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專業成長意義與內涵

教師 專 業 成長 已 經 成 為教 育 改 革中 不不 可 或 缺的 一 部 份,要 瞭 解 教師 專 業成 長 的 意義 , 首 先 要針 對 「 專業 」 一 詞 說說說明 之 , 才能 確 立立 教 師所 扮 演的 是專 業 的 角色 , 再 探 究教 師 專 業成 長 的 內 涵範 疇 。 本節 分 成 兩兩 部分 說說說 明,

第一 部 分 先釐 清 教 師 專業 成 長 的意 義 , 第 二部 份 則 是 歸 納 教 師 專業 成 長之 內涵 範 疇 。

一 、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的 意 義 (一) 專業的意義

專業(profession)一詞的意義,代表的是從事特定行行業,且受過高度度專 門知 能 的 訓練練 , 例例 如 我們 所 熟 知的 : 醫 生 、律律 師 、 建築 師 、 工 程師 等 。

賈賈馥 茗(1979)指出,專業是指從業者具有卓越的知識識和能力力,他們 對知 識識 和 能力力 的 運 用 ,關 係 著 別人 的 生 死 或利利 害 關 係。

吳清 山(1997)認為構成專業的特質,包括專業知能、專業自主、專 業倫倫 理理 。 其中 專 業 知 能是 專 業 自主 和 專 業 倫倫理理 的 基 礎, 專 業 自 主是 展 現專 業知 能 的 利利器 , 專 業 自主 提 供 專業 倫倫 理理 的 思考 空 間 ,而 專 業 知 能和 專 業自 主需 要 專 業倫倫 理理 的 支 持。 教 師 為維 護 其 專 業自 主 權 ,提 高 專 業 地位 , 必須 在教 學 生 涯上 不不 斷 自 我引 導 , 主動 積 極 於 專業 上 的 學習 成 長 , 才能 適 應變 遷社 會 中 的教 學 任 務 。

謝文 全(1997)認為專業需要受過長期專業訓練練,能運用專門的知識識 技能 , 有 相當 獨 立立 自 主性 並 且 視工 作 為 永 久性 職 業 ,不不 斷 接 受 在職 進 修教 育; 建 立立 專業 團 體 遵 守專 業 倫倫 理理信 條 , 強 調服 務 重 於謀 利利 。

周崇 儒(1997)則認為專業應具備專門的學識識能力力、服務奉獻的精精神神、

高度度 的 自 主權 , 及 職 業倫倫 理理 道 德的 規 範 。

黃慧 茹(2010)指出「專業」是在職前階段經過一特定期間的培訓和教 育, 於 職 業生 涯 中 不不 斷的 思 考 、學 習 與 自 我精精 進 , 並願 意 遵 守 倫倫理理 規 範及 信守 承 諾諾 ,秉 持 高 度度 熱忱 , 以 足夠 能 力力 肩 負未 來來 的 挑戰 。

林林淑 儀(2009)認為專業主要包含了了:專業知能、專業訓練練與成長、

專業 自 主 、專 業 組 織 與專 業 倫倫 理理。 因 此 , 研究 者 將 專業 定 義 為 :一 群 人具 備精精 湛 的 學識識 與 卓 越 的能 力力 , 在社 會 中 具 有其 專 業 自主 性 , 並 能持 續 不不斷

21

的在 職 進 修以 精精 進 、 提高 專 業 能力力 , 更更 能 在專 業 團 體內 依 循 專 業倫倫 理理 的道 德規 範 , 進而 提 供 專 門性 的 服 務。

(二) 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以下 將 國 內外 學 者 對 「教 師 專 業成 長 」 所 提出 的 定 義彙 整 成 表 2-4:

表 2-4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意 義彙 整 表

學者 教師 專 業 成長 的 意 義

吳和 堂 (2001) 教師 在 其 教學 生 涯 中,透過 內 在或 外 在 的 方式、正 式或 非 正 式的 途 徑、他人 或 自 己的 引 導 下,促 使 自 己教 學 的 認知、情 意 與技 能 的 專 業 知 能 不不 斷 成 長 , 進而 促 進 個人 的 自 我 實現,增 進 教 育 品質,並 達 成 教育 目 標 之連連 續 性 歷歷 程。

李李俊 湖 (1992) 教師 專 業 成長 是 指 教 師從 事 教 學工 作 時,藉由 參參 加 教育 性 進 修活 動 自 我 省省思,並 增 進 教 學之 知識識、技 能及 態 度度,其 目 的在 促進 個 人 的自 我 實 現,改 進 學 校專 業 文 化,達 成學 校教 育 目 標,增 進學 校的 教 育 品質 。

