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數學擬題的意涵

、擬題的定義

擬題自 1980 年代以來,成了許多數學學者及數學教育學者所研究的方向 (Borba,1994;Leung & Silver,1997 ;Leung & Wu,2000; Silver & Cai,1993)。

NCTM 於 1989 頒布美國數學課程和評鑑標準,增加擬題活動於其中,因此擬題 利亞的 Stovanova & Ellerton(1996)將擬題定義為學生根據過去的數學學習經驗,

自行建構出有意義的數學題目,是一個屬於個人化的過程。Dillon(1982)則認為, 再回顧剛才的過程是否符合題意。梁淑坤(1994)根據 Polya 的模式,以擬題取代「理 解問題」成為擬題的四步驟:1.擬題、2.擬定計畫、3.執行計畫、4.回顧解題。擬 題取代了理解問題,回顧階段由於題目是學生本身所擬,則引發學生再次擬題、

計畫、執行和回顧的過程。透過不斷的循環回想,使得學生的概念愈加深刻,學

生在解題過程中更能瞭解題目本身所含的意義與概念,在學習上也更有效果。

(七)題材法:根據給予的題材來擬出問題。

Stovanova & Ellerton(1996)將擬題分為三種類型:

(一)結構情境(structure):由教科書或是教師的佈題中,給予特定的問題、情境,

和條件,擬出新的題目。

(二)半結構情境(semi-structure):擬題者利用已有的先備知識和運算解題技巧,自 行建構與題目關係的連結,完成擬題。

Silver(1994)對擬題的分類主要分為兩種:

Silver(1994) 從已給的題目 再產生新的題 目

從情境或經驗 中再創造出新 類型的題目 Stovanova &

Ellerton(1996)

綜合以上所述,擬題的類型有許多不同的呈現方式,但並非每一種都適合數 學單元的教學,必須配合現有的教材產生適合的擬題素材。Stovanova &

Ellerton(1996)的結構情境擬題適用於具體的思考階段,因為已有教師所給予的題 擬題的概念。考量學生對擬題較不熟悉,因此使用 Stovanova & Ellerton 的「結構 情境」擬題為引導,培養學生對擬題的瞭解。在「結構情境」中,先由教師給予 學生一完整的情境、和問題,學生再根據此題目擬出新的題目。等學生了解擬題 的意涵之後,再以 Stovanova & Ellerton 的「半結構情境」的擬題方式,循序漸進 的培養學生抽象思考概念。在「半結構情境」的環境中,學生針對教師給予的條 件擬出符合的題目,在此情境中教師不會給予學生全部的條件,只會給予部分的 條件和限制,和梁淑坤(1997)的文字類、算式類、圖表類、解法類、答案類這些 擬題類型相同,讓學生能根據題目的部分條件來做為擬題的依據。Stovanova &

Ellerton 的「自由情境」擬題和坪田耕三(1987)的自由法擬題類型相似,都屬

三、擬題能力的評量方法

Silver & Cai(2005)認為學生擬題之標準包含下列三種:

(一)擬題之數量:指學生擬題題目的數量,能夠擬出多樣且正確的題目。

(二)創造力:除了題目數量之外,能夠創造出與其他同學不同擬題類型的題目, 也 是觀察學生擬題成效的面向之一。

(三)複雜度:擬題所需解題的步驟和語意關係。

學者梁淑坤(1997)發展出一套擬題評量工具,並在 1999 年提出修訂,將擬題 分為五類,如表 2-2 所示:

表2-2

梁淑坤(1997)擬題分類評量工具 題目分類 非題目類 題目類

非數學 不可行 可行的

資料不足 資料適中 資料超過

評分 1 2 3 4 5 5

學生擬題作品中,可先分成兩大類,若擬題的敘述不能成為一個題目則屬於 第一類(非題目類),給 1 分,可成為題目者,則屬於第二類(題目類)。接著在題目 類中,分成非數學題目給 2 分,不可行的題目給 3 分。接著再分成可行的題目,

從可行的題目中分成資料不足給 4 分,資料適中給 5 分,資料超過給 5 分。資料 適中和資料超過皆是一個完整的題目,因此皆給 5 分。

綜合上述研究者對於擬題評量的看法,可以得知研究者以擬題的正確性為優 先考量因素,再進而以學生擬題所需的解題步驟和獨特性作為評量的依據。不能 只用擬題題目數量的多寡來評量學生學習的成效,同時還需考慮學生對於情境的 分析和解題歷程的想法,作為一個完整擬題活動所需的評量方法。因此,本研究 綜合上述研究者對於擬題的評量方式,針對學生擬題題目的「正確性」與「精緻 性」進行評估。

第二節 線上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