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和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和發展"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交通大學 理學院碩士專班網路學習組 碩 士 論 文.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和發展.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on support environments for concept-based learning. 研 究 生:魏金財 指導教授:蔡文能教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三 月.

(2)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和發展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on support environments for concept-based learning. 研 究 生:魏金財. Student:Chin-Tsai Wei. 指導教授:蔡文能. Advisor:Wen-Nung Tsai.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理學院碩士專班網路學習組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March 2005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3)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與發展. 研究生:魏金財. 指導教授:蔡文能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專班網路學習組.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創設和提出一種有效的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以解決學習 者在概念學習上既有概念、教學過分簡單化、課程設計偏重低層次的認知,以及 學習環境上的認知情境不佳、認知工具不足、鷹架支撐不利和學習歷程不完備等 因素問題。基於此,本研究從認知科學和建構主義的觀點,提出了認知支持環境 研究架構的三個支柱觀點:知識和學習者中心的「整合性」觀點、網路和課堂學 習的「共構性」觀點、認知工具和鷹架的「輻輳性」觀點,以及設計和發展的三 個層次綱領:以概念、思維和認知的整體觀,進行整體的概念課程設計;以概念 體系的學習與理解,進行核心概念的教學計畫;及以概念學習與改變的認知過 程,進行概念形成的認知安排。並經此規劃出以「核心概念」為中心,架構覺察、 發現、建構和應用的學習環(learning cycle),設計出引發動機、真實性模擬、視覺 化、認知生成、創設實例、多重表徵、多重聯結、即時迴饋和互動學習等情境及 鷹架支持。而後依此理念、設計方法和發展架構,完成了「對稱概念」認知支持 環境的個案設計,並發展出具真實性(authentic)、致能性(enabling)、創造性、支 持性,和可動手做(hands on)、動腦想(minds on) 等四十餘種 Java applet,構成認 知支持學習環境。 關鍵詞:概念學習、認知支持、認知工具、核心概念、共構學習環境. I.

(4) II.

(5)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on support environments for concept-based learning. Student:Chin-Tsai Wei. Advisor:Dr. Wen-Nung Tsai.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 an effective concept-based learning cognition supporting environment.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 to resolve many problems in classic learning and teaching, such as the learner’s preconception, the instructional oversimplification, and the inclination towards low-level cognition in curriculum designing. It can also ameliorat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reviously showed poor cognition conditions, insufficient cognition tools, unsteady strutted scaffold, and incomplete learning process. Due to this, we brought up three main viewpoints of concept-based learning cognition support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s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constructivism: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center of the learner; the "Co-construction" of www-based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lass learning; and the "Spoke-convergence" of cognition tools and the scaffolding. We also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 three-leveled guiding principle: First, formulate an integral concept-curriculum design with the overall view of construct, thought and cognition. Second, execute the core-concept instruction plan with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III.

(6) a concept system. Last, make a concept-formed cognition arrangement with the cognition process of concept learning and modification. From these viewpoints and principles, with the “core concept” as the center, we established a learning cycle that facilitates awareness, construction,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We also designed a scaffold supported learning enviroment that contains authentic simulation, cognition generative, establishment exampl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multiple connection, immediate feedback, and interacting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se designing methods and developing constructions, we accomplished the “symmetric concept” cognition supporting environment document design. We also developed more then 40 Java applets to build the cognition support-learning enviroment. These include authentic applets, enabling applets, creative applets, scaffolding applets, hands on applets, and as well as minds on applets.. Key word: concept-based learning, cognition support, cognition tool, core concept, co-constructs environment.. IV.

(7) 誌 謝. 沒想到在「知天命」之年,上天還送我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會是一個階段終 點的獎賞,還是另一個階段起點的派令?或許到「耳順」 、 「隨心所欲不逾矩」之 年再回頭來看時,它可能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仍只是一份禮物。對於這個 禮物的到來,既有點欣喜也有點悵惘。欣喜的是跨入了更深、更廣的 E-learning 領域,悵惘的是不知要何時才能將它實現於課堂之中? 一年多來,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資工系蔡文能教授,在每個星期一對 一的討論中,給我很多的啟發和指導,以及在論文與研究上鉅細不遺、一一悉心 的解惑。對同時具有學生和教師身份的我,一方面從他那感受到做為學生時的一 種幸福感;一方面也啟示身為教師的我,必須躬身力行讓學生也充分感受到學習 的富足感以及浸入於其中的喜悅感。經師、人師在他的身上洋溢散發,但願離開 交大後仍常有機會回來領受他的教誨,以及重溫他予人學習的幸福與愉悅感。 在此,也特別感交大教研所蔡今中教授、應數所陳福祥教授、專班莊祚敏主 任以及花蓮師院數理系袁媛教授,在擔任口試委員時對我論文的指正以及提供寶 貴的意見。其中袁教授和陳教授通篇逐字的修正,句句中肯、字字斟酌,讓我在 修改論文的過程中也獲益甚多。 這篇論文用整體系統的思維去思考概念學習的問題,一方面緣由自己生物科 學領域背景的見解,一方面緣由於在教師研習會前後十幾年研究的主軸——概念 學習與概念改變的研究,以及在這環境中接觸到自然科學、數學、語文課程中的 一種體悟——孩子不會因為在不同的課堂,使用不同的大腦,概念是其最好的歸 宿。這種體悟要感謝柯啟瑤先生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進入了台灣省國民學校教 師研習會參與課程的研究。而在這十五年當中,特別要感謝國語組召集人吳敏而 博士給我自由研究的空間和在研究方法上的指導與協助,以及在認知心理學上的 啟蒙。也非常感謝市立師院幸曼玲博士回國的第一年,在每天搭她的便車中享受 國外最新認知科學發展的資訊,以及在談論中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認知心理學的 內涵。同時也要感謝柯華葳博士在擔任研究室主任時,給我很多研究上的協助和 精神上的鼓舞。以及台北大學吳璧純博士在擔任自然科小組召集人時,給我很多 機會討論科學教育上的問題。而在參與國語科課程研究上也要感謝吳敏而博士、 童詩作家林武憲老師、花蓮師院許學仁教授、東華大學劉漢初教授和研究小組同 仁,讓我浸潤於語文教育的薰陶中,獲得了對整體學習更深的瞭解和體悟。至於 在數學領域上,也要感謝數學研究小組台大教授黃敏晃教授、朱健正教授、政大 蔣志邦教授,以及甯自強教授等,在我研究數學概念學習問題的探討上,給予諸. V.

(8) 多討論的機會和建議。還有要感謝師範大學邱貴發教授在我早期發展電腦輔助學 習相關研究時,給予我很多的有關認知方面的概念;以及林清山教授、盧欽銘教 授在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上的概念。謝謝他們給我成長和學習的機會,讓我奠下 很好的研究基礎,也感謝他們在我過去二十幾年漫漫的研究路程上給予很多的支 持和鼓勵。 最後,我應特別感謝家人以及對他們致上深深的歉意。感謝內人碧貝小姐在 教職和行政工作繁重之時,還時時要兼顧家中大大小小的家事,擔負起孝敬父母 和綜理兩個孩子生活與學習的重責,讓我可埋醉於研究的工作。而深深感到愧疚 的是因為投入研究太多的時間而疏忽了先父的健康問題,以致造成終身的遺憾和 悔恨;以及忽略了對錚劭和君穎兩位兒女在生活與課業上的照護。願先父在天之 靈能原諒我的不孝,也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時間與他們進行互動。. VI.