李李茂 源 (200) 教師 在 教 學工 作 歷歷 程 中,主 動 積極 並 能 持 續的 參參 加 各種 正 式 及非 正 式 的 學習 活 動,以 提供 教 師反 省省 思 考的 機 會,並 增 進其 專業 知 識識 和專 業 技 能,同 時 改 善其 專 業 態度度,促 進 教師 的 自 我實 現 及 學 校的 發 展 目標 、 提 升教 育 的 品 質。

吳清 山 (2004) 教 師 透 過 參參 與 專 業 發 展 活 動 , 可 讓 自 己 理理 解 新 觀 念念、學 習新 技 能、發 展新 態 度度,並 將 所學 統整 在 班 級實 務 裡裡 ,強 化 教 學 效果 。

吳清 基 等(2007) 認為 教 師 專業 係 指 教 師在 從 事 教育 工 作 時,能 夠 將 其專 業 知 識識與 技 能 充 分的 發 揮 在教 學 活 動 上,並且 具備 良良 好 的教 育 態 度度 與高 度度 的 服務 熱 誠 。

沈沈 翠 蓮蓮 (1994) 教 師 在 教 學 生 涯 中 , 為 提 升 個 人 的 專 業 知 能 、 能 力力、態 度度和 技 能,主 動積 極 參參 與正 式 和 非 正式 的 學 習進 修 活 動,使 個人 在教 學 知 能、班 級經 營、學 生 輔導 和 人 際溝 通 等 各 方面 更更 加 成長 的 歷歷 程 。

吳慧 玲玲 (2010) 教師 在 特 定專 業 領領 域 中,不不 斷的、持 續 的、積 極 且 主動 的 追 求專 業 知 識識、技 能與 態 度度 的成 長 或發 展 的 歷歷程 , 是 教師 專 業 社 會化 的 具 體成 果 表 現 。

(續 下 頁 )

22

學者 教師 專 業 成長 的 意 義

周 崇 儒 (2000) 教師 的 專 業成 長 係 指 個人 在 知 識識、技 能、態度度、觀 念念等 的 更更 新、改 進及 擴展 行行 動,不不 僅 強調 教育 與 教 學知 識識 層 面的 增 長 及 技能 的 增 進,更更重 視 情意 的 改 變。 其 目 的在 改 善 教 學品 質 , 提升 教 育 的 績效 。 洪 文 芬 與 謝 文 英

2007)

教師 在 教 學生 涯 過 程 中,為 適 應教 育 改 革 潮流流、滿 足教 學 心 理理需 求、符 合教 育 生 涯規 畫,積 極主 動 參參 與各 項 正 式與 非 正 式 的 研 習、進 修、研 究 等 活 動 , 以其 引 導 自我 反 省省 與 了了解,促 進 自 我 成 長 與 實 現 , 達 到 增 進 教 學 品 質 、 提 升 班 級 經 營 、 充 實 輔 導 知 能、增 強教 學 技 巧、提高 教 學 態度度,表現 出有 效 率率率 的教 學 行行 為,作 出合 理理的 專 業 判斷,將 自 己轉 化 為 具有 專 業 權威 的 人 。

張 德 銳 等 (2007)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是 促 進 教 師 個 人 與 學 校 進 步 的 過 程,其 包含 認 知、技 能與 情 意 的改 變,教 師專 業 成 長的 方 式 多元 化 , 且 是一 持 續 不不斷 的 歷歷 程 。 陳 燕 嬌 (2006) 教 師 基 於 教 學 工 作 的 需 要 , 主 動 積 極 且 不不 斷 的 在 專

業 知 識識、技 能、態 度度 及 品 德 修 養 上 獲 得 增 長 的 歷歷 程 。 蕭 秀 玉 (2004) 教 師 在 個 人 教 學 生 涯 中 , 以 自 願 、 積 極 、 主 動 的 態

度度,參參 與 各 種 增 進 教 師 專 業 能 力力 的 活 動,以 提 升 教 師 專 業 知 能,以 提 升 教 師 專 業 知 能,達 到 教 師 個 人 的 成 長 及 自 我 實 現 的 歷歷 程 。

饒 見見 維 (2003) 教 師 工 作 乃 是 一 種 專 業 工 作 , 而 教 師 可 以 透 過 持 續 的 學 習 與 探 究 歷歷 程,來來 幫 助 自 己 發 展 出 豐 富 的 理理 解 以 及 高 品 質 的 問 題 解 決 策 略略 或 行行 動 方 案 。

綜合 以 上 學者 專 家 對 教師 專 業 成長 所 提 出 的定 義,我 們可 以 歸 納出 , 教師 專 業 成長 乃 是 教 師在 個 人 教學 生 涯 中 ,在 個 人 專業 能 力力 上 積極 不不 斷的 追求 提 升 ,以 求 增 進 其專 業 知 識識和 專 業 技 能, 目 的 在於 促 進 教 師的 個 人成 長及 自 我 實現 , 同 時 也能 達 成 學校 的 發 展 目標 、 提 升教 育 的 品 質。

