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與身心障礙生家長之親師溝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與身心障礙生家長之親師溝通

國內針對身心障礙生家長之親師溝通相關研究多由家長參與角度著眼。學者 林明地(1998)將家長參與類型分為擔任義工、支持學校活動、教導自己子女、

面對面溝通、非面對面溝通、親職教育,以及代表其他家長做決定等七項。林天 祐(2000)認為家長參與學校可分為配合學校教育需要,協助做好子女就學準備、

學校與家長進行各種聯絡溝通、到校擔任義工或教學助理、在家指導或參與子女 學習活動,以及透過家長會活動,參與學校校務計畫等。佘豐賜(2001)則將家 長參與分為親職教育、溝通協調、擔任義工、家校合作、教導小孩、決策倡導等 六個類別。鍾珠宜(2007)將家長參與分為家長與學校或機構的溝通、家庭教育、

對學校與機構的支持、學習教養知能、家長參與等五方面。

歸納以上學者之研究,可將家長參與之內涵分為學校層面的參與、家庭層面 的參與,以及家校間的溝通等三部分。而由此亦可發現各學者均認為在家長對孩 子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而言,親師溝通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雖然如此,根據相關 研究顯示,障礙者的父母除了對孩子在家活動的有較多參與外,對學校活動的參 與及親師間的溝通均不甚理想(周玫君、林宏熾,2003)。

由於身心障礙學童的身心發展及各方面需求有其特殊性,親師間密切的聯繫 及溝通也因此更顯重要。學者 Karnes 和 Lee(1980)將家長參與特殊子女教育之 重要性由以下幾種不同的角色來說明(引自何華國,1996,頁 242):

一、對特殊兒童教育有所認識的家長,對特殊教育方案的擴充與延續,將會 成為強而有力的支持者。

二、家長是特殊教育經費直接或間接的支助者,他們當然有權利表達對子女 教育的看法。

三、家長如能當教師的教學助理,對個別化教學的實施將大有助益。

四、父母參與特殊兒童教育,將可望將所學得的輔導技能遷移至其他子女身

上,對其他子女的教育應可產生正面的影響。

五、學生如欲將教室中的學習遷移至家庭或其他環境時,家長將可扮演積極 而有效的催化者角色。

六、家長對於特殊子女的瞭解應勝於任何其他的人,因此在教學目標的選擇,

父母將可提供寶貴的意見。此乃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研訂,應有家長參與的理由。

七、家長參與特殊兒童教育,將有助於學校與家庭關係的建立。而學校與家 庭間的溝通,是滿足特殊兒童教育所不可或缺的。

八、家長對於特殊教育兒童的課程與教學,將是重要的資源人士。他們所能 提供的支援,並不限於才智與經驗,甚至彼等所擁有的資料與器材等也可與學校 的師生分享。

九、家長的參與將可強化特殊子女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家長在身心障礙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可扮演特教服務的支持者、經 費的支助者、教師的協助者、孩子學習的催化者,以及資源的提供者等。而家長 的投入對於孩子的課業學習表現、生活適應、自我概念、特殊教育需求,乃至學 習態度等均有正向的影響(Sohn & Wang, 2006; 陳明聰,1997;黃志雄,2007;

蕭如芬,2007)。

除了能夠提供教師資源及支持、提升特殊子女的學習情況之外,密切且良好 的親師溝通及互動對於家長本身及學校方面均能有所助益。在家長方面,透過親 師溝通及合作,父母可增加自身教導子女技巧之管道、增進行為輔導及溝通技能、

了解學校的運作、獲得相關法令規定知識及社會資源、拉近親師距離、改善自身 情緒,並且提升自我價值。在學校方面則可提升教育品質及學校效能,提供學生 日益進步的學習環境及相關軟硬體設施(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1991;

Sohn & Wang, 2006; 王淑仙,1999;吳岳奇,2006;陳明聰,1997;蕭如芬,2007)。 有鑑於上述身心障礙生親師溝通的益處,教師應極力與家長配合,不僅要讓

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及進步情況,更應主動掌握孩子在家的學習及生活自理 情形,唯有對孩子生活全面性的了解才能提供身心障礙生及家庭完整的協助與支 持。

然而,教師在與身心障礙生家長溝通時須考量到其家庭所面臨的特殊需求,

並據此給予協助。其中最常為人所提及的特殊需求即為家長在教養子女方面的知 識及技能。由於身心障礙生在課業或生活上的學習較一般學生更須注意課後的延 續性,家長教養技巧的迫切需求也因此更加突顯。為滿足此項需求,教師可透過

「日報」、家庭聯絡簿或網際網路等媒介,將每日學習進度、學生在校表現情況 及在家應完成的進度詳細列出,讓家長知道該做些什麼來協助孩子。除此之外,

教師亦可提供不定期舉辦親職教育或提供相關資料給家長參考。

其次,身心障礙生家長的情緒問題亦為常見的需求之一。由於面臨身心障礙 子女出生後的種種考驗,家長常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及挫折。因此教師在與家長 溝通時須先了解家長的感受,協助其處理對孩子的感受。此外,身心障礙兒童的 家庭常會受到社區或社會的異樣眼光或迴避,若無人適時伸出援手給予溫暖,這 些特殊家庭成員將難以邁開腳步尋求支援。因此,教師及學校可舉辦相關社交活 動提供身心障礙生及家庭成員與外界互動接觸的機會,或是協助家長透過親職教 育網路尋找其他有類似教養經驗的家庭進行交流,以使特殊家庭的父母能夠在教 養子女上更加得心應手(高怡齡,2006;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葉肯昕譯,

20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