(9) 目. 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Ⅲ. 誌謝 ………………………………………………………………………………. Ⅴ. 目錄 ………………………………………………………………………………. Ⅶ. 圖目錄 ……………………………………………………………………………. Ⅸ. 表目錄 …………………………………………………………………………. ⅩⅠ. 第一章 緒論. 1~8. ………………………………………………………………. 1.1 研究動機和背景 ………………………………………………………. 1.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 5. 1.3 研究理念和架構 ………………………………………………………. 6. 1.4 論文內容與組織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前言. …………………………………………………………. 9~26. ………………………………………………………………………. 9. 2.1 概念、想法、基模和架構的區別 ……………………………………. 9. 2.2 概念學習的過程和理論派別 …………………………………………. 12. 2.3 概念學習的教學和課程設計 …………………………………………. 16. 2.4 概念學習和概念建構的認知支持類型 ………………………………. 17. 2.4.1 成人和同儕的支持 ……………………………………………. 18. 2.4.2 認知和學習工具的支持 ………………………………………. 18. 2.4.3 多重感知的情境支持 …………………………………………. 21. 2.4.4 網路環境的情境支持 …………………………………………. 22. 2.5 結語. …………………………………………………………………. 第三章 認知支持學習環境設計的理論基礎 前言. ……………………………. 25. 27~42. ………………………………………………………………………. 27. 3.1 基於腦的學習理論 ……………………………………………………. 28. 3.2 記憶和編碼的表徵理論 ………………………………………………. 30. 3.3 學習生成理論 …………………………………………………………. 33. 3.4 認知靈活性理論 ………………………………………………………. 36. 3.5 貫一設計的理論 ………………………………………………………. 39. 3.6 結語. 40. …………………………………………………………………. 第四章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的方法和架構 前言. ……………………. 43~53. ………………………………………………………………………. VII. 43.

(10) 4.1 整體貫一設計的觀點和方法 …………………………………………. 43. 4.2 設計過程和步驟 ………………………………………………………. 47. 4.2.1 整體課程的結構和項目分析 …………………………………. 48. 4.2.2 核心概念的內涵和結構分析 …………………………………. 48. 4.2.3 概念學習環與學習活動設計 …………………………………. 49. 4.2.4 認知支持工具和鷹架的設計 …………………………………. 51. 4.3 結語. …………………………………………………………………. 第五章 個案設計和實作:以對稱概念為例. ……………………………. 52. 55~82. 5.1 對稱概念的相關內涵和架構 …………………………………………. 55. 5.2 對稱概念的學習問題分析 ……………………………………………. 58. 5.3 對稱概念的學習診斷和解決策略 ……………………………………. 60. 5.4 對稱概念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62. 5.4.1 動機引發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64. 5.4.2 真實模擬情境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66. 5.4.3 自創實例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68. 5.4.4 多重表徵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70. 5.4.5 多重聯結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72. 5.4.6 概念遷移和應用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 ………………………. 74. 5.5 對稱概念的認知支持設計與理論關聯應用 …………………………. 76. 5.6 對稱概念的課程與教學實施 …………………………………………. 79. 第六章 討論與結論. ………………………………………………………. 83~92. 6.1 討論 ……………………………………………………………………. 83. 6.2 結論 ……………………………………………………………………. 88. 6.3 未來發展 ………………………………………………………………. 90. 參考文獻 …………………………………………………………………………. 93. 附. 錄 ……………………………………………………………………. 103~121. 附錄一 ……………………………………………………………………… 105 附錄二 ……………………………………………………………………… 111. VIII.

(11) 圖目錄 圖1.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的理念架構體系. ………………………………. 圖2.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與發展的研究架構. 圖3. 論文內容和組織. 圖4. Paivio 的雙重編碼模型. 圖5. Snodgrass 的共同編碼模型. 圖6. Tulving 的三種記憶系統. 圖7. Wittrock 的學習生成模型. 圖8. Spiro 的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 圖9. 6. ………………………. 7. …………………………………………………………. 8. ………………………………………………. 30. ……………………………………………. 31. ………………………………………………. 32. ……………………………………………. 34. …………………………………………. 37. Spiro 的隨機通達教學. …………………………………………………. 38. 圖 10. 概念與認知的整體觀. …………………………………………………. 44. 圖 11. 概念體系的學習與理解. ………………………………………………. 45. 圖 12. 概念學習與改變的認知過程. …………………………………………. 47. 圖 13. 概念學習環境總體課程設計. …………………………………………. 48. 圖 14. 核心概念與主題的關係. ………………………………………………. 49. 圖 15. 概念學習環設計. ………………………………………………………. 50. 圖 16. 工具與鷹架的認知支持. 圖 17. ………………………………………………. 52. 對稱概念的內涵架構. …………………………………………………. 56. 圖 18. 對稱概念的相關結構. …………………………………………………. 58. 圖 19. 對稱概念的課程設計架構. ……………………………………………. 62. 圖 20. 概念學習的認知情境布置. ……………………………………………. 63. 圖 21. 不同學習支持的 Java applet 工具. 圖 22. 引發學習動機的情境. 圖 23. 引發學習動機的情境示例. 圖 24. 真實性的模擬情境. 圖 25. 真實性的模擬情境示例. 圖 26. 自由創作實例的情境. 圖 27. 自由創作實例的情境示例. 圖 28. 多重表徵的情境. 圖 29. 多重表徵的情境示例. 圖 30. 多重聯結的情境. 圖 31. 多重聯結的情境示例. 圖 32. 概念遷移和應用的情境. …………………………………. 63. …………………………………………………. 65. ……………………………………………. 66. ……………………………………………………. 67.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IX.

(12) 圖 33. 概念遷移和應用的情境示例. …………………………………………. 圖 34. 認知支持設計與基於腦有意義學習的設計示例. 圖 35. 認知支持設計與學習環的設計示例. 圖 36. 認知支持設計與編碼表徵的設計示例. 圖 37. 對稱概念的課程實施. 圖 38. 對稱概念的交織輻輳學習模式. 圖 39. 對稱概念學習網頁. 圖 40. 對稱概念課程的學習模組.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X. 82.

