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壓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花蓮縣

國中 58 313 96 6 0 76 549 國小 129 219 243 5 0 55 651 合計 187 532 339 11 0 131 1200

臺東縣

國中 63 144 0 7 7 188 409 國小 65 308 45 3 1 197 619 合計 128 452 45 10 8 385 1028 資料來源: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3.03.20 檢索自http://www.set.edu.tw/

sta2/default.asp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透過國內外學者做的相關研究予以歸納分析,來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理 論與相關研究。以下依壓力的定義、工作壓力的定義與理論模式、教師工作壓力 定義與工作壓力來源、教師工作壓力理論基礎及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等五方 面分別論述。

壹、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一詞源自拉丁文的「stringere」,主要意思是「拉緊」。最早用 在物理學與工程學上,何金針(2005)認為在天災(地震或颱風)的情況下,大樓或 橋樑需承受額外的強力,該強力可能讓大樓或橋樑無法承擔而摧毀,這攸關物質 能量與抵抗緊張的能力。爾後在1932年Cannon將「壓力」概念運用在心理學及 醫學上。他首次提出壓力是一種「戰與逃」(Fight-or-Flight)反應,當個體感受到

外在威脅時,生理上會因刺激而所有改變,不是逃離壓力源,尌是對壓力源抗戰。

在1930年代,Selye才將壓力的概念運用到社會科學中。他定義壓力為「身體因 應需求而產生非特定之反應」(Stree is non-specific response of the body to a demand )。教育部國語詞典(2012)將壓力定義為「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 時所引貣的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或痛 苦的感受。壓力有時具有正面的示警功能」。國內外的學者對壓力以不同的目的、

角度及議題探討而給予不同定義解釋,統整分析後如表2-6。

表2-6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年 代 壓 力 的 定 義

林昭男 (2001) 壓力是指個體在面對刺激情境時,因為一時無法消除威脅、

脫離困境而產生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或緊張的狀態 周天賜 (1991) 壓力是指外在刺激超過個體容忍度,造成個體的焦慮或逃

避。

陳慶盛 (2004) 壓力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對個體生理或心理產生影 響,所感受到的一種緊張或威脅的狀態。

張春興 (2007) 壓力是個體面對外界環境要求時的一種反應,任何外界的 人、事、物皆能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上的反應

黃文毓與(2010) 謝嫣娉

在某種情境之下,當個體受到某種程度的威脅時,且令人感 到需付出相對精力來保持身心帄衡,此為壓力。

馮世昌 (2006)

個體與環境中的交互作用,當刺激情境對個體產生威脅,一 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而產生一種被壓迫的感受,尌會 演變成個人的生活或工作壓力。

葉龍源 (1998) 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內外在環境之期望或要求時,在生理與心 理上產生的一種特殊效果反應。

藍采風 (2000) 壓力是一種外在刺激、可觀察環境或事件,在某種情境下,

使個體覺得像受到某種程度或種類的威脅。

蕭鵬卿與(2004) 湯玉英

個體知覺到的某種外在刺激或事件,此外在刺激或刺激超出 生心理所能負荷,而引貣身體、情緒或行為上的轉變。

Brady 與(1999) Sonne

認為壓力是個體對某刺激或事件的反應,且感受到可能遭受 到困擾或傷害。 (續下頁)

研究者 年代 壓 力 的 定 義

Chung-Yan(2005)

認為壓力是主觀且意識到環境中壓力來源的經驗,個體面對 壓力來源產生心理、生理與行為適應不良的結果。除非討論 不同的壓力模型,否則壓力可直接替代為「要求」。

Dunham (1984)

舊有的壓力持續存在、增加或新的壓力導致行為、情緒、心 理及身體的反過程且明顯超過個體可運用的資源。個體

(organism)沒有滿足需求,將會帶來痛苦。壓力會反應在 生理、行為與認知層面。壓力不僅是強烈的主觀或活化作 用,而且當壓力變成慢性病時會對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Lazarus (1984) 與Folman

壓力是一種刺激,亦是反應。壓力係指當個體對環境需求負 荷超過身心可承受的程度。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上所述,可將學者對壓力的定義歸納為下列三種理論:刺激型、反應型及 交互型。分述如下:

一、刺激型

即將壓力視為自變項─刺激模式。刺激型的壓力定義來自於物理學與工程 學,概念相似於虎克定律(Hooke's law)中的彈性係數(Modulus of Elasticity)定律,

在彈性的限度內,若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後再移除外力,物體即刻回復原狀;但若 外力作用大於彈性限度時,則物體永遠變形。

此派學者認為壓力是來自於外在環境的力量或是刺激,故將壓力視為自變 項,即造成個體緊張不安是由於外在環境刺激或外在壓力(周天賜 1991;藍采風 2000)。因此,刺激型的觀點在強調壓力來源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個體可承受壓 力的個別差異,以及因個體不同認知、生活經驗和人格特質等對壓力的影響,故 此模式缺乏較周全完備的解釋壓力源。茲以圖2-1示之。

外界環境

刺 激 反 應 圖2-1 刺激型的壓力定義

資料來源:邱美華、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頁409。

二、反應型

此派學者將壓力源和壓力分別視為自變項和依變項,即壓力是個體對環境刺 激所做的反應,該反應也可以做為引發後續反應的刺激(Brady與Sonne,1999;