二、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之 內 涵

國內 外 對 於教 師 專 業 成長 之 相 關研 究 頗 多,各 學者 對 於教 師 專 業成 長 之內 涵 看 法不不 盡 相 同 ,茲 分 述 如下 :

Erffmeyer 與 Martray(1990)在其設計的「專業成長與發展量量表」中,

指出 教 師 專業 成 長 層 面有 十 二 項:1.運用當前教育研究之知識識發展為實際

23

教學 ;2.發展自己的個人教育理理念念; 3.妥善運用教學技術於實際教學中;

4.增進學科領領域及擔任工作之最新觀念念與理理論論基礎; 5.增進班級經營及組 織技 巧 ;6.增進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 7.增進對社會、經濟、文化以及不不 同種 族 、 語文 的 認 識識 ;8.改善個人評量量技巧,適應學習者的需要; 9.獲得 與工 作 相 關之 碩 士 學 位或 學 分;10.參參加與工作相關的研習會、研討會或專 業成 長 活 動;11.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法,並評估其成效; 12.利利用社區資源 以增 進 班 級教 學 。

Smith 與 Neale(1989)則指出有效的教師需具備的知識識為:1.授教學 科內 容 知 識識;2.該學科中有關學生的概念念知識識:學生 對該學科的概念念知識識、

教授 學 科 內容 的 策 略略 、解 釋 與 表徵 的 方 法 ;3.教學與學習的理理念念 4.教材組 織與 活 動 管理理 的 教 學 知識識 。

魏炎 順(1992)提出教師 專業發展的內涵為:1.一般品格和修養:教 師應 具 備 的品 行行 素 養 、待 人 處 事的 社 會 性 涵養 和 技 巧;2.教育專業能力力:

教育 熱 忱 和專 業 精精 神神 、精精 通 教 材教 法 、 輔 導知 能 、 評量量 和 課 堂 管理理 技 巧;

3.學科專門能力力:一般學科教學能力力、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識、學科的任教技 能、 工 作 經驗 。

沈沈翠 蓮蓮(1994)將教師專業成長包括下列列四項:1.教學知能:瞭解學 生的 學 習 能力力 與 狀狀 況 、激 勵勵 學 生學 習 動 機 、教 學 方 法的 應 用 、 增強 學 生優 良良表 現 、 處理理 學 生 問 題知 能 力力 ;2.班級經營:使用班級管理理策略略、監督學 生學 習、維 持 教室 環 境的 整 潔,使 學生 適 應學 校 生 活之 知 能;3.學生輔導:

依據 學 生 性向 發 展 潛 能、 有 效 輔導 學 生 學 習、 使 學 生瞭 解 教 師 對其 之 學習 期望 ;4.人際溝通:與家長聯聯絡溝通、與學生共同訂定生活公約、與同事 建立立 和 諧 氣氛 。

蔡培 村 (1995) 認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為: 1.教學技術;2.教育新 知 ;3.班級經營;4.學科知識識;5.學生輔導; 6.專業態度度;7.生活知能;8.

行行政 管 理理 。

歐用 生(1996)認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分為以下層面:1.專業知能;

2.敬業精精神神與 倫倫理理; 3.專業組織; 4.專業成長。

王誼 邦(1997)將教師專業知能的內涵分為 : 1.知識識層面:一般知識識、

教育 專 業 知識識、學 科 專門 知 識識;2. 技能層面:教學技能、行行政管理理、班級

24

經營 輔 導 ;3.專業態度度層面:自我訓練練、服務精精 神神。

鄭吉 泉 (1999) 將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規劃如下 : 1.教學知能:一般教 學專 業、教材 教 法、課程 安 排、評 量量 能 力力;2.學科知能 :任教學科的專門性 知識識;3.術科技能 :實習操作及示範操作知能力力;4.一般知能 :行行政參參與、溝 通能 力力 、 研究 能 力力 、 人際 關 係 、道 德 觀 、 待人 處 世 的涵 養 及 技 巧;5.班級 經營 知 能:教室管理理、教師領領導、學生身心發展與特殊行行為輔導。

鄭吉 泉 (1999) 將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規劃如下 : 1.教學知能:一般教 學專 業、教材 教 法、課程 安 排、評 量量 能 力力;2.學科知能 :任教學科的專門性 知識識;3.術科技能 :實習操作及示範操作知能力力;4.一般知能 :行行政參參與、溝 通能 力力 、 研究 能 力力 、 人際 關 係 、道 德 觀 、 待人 處 世 的涵 養 及 技 巧;5.班級 經營 知 能:教室管理理、教師領領導、學生身心發展與特殊行行為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