(13) 表目錄 表一. 對稱概念的學習問題和問題診斷以及解決策略分析一覽表 …………. XI. 61.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和背景 概念是儲存在記憶體中的知識單元以及命題的組成部分,是人們認知事物本 質時的一種思維型式,人們經由感知的材料中經過識別、比較、分析、綜合、抽 象和概括等過程而抽取出一類事物的一般本質,並用「語詞」來加以表徵,也用 其做為溝通的工具。由於概念學習是認知學習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一部份,故 也成為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和關注的焦點,例如皮亞傑(Piaget, 1954)、布魯納(Bruner, 1956)和維果茨基(Vygotsky, 1962)都曾深入的研究兒童概 念的發展和概念形成的過程。而 Novak (1979)也指出「概念」主宰了我們對世界 上所有事務的看法及對其意義的解釋,它幾乎可說是學校教育內涵的全部。 概念形成是概念學習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也是思維過程中最複雜的部 份。維果茨基(Vygotsky, 1962)曾提過:「瞭解概念形成的過程,即可把握住兒童 認知與思維的過程。」又概念形成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是一種心理結構的構造 過程,因此概念的改變即是一種建構的結果,換言之,概念就是理解狀態的某種 心理表徵,而這個結果又影響下一次的概念形成,構成了一個所謂的理解循環。 基於思維是以概念、意象和命題為形式儲存的訊息操作,而思維又是智慧技能的 核心,因此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可說是智慧技能獲得的重要過程(Gagné, 1985, 1988)。 概念既主宰了我們對世界上所有事務的看法及對其意義的解釋,而概念學習 又是認知與思維的重要過程,但學生在概念學習上的效果卻不令人滿意。其問題 緣由可綜合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學習者既有經驗的問題。學習者已有的概念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或以 前的學習課程,主要來源是對現象的感覺體驗、日常語言、大眾媒體和家庭情景 中的對話,是基於直覺體驗的一種概念。這些既有概念有時可幫助學習者進行概 念的學習,有時則對學習者的概念學習造成不利的干擾。學習者在概念學習上的 1.

(16) 問題及其概念發展,經過三十餘年許多研究者在各領域學門上的研究,其中有關 科學概念領域中的研究在十年前就已有 1100 例之多(Duit, R., 1991)。這些研究主 要在科學和數學內容上調查學生的概念,例如先備概念(preconception)、另有概 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錯誤概念(misconception)等,且也有豐富的成果,同時 研究者也做了許多有關概念學習上的問題描述和闡釋(郭重吉, 民 90; Alparslan, Tekkaya, & Geban, 2003; BouJaoude, 1991; Guzzetti et al., 1993; Hills, 1989; Pfundt & Duit, 1991; Pines & West, 1986; Posner, 1982; Wandersee, Mintzes, & Novak, 1994)。 其次是教學過份簡單化(oversimplification)的問題。根據 Spiro 等人(1988)之 認知靈活理論觀點,他們認為許多教學系統的失敗有著共同的原因,主要是源於 教學設計中的根本性偏見和假設,脫離了現實的複雜性。這些偏見包括首先是過 份簡化傾向,包含加法傾向(additivity bias)、離散性傾向(discreteness bias)和分割 性傾向(compartmentalization bias)。加法傾向指即將複雜內容的各個部分單獨學 習,當各個部分合併回去成為一個整體時,它們還會保留原來的特點;離散性傾 向指將連續性的屬性極點化,連續性的過程被分割為具體的步驟;分割性傾向是 指孤立的去對待現實中高度相依賴的知識和概念要素。其次是這些過份簡單化傾 向所產生的可能性疊加效果,導致大範圍或長期性的錯誤概念。再則是過份簡單 化影響了心理表徵的認知策略和教學方法,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所有因素。這些問 題需要透過審視知識的複雜性和弱結構知識領域的高級學習方式,才能有效解決 學習的失敗問題。 最後是概念課程的設計問題。根據 Erickson(2002)的看法,她認為概念學習 的問題出在深層理解的問題,其主因就在課程設計的問題上。傳統以主題為主的 課程設計,主要以主題和相關事實為中心,偏重於低層次的認知,一百多年來一 直推動的課程設計,其目標只是展示對主題的理解,這種課程設計在學生行為表 現上並無多大的益處。再加上在教學實施上,假定教師會明白且能夠從主題中歸 納出主要的概念性理解(原則和基本理解),所以並沒有要求教師具備超越事實 的教學思維技能(但事實上這種情況通常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學活動和評量仍 側重在學習、記憶主題中所涵蓋的知識點,並未達到深層的理解。 上述有關概念學習的問題,分別是在學習者、教學和課程三個向度上。就學 習者的學習問題,目前主要採取的方案主要在引發不一致、衝突、矛盾、有待解 決的問題等建構活動上,簡而言之就是皮亞傑的認知衝突(disequilibria)模式、布 魯納的擾動(preturbations),以及各種概念層次發展的應用(Tall, 2003)。就教學與 學習的角度,Spiro(1988)認為需區分高級學習和初級學習的不同,以及通過隨機 2.

(17) 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的模式來設計;Spector 和 Davidse (2000)認為 可以以模組推進學習(model facilitated learning)來設計。就課程和教學設計的角 度,Erickson (2002)建議可以以概念為基礎的課程和教學(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設計方案來解決;Wiggins 和 McTighe (1998)認為可以 用理解力培養(understanding by design)的課程來協助教學和評量。這些不同的方 案各有其理論基礎,也各有其研究方法和使用技術。然而從整體學習環境系統的 角度來看,這些因素對學習者而言,都有著共同的影響性彼此是不能個別區分開 來,也不能單獨規劃設計,必須以整體系統的觀點整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幫助學 習者的概念學習。基於這種觀點 Hannafin 等人(1997) 提出了貫一學習環境 (grou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的觀點和貫一設計(grounded design)的方法,他們 認為我們要發展一個更原則性的方法來連接教學、學習和科技,並強調貫一設計 所考慮的就是理論與設計的內在一致性,而不是哪個理論優劣的問題。 過去三十年中有關學習的研究主要來自於大腦認知科學的研究和建構主義 的觀點,一些新的學習概念,如:有效學習的觀念既需持久性的保存也需具備學 習遷移的效果、教學重心從勤奮練習轉向學習者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應用、強調理 解性的學習、學習者自我監控的重要性、關注認知的過程、認為人們是基於自己 過去既有的知識去建構和理解新知識、希望學習者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探究者等 (Bransford, John D., et al.,1999)。基於這些學習觀點的變遷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學習 模式和新的學習環境,如問題解決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Savery & Duffy, 1996)、專題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Blumenfeld et al., 1991)、目標情節式. (goal-based scenarios) (Schank,1992)、錨定式(anchoring Technology. Group. at. learning)(Cognition and. Vanderbilt, 1992)、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Collins, Brown, & Newman, 1989)、合作式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Brown & Palincsar, 1989)、開放學習環境(open-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Hannafin, Land, & Oliver, 1999)、建構學習環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Jonassen, 1999)等,這些模 式有些是協助學習者的概念學習,有些是技能學習,也有綜合概念和技能的學 習。又基於大腦認知科學的研究和建構主義的觀點,以及目前學習者所處的學習 環境已是非線性、超文本、超聯結的,不僅資源豐富、形式不同,而且互動性、 多元性、複雜性都很高,再加上科技發達快速變化所帶來的機會和可能,可在設 計上因應學習者需求和學習目標的選擇也愈多。而以「學為中心」的環境設計觀 也大大的改變,他們除了強調教學設計應轉向為「學習環境設計(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同時也強調學習環境應是真實性(authentic)與互動式的學 習情境(Jonasson & Land, 2000)。 3.

