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整體貫一設計的觀點和方法

貫一設計以心理學基礎、教學論基礎、科技基礎、文化基礎和實用基礎為其 核心,其本質內涵是強調核心基礎和假設的精緻協調,強調方法與手段以與其認 識論一致的方式相聯結。它並不提倡和假設某種特定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對設計具 有內在的優先權,而是提供了一個框架,將不同的設計實踐和相關思想系統的基

本信條融合在一起(Hannafin & Land, 1997)。其要求進行貫一設計時有四個基本 條件:基於自洽的和普遍接受的理論框架、與證實該理論框架的研究的結果相一 致、具有可概括性適用於其他案例或情境、通過連續的試用和修正應用證實是有 效的(Hannafin, et al., 1997)。依此,本研究有關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和發 展,綜合考慮了Piaget(1954)、Bruner(1956)、Vygotsky(1962)等概念發展和概念 形成的各階段過程觀點,以及Vygotsky(1962) 的最適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簡稱 ZPD)觀點,Erickson(2002)的以概念為基礎的課程觀,Caine 和Caine(1994) 的基於腦的學習理論,Paivio(1971)和 Snodgrass(1999)的記憶和編 碼的表徵理論,Wittrock(1974)的學習生成理論,Spiro(1988)認知靈活性理論,

Hannafin、Land 和 Oliver(1999)的致能情境、資源、工具、鷹架四個要素,

Jonassen(2000)的心智工具(Mind tools)觀點,以及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趨勢,並 從概念學習與認知的三個層次來說明設計方法上的基礎概念:

1.在整體系統觀上:由於人是一個整體認知者,會對各種現象有所感、有所 思、有所知、有所為,並在感、思、知、為中,會對現象主動進行詮釋,進行意 義的建構。而在詮釋和建構的過程及結果中,都需要用到概念和符號,以便進行 敘述和說明。此包含了整體認知、認知發展、環境因素、學習者的知識狀態和思 維能力。故從巨觀來看,需納入符號學、認知論、建構主義、闡釋學和溝通理論 的觀點,此可從個體之整體認知與概念的關係來思考本研究的整體系統(如圖 10)。

圖10 概念與思維認知的整體觀

圖10 綜合了符號學、語義學、闡釋學、溝通理論、認知論和建構論的觀點 所繪製,顯示出人們經由個體的心智模式,藉觀察、推理、想像等活動臨摹或類 比真實世界,然後運用符號(語言與圖像)與世界中的物理、生命、社會現象互 動接觸,依此而建構了各自個體內在表徵的世界(如概念和意象)。當溝通活動 發生時,傳達者持這些概念和意象,透過語言、圖像、動作等符號系統為媒介與 他人進行溝通,接收者則依此符號系統匹配或映射真實世界,以達成彼此間的對 話和聯結。在對話情境中,互相以既有的心智世界(概念、知識、思維、情感、

文化)為基礎,交互進行著訊息和意義的傳達、詮釋、理解、建構等活動。在活 動過程中,彼此又重新組織了個體的認知結構、概念架構、知識系統、情感態度,

並賦予內在表徵世界新的意義,及做為新認知的再出發。由於每個個體對世界的 認識和表達都受其認識論的信仰所影響,且基於不同的認識論又產生不同的知識 觀和學習觀,再加上個人的認知能力難以究竟全知整體的真實世界,所以只好將 真實世界暫時視為是由不同的認知者所各自建構之世界的綜合反映(共同一致性 接受)。因此,進行概念學習環境設計時,需考量每個人對於世界的認知陳述或 概念表達,都是一種認知選擇也是一種價值或情意驅動選擇的事實。故此整體認 知的觀點需於概念學習整體課程中來回交互的思考。

2.在中觀層次上:因每個人運用心智模式對真實世界所建構的知識或概念,

是經累積、傳遞、紀錄而構成私有的體系架構與共有的體系架構,其形式包括了 內隱於大腦內和外顯於大腦間。但不管是私有架構或共有架構,也不管是內隱於 大腦內或外顯於大腦間,都可用「概念體系」一詞來加以描述(如圖11)。

圖11 概念體系的學習與理解

「概念體系」是一種關係的表徵結構,它的稱呼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使用者 上,有不同的稱呼:框架(frame )、架構(framework)、語義網絡(semantic network)、

