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設計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教學設計

為控制組,故抽樣方法為隨機抽樣法中的便利抽樣,實驗設計採前測-後測設計的準 實驗研究法。將班級中前27%的學生歸為高學業成就組,因此以前測分數為依據斟酌 兩班分數均在85分(含)以上學生,兩個班各8人;後27%歸為低學業成就組,兩個班成 績均取出分數低於60分兩班各取出9人,其餘為中學業成就組,兩班各15人。設計模 式如下:

一、研究步驟

本研究設計的主要步驟可分為下列五個:

1. 以隨機分派的方式將受試學生班級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

2. 實驗處理前,兩組均接受「修辭學成就測驗前測」。

3. 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控制組則否。實驗處理是以資訊融入教學法為教學策略,

實驗共計六堂課,一堂課45分鐘。課程時間為2011年寒假(自2011年1月24日至1月 28日,共計一周)。

4. 實驗處理後,兩組均接受「修辭學成就測驗後測」。

5. 實驗組進行開放性問卷及訪談。

二、實驗變項

本研究實驗之控制變項、自變項與依變項如下:

1. 控制變項:

(1) 教學進度:兩組教學進度皆相同。

(2) 教材內容:皆為「生活化修辭光碟」,內容包括──譬喻修辭、轉化修辭、倒 反修辭、誇飾修辭、映襯修辭、借代修辭、摹寫修辭、轉品修辭、類疊修辭、

排比修辭、層遞修辭、頂真修辭、回文修辭、雙關修辭。

(3) 教學者:皆為研究者本人。

2. 自變項:

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共計六堂課,一堂課45分鐘。

(2) 控制組:均直接在班級教室中進行傳統的講述教學。

3. 依變項:

修辭學學習成就後測成績。

三、教學步驟

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之前,需先對於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工具、教學評量、

學習輔導、教學時間等,做清楚地規劃安排,並明確且清楚地告知學生教學目標,讓 學生明瞭整體教學活動歷程,讓學生瞭解參與整個教學活動後,會學習到哪些重要的 知識概念(蕭英勵,2009)。

Heinich, Molenda, Russell, and Smaldino (1996)四位學者提出ASSURE教學設計模 式,提供中小學教師個人,在課堂中實施視聽教學與資訊融入教學都合適應用的設計 模式,著重於在實際教學情境下,慎選與善用多媒體工具來幫助達成教學目標,並鼓 勵學生互動參與,取其六個步驟動詞的首字縮寫「ASSURE」以表達「確保教學成功 有效」之意(大學塾網站,2007)。 六個步驟分別為:

A-Analyze Learners(分析學習者) S-State Objective(撰寫學習目標)

S-Select Instructional methods Media and Materials(選擇方法、媒體和教材) U-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使用媒體和教材)

R-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激發學習者參與) E-Evaluate and Revise(評量和修正)

1. 分析學習者:先要對教學對象有所瞭解,方能選擇要使用何種媒體以達到預定的 教學目標。

2. 撰寫學習目標:教學目標最好以行為目標來呈現,顯示出預期學習在完成該單元 內容之後應該能夠展現的行為表現水準。

3. 選擇方法、媒體和教材:若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媒體教材,而其內容和教學完全配 合,則自然可以運用於課程中,而若媒體教材並不完全適用,則可考慮修改後利

用或者只選擇性地利用。

4. 使用媒體和教材:在使用前須先對教室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和安排,準備需要用的 器材設備,布置教學的環境,並安排學生的座位。

5. 激發學習者參與:在教學設計上,應該在適當的時機安排學習者練習或問答的機 會,讓學習者能夠參與學習,並能表現其學習成效,教師再就其表現的行為給予 適當的回饋。

6. 評量和修正:在教學後做評量,並且據以修正和調整整體的教學設計,以作為未 來教學的修正和參考。

根據ASSURE模式,本研究的教學對象是以班級為單位,班級中的學生是常態分 班下的組合,所以每一層級的學生都有(A),在教學目標上乃希望學生們在學習完每 一個單元後,都能了解生活中的修辭技巧(S),研究者將採用廠商所附贈的教學媒體(S),

由於研究者必須到班級教室上課,所以上課需要用到的器材設備,像是單槍、布幕,

都是各班級擁有的設備,研究者則是攜帶筆電及廠商附贈的教學媒體到班級上課,而 各班的教學環境布置和學生座位安排,則是由各班導師決定(U)。在教學的過程當中,

研究者都會適時的提問,並且給予學生實際練習的機會,對於學生的反應,都會適當 的給予讚賞、鼓勵(R),最後,研究者會根據教學後的評量結果,做適度的修正與調 整教學設計(E)。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