(18) 學習環境是經由一系列的規劃而設計形成的,因此,學習環境的設計就意謂 著人們需要重新思考教什麼、怎麼教、如何評量。從學習的角度而言,則意謂著 需要重新思考學什麼、怎麼學、在什麼情境下學、用什麼方式來學、如何迴饋等。 依此觀點,學習環境包含了課程設計、學習目標、學習資源、學習者、教學者、 學習活動、媒介、工具和鷹架支持、評量活動等。根據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引自Bransford, John D., et al., 1999)的觀點,他們認為學習環 境的設計可從四個視角來探索:學習者中心(learner centered)、知識中心 (knowledge. centered)、評量中心、(assessment centered)和共同體中心(community. centered),且這四個視角相互聯結、相互支持,形成一個整體概念(Brown & Campione, 1996)。然而各種不同學習環境的形式雖有不同,但至少要包括致能情 境(enabling context)、資源(resourse)、工具(tools)、鷹架(scaffolds) 等四個要素 (Hannafin, Land, & Oliver, 1999)。 學習環境的創設自新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後,增進了很多可能的新機會,換言 之,新科技產生了新的表徵方式,創造了一個新機會和新環境。又新科技的一些 特點與新學習科學的原理相當一致,因此,要創設一種能讓學習者在做中學,能 夠即時得到迴饋以及不斷提煉個人理解的學習環境就變得較為容易。科技幫助人 們把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直觀化,學習者能夠使用類似於學校之外環境中的一些 可視化工具或建模軟體來提高其概念的理解,並使得從學校裡學得的知識更易遷 移到校外的生活情境中。而新的科技也提供了很多的科技可用以做為支持學習者 的學習工具,如:過程(processing)工具、組織(organization)工具、生成(generation) 工具、溝通(communication)工具。這些工具具有的鷹架支持功能包括:概念的鷹 架(conceptual scaffolds)、後設認知的鷹架(metacognitive scaffolds)、程序性的鷹架 (procedural scaffolds)、策略性的鷹架(strategic scaffolds) (Hannafin, Land, & Oliver, 1999),這些功能對學習者的概念發展或技能發展都有極大的助益。然而縱使新 的科技對創設新的學習環境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和選擇,但相信單一的一種方法就 可解決學習者遭遇的問題和困難,也隱埋著學習環境所產生的另一個學習危機, 畢竟學習是一件複雜的過程,而學習者也不是只有一種認知型式。當一種工具對 一類的學習者有效時,它可能卻帶給另一類學習者不當的影響,正如 Russell(1997) 所言:「當把所有學生都推到一起時,那些從科技中受益的人數與從科技中受害 的人數大概相當。」因此,應用科技做為學習輔助或支持工具時,仍須考慮工具 只是媒介的一種,有效的認知工具必須結合整體學習環境的各項相關要素,才能 發揮真正的效能。. 4.

(19)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教室,會將生活經驗中所形成的觀念帶入到學 校,並對課堂上呈現的現象、概念、規則有所解釋。因此,一些以建構主義觀的 人們就建議要重視一些研究活動,以幫助學習者有更好的概念學習環境。其中包 括:開發新的內容結構避免困難或降低困難、開發新(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 開發新的教與學媒體(如電腦模擬等) 、開發後設認知策略和給老師傳授建構主 義的觀點等(Duit, 1991)。然而從概念的學習研究和教學的改善方案研究中,我們 也發現:「相隔一二十年前、後不同的學習者,在相同的概念上仍呈現出同樣的 錯誤概念類型」 ,例如,比例概念(林福來, 民 76; 馬秀蘭, 民 92; 魏金財, 民 76)、 對稱概念(左台益, 民 93; 陳天宏, 民 92; 魏金財, 民 79a, 80)。這反映出傳統課 堂的學習環境和後來改進的教學方案,對協助學習者的認知發展和改善支持學習 者的概念學習是有限的。此也顯示大量豐碩的研究成果,若不能轉化成有效的教 學設計,創設出有利的學習環境,其對學習者的學習而言仍是助益甚微的。 又一般課程大都以主題設計之方式偏重低層次的認知,而教學又過度簡化使 概念學習的結果無法遷移至複雜的真實情境中。凡此影響課堂學習活動和教學方 案中有關概念學習所欠缺的一些要素,是否可透過資訊科技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 所帶來的一些機會和可能,創設出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有效的學習環境,以支持 學習者的概念形成和概念理解。其中是否能輔助傳統課堂學習環境的不足;或獨 自形成網路學習環境中的一套學習課程(course);抑或課堂和網路交互支持共構 成新的學習課程,使得學習者在概念上的學習更為有效?而有效的學習環境可根 據哪些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以哪些設計觀點來建立其系統?又這種環境需具備 怎樣的功能,以何種類型的鷹架(scaffolding)才能提供適切的輔助和支持效果? 這些輔助工具和支持鷹架需架構在怎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習者才能達到最佳的學 習效果?而個別概念和其概念架構的認知支持學習環境如何開發?此乃為本研 究所欲探討的問題,也是本研究探討的目的所在。基於此,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 探討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的設計方法和發展架構; 2. 探討概念學習環境中的認知支持類型和鷹架功能; 3. 發展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的學習模式; 4. 設計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情境和認知支持工具; 5. 實作開發出對稱概念學習環境中的各種認知支持工具和鷹架。. 5.

(20) 1.3 研究理念與架構 有效的概念學習需要有效的學習環境來支持,而學習環境的設計是否切合學 習者的概念學習需要,又端賴於一套整體的計畫和構思。上述討論了有關概念學 習的問題與重要性,學習環境設計需要一致性的統合觀點,以及認知工具和認知 鷹架的多種功能,這都是整體構思時的重要內涵和項目。然而,這其中若能再考 慮到網路學習和課堂學習兩種形式的結合,則這套整體構思將更為完備。依此, 本研究提出了「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理念」 ,其關係和整體架構如圖 1 所示。「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是以三個支柱來建立認知支持環境平台,再 透過這個平台來進行概念形成、概念達成和概念遷移,進而達成有效的概念學習。. 圖1.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的理念架構體系. 圖 1 所顯示的概念學習環境設計整體結構系統中,第一個支柱是以知識和學 習者中心的「整合性」觀點,此觀點旨在綜觀周延,能兼顧到學習者擁有知識的 良好結構性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與建構的機會,並避免偏執一種觀點所產生的疏 漏。第二個支柱是網路和課堂學習的「共構性」觀點,意在兼顧到兩種學習形式 或環境中的特有功能互享其優點並互補其缺點,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能替代性而發 生效能的遞降現象。第三個支柱是認知工具和鷹架的「輻輳性」觀點,則是藉由 各種工具的輻輳效應交織生成加乘放大的效果,並避免工具形式大於支持功能而 產生假性的支撐。以此設計觀點所設計的學習環境,是希望藉由支持環境的給養 (affordance),將概念學習所需的概念、知識、技能、情境,和探索工具、認知工 具安置於一種可動手做、有迴饋和可理解的學習狀態,使得學習者可以浸潤. 6.

