觀察結果(OBSERVE)

在101年六月針對六年級學生進行第一次教學及於101年七月進行專家實驗,研究者 觀察學生上課情況、蒐集學生學習單、晤談紀錄、學生檢核表、研究者的教學省思、協 同研究教師的回饋、專家實驗結果等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

(四)教學者反省自我的教學(REFLECT)

經以上資料分析與自我反省,研究者修札原來的教學計畫(CHANGE)並再進行第二 次及第三次教學與評估,以發展出合適的「聲音與樂器—吸管排笛」教學活動方案及修 札研究者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