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

由於電腦與通訊技術的結合以及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使得資訊科技 對人類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不論再怎麼重要的 科技,都必須要讓使用者接受且願意使用才能夠達到擴散的效果,進而有 其影響力(賴郁淇,2008)。因此有許多學者開始著手研究,並發展理論模 型來解釋人類對新科技的採用行為。本節欲先介紹科技接受模式之發展,

再探討其他相關理論,最後介紹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

壹、 科技接受模式

較常用來解釋及預測人類行為的決策歷程方式,目前有三種行為科 學模式,分別是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計畫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及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早期是以TRA預測或解釋人類某一特定或某一 類的行為,然而TRA有其使用上的限制,因此後續學者依據TRA的理論架 構發展出TPB來,然而針對新興科技與技術,後續學者又延續TPB的觀念 而提出了TAM的架構,以解釋使用者對於資訊系統或新科技的接受程度。

TAM兼顧了理論依據與架構的簡化,在解釋影響資訊科技的接受行為上相 當完整,可適用於不同的資訊科技(Gefen & Straub, 2000)、不同使用族群 (Taylor & Todd, 1995)以及不同的國家文化(Rose & Straub, 1998)因此較 常用在探討資訊科技接受行為的研究。以下將對科技接受模式之發展做一 完整的介紹。

一、 理性行為理論

Fishbein 與Ajzen (1975)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其目是在預測及解釋人類的行為。此一理論的假設是基於人類通 常是理性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取得的資訊,也就是實際行為是基於其所獲

25

得的資訊,作有系統及理性的思考後所採取的活動(陳育達,2001)。其架 構圖如圖2-1所示,根據理論,一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表現,是由其「行為 意 願 (Behavioral Intention) 」所 決定 ; 而行 為意 願 又 由 個 人的 「態 度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和「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所共同決定 (石承恩,2008)。

在此「態度」是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行為後,獲得正面或 負面的感受與評價。而「主觀規範」乃指教師在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這 項行為時,受到社會壓力的程度。由此可知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 意願主要受到個人態度以及重要他人看法的影響,再影響其使用行為。因 此,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及他人對於個人從事該行為的看法愈正向,則 行為意願愈高;反之,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及他人對於個人從事該行為 的看法愈負向,則行為意願愈低。

圖 2-1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 (1975:16)

二、 計畫行為理論

理性行為理論是假設「行為的發生是基於個人意願的控制下,對個人 的行為所進行解釋及預測。」但實際行為不只決定於個人的行為意願,有 一部份也會受到超出個人能力控制外的因素所影響(Ajzen,1985)。例如教師 欲從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許多人也認為教師於教學時使用資訊科技比未 態度(Attitude)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al)

26

使用有更多益處,但教師往往受限於資源、環境、時間等此類,非自我能 控制之因素的影響,導致難以實現。

故行為若受到非自我控制之因素影響時,則理性行為理論對於該項行 為的解釋及預測能力將會減弱(林輔瑾,1996)。為增加TRA的預測力,

Ajzen(1985)提出計劃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如圖 2-2 所 示 , 於 原 架 構 上 再 加 上 認 知 行 為 控 制 變 數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jzen認為「認知行為控制」代表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行為執行的 程度。故個人認為自己具有從事特定行為的能力以及擁有執行相關行為的 資源或機會越多時,執行該項行為的控制認知會越強。當人們缺乏能力、

資源或機會去執行一個行為,或過去的類似經驗讓他感受到執行該行為是 困難的時候,人們就不太會有很強的意圖去執行該項行為(陳怡辰,2007)。

此理論比理性行為理論更貼近實際行為的狀態。亦即若教師在實施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時教師的資訊能力愈強、能掌控的資源、機會愈多,其使用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愈高。

圖 2-2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資料來源:Ajzen (1989:182)

態度(Attitude)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al)

認知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27

三、 科技接受模式

Davis, Bagozzi和Warshaw依據理性行為理論於1989年提出科技接受模 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其理論乃假設人類通常是理性且 有系統使用資訊,而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是由其行為意願所決定,行為 意願又由個人的態度和主觀規範所共同決定。然而,Davis等人認為主觀 規範在此時的影響不大,故將理性行為理論中影響行為意願之「主觀規 範」摒除,因此,在此理論下「態度」是影響行為意願的重要因素;而認 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與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這兩個因素則是決定個人在從事有關科技行為時影響態度的主要因 素。如圖2-3 所示。

圖 2-3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資料來源:Davis, Bagozzi & Warshaw (1989:985)

科技接受模式簡化了理性行為理論,以期能普遍性地解釋使用者對於 資訊科技接受程度的決定性因素。此理論提供研究者了解個體在使用科技 時,影響其內在信念(Belief)、態度(Attitude)與意願(Intention)的外在因素。

其中以科技易用性(PE)與科技有用性(PU)這兩個因素來衡量內在信念。若 資訊科技對教師而言在教學時是有用的、容易使用的,將使其產生使用意 願,並進而使用。

態度 認知有用性

行為意願 實際行為

認知易用性 外在變數

28 Todd(1995)將計畫行為理論(TPB)中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與認知 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二變數加入科技接受模式(TAM) 中,提出了TAM和TPB整合的模型(A Model Combining TAM and TPB, C-TAM-TPB),以提高解釋力,如圖2-4所示:

圖 2-4 TAM 和 TPB 整合的模型(A Model Combining TAM and TPB, C-TAM-TPB)

資料來源:Taylor & Todd(1995:146)