(21) (orchestrated)其中,並在放鬆的警覺(relaxed alertness)下,進行積極加工(active processing)而達到有效的學習(Caine & Caine, 1990, 1994)。 概念學習的認知支持環境設計理念轉化成設計與發展的參考架構時(如圖 2) ,是以「核心概念」的理解學習為中心,基於學習理論的觀點,安排在覺察、 發現、建構和應用的學習環(learning cycle)中,並在這學習環中配合概念內涵和 內容,提供適當的認知工具形成鷹架支持。而設計過程則是一種診斷模式,從分 析學習者概念學習的問題、診斷出認知之所困、尋求可用的資源、改進或創設開 發新資源,並依此設計出各種支持工具,而後重新檢討學習目標、重新組構學習 內涵、重新安排學習活動或流程,最後再經教學設計整合成概念學習課程。在實 施上,則是考慮課堂和網路學習環境兩種形式的個別性和共構性,而認知支持工 具則輻輳交織於這兩種學習環境中,形成不同功能性的支持。. 圖2.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與發展的研究架構. 1.4 論文內容和組織 基於前述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研究理念和架構,本研究的內容共分六章、 二十四節、十四小節。從概念學習的重要性,探討概念的定義、概念學習的理論、 概念學習的課程和教學模式和概念學習的問題。基於概念學習的問題,從而探討 概念學習的環境設計問題,以及根據認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認知 支持環境中的情境布置與支持鷹架功能的設計架構。而後從上述的探討中,建立 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的方法和架構。且依據上述理念、方法和架構以對稱. 7.

(22) 概念為例,實作設計出認知支持環境的工具和鷹架類型,並說明每個認知支持情 境的設計觀點、設計的認知支持工具、鷹架功能及做案例的介紹,同時提出課程 與教學實施的模式。最後做出討論和建議。 在組織結構上: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和背景、研究問題與目的、研 究理念和架構及論文內容與組織等四節。第二章文獻探討,包含:概念想法基模 和架構的區別、概念學習的過程和理論派別、概念學習的教學和課程設計及概念 學習和概念建構的認知支持類型等四節。第三章認知支持學習環境的設計理論基 礎,包含:基於腦的學習理論、記憶和編碼的表徵理論、學習生成理論、認知靈 活性理論及貫一設計的理論等五節。第四章概念學習認知支持環境設計的方法和 架構,包含:整體貫一設計的觀點和方法及設計過程和步驟等二節,其中第二節 又分:整體課程的結構和項目分析、核心概念的內涵和結構分析、概念學習環與 學習活動設計、認知支持工具和鷹架的設計等四小節。第五章個案設計和實作: 以對稱概念為例,包含:對稱概念的相關內涵和架構、對稱概念的學習問題分析、 對稱概念的學習診斷和解決策略、對稱概念的認知支持情境設計、對稱概念的認 知支持設計與理論關聯及對稱概念的課程和教學實施等六節。第六章討論與結 論,包含:討論、結論及未來發展等三節(如圖 3)。最後為參考文獻。. 圖 3 論文內容和組織.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概念是我們人類藉以思考的工具,它可以將生活、經驗及學習上所接觸的 人、事、物加以分辨和歸類,以使人類在處理事物上時更加迅速且確實。人們利 用符號、概念進行思維,因此,形成概念和使用概念也就成為人的一個重要特點, 若沒有形成概念和使用概念的能力,那麼智力就會停滯不展。而就認知發展而 言,在個體的成長的過程中,個體會依據他們原先所持有的信念,找出這些概念 的相關性與階層性,將它們予以組織,並形成一個複雜的概念架構。就學習而言, 當個體在做現象觀察、解釋時,他們就會利用已具有的概念架構來解釋各種現 象,同時在新概念不斷的加入下,使這個架構更為完備。當某個概念與愈來愈多 的概念形成聯結時,這就會形成一個有意義的命題,於是概念便開始在意義中成 長。當成份概念獲得意義時,命題亦獲得意義。 概念和認知有著密切的關係,皮亞傑即提到:人們通過框架(frame)或概念架 構(framework)以幫助自己瞭解世界(Piaget,1954)。儘管每個人的建構的架構不盡 相同,但我們可以向學習者提供一些基本結構來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架構。Taba (1962)也提出: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當自己的現有概念與新的經歷發生相互作 用時,人們會重新組合現有的概念。Schunk(2000)認為大量的學習都涉及概念, 而 Novak(1979)也認為概念主宰了我們對世界上所有事務的看法及對其意義的解 釋,它幾乎可說是學校教育內涵的全部。Bransford 等人(1999)在新的學習概念中 所提出的關鍵結論中也指出: 「如果學習者具備概念性知識,他們就更容易進行 獨立性的學習。又從對兒童在概念形成和概念發展的研究也顯示,概念性知識對 學習者在問題的心理表徵方面也有其作用,如問題間的異同、對問題整體結構的 組成部分間之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 2.1 概念、想法、基模和架構的區別 「概念」一詞,由於許多研究者基於不同研究的取向和理念,因此也就有許 多不同的定義。例如:布魯納(Bruner, 1956)等人給出的一個行為操作定義:「概 9.

(24) 念就是分類,分類就是使可辨別的不同事物成為相同的,即把我們周圍的物體、 事件和人分為類,並根據它們類別成員性質而不是它們的獨特性對它們做出反 應。」布爾納(Bourne, 1996)給概念下了一個特徵定義:「只要兩個或兩個以上可 辨別的物體,根據共同的特徵或特有的性質被歸為一類,並與其他物體相區隔, 這就是概念。」其他如:概念是人類把個人的經驗加以歸納整理,透過歸納整理 建立起來的範疇或類目(Rosch, 1981);概念是對類別的心理構想或表徵(Howard, 1987);概念是心象、觀念和過程(Solso, 1988);概念是幫助人們把事物劃分成不 同的種類,這種對訊息的分類使人能夠記憶和學到訊息(Smith, 1989);概念是事 件或物件的規則,或是事件及物件的一項記錄,由兩個或更多的概念聯結形成一 個命題或敘述(Novak & Gowin ,1984; Novak, 1991);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徵(關 鍵屬性)的物體、符號或事件的標記系統,可以是具體事物,也可包括抽象的概 念(Schunk, 2000);概念是將物體、人物、事件或觀念在人腦中加以抽象或歸類 (Sternberg & Williams, 2002)。從上述這些觀點,可以概括「概念」的一些特徵, 包括:是某種知識結構中的基本元素、以符號或文字來標記並賦予意義,是一種 想法或一個意見、經由通則化所組成的心智圖像。由於事物、事件會不斷的變動, 而學習者的認知思維能力也會不斷增長,因此概念也是具有靈活性的,它的內涵 和外延會隨著學習者的認知發展和概念發展而發生深化、廣化、組織化和抽象 化,故不能把它當成僅僅是一個名詞來看待。正如 Vygotsky ( 1962)所言: 「概念 形成的過程始終具有生產性,而沒有復現性,概念是在解決某個任務的智力活動 的過程中產生和形成,單單以外部條件機械的確立語詞與物品間的關係是不足以 產生概念的。」 概念的種類一般有兩種分類方式:一種分類方式是分成人工概念、自然概念 兩類。人工概念一般用於實驗室,在很多方面上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自然 概念有所不同,它可以精確的加以規定、定義明確、界限分明,例如一些幾何圖 形的三角形、四邊形等;相對的自然概念的範圍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 從語言概念到非語言概念,非常廣泛,它往往是由一組開放性特徵所析取的值來 決定,而類別特徵中也不是所有的特徵都具有同等的份量,且在選擇分類的特徵 有時仍須取決於語境。所以在日常生活概念的鑑別上往往是直覺、隱含和非分析 的,而不是從屬於某個類的已知實例中有多少個共同點推論出來,例如青菜、水 果、遊戲、自由、民主等。相對於人工概念的定義明確、界限清楚、非此即彼、 可正規講授,自然概念的定義就顯得較不明確、邊界模糊、分類標準可變、沒有 決定性的定義特徵、從典型到非典型有梯度、不正規或自然習得。另一種分類是 分成具體概念和定義性概念,具體概念是指識別一類群類或專案的一個或更多個 10.

