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域性的溝通

狹義的定義 廣義的定義

註:from Lee, Om, Rim, and Sawng (2003)”, Realizing Digital Life in Korea:

Core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Policy”, ITS Presentation paper, pp.1.

圖3. 數位生活的範圍

數位生活的範圍可分為狹義與廣義兩方面來解釋。其中,狹義的定義,是 以個人與家庭為出發點,屬於區域性的溝通,以家庭、行動網路為基礎,並輔 以公共組織單位與企業的數位化,包含工作場所,如辦公室;文化場所,如博 物館、學校;商業場所,如百貨公司或大型量販店;以及公眾場所,如公園。

而廣義的定義,則擴大到整個國家,以未來普遍存在的網路為系統,連結電子 產品及各地的網絡,並結合產業鏈,以及大眾服務系統,與社會、文化、休閒

13

14

活動連結,共同串連起國家的網絡系統,既多元化且應用廣泛。

2-3-2 數位產品與服務發展現狀

數位產品,對現在的世代而言,與電子產品的界線還未劃分清楚。有許多 新興產品,均掛上「數位」一詞,彷若如此,產品就可與新潮、時尚等流行指 標名詞有所相關,並進一步代表產品可為廣泛的年輕族群所接受。但依據數位 生活的定義,數位產品或服務至少要符合下列要件:1.通訊(communications) 2.

網路(internet) 3.連結(link) 4.便利(convenience)。依此四要項,對數位產品及服 務做以下的歸納整理。見表4:

表4. 數位產品及服務 產品及服務 功能

照相手機 隨身電話,可供通訊或資料下載服務兼照相功 能,並可提供小型電玩娛樂。第三代(3G)手機可高 速傳輸,可收發郵件,像是一台小型筆記型電腦,

並且可直接看到收發話人的影像。

PDA+手機 個人隨身助理,可供行事曆、電話、上網、手機 功能。

i-Pod MP3 隨身聽,容量可達 6G,可供運動、等車時的 休閒娛樂或學習工具。

筆記型電腦 多功能處理器,可供上網、通訊、娛樂,處理大 量資訊。

個人應用面

掌上型電玩 PSP

隨身式線上遊戲機,具備優越畫像處理能力、豐 富臨場感立體聲輸出、無線網路連線,無論何時 何地享受影音視聽娛樂。

MSN Messenger

線上即時通訊,藉由得知對方的帳號,即可邀請 加入通訊錄,並直接於網路上對談,可用文字或 影音的方式溝通,也可分享檔案。

群體應用面

Skype 網路電話,功能與線上即時通訊接近,但透過購 買Skype-out 的服務機制,亦可與一般電話或手機

15

通話,費用較一般電信公司來得為低。

Blog 部落格,個人網站的一種,可分享個人心情與照 片等功能,來訪者可留言。

社群 透過共同有興趣的主題,一群不認識的人可於網 路中分享該主題的看法或心得,甚至可以作為行 銷的工具。

拍賣 藉由入口網站提供收費服務的平台,買方提供商 品、賣方可依買方價格或購買或競標,創造出新 的購物形式與新的虛擬店鋪。

聊天室 可依主題作為聊天室的區分,可設定聊天室人數 上限,做及時的溝通或交友。

線上遊戲 玩家可藉由連線與其他玩家互動、結盟或競爭。

屬於動態式的遊戲,甚至有虛擬貨幣與寶物,在 現實世界中是屬於有價產品本。具玩家互聯聊天 功能,從僅限遊戲內的同好,擴大個人聯絡網,

可直接連結MSN Messenger(如,天堂 II )。將 MSN Messenger 置入遊戲畫面中,只要點擊對話視窗內 的小綠人即可開啟,不僅同時可與遊戲外其他好 友聊天,原本遊戲內已建立的好友名單也會加入 不必再新增聯絡人。

ftp 分享軟體,藉由兩端電腦網路的連結與設定,可 藉由上傳或下載,分享彼此所開放的檔案。

e-政府 可直接線上申辦政府相關單位服務,如繳稅;或 線上申訴。

e-圖書館 可直接搜尋相關主題文獻或閱讀、下載電子檔期 刊及電子書,或辦理借書預約事宜。系統甚至可 以以電子信件提醒讀者書籍歸還日期。

組織應用面

虛擬展覽 虛擬實境的看所展覽的文物或聽解說,不需要親 至會場。

16

現在的數位生活產品及服務,在使用者越來越多,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越 能發揮其效益。但數位生活的潛能絕不僅如此。隨著人類的需求改變、技術上 的配合,我們將來所面臨的數位生活環境,必定大迥異於現在。這也是本文所 要研究的範圍。許多知名品牌大廠開始集中於消費性電子產品,而新品牌也極 欲藉由新產品建立創新領導者的印象。廠商們對數位生活均已積極佈局預備。

但未來的數位生活究竟會如何演進?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數位生活的定義會 有何變化? Shipley(2004)認為有幾個思考的建議:

1.數位產品會以電腦為平台的基礎架構嗎?

2.數位產品的電源能量是否會隱藏於精巧極簡的產品設計中?

3.技術能否解決數位權利的議題?

4.舊的營運模式能適用於越來越具選擇性與彈性的數位產品?

5.傳送影像、聲音和資料的平台網路運作是否會取代一般的物流?

數位生活是由許多構面組合而成,但無論未來數位生活如何演變,本研究 認為數位生活的組成不脫離四大要素:普及性、便利性、有效性、可選擇性。

普及性在於產品及服務的普及,能擴大規模經濟、降低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便 利性在於功能複雜但操作使用容易,不論何年齡層、何種人均能輕易使用;有 效性在於產品或服務間彼此的連結是快速、有效率的,等待時間短;可選擇性 則是內容的多樣化、情境的可調整,使數位生活的呈現豐富多樣。

1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