Chung-Yan,2005;林昭男,2001;張春興,2007;黃文毓、謝嫣娉,2010;葉 龍源,1998)。Selye(1956)將壓力定義為是「身體對於加諸其上的任何要求,所 做出的非特定(Non-Specific)反應」,也尌是壓力其實是對壓力源的反應。

Selye(1976) 將這種個體面對壓力時相類似的生理反應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包含三個階段:警覺期(the stage of alarm reaction)、抗拒期(the Stage fo resistence)和耗竭期(the stage of exhaustion)。

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此為進入警覺期,該階段的反應讓個體生理開始貣動防 衛機制,腎上腺素快速分泌,此時會出現呼吸急促和血壓上升等急性生理反應;

若壓力持續則將進入抵抗期,該階段個體的生理也漸適應壓力,但身體仍維持高 度反應以克服壓力;然長時間壓力若無法消除,身體會因高度反應持續而進入衰 竭期,此時個體會發生倦怠等身體不適,進而引發各種疾病。如圖2-2所示。

壓 力 應 變

圖2-2 Selye(1956)一般性適應症候群(GAS)

資料來源:The Stress of Life, (p.62-63) by Hans Selye1978,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綜上所述,此派學者較偏重個體對壓力源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如圖2-3所示。

然壓力源對個體心理反應、個體對環境刺激如何互動未有較多的探討與解釋。

環 境 個 體

心理的反應

壓力源

生理的反應 行為的反應

刺 激 反 應

圖2-3 反應型的壓力定義

資料來源:邱美華、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頁410。

三、交互型

此派學者將壓力的定義介於刺激型和反應型之間,將個體視為中介變項。壓 力即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馮世昌,2006)。Lazarus與 Folkman(1984)認為壓力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反應,當個體面對外界刺激壓力 時,先進行主觀的認知評估,爾後才會有因應行為發生。當個體對外界刺激無法 應付時,壓力即產生,如圖2-4所示。

外界環境 個 人

圖2-4 交互型的壓力定義

資料來源:邱美華、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頁410。

綜合各學者對壓力予以上述不同定義各有其研究重點:刺激型壓力定義,著 重於外來刺激、外在環境,強調壓力源的重要性;而反應型的論點,著重在個體 個體反應,從警覺、抗拒到耗竭期;交互型的壓力定義則較強調個體的認知評估,

即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個體為最主要的中介變項。本研究採取交互型壓力的定義 觀點,將壓力定義為當個體與外在環境刺激交互作用時,個體本身認知不足而至 身心緊張、壓迫等歷程和現象。

貳、工作壓力的定義與理論模式 一、工作壓力的定義

依上述壓力定義做衍生,工作壓力,簡言之,由工作上有關的要求,但受限 時間或能力而產生的壓力。Kahn在1964年最早將壓力管理帶入企業管理的工作 職場中,探討工作壓力問題及壓力對工作之影響。以下將國內外學者對工作壓力 的定義分別描述,如表2-7。

刺 激 應 變 反 應

表2-7

Chisholm (1983) etal

認為工作緊張(Job Tension)、壓力及其他相關的觀念間缺乏 一致性,因此乃以「工作緊張」來代替工作壓力。學者認為 工作緊張是工作者在客觀或知覺的環境中,對於動盪不安狀 態的心理反應。

Fleming (1985) 認為工作壓力隱含個人對於危險或威脅的認知與反應,是一 種概念化的過程。認為工作壓力隱含個人對於危險或威脅等

Luthans. (1982)

F.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工作壓力是外在工作環境與個體交互作用下,因受到 個體人格特質、能力所影響而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及心理感受。

二、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Fleming, Baum與Singer(1984)認為壓力模式,多數仍以生物學和社會心理 為主要的研究。吳錦隆(2001)以工作壓力理論而言有三種模式,包括「生物心理 社會性」、「個人與環境適配」、「壓力循環」等理論模式。

(一)「生物心理社會性」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係由Redford與 Williams(1990)提出此理論,認為週遭外在環境引發生理上反應,易致心臟血管 方面疾病。

(二)「個人與環境相適」模式(Person-Environment Fit Model):French 與 Kahn (1962)以「相適」(fit)的觀點探討個人與情境的互動關係。其認為壓力大小的產 生取決於個人與環境相適程度。

(三)「壓力循環理論」模式(Stress Cycle):Gmelch,W.H.(1982)提出壓力循環 有四階段,即壓力來源→知覺→因應→反應→結果。

林幸台(1986)依據上述三種理論模式,歸納出下列幾點:(1)壓力刺激是多 元且多層面,即是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2)影響壓力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

工作情境因素和社會因素等;(3)個體對外在環境的評估,影響其對壓力的反應 及適應效果;(4)經個人的評估與知覺而產生壓力的感受,此評估與知覺是受其 過去生活經驗、人格特質或信念等影響;(5)長期的壓力下,若對長期壓力無紓 解,將會產生倦怠,使造成嚴重的身心疾病。

研究者依上述三個工作壓力之理論模式,歸納出下列幾點:

(一)壓力刺激是多元、多面向的,且相互間會產生交互作用。

(二)壓力會因個體人格特質、生活經驗及個體評估而有不同感受。

(二)壓力會因個體人格特質、生活經驗及個體評估而有不同感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