概念(concept)、圖像(images)、表格(grid)、本文(text)、脈絡(context)、基模(schema)、

組塊(chunk)、鷹架(scaffolding)、表徵組織(representation organizer)等,這些稱呼 雖名有所別,但從更高的抽象層次來看其實都具有接近相同的所指(reference),

正如Case(1978)所說:「人類的全部知識,無論是事實性的或程序性的,它們都 可以假定是用稱為「基模」這種實體儲存於心理系統中的,正如同計算機模擬研 究者所假定的知識單位一樣。」換言之,它們彼此具有同構性(isomorphic)。更 簡略的說:人類大腦普遍是以組織的方式,去組織認識結果,並以組織的方式儲 存認識的結果,每個人只是在組織程度、結構層次、結構形式和結構大小上有所 差異而已。至於個體建構之「概念體系」的有效性則是建立在學習和理解的深淺 程度上,而其指標則是洞察和遷移的靈敏程度,但關鍵則是組織結構是否可在特 定情境中被激活。這其中,核心概念做為整個概念體系的再組織和再淬煉上扮演 著重要的功能。

核心概念是一個大觀點、主要觀點或重要觀點,具有普遍性、廣泛性、永恆 性和抽象性,能聚合概念並依此可整合主題或事例使其聚焦。通過概念聚合的聚 焦探討,可使學習者在探討新知識形成過程的模式及規律時達到思維的整合,也 可幫助學習者達到深層的理解層次,亦能有效協助學習者建立出組織良好的知識 結構(Bransford et al., 1999; Erickson, 2000; Wiggins & McTighe, 1998)。又兒童早 期接觸重要概念性的觀點具有潛在的好處,不僅可培養學習者的思維技巧或思維 策略,亦可使其對學科產生整體的理解,且對學習遷移也有促進作用(Bransford et al., 1999)。因此,建構以「核心概念」為基礎的概念學習課程,是進行概念學習 認知支持環境設計時對於結構分析的一個重要的關鍵思考點。

3.在微觀層次上:概念學習是一個非常細緻的認知過程,但許多概念認知發 展的研究,是以母群統計的觀點來看兒童的概念學習,因此深入去設計一個概念 學習活動除以整體認知的觀點和母群統計為參考外,更需以微觀的認知角度出 發。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論觀點來看,概念學習就是概念的一種改變。而概念改變 從始態到終態的認知描述,可做為概念學習活動設計時有關認知過程的一個參考 (如圖 12)。

圖12 中A、B、C表示三個概念群,A'、B'、C' 表示兒童在三個概念群中 所建立的典型性(typicality)或表徵(representation),而 α、β、γ 則表示三個概念群 中在一般社會或科學上認知下的典型性。開始時兒童會以A'、B'、C'來表示三個 概念群A、B、C,或以A'、B'、C'來代表三個概念群A、B、C的典型事例,

同時也運用這三個典型性來辨別區分新的情境或事件(如:a、b、c)是否屬於該概 念。在這過程中,a 可能被 A'同化,B'可能去適應 b,也可能造成 C'和 c 並列,

這些情形都是概念學習的可能結果,而且也是學習者主動構成的。然而這種結果 可能並不一定符合社會或學術上對α、β、γ 是A、B、C的典型性的普遍認知。

因此就「教學設計」就是「賦予學習意義」的概念而言,概念學習設計即是首先 要提出α、β、δ 和A、B、C,並確知兒童內在之 A'、B'、C'的結構與情境中 a、

b、c 的結構形式,並建立概念學習的環境;其次說明如何幫助兒童建立 α、A'、

a 與 β、B'、b 與 γ、C'、c 的內在關係和完成異同區辨的能力;最後設計出可以 使學習者從中學習到建構關係、形成概念的最佳策略,並利用這個最佳策略建立 出最適的概念結構。

圖12 概念學習與改變的認知過程

整體來說,這三個層次就是「大腦之間、腦內與腦外之間和大腦之內」三個 領域的系統觀。因此,整體貫一設計的觀點和方法需通盤考慮其個別性和交互作 用,這樣才能更貼近於描述和解釋概念學習的複雜性,進而設計出有效的認知支 持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