(25) 的實例;定義性概念則是指將許多物體或事件分類的規則。 概念既隨者主客觀因素而變動,也涵蓋了概念體系的廣度和深度結構(上位 概念、下位概念、平行概念),且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會發生概念架構的型式變 化,因此與「概念(concept)」相關的家族概念包括了:想法(conception)、基模 (schema)、模式(model)、框架(frame)及架構(framework)。「概念」和「想法」在 單獨的意義上其意涵略有出入,對於大部份的研究者而言,「概念」是指一個較 小的單元,而「想法」則是指單元的組成或是小單元的相互關係。由於研究的需 要,研究者為了闡明其研究的目的,如Duit和Treagust(1995)認為「概念」是指一 些已明確定義或廣泛已為大眾所接受的觀念;而「想法」則是指一個獨特的心智 表徵特質(idiosyncratic mental representation)。Metioui等人(1996)亦有相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想法」意謂著學習者用來表達現象的基模的形式和心智模式;郭重吉 (2001)則將想法定義為:對事物整體的認識或觀感,涉及對於許多概念相互關係 的認識。至於「基模、模式、架構」其所涵蓋的範圍就更大。「基模」可以假定 是人類將不管是事實性或程序性的全部知識以其為實體而儲存於心理系統中的 東西(Case, 1978), 如:腳本基模、場景基模、角色基模和故事基模等;而認知 心理學也相信訊息是用基模的形式組織起來的(Sherry & Billig, 2000)。又基模在 Runmelhart(1980)的經典解釋是語義網路中的活化部分; 「語義網路」是認知心理 學家的一種比喻說法,它描述有關人類知識如何存取於記憶,因此,基模總是具 有代表性的、永遠可修改的單元,是在表示活動、操作或概念的特殊範圍內的一 個有意義結構。在個人的語義結構中,包含了他的世界知識,以及專業知識和生 活知識的連結。由於研究上需細微的區分概念家族中的相關概念,但在學習上, 因概念學習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歷程,其中有關概念、想法、基模、架構常交織在 一起成為一個複合體,不易切割來談論,因此在討論上一般常以「概念」來統稱 或代稱此複合體。 在生活上的「概念」,一般都是學習者經由個體經驗概括而得,所以又稱為 「自發性(spontaneous)概念」;然而在學術上所討論的「概念」,則是經由許多的 科學家,以觀察、推理、實驗等方法建立而來,其本身依附於一完整的理論基礎, 由科學家定義而來,所以又稱「形式(formal)概念」(Vygotsky, 1962)。由於生活 上與科學上在使用某一「概念」上的定義情境和指稱上有所不同,但卻使用相同 的「概念」名稱,因此也就產生了「同名異義」的現象。研究上為了區分和說明 這些差別,因此就用了許多不同的詞彙來描述其意涵,例如「自發性概念、形式 概念、先期概念、既有概念、兒童的概念、專家概念、迷思概念、錯誤概念」等 (Arnaudin & Mintzes, 1985; Gilbert et at., 1982; Fisher, 1985),這些稱謂有時是一種 11.

(26) 狀態的描述,有時又兼指其認知過程或學習歷程。. 2.2 概念學習的過程和理論派別 「概念學習」是指形成表徵,以能識別某類事物的屬性,並把這個屬性推廣 到新的樣例上,以區分概念的實例和非實例(Schunk,2000)。換言之,就是指在辨 別學習的情況下,對具有共同屬性的許多事例進行抽象和概括的過程,包括了將 屬於同一類事物的許多具體形象加以比較,找出彼此的異同點,區分其本質特點 與非本質特點,然後把它們的共同本質特點抽取出來,並加以概括。而在抽象概 括過程中,需將範疇內的屬性加以辨別,如用「家俱」這個概念將桌子、椅子、 櫃子加以抽象概括即是一例。所以概念可說是在辨別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且涉 及一個多級的序列(Gagné,1985)。然而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特徵的認識,而不單是 語言符號音、形、義的簡單結合,因此概念學習不能單靠記憶,必須透過思維活 動來認識事物的本質。 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與表徵學習(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和命題學習 (proposition learning)是奧斯貝(Ausubel, 1963)在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裡提出的三個類型,他是根據學習材料的複雜度來區分的。其中概念學習居於中 樞的地位,前承表徵學習,後啟命題學習,對有意義的學習扮演著重要的關鍵性。 有意義的學習是指新學習的符號、概念、知識和學習者既有的認知結構建立適當 的非人為的實質性關係。蓋聶(Gagné, 1985, 1988)在其累積學習理論中包括了八 種學習類型,其中概念學習歸為第六個層次,並將概念學習分為具體概念學習和 定義性概念學習。具體概念學習是通過可直接觀察得到的具體對象來表示;概念 定義學習則是依據物體或事件加以歸類的規則。 概念的學習包括了兩種理論:一種是經典(classical)的理論,這以布魯納 (Bruner, 1956)為代表,這一理論假定概念包括了限定概念的關鍵特徵或內部(必 備)屬性的規則訊息(Gagné, 1985);另一種觀點為原型(prototype)理論,這以羅許 (Rosch, 1973)為代表,這一理論認為原型是概念概括化表徵,它可能只包括了概 念的某些限定性的屬性。 在經典理論下的「概念學習」 ,如 Bruner 等認為概念形成是一個互動過程 (Bruner, Goodnow & Austin, 1956),他的概念形成研究過程是:首先向學習者提 供一個屬於及不屬於此概念的一個例子,以便學習者清楚的了解該概念的特點, 然後,學習者就該概念定義形成某種假設,假設後又出現一些例子以進行驗證, 直到得出定義為止。這一過程需要學習者審視某一概念的特點,重新整理自己的 理解,直到發現模式並對之做出定義。而在原型理論下的「概念學習」 ,是當人 12.

