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因應策略之意涵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因應策略之意涵與理論

因應(coping)為「個體對於要求的適應」(Ebersohn & Eloff, 2002),定義十 分廣泛,因研究方向不同而有不同的取向。本節分別從因應的意涵、分類及理論 模式進行文獻探討。

壹、教師因應策略之意涵

學者對於因應的看法,隨著年代之不同有不同的定義。早期對因應的看法比 較偏向特質論,認為因應為個人的一種特質,個體對於外在事件的因應方式有一 定的傾向,故此時期較常稱因應為「因應方式」或「因應風格」(coping style)。後 來,對因應的研究則著重在因應過程與處理上,認為情境是影響個體因素的主要 因素,環境中的因應資源、個人對外在事件的認知評估會影響到個體的因應行為 與結果,這樣的看法就是所謂的情境論觀點,由於不將因應視為不變的特質,

故此時期較常稱因應為「因應資源」或「因應策略」(王蓁蓁,2000)。近年來有些 學者將特質論與情境論加以統整,而較傾向強調因應是個人特質與環境互動的結 果,也就是所謂的互動論觀點,這正是本研究所持的觀點。

國內外相關研究對於壓力因應方法提出許多不同見解,茲說明如下:

Lazarus 與 Folkman(1984)認為,壓力因應為藉由認知和行為的處理方式,

以控制超乎個人內外在所能負荷之要求。Auerbach 與 Gramling(1998)認為,壓 力因應是指經常使用於處理壓力情境與減低壓力的思考與行動。

程一民(1996)認為,壓力因應是當個體面臨超過本身所擁有資源的內外在情

境或問題,為緩衝或避免產生壓力、焦慮、威脅或其他身心疾病,努力去處理情 境或問題之歷程。吳明順(2002)指出,壓力因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個體運用各 種策略,經由認知評估努力去處理事件壓力。鍾鏡輝(2007)認為,為解決任何問題,

經個體的理性認知及思考評價之後,尋找出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動態過 程。張嘉茹(2009)認為,為一種面對壓力時的動態歷程,個體知覺外在環境的改 變與威脅,經過認知評估與調適,所採取的處理方式與態度,以減輕壓力所帶來 的負面效應。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壓力因應策略定義為:當個體面對壓力的威脅時,運用 認知評估,採取有效的行動處理壓力,以減輕壓力所帶來負向效應的動態過程。

貳、教師因應策略之理論模式

有關壓力因應之理論模式,鄭照順(2006)將因應行為分為三類:

一、人格特質導向之因應類型

Pervin(1984)認為人格特質決定個體行為的型態,歸納為四種特徵:(1)先 天遺傳的人格:個人的情緒性、活動性攻擊性均隱藏在胚質中,特質、習性與偏 好也來自遺傳,有些人固執保守,有些人則靈活知變通。(2)環境性的人格:民 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競爭經驗等,都影響因應的行為。(3)社會性的人格:

社會現象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當代人格特質明顯朝向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因應模式。

(4)教育性的人格:教育性的人格改變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具樂觀進取、積極 主動的人格特質者,較能去迎接壓力的挑戰,也較能化解壓力的衝擊。

此模式認為個人面對壓力之因應方式,受到個人人格特質影響極大,即使面 對相同的壓力,其因應方式會隨著不同的人特質而有所差異。雖然此模式僅注重 個人人格特質的影響力,忽略環境中的生活壓力,但因與本研究教師個人背景變 項密不可分,而引用本模式作為其後分析探討之理論依據。

二、認知評估之因應類型 成結構性的知覺,因此會傾向「處理問題」的因應策略。Lazarus 與 Folkman(1988)

-日常困

針對因應的互動模式,提出不同的八種因應策略:(1)面對問題:堅持自己立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