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2.1   數位人文研究之背景及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本章節將會介紹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首先,從數位人文研究的歷史以及 發展開始介紹,並說明近年來資訊技術在數位人文研究的相關貢獻,以及本研究欲 將資訊技術加入語言學領域的相關回顧,接著介紹語言學中關於人稱代詞、情態動 詞、動詞的相關研究。本章節之目的在於透過相關領域背景及發展的探討,讓讀者 能容易理解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技術,進而認同本研究之貢獻。

2.1   數位人文研究之背景及發展

數位人文研究為借助數位資訊的科技技術所能進行的人文研究,在以往沒有資 訊技術的時代,研究者苦於無法處理的資料、議題,或是難以觀察得到的現象都在 數位人文研究所要探討的範疇內;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著手進行數位化後產 生的大資料造成在針對文本分析的學術研究上迅速的發展成長,不論是史料、文學 叢書、商業數據,各種各式的資源都將成為新穎研究的對象(Pressman &

Swanstrom ,2013)。

過去對於人文研究的方式絕大多數是由研究者透過人力通讀文本資料後,基於 研究者本身的認知基礎對文本資料進行理解、分析,並歸納出結論,然而這樣的研 究結果通常會有兩個極明顯的討論空間,一者因為文本資料數量過大,而無法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製,使得極少人有機會完整閱讀整份文本,二者因為閱讀文本的研究者對於文本的 分析詮釋多為依賴本身認知、學識觀點,兩者因素易造成研究無法被驗證的結果。

資訊與科技的進步不僅影響了科學研究,對人文學的研究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數 位人文為利用電腦導向技術,為探索人文領域新研究主題及幫助解答人文領域的研 究問題而出現的新興學科(王汎森,2014)。資訊技術工具為人文學術研究者帶來 便利,同時也為科技技術與歷史文獻之間建立一個新的連接角度(Pressman &

Swanstrom, 2013)。

而資訊技術工具為學術研究帶來了很大的轉變,數位人文的出現,導致電腦工 作及文學研究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是Google Books 也在致力使數位文本的數 量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龐大的資料量,研究者以既有的檢索技術、統計量化的方法 進行大量資料的文本、數據分析,此時使用的統計方法可藉由量化的觀察來得到某 些散佈於資料中,隱含的資料訊息。無論是文獻分析或文學詮釋,藉由資訊的技術 發展而來的工具、方法與產物都將使數位資料與資料庫成為文學相關研究的重要資 源與途徑。此外,藉由社會網路分析的技術,可以有助於研究者有效快速地察覺個 體之間連結,像是藉由探討數位化後的文獻資料庫能夠快速瞭解領域中的代表文獻 以及研究之間的互相影響、趨向。

人文學是一門以人文為核心、記錄人類的各項日常、追求人文豐富性的學問,

過去人們直覺認為人文與數位是相對的,如今人們漸漸發現“數位”一詞所涵蓋的 力量可以幫助人類開啟人文世界的研究豐富性,所以在發掘人文的過程中,人類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了一位強而有力的夥伴,兩者互相合作,必定將在未來開啟更多的可能(鄭文惠,

2014)。

然而,回歸數位人文研究得以進行的要件,其中之一則是資料,資料為進行數 位人文研究的根基,但在現實環境中,資料的取得時常受限於版權、私人、機構、

政府等等不同的限制下,造成取得資料的困難度增加,此一環境也是數位人文研究 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Christine, 2016)

本研究欲以語料庫、文本分析、詞彙討論等方法,研究不同文本中詞彙以及詞 彙組合的使用模式。而學者Paul Baker (2014)也曾以英國媒體的新聞語料為例,並 以詞頻、詞彙共現、關鍵詞檢索等分析方法,對新聞媒體中的特定議題作出評論及 論述分析。此外,學者羅盤針、鄭碩、江安淇、曾博揚 (2016),也以語料庫分析、

詞彙網路分析、詞頻統計分析、特定詞彙分析,最後導入了歷史研究的角度,以聯 合知識庫內包含的六大報刊為語料庫,探討性別、跨性別及與之相關聯的詞彙在新 聞媒體報導中的面向。

整體而言,數位人文研究發展至今,最豐碩的成果可以說是來自於文獻資料的 數位化,以及能夠相應處理文本的資訊檢索能力,因此,以語料庫為研究根基,各 式數位資訊技術為工具,探討各個社會人文領域中的議題之型態,已然是數位人文 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模式之一。而在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是以詞彙、詞性類型在數位化 後的文本資料中進行的分析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