(27) 遇到一個實例時,是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原型,並把它與眼前相遇的實例做對照, 看它是否匹配。由於原型還包括了一些非限定性(非強制性的)屬性,和並非全部 是不可少的特徵,因此人們在提取原型時,可能會提取到不正確的原型。而上述 概念學習也牽涉到典型性概念和模糊性概念的問題,兩者亦存在者差異。 概念學習的完整歷程,應包含概念形成、概念達成、概念發展和概念應用。 其中有關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的部分最為重要,維果茨基(Vygotsky, 1962) 曾提過: 「瞭解概念形成的過程,即可把握住兒童認知與思維的過程。」而 Solso (1988)也將概念形成等同於概念學習,他認為概念形成是人類所完成最重要的認 知功能之一,概念形成通過視覺模式和語義項目的聯結而建立,因此他即提出概 念學習其實就是概念形成(concept forming)的觀點。從這些觀點來看,概念形成 是概念學習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也是思維過程中最複雜的部份。目前有關 兒童的概念學習,認知學者綜合多方的研究,認為兒童在概念形成具有這些特 性:兒童在學習時會把第一次掌握住的特徵、現象、關係當做典型性來看待,這 個最初認為的典型性即形成其所謂的「基模(schema)」,以後遇到其他事件時會 先用這些基模做為解釋的基礎,解釋得通即將外在的納入或重組到此基模中,解 釋不通則會形成另一種基模或棄置不顧。這兩種過程都是學習者主動去建構的, 因此當我們考慮到如何幫助兒童更有效的建構概念時,必須思考兒童如何發展擴 充其基模,以及如何從一種基模轉換到另一種基模,或如何修飾其基模等問題。 對於基模形成與改變的問題,各派別有不同的說法,闡釋的方式也各有所異,有 些從成熟的觀點來處理,有些則主張以引導的方式來協助和支持助學習者。這兩 種觀點中,皮亞傑較偏向前者,而維果茨基則屬後者。維果茨基認為在引導下幫 助學習者是可能的,因此提出最適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簡稱 ZPD) 的觀點。所謂「最適發展區」,就是指兒童原來不具有的認知能力,在成人的引 導下可以達成的能力,在兒童不能獨自達成到經由成人支持和協助下可達成的這 一區域,就叫做「最適發展區」 ,其單位概念是「時間」 。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的 鷹架(scaffolding)說法,就是在探討此種觀點。 有關概念形成的理論主要有:特徵分析理論、原型理論和實例對比理論。特 徵分析理論認為概念是一組特徵,這些特徵的聯結規則是從例子中抽象出來的, 這些抽象出來的特徵就是決定定義作用的一組特徵。特徵分析理論最初是一種聯 想主義,認為概念的形成似乎是一個被動過程。後來發展成假說驗證理論,認為 概念的形成是訊息加工、提出、檢驗和修改假說的主動過程。形成概念時的特徵 抽象有語義特徵(Clark, 1973)、功能特徵(Nelson, 1974)和知覺特徵(Anglin, 1976) (引自 Cohen, 1983)。原型理論是羅許(Rosch, 1975)所提出,他認為自然概念是原 13.

(28) 型,而不是一序列的特徵。一個類別的原型是該類別實例的向心趨勢,原型具有 該類別大多數成員屬共有的大多數屬性,且有非該類別成員的最少屬性,原型具 有最高的提示效果(cue validity)最能提示某一實例(examplar)屬於何種類別。羅許 的原型理論受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3)家族類似(family resemblance)的觀念 影響甚大,類別成員以交疊的相似性聯結起來,其中同一家族的成員並不一定具 有共同的特徵,任何一組特徵都不是類別的所有成員共有,而僅僅為某些成員共 有。原型理論因為沒有具體規定區分不同概念的條件,換言之,無邊界明確的特 性,應用於複合概念時會碰到困難,因此較適合於日常概念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 概念。實例比較模型:布魯克斯(Brooks, 1978)提出概念形成是隱含、非分析的, 並不是有意識的提出假說。他認為許多自然概念太複雜,不能通過分析學習,而 為了判斷類別成員而去檢驗關鍵性特徵是否存在,又是一件麻煩的方法。因此他 認為人們在學會某一類別的一個實例後,鑑別後來的實例是通過已知實例的總體 相似性的比較而進行的。上述三種概念形成的方式雖有不同的理論和觀點,但概 念形成基本上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學習者必須能從許多事物、事件或情境中認識 或抽象出它們的共有特徵,以便進行概括;其次是學習者必須能夠辨別與概念相 關或不相關的標誌,以便進行區別歸類。換言之,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具有分類 和辨別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認知理論有很多方法有助於網路教學時的網頁設 計,其中一方面就是概念形成。 概念達成(concept attainment)指的是除能在抽象情境下用語言定義出概念, 或用語言正確表徵出概念外,還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操作概念、說明概念的外延或 辨別出概念與概念間的差別,或在概念形成後對概念掌握的程度。如果具有某些 特徵的事物是一個特定概念的實例,那麼概念的規則就是關於這些特徵必須如何 相聯結的一種陳述概念(Solso, 1988),聯結的規則包括了肯定、聯集、交集、條 件、雙條件等。掌握規則的難度從肯定到雙條件愈來愈高。因此,概念的達成在 學習的角度上可說是對規則的一種掌握程度。 從邏輯思維的角度來看,任一概念都具有外延和內涵,外延指的是概念所涵 蓋的對象範圍,內涵指的是概念所概括的本質屬性的程度。因此,概念發展就是 指概念在內涵和外延兩方面的發展。由於人類的活動會不斷的擴展,學習的層次 和廣度也會不斷的加深和擴展,此時認知到的事物本質也會逐漸的深刻。這時為 反映同一概念內涵和外延上差異的認知平衡,學習者就會通過同化(assimilation) 或調適(accommodation)的方式來改變對概念的認知。概念的同化也是一種概念學 習方式,其主要特徵是學習者通過辨別新舊概念的差異,將新的概念納入到自己 原有認知架構的適當位置之中。概念調適同樣也是一種概念學習方式,其主要特 14.

(29) 徵同樣是學習者通過辨別新舊概念的差異,只是反過來將自己原有舊的概念納入 到新認知到的概念中,並重組成新的認知架構。概念發展的另一種形式是兩種或 兩種以上概念間的轉換,包括了普通概念的轉化、對偶性的轉化和科學範疇的轉 化。普通概念的轉化,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隨不同情境而產生概念間的轉 換,例如「顧客」這個概念,在不同情境下轉換成「買者」 、 「旅客」 、 「病人」 、 「學 生」等相互關聯的一系列概念。對偶性概念轉化如「生、死」 、 「熟悉、陌生」 、 「有、 無」等在特殊語境中可相互轉換。科學範疇的轉換如「點、線、面」在理論運用 中基本概念間的轉換。上述這些概念的轉變都是個體為了不斷能適應環境和學習 新事物時的概念發展歷程,也只有不斷發展概念學習者才能靈活的運用概念,達 成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概念從形成、達成到發展,若不能應用於思考、解決問題上,就會如懷特海 (Whitehead, 1929)所說的僵化知識(interknowledge),這種知識僅能為人腦所接受 卻不加以利用,或不進行檢驗,或沒有與其他新的知識、概念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因此學習的最終目的除了是過程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能遷移、類化概念,換言 之,就是概念應用。概念或知識的遷移(transfer)是指將概念或知識從一個問題或 情境遷移到新的問題或情境中(Byrnes, 1996),或說以新的方式或在新的情境中應 用知識(Schunk,2000)。從先前的學習或問題中所獲得的知識,可能有助於解決的 新問題,但也可能會變成新問題解決方案的阻礙。因此,遷移可能帶來正遷移 (positive transfer)的效果,也可能導致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的結果。Salomon 和 Perkins(引自 Sternberg & Williams, 2002)曾指出遷移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低 路徑(low-road)遷移,一種是高路徑(hight-load)遷移。低路徑遷移的發生是自然、 自動化的,通常不需思維或甚少思維就會發生。高路徑思維則需要有意識的將某 種情境中學到的抽象知識應用到另一種情境,因此,為了能產生高路徑遷移,就 必須在學習一個抽象概念時更加努力去理解一個概念(Sternberg & Williams, 2002)。一般教學者都期待學習發生正遷移,但心理學家研究了遷移發生的條件 卻發現,正遷移很難發生,這其中的原因乃是因為學習是情境化的與特定的情境 緊密相關,因此很難發生正遷移。例如採「認知師徒制」的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同樣因獲得的技能很難適用於不同脈絡的狀況也仍有遷移的問題 (Collins, 1994)。基於此,Gick 和 Holyoak 提議在給人們提供更多的關於前一種 知識內在原理的例子情況下,應明確告訴它們需要這種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 這時正遷移才有可能發生(引自 Sternberg & Williams, 2002)。另外一種方式是儘 可能將要學的知識與學習者已有的、使用最多的知識建立起聯結(有意義的學 習),當它們瞭解到前一概念對它們有很大的重要性時,它們就會更努力的去學 15.

