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家或數學教育家談解題時,冠上「數學」兩字,稱之為數學解題(黃敏晃,

1987)。而解題不僅是計算、測量或是解方程式而已,更是一種思維、歸納與演繹 的理解過程(何縕琪、林清山,1994)。學童在解數學問題時,從理解題目到獲得 答案,必須融合數學問題的已知條件與本身所具備的數學知識,嘗試各種思考方 式來獲得有效解答的過程。以下將就一些解題理論加以探討。

壹、Polya 的解題歷程

Polya 在 1945 年所著的「怎樣解題」(How to solve it)一書中,對於解題歷程

做了有系統的介紹。他以「怎樣解題表」來說明解題的四個階段,而其四個階段

階段 捷思法

數據,或者二者都改變,以使新未知數和新數據彼此更接近?

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數?你是否利用了整個條件?你是 否考慮了包含在問題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

三、實現計劃 (*實行你的計劃。)

實現你的求解計劃,檢驗每一步驟。

你能否清楚地看出這一步驟是正確的?你能否證明這一步驟 是正確的?

四、回顧

(*驗算所得到的解。)

你能否檢驗這個論證?你能否用別的方法導出這個結果?你 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來?

你能不能把這結果或方法用於其他的問題?

資料來源:引自閻育蘇(1993)。怎樣解題(頁 7-8)。臺北市:九章。

貳、Schoenfeld 的解題歷程

Schoenfeld(1985)強調影響數學解題成敗的因素要考慮四個變項:

1.資源(resources):指解題者所具有的數學知識,包括事實、程序、命題的知識。

2.捷思(heuristics):指解題的技巧和策略,例如畫圖、逆向思考等。

3.控制(control):資源的管理與分配,即決定該運用何種解題資源、策略、技巧 及使用的時機,也就是後設認知部分。

4.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是指解題者的數學觀。

Schoenfeld(1985)根據上述四個因素,將解題歷程分成六個階段:

1.讀題(reading):解題者閱讀問題。

2.分析(analysis):將問題簡化及重述問題。

3.探索(exploration):尋找已知、未知條件與問題目標的關聯性。

4.計畫-執行(planning- implementation):擬定解題計畫以及評估計畫的正確性,

執行計畫並檢視是否有按照計畫執行。

5.驗證(verification):檢查答案合理性之驗算工作。

6.過渡(transition):提出的相關問題,是一個階段接續下一個階段所產生的行為,

在每一階段中皆有運作。

Schoenfeld(1985)的解題歷程是彼此重疊而且有相互作用的情形,例如:「分 析」與「探索」階段都是在「讀題」階段後展開,兩者間的差異在於「分析」是

比較具有系統與結構化的形式。

表 2-2

Schoenfeld 的解題階段及相關問題表 一、讀題(reading)

R1:是否有注意到問題的所有條件?條件是明顯的?或是模糊的?

R2:是否有正確了解目標狀態?目標狀態是明顯的?或是模糊的?

R3:是否有評估解題者現有知識與問題的關係?

二、分析(analysis)

A1:選擇什麼觀點?觀點是明顯的或是不明顯的?

A2:是否有根據問題條件採取行動?

A3:是否有根據問題目標採取行動?

A4:條件和目標有何關聯?

A5:解題者的行動(A1-A4)合理嗎?

三、探索(exploration)

E1:本階段是問題的條件導向嗎?或目標導向?

E2:所採行動有方向或重點嗎?行動有目的嗎?

E3:有無監視行為?監視結果對解答有何影響?

E4:解題者所採取的行為是否合理?

四、計畫-執行(planning-implementation) PI1:是否有計畫行為?

PI2:計畫與解題有關係嗎?是否適當?

PI3:受試者是否有評估計畫的相關性、適切性、結構性?

PI4:執行是否依計畫有系統的進行?

PI5:是否在局部或整體層次評估執行?

PI6:有無評估對結果的影響為何?

五、驗證(verification)

V1:解題者是否有重新檢查解答?

V2:是否有考驗解答,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考驗?

V3:有無歷程及解答的評估,對解答的正確性有多少信心?

六、過渡(transition)

T1:有無評估解答的當前狀態?若放棄一種解答途徑,是否企圖利用其中有 用的部分。

T2:有無評估先前放棄的解題途徑對解答所產生的影響大小為何?所採取的

行動適當而必要嗎? (續下頁)

六、過渡(transition)

T3:在採取新途徑前,是否有先評估採取新途徑可能造成短程及長程的影響 為何?

