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科書的評選及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說明教科書評選的背景,教科書評選及其相關研究。

一、 教科書評選的背景

國內教科書於九十學年度隨著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由統編制逐步轉 換成開放審定制。教科書開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透過選用教科書,

以發揮專業自主,增加專業知能,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但是,教師選 用教科書時,其經驗和專業能力可能不足,教科書評選實屬不易,因此容 易以顯而易見的輔助教具做為評選依據 (鄧鈞文,2001)。故教科書的評 選,宜依據客觀有效的評選規則,有系統的透過觀察、推測等方式取得教 科書資訊,再進行分析與比較用以選擇適合教與學之教科書 (曾諱港,

2007)。

課程改革是國內近年來教育改革的重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 推動,以及一改過去的課程標準轉變為課程綱要,並以能力指標的型態呈 現,並未具體規範教材的內容,只列出學生在該階段所需達到的能力。因 此,教科書的編輯具有較大的空間。但相對地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內涵與形 式上有多大差異,實有賴評鑑研究去進行分析比較。

二、 教科書評選之指標

本研究係參考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2007) 在「九年一貫課程之

5

6

教材教科書總評鑑:設計理念、能力指標與統整性-數學領域教科書評鑑 報告」中所訂定的評鑑規準做研究。其評鑑規準可分為四大評鑑規準,以 及在其底下二十七個小評鑑規準,將其說明敘述如下:

(一) 設計理念:主要針對教科書在課程設計上的理念取向進行分析,

其主要內容包括:

1. 思考性:學生解題之思考歷程、反思活動等。

2. 知識性:學生的數學概念、數學知識發展及其邏輯順序。

3. 生活性:數學概念、數學學習活動與生活的連結。

4. 心理性:學生數學概念的心理發展。

5. 多樣性:問題、情境、表徵、解題歷程等之多樣性。

6. 統整性:關於不同主題及相關概念、情境等之連結的統整性。

7. 獨特性:教材設計的獨特性。

(二) 與能力指標之符合度:主要檢視數學教科書每一學習階段之教材 內容與「能力指標」的符合程度,其主要內容包括:

1. 與數學領域課程目標、分斷能力指標、及分年細目之符合程度 2. 兼顧認知、情意和技能等層面目標的達成

3. 單元教學目標能達成各該階段能力指標,且能力指標於該階段 終不同年級(學期)逐步完成

4. 學習內容含該學習階段數學領域五大主題軸的主要概念、原 理、原則、和技能。

(三) 內容及組織:主要關注教材之內容與組織,包括:

1. 教材組織整體性:教材內容組織架構呈現數學概念的整體性與 連貫性。

2. 教材內部連結:教材之主要學習內容的內部連結情形。

3. 教材外部連結:教材與生活經驗及其他學習領域之外部連結。

7

4. 階段的銜接性:不同學習階段間學習內容的延續與銜接性。

5. 教材的心理邏輯發展:學習內容在不同年級與學習階段中,符 合學生之心理邏輯發展。

6. 教科用書的整合程度:課本、習作與教學指引之整合程度。

7. 習作和學習活動配合程度:習作與學習活動與學習內容之配合 程度。

8. 教材正確性:教材中的數學概念符合數學教育原理。

(四) 活動設計與取材:主要檢視數學教科書對於協助學生學習各項數 學內容,發展數學知能的教學活動設計及其實施方式。其主要內 容包括:

1. 活動設計的適當性:教學活動設計能協助學生發展數學概念與 能力。

2. 內容份量適當性:內容份量的適當,使可完成預定教學活動。

3. 活動的趣味性 :教學活動能引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4. 學習活動導向:活動能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5. 反思與討論活動:能使學生反思、討論、辯證、歸納的活動。

6. 學生個別差異:教學設計能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

7. 學生經驗的考量-考量學生的經驗,作為逐步引導數學概念的 依據。

8. 評量方法之多樣性:評量方法能反應教學目標,且評量方法多 元化。

綜合上述共四大評鑑規準,以及其二十七個小評鑑規準,本研究將評 鑑規準整理為簡單的層級關係,如圖 2-1 所示:

設計理念

內容組織

活動設計與 取材 與能力指標

符合程度

思考性

心理性

統整性

與數學領域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及分年細目知符合程度

單元教學目標能達成各該階段能力指標,且能於該階段中不同年級

(學期)逐步完成 教材組織整體性

階段的銜接性

習作與學習活動配合程度

活動設計的適當性

活動趣味性

反思與討論活動 知識性

多樣性

獨特性

兼顧認知、情義和技能等層面目標的達成

學習內容含該學習階段數學領域五大主題軸的主要概念、原理、原 則和技能

教材內部的連結

教材的心理邏輯發展

教材正確性

內容分量適當性

學習活動導向

學生個別差異 學生經驗的考量 評量方式之多樣性

生活性

教材外部連結

較科用書的整合程度

2-1 教科書評選之層級結構圖(來源: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7)的「九年一貫課程之教材 教科書總評鑑:設計理念、能力指標與統整性-數學領域教科書評鑑報告」)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由圖 2-1,便可清楚知道四大評鑑規準為何,以及在各大評鑑規準之 下的小評鑑規準為何。

8

9 Fuzzy Delphi

FAHP The Delphi Method

AHP

10

表 2-1 相關領域研究方法彙整表(續)

權重有無 主要方向 作者 名稱 研究方法

無 非國小數 學教科書

黃鈺婷 (2004)

國小教師對國語教科書評規準及評選

相關建議 問卷調查法

劉由貴 (2004)

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學生家長

對教科書選用之意見調查 問卷調查法 呂經偉

(2003)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教科書選用現況調查之研究

文獻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李峰松

(2003) 高級職業學校教科書選用之研究 問卷調查法 李維育

(2003)

臺北縣高中職學校體育教科書選用制

度之現況研究 問卷調查法

陳元仲 (2003)

澎湖縣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 選用規準與現況之研究

問卷調查法 訪談 陳怡芬

(2003)

國小教師對國語科教科書選用因素與

使用滿意度之研究 問卷調查法 謝慧伶

(2003) 雲嘉地區小學教科書選用模式之研究 文件分析法 訪談

由表 2-1 可知教科書評選的相關研究,較少在討論建立評選指標權 重,研究方向於國小數學教科書也不多。在評選指標之權重建立的方法上 多使用 AHP。其他無評選指標之權重建立的研究,則多使用問卷調查法。

而在相關學術研究的期刊文章,有研究者探討教科書規準與評鑑 (高強 華,1999;劉興欽,2005),或研究教科書之選用方式 (黃志成、游家政,

1998;蕭育,2003),卻較少有探討教科書評選指標權重值之建立。所以本 研究擬建立國小數學教科書評選指標之權重值,供國小教師或教育人員參 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