(30) 習這一概念(有意學習)。換言之,概念遷移需要在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和有意的學 習情境下,才最有可能發生。. 2.3 概念學習的教學和課程設計 傳統以主題為主的課程設計,主要以主題和相關事實為中心,偏重於低層次 的認知,一百多年來一直推動的課程設計,其目標只是展示對主題的理解,這種 課程設計在學生行為表現上並無多大的益處。再加上在教學實施上,假定教師會 明白且能夠從主題中歸納出主要的概念性理解(原則和基本理解) ,所以並沒有 要求教師具備超越事實的教學思維技能(但事實上這種情況通常是不存在的) , 因此教學活動和評量仍側重在學習、記憶主題中所涵蓋的知識點,並未達到深層 的理解。深層理解會出現問題,Erickson(2002)認為其主因就在課程設計的問題 上。 Erickson(2000, 2002)認為許多學習上的主題是用來說明同一概念和幫助概 念理解之用的,它只是協助學習者掌握貫穿整個學科最重要事實與內容的一種基 本理解,但仍未達到可遷移和概念性觀念的深層理解。因此,我們需持「將主題 和事實當作工具來幫助學生發展深層理解,而不能當做目的來記憶」的基本觀 點。她強調主題並不是學習的目的,它只是理解「支撐性觀點」 (對學習深入的、 基本的理解)的一種工具,而支撐性觀點是一個可遷移的基本原理(如:力的概 念),是隨年級增長而逐漸深化的。因此,在學習者學習新例時,可以運用這些 基本原理來進一步發展概念性的理解。除此她亦認為許多教學在傳授某一主題 時,常常缺乏一個概念聚合器,來幫助學習者升高到高層次的整合水準,若無, 則必然產生淺層的認知學習。而教師也必須學會識別概念性的觀念,並根據此設 計出行為任務和評量。在發展學習方面,她認為幫助學生積極的參與有意義的知 識應用,提供一個問題解決的情境是一個重要的變量。但在解決問題的學習中, 學習者必須帶著「概念聚合器」才能適當或有效的解決問題。換言之,概念扮演 著一個重要的地位,缺乏概念性的理解,事實上學習中可能連「問題的空間」都 無法掌握,如此之下就遑論訂出問題、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執行解決問題等 步驟。 科學和數學是以概念和技能為支撐,因此美國科學(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和數學(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簡稱 NCTM, 1994)課程 標準都嚴格的強調這兩部分,並認為以「概念為基礎的課程和教學設計」是未來 十年發展的主要方向。例如 NCTM(1989, p.17)製訂的數學課程標準,就提出:課 程以概念為中心,強調概念性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自然環境的場景中建構概念的意 16.

(31) 義,從而清晰、牢固的掌握概念,並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在實踐經驗中形成數學 的抽象思維,這個牢固的概念性框架可以使學生在獲得意義的同時獲得數學技 能,同樣的也促進了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然而課程設計雖強調概念和技能的重 要,但實際教學上,通常概念性理解的傳授是很薄弱。例如在數學課程上,我們 總是傾向「做數學」,而不是理解數學的概念性原理,這也是大多數學生對數學 感到吃力的地方,他們既不理解概念的結構,也不清楚為什麼要在不同場合的情 景中使用如十進位、函數這一類的東西(Erickson, 2002)。 Erickson (2002)認為在二十一世紀的教學中,如果沒有一個對知識的概念基 模,就如同建房子沒有規劃圖一樣,不知道每一部份應放在何處。如果到高中、 大學階段才把主要概念和概念性思維「傾倒」給學生,那就太晚了。概念的發展 是與人的一生並行前進的過程,概念性的理解是一種高層次、綜合性的思維能 力,綜合思維是一種「洞察」出相關事實、思想和事例之間的聯結方式與模式, 並在概念層次上整合知識的能力。例如:天氣和人體這些主題,學習者如果不再 簡單的把其看做要記憶的事實,而能夠把他當作形成更大、更抽象的概念性思 維——系統的典型例子,用這樣的方式理解系統間的相互依賴性和重要性,那麼 學習者在通過不同年級課程中,就可建立起概念體系,這樣新的知識訊息才是可 生成的。. 2.4 概念學習和概念建構的認知支持類型 學習者進行概念學習時的認知支持包括了:父母、師長、同儕、媒體、科技、 社會環境和文化情境。例如 Hannafin、Land 和 Oliver(1999)就認為鷹架的支持包 括了工具、教師、專家和同儕。Brown 等(1989)則提出情境、專業者是一個很好 的鷹架支持。從生活就是一種概念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習者的親身體驗和主動過 程可說是佔了重要角色,這時相關環境的認知支持大概都由學習者的需求來決 定。換言之,學習者是自由、隨機、主動尋求概念的理解,從環境中尋找支持的 對象和工具。但當學習者進入學校後,學校課程是系統、強制和計畫性的環境, 學習者有可能仍是主動建構概念,但建構的內容卻無法自由和隨機,他必須隨著 課程的要求和計畫強迫自己去接受和理解概念。因此,學校環境就必須精心設計 出可足夠支持其概念學習的環境和認知工具。然而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媒體是 學習者最大的支持者,但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因此,許多教學媒體常成為教 學者講授的輔助工具,而不是支持學習者認知、理解的工具。換言之,以教師為 中心的課堂學習活動,常忽略了媒體和學習者已有的心理和認知結構的相互作 用。同樣的,網路學習環境可以成為學習者最大的支持者,但學習者獨立於網路 17.

數據

圖 5  Snodgrass 的共同編碼模型(1984)  引自 Snodgrass (1999)
圖 7  Wittrock 的學習生成模型(learning generative process model)  (引自 Osborne, R. J. & Wittrock, M
圖 8  Spiro 的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本文作者整理)
圖 9  Spiro 的隨機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本文作者整理)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example, even though no payment was made on the interest expenses for the bank loan in item (vi), the interest expenses should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BSC) with four perspectives (financial, customer,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and learning and growth) to build th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According to this viewpoints,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is not confined to external marketing & sale for external customers only, it adds the concept of ”making employee

There are two main topics in this thesis: personalized mechanisms for exhibitions and interfaces equipped with cyber-physical concept and the services supporting for this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ystem is to design a 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system for operation practice of total station instrument, and to make learning this skill easier.. Students

Bomberman game supports learning concept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teachers can build a meaningful game environment to specify the sequence of topics for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