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環境的情境支持

2.4 概念學習和概念建構的認知支持類型

2.4.4 網路環境的情境支持

伴隨著一些資訊與通訊技術的突飛猛進,網路科技為教育帶來了新的希望,

電腦強大的資訊處理功能,對於個別學習、互動學習、學習迴饋都有很大的助益,

而多媒體科技、網頁技術提供了更多訊息形式,除滿足了學習者學習認知上的需 求外,也提高了學習效果。在越來越複雜的學習情境下,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在很

多時候需要借助工具來完成,若依這些工具對學習者學習所提供的支援差異,這 些工具可以被分為效能工具、認知工具、溝通工具和管理工具四類。效能工具是 指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文字處理軟體、繪圖工具、

搜索引擎等。認知工具是指可以幫助學習者發展各種思維能力的軟體系統,比如 語義網路工具、資料庫、專家系統、心智圖工具等。溝通工具可以支援師生之間 和學習者之間的溝通,如網際網路的E-mail 和聊天室等。管理工具可以幫助學 習者進行學習的自我管理,也可以幫助教師監督和管理學習者的學習。工具的種 類很多,因此教學設計者要明確學習者在完成學習目標過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 具,以及每種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徵,比如支援哪種活動和操作等。此外,教師 也可藉此從中瞭解學習者的思考方法、合作策略和學習方法等。

由於網路具有獨立於時間和空間的超鏈結能力(hyperlinking)和互動溝通能 力,因此進行網路學習環境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這個複雜性。又網路結構和超文 本結構的特性,與記憶、知識網絡、智力結構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如網路的結 構是關聯的(association)、非線性(nonlinear)和層級性的(hierarchical),這些結構和 記憶關聯的、非線性和層級性的結構相仿,因此Jonassen(1991)就認為可以將網 路結構看成是對記憶的模仿。而超文本、多媒體、網路結構和意義理解的認知網 絡,具有潛在的一致性,因此Salomon 和 Almog(1998)就認為超媒體可說是近似 於一個建構薄弱的知識網路。Miller 和 Miller (2000)也從訊息處理理論的角度,

認為關聯的、非線性、層級性、超聯結的網路與假定的智力結構(即語義網路、

圖解)和過程(即編碼和再獲得)之間也存在著一致性。網路與記憶、知識結構 的這些相似結構特性,可以用語義網絡模式(semantic network model)來說明,語 義網絡模式是一個由節點(nodes)組成的表徵系統(representation system)(即命題 或概念),而節點之間是有意義聯繫與連結的(Jonassen, 1991)。概念之間以一種 非線性、層級的方式加以聯結,形成了網絡的記憶組織(Jonassen, 1991; Lanza, 1991)。網站或網頁的網絡狀組織呈現出上述這種結構,它們之間的節點同樣是 以關聯的、非線性和層級性加以聯結。這種以語義網絡的組織方式,如同一種認 知基模(schema)的模式,包括了代表一個更大知識體系的關聯性聯結(associative connections),也就是人對特定事物的認識總和。而不同的模式相互聯結,共同組 成了記憶與學習結構,記憶與學習結構還包括了這些認知結構的重組(Jonassen, 1991)。儘管對記憶認知模式與網站、網頁結構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不存在分歧,

但把這兩個相似性運用在教學設計上時仍須考慮其差異性。例如學習者對整合關 聯性、非線性內容的能力是有差別的(Hannafin, et al., 1999),因此學習內容鏈結 的位置(placement)、頻率(frequency)、內在一致性(consistency)都是影響學習者有

意義學習經歷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Locatis, et al., 1989)。

網際網路雖然是虛擬的,但卻是存在的事實。網路從開始在有限的專業領域 擴展到每個人的工作和社會生活,而後形成了附加空間,人們可以在其上溝通、

工作、交易、休閒,當然也日益成為一個學習場所(Berenfeld, 1996; Khan, 1997)。

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工作者(教師、開發者、研究者、學習者)清楚的意識到網路 科技的潛力,也開始運用它來創設新型的網路學習環境。根據Mioduser 等人(2000) 的研究,他們認為網路做為教學和學習具有幾點特徵。第一個特徵是:網路支持 複雜訊息的處理。訊息處理的功能如生成、傳遞、儲存、處理和呈現訊息等是教 育過程的核心。使用者經由接觸網路圖書館、資料庫、期刊雜誌、博物館或其他 公共訊息庫的過程,可能可以有效的影響教育。第二個特徵是:網路日益成為通 訊工具。以電腦為媒介的通訊(CMC)是一個強大的交互媒體,例如:E-mail、小 組會議、網路聊天等,使學習者能與同伴、老師、專家進行溝通與合作。第三個 特徵是:網路將成為一個創造環境。目前有許多工具可製作網路傳輸的材料,這 些工具可以支持學習者創新,他們不需要中介只要在少量的科技協助下,即可生 成和發佈他們自己的教育網站。網路的最後一個特徵是:可以做為教學傳遞媒 介。很多網站提供數位化教育活動和網路多媒體、多年級、多學科的課程(Khan, 1997)。這些內容包含從傳統電腦輔助學習網路版,到新型具有個別學習、小組 虛擬學習等模式。例如虛擬學校、世界演講堂等,網路做為學習環境的概念已有 多種不同的含義。

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的學習機會,但有關研究也顯示,學習者在資訊網路的 環境下的學習心理,明顯的有別於傳統學習環境下的心理。例如Reeves 和 Nass (2002)在《媒體等同(the media equation )》一書中有關人機交互的社會心理學研 究顯示,在人與科技媒體互動時,其心理過程實際上和人與人真實溝通過程十分 相似,換言之,媒體即人。除此外,使用者在學習資訊科技時所產生的焦慮、緊 張、不安等心理反應,這些情感因素也直接影響了學習的效果。因此有關網頁設 計的認知與非認知因素也需慎重的考慮。同樣的,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需要依賴 學習者更多的獨立學習,因此,新科技所提供的學習機會有一項很重要因素,就 是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全心投入。而吸引學習者的全心投入中,認知和情意 (conation)的因素以及兩者結合的問題,就需慎重的考慮。Salomon 和 Almog (1998) 在一項有關傳統課堂和建構課堂上的比較研究發現:在傳統課堂中,學生的能力 水準是學習效果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而建構課堂中,學習者對學習的全心投入水 準則是最主要的預測指標。因此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設計如何提高學習者的自我監 控意識、意志力、動機水準、後設認知等也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