五、 修正後的科技接受模式

Venkatesh與Davis(2000)在整理了科技接受使用者的相關研究後,將 TAM 模 式 延 伸 , 即 在 TAM 中 加 入 了 社 會 影 響 過 程 (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與認知工具過程(Cognitive Instrumental) 等關鍵因素來解釋知覺 認知有用

(Perceived Usefulness)

認知易用 (Perceived Ease of Use)

態度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認知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使用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使用行為 (Actual Behavior)

29

有用性與使用意圖,並且提出了TAM2模式(陳玉婷、蔡立元,2009)。如 圖2-5所示。

圖 2-5 修正後的科技接受模式(TAM2) 資料來源:Venkatesh & Davis(2000:188)

在社會影響過程部份包括: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形象 (Image, I)及自願性(Voluntariness, V)三項因子。其中主觀規範(SN)指使用 者對於周遭對他而言具重要關係的人,認為他是否應該採用新系統;自願 性(V)指使用者使用資訊系統是屬於主動或被動的;形象(I)指使用者使用新 系統使得使用者的社會地位增強的程度。

認知工具過程則包含:工作關聯性(Job Relevance, JR)、產出品質 (Output Quality, OQ)、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 RD)和認知易用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等四個因子。其中工作關聯性(JR)指使用者 認為該資訊系統對於他的工作上的應用的相關程度;產出品質(OQ)指在工 主觀規範(SN)

Subjective Norm

形象(I) Image 工作關聯性( JR) Job Relevance

產出品質(OQ) Output Quality 成果展示性 (RD) Result Demonstrability

經驗(E)

Experience 自願性(V) Voluntariness

認知有用(PU) Perceived Usefulness

認知易用 (PEOU)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意願(BI) Intention to Use

使用行為(BI) Usage Behavior

30

作任務的要求下,該資訊系統產生的成效的良好程度;成果展示性(RD)指 使用者採用某系統後的成效容易被觀察、討論的程度。認知易用(PEOU) 指使用者認為該系統易於使用的程度(Venkatesh & Davis, 2000)。此外經驗 (E)則指使用者使用該資訊系統的經驗。

從圖2-4可以看出主觀規範(SN)除直接影響認知有用外亦會透過形象(I) 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有用(PU),即個人在某團體中的重要成員認為他或她 應該要進行某項行為(如使用新科技),而從事此行為會提升在此團體的地 位或形象,則個人便會願意依循此「主觀規範」來進行行為,由此所得到 的社會支持與團體成員的認同,會更增加個人在團體中或工作上表現 (Venkatesh et al., 2000)。

此外主觀規範(SN)在影響使用意願(BI)時受到經驗(E)及自願性(V)的 影響,從Venkatesh與Davis的實驗中發現主觀規範對於被動使用在使用初 期影響相當顯著,然而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而影響漸漸減少,最後變為不顯 著。而對於主動性使用者而言,主觀規範的影響則是完全不顯著的。意即 當教師是自願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且有使用經驗者,周遭人的建議或看 法不會影響其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

在認知工具性的過程中,人們對認知有用(PU)的判斷,有部分來自該 系統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他們的需求的認知。個人認為該系統容易 使用的程度、個人認為該系統可以應用到工作上的程度、然後此系統進一 步可以把工作任務完成的多好的程度、並且個人可以具體感受到使用該系 統所得成效的程度,都會影響到認知有用性(PU)。即使用資訊科技對教師 教學而言在操作上是否容易,使用後是否比先前的教學成效更好,且成效 顯而易見等,均會影響教師知覺資訊科技對教學而言是否有其用處。

綜上所述,為解釋及預測人類行為的模式發展出來的TRA,因無法全 然解釋人類行為,在加入了自我控制因素後發展為TPB。爾後發展的TAM

31

模型由於同時兼顧最簡化及理論依據,因此受到相當大的重視。然而TAM 畢竟由TRA發展而來,因此與TRA有相似的侷限之處,把人性中人與人互 動這一部份的理論摒除,至於法於全然解釋現實生活的情況,故學者們提 出TAM2,TAM2乃根據TAM模型再提出影響認知有用性(PU)的兩大過 程,並進行深入的探討,將原先的TAM 模型擴充地更為完整。

貳、 其它相關理論

不論TAM 或者後來的修正模型主要都聚焦於資訊科技的使用,強調 工具性的認知會如何影響個人內在決策過程及使用意向,但卻忽略了使用 者本身的內在動機、個人情感及人與環境間的影響力。故學者們又從其他 實證理論中尋找這些因子,以下分別針對動機模式、電腦使用模型、創新 擴散理論及社會認知理論中分別討論相關影響因子。

一、 動機模式

動機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MM)強調的是個人完成某些欲達成的 目標或工作的歷程,亦即當一個人花費努力或精力去滿足某一需求或達成 某一目的行為歷程(Herbert,1976)。在人類心理學方面,動機模式主要用在 解釋行為,認為個人的行為意願或行為主要受到動機所影響。在資訊科技 方面,Davis, Bagozzi和Warshaw(1992)使用動機模式用以瞭解新科技的選

動機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MM)強調的是個人完成某些欲達成的 目標或工作的歷程,亦即當一個人花費努力或精力去滿足某一需求或達成 某一目的行為歷程(Herbert,1976)。在人類心理學方面,動機模式主要用在 解釋行為,認為個人的行為意願或行為主要受到動機所影響。在資訊科技 方面,Davis, Bagozzi和Warshaw(1992)使用動機模式用以瞭解新科技的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