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學家對兒童時期發展的見解

2.1   教育學家理論

2.1.2   教育學家對兒童時期發展的見解

2.1.2.1 柯米紐斯(Amos Comenius , 1592-1670)

柯米紐斯的《大教育學》被史學家稱作教育體系內最早、最有體系的教 育學。柯米紐斯的教育方法倡導兒童在自然的狀態下學習,由淺入深的學習,

且認為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由實質具體內容到抽象的概念,也就是學習內容應該 是具體的自然實物,人類的知識應儘量避免來自書本,應該從自然的觀察中獲 得(Piaget,J. & Inhelder, 1962)。像是當我們學習自然界的單字,應結合外感官

(眼、耳、鼻、舌、手)與內感官(想像、常識、記憶),掌握合適的情境,

讓學習更有效果(賈馥茗、林逢祺、洪仁進、葉坤靈, 2003)。柯米紐斯的直觀教 學,讓兒童藉由五種感官的探索與分析判斷, 配合情境的加值,養成兒童獨立 思考的能力,讓兒童在最自然的狀態下可以將抽象概念(例如:tree)與相對應 的實物(例如:樹木)做連結,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2.1.2.2 洛克(John Locke , 1632-1704)

洛克為啓蒙前期的教育思想家,洛克《人類悟性論》中認為知識的獲得

2.1.2.3 盧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 1712-1788)

18世紀的盧梭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創始人,強調遵循自然法則的教育 與民主思想。盧梭的《愛彌兒》教育提倡兒童在「自然中」與「體驗中」學習。

其中一個著名的情境教學例子是:書中,愛彌兒不會辨別方向,有次教師把他 帶到大森林裡,由他自己辨別方向,但愛彌兒找不到路,老師趁著這個教育時 機跟他說:「中午的樹影朝北,應根據樹影辨別方向尋找回家的路。」這是利 用大自然的情境,指導學生解決問題(Locke, 1693)。從盧梭的觀點我們可以看 到,盧梭提倡兒童在「經驗」中學習,當兒童接觸到新事物,教育者不應該阻 止兒童觸碰新事物,而是應該在不論結果好壞的情況下,讓他們盡量嘗試,直 到他們瞭解以及學到經驗為止。

2.1.2.4 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 1746-1827)

裴斯塔洛齊主張實物教學與感官學習,“Thinks before words,concrete before abstract”,小朋友在感官察覺中學習,最後再進入到抽象概念(Pestalozzi, 1803)。也就是說,他期望兒童透過自我感官的敏銳觀察,在兒童心中產生影像 能力:「數」(Number)、「形」(Form)、「語」(Language)(Heafford, 1969)。意思是,當兒童觀察到一群小動物時,應該說出那群小動物有幾隻,小 動物的外型為何,應該如何形容那群小動物。目的是讓培養兒童思考與解決問 題的能力,而不只是填鴨式的背誦課本。

2.1.3.1 蒙特梭利(Montessori , 1870-1952)

蒙特梭利理念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a. 蒙特梭利將兒童的生長分成五發展階段(M. Montessori, 1949):

表 2 蒙特梭利的兒童發展五階段表(M. Montessori, 1949)

階段一 出生~三歲 嬰兒時期 (Infancy)

吸收性心智的無意識階段 階段二 三歲~六歲 吸收性心智的有意識階段 階段三 六歲階段 兒童期

(Childhood)

兒童想像力、創造力開始發展 示著他們力量的增強(Maria Montessori, 2003),本創作將兒童敏感期整理如下圖,

在這張圖中,我們發現小朋友的感官敏感時期是在 3~6 歲的年齡層,所以我們 將此創作的年齡層定位在3~6 歲的小朋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