T4:採取新途徑後是否有評估採取新途徑造成短程及長程的影響為何?所採 取的行動適當而必要嗎?

資料來源:涂金堂(1999)。「國小學生數學解題歷程之分析研究」。初等教育學初等教育學初等教育學 初等教育學 刊

刊刊

刊,,,,7,301-302。

參、Mayer 的解題歷程

Mayer(1992)綜合了認知心理學和訊息處理觀點,根據語言的、語意的、基模 的、策略性和程序性五種知識類型,提出解題歷程應分成問題表徵和問題解決兩 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又分成問題轉譯、問題整合、解題計畫與監控以及解題執行 四個步驟。分別說明如下:(引自林清山,1997)

Mayer(1992)解題歷程理論五種知識類型的定義和解析,以下用地磚問題來說 明:

地磚問題:地磚是以每邊長 30 公分的正方形出售。如果每一塊地磚的價錢 是 0.75 美元,那麼以這種正方形地磚要鋪滿一個長 8.1 公尺、寬 6.3 公尺的矩形 房間,一共要花多少錢?

1.語言知識(linguistic knowledge):是指英文或其他語言能力,例如:能確認這個 房間為長 8.1 公尺、寬 6.3 公尺的矩形房間。

2.語意知識(semantic knowledge):是指真實世界的事實知識,例如:一公尺等於 一百公分等。

3.基模知識(schematic knowledge):是指能將問題訊息結構成有意義的整體,例 如:知道是面積問題可以透過計算公式,面積=長×寬來計算。

4.策略知識(strategic knowledge):是指使用不同類別的知識,來擬定計畫和檢視 問題解答的技巧。以地磚問題為例,解題者必須設定多個必要的次目標,例如:

要求出矩形房間的面積以及要求出共需幾塊正方形地磚等,再進行計畫與監控。

5.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是指如何執行一系列運算,來找出問題的答 案。例如:如何將 51.03(矩形房間的面積)除以 0.09(正方形地磚的面積)。

Mayer 之解題計畫和步驟,說明如下(引自林清山,1997):

1.問題表徵階段:解題者在此階段透過「語言知識」轉譯問題敘述,理解問題,

並且決定解題目標為何。接著透過「基模知識」整合問題成一個內化的心理表 徵,這個階段包含下面兩個步驟:

(1)問題轉譯:是指將每一個陳述句轉譯成內在表徵,在轉譯的過程中,必須去了 解句子的意義,也需要知道某些事實,這需要有「語言知識」和「事實知識」, 解題者如果缺乏這兩樣知識,就會造成問題轉譯的困難,包括辨認問題的已知 條件、重述問題的解題目標等技巧。

(2)問題整合:是指將所有的陳述句整合成連貫一致的表徵,這需要有「基模知 識」。包括認識問題的類型,決定解答問題所需要的資料,以具體物、圖畫、

符號等方式表示問題。

2.問題解決階段:在這個階段,解題者透過「策略知識」來進行解題計畫與監控 再透過「程序性知識」來執行解題。分成以下兩個步驟:

(1)解題計畫與監控:是指解題者運用「策略知識」,擬定適當的解題計畫進行解 題並監控。「策略知識」包括以「數字語句」或「方程式」或「必須的運算列 單」來表示問題、建立次目標、下結論等。

(2)解題執行:是指解題者能準確和有效的執行解題計畫。解題需要執行運算的 法則,也就是「程序性知識」。包括進行單純計算、進行連續計算等。

Mayer and Wittrock (2006) 更針對解題歷程增添了自我調整,強調後設認知 的重要,對所經歷的認知過程進行評估與調整。

以上的資料將其整理成表 2-3。

表 2-3

Mayer 的解題歷程和知識類型

Mayer (1992) Mayer and Wittrock (2006)

階段 步驟 知識類型 步驟 知識類型 以地磚問題為例

資料來源:修改自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p.459) , by R. E. Mayer, 1992, New York, N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綜合上述的文獻,關於解題理論的研究,大概可以分成三類(引自鄭惠萍,

2007):第一類是以策略為研究重點,例如Polya(1945);第二類則著重於後設認知,

例如Schoenfeld(1985);第三類則是認知心理學取向,例如Mayer。在比較 Mayer 解題理論和其它理論的研究方向後,發現 Mayer(1992)的解題理論較為全面性,不 僅將解題各階段定義分明,而且對於解題各步驟所需要的各項知識類型也有充分 的操作型定義和詮釋。因此,Mayer(1992)的解題理論作為文字題解題表現的分析 架構是相當完整且明確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