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當地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的績效表現,本文之研究目的包括兩個主要問題:

(一)外資銀行占比的提升(下降)對於本土銀行獲利能力的影響 (二)外資銀行之績效是否顯著優於(劣於)本土銀行

相似的研究主題如張元等(2012)以及 Chen et al. (2010)皆有詳細的討論,但 過去文獻尚未有將研究地區限定在東南亞地區,因此本文冀望藉由此研究問題的 探討,能對於外資銀行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有更深入的見解。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文獻回顧整理先 前有關外資銀行的研究,並歸納其結論。第三章研究方法為說明本文所使用的計 量方法,包括追蹤資料與相關的檢定問題等。第四章研究設計包括對樣本國家的 簡述、實證樣本的選取、迴歸模型的建立,並進一步詳細說明各變數之定義與來 源。,第五章實證結果為本文之計量模型結果,包含敘述統計與迴歸分析兩部分。

第六章則為結論與建議,彙整本研究之結果以及對於研究限制和後續研究給予意 見。研究流程如下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和目的

文獻回顧

資料收集

模型設計

迴歸分析與敘述統計

實證結果解釋 樣本國家簡介

結論與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整理了探討外資銀行進入或其績效的相關文獻,並將其分為四個大類別,

依次為「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績效比較」、「特定國家之外資銀行進入」、「外資銀 行的影響」及「影響外資進入的因素」。

第一節 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績效比較

張元、沈中華、張佩芬(2012)用 Rubin (1973)與 Rosenbaum and Rubin (1983、

1985a, b)所發展的配對方法,分析特性變數相類似之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是否有 績效之差異。此舉可以改善先前研究中的選擇偏誤估計誤差。作者也採用 CAMEL(資本、資產、管理、盈餘、流動性)指標來衡量銀行之績效。樣本期間 為 2007 年至 2008 年之年資料,包括六個亞洲國家。實證結果發現:(一)外資銀 行的表現並未全面且顯著地優於本土銀行;(二)外資銀行相對於本土銀行,擁有 較佳的資本適足性及較差的資產品質;(三)比較採用配對樣本及未採用配對樣本,

前者之結果顯示兩類型銀行的表現更為接近。

Chen and Liao(2010)研究外資銀行相對於本國銀行是否擁有較高的獲利性,

及東道國和母國之市場結構、管理、監督是否會造成影響。資料期間涵蓋 1992 年至 2006 年之年資料,70 個國家。計量模型的因變數為代表銀行獲利能力的三 種變數(NIM、ROA、ROE),並運用虛擬變數和交互作用項檢驗各個自變數之顯 著性。實證結果顯示:(一)當外資銀行在母國具有高獲利性;且東道國之市場較 不競爭時,外資銀行相對於本國銀行擁有較高的獲利性;(二)東道國之利率、通 貨膨脹率越高,國民生產毛額越低時,外資銀行相對於本國銀行會擁有較高的獲 利性;(三)母國對銀行所有權之限制會提高外商銀行之獲利性。

Havrychyk and Jurzyk(2006)用 OLS 方法研究外資銀行在中歐及東歐地區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績效表現。樣本為 10 個國家,265 個銀行在 1995 年至 2003 年間的資料。其中 作者將銀行分成三大類別:(一)透過併購進入當地市場之外資銀行(Takeover);

(二)非透過併購進入當市場之外資銀行(Greenfield);(三)本土銀行(Domestic)。

本篇研究之實證結果中,作者發現(一)Greenfiled 銀行在 ROA(Return On Assets) 的表現上優異於其他兩類銀行;(二)東道國之經濟下滑並不會為外資銀行之獲利 帶來負面影響;(三)當母國之利差縮減時,銀行傾向投注更多資金於在其他國家 之子行。

Detragiache and Gupta(2004)的研究乃針對亞洲金融風暴期間(1998-2000)馬 來西亞之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的績效表現。資料包含了 46 家在馬來西亞營運的 金融機構,並將其分為本土銀行、亞洲地區外資銀行(其母行位於亞洲)、非亞洲 地區外資銀行(其母行不位於亞洲)。運用虛擬變數和交互作用項,並採最小平方 法(OLS)估計迴歸,結果顯示:(一)在金融風暴期間,亞洲地區外資銀行之績效與 本土銀行非常相近,而非亞洲地區外資銀行表現則較兩者優異;(二)兩類外資銀 行在金融風暴期間所得到的政府幫助皆較本土銀行少。

第二節 特定國家之外資銀行進入

隋聰、李桓(2014)探討外資銀行進入中國與銀行業淨利差變化,實證樣本包 括了 77 家本土銀行及 22 家在中國之外商銀行的年資料,其中外商銀行再區分為 參股投資及直接投資。樣本期間為 2003 年至 2010 年,以 2007 作為外資銀行進 入中國的分水嶺。文中之計量方法針對利差採用單步估計法,自變數為三個虛擬 變數和控制變數所組成。實證結果發現(一)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後,造成中國 銀行業利差擴大;(二)本土銀行之淨利差顯著高於外商銀行;(三)參股投資之外 商銀行淨利差顯著高於直接投資之外商銀行。

梁榮輝、徐中琦與廖振盛(2007)採用因素分析進行實證研究,探討台灣地區 外商銀行經營之重要影響因素。該文章研究對象和期間為 1999 年至 2004 年,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25 家外商銀行在台灣之分行。作者參考相關文獻及 CAMEL 指標,共選定 24 個 財務比率,再經由因素分析萃取出 6 個共同因素。並以此衡量出各銀行之績效總 分,再以 OLS 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一)資產規模對於銀行經營績效並無 顯著影響;(二)非傳統業務收益對經營績效亦無顯著影響;(三)放款業務收入與 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

Manlagnit(2011)研究 1990 年至 2006 年間,在菲律賓之外商銀行占比對於本 地銀行經營績效之影響。其資料囊括共 31 間本地商業銀行。以一般化最小平方 法(GLS)估計迴歸係數,實證結果顯示:(一)外資銀行的出現,會導致本土銀行獲 利與間接費用之降低;(二)前項之結果顯示外資銀行的進入可以有效的促進市場 之競爭度,因此本土銀行不再賺取超額獲利,且被迫更新技術來提升其成本效 率。

Xu(2010)研究外資銀行之進入對於中國當地銀行造成之影響。作者提出一個 新的指標,Foreign Exposure Index(FEI)來衡量外資銀行進入當地市場之程度。相 較於傳統之方法,FEI 可以更精確地衡量外資銀行的出現對於個別銀行的影響,

且採用此方法時計量模型可以納入年份之虛擬變數,便可在研究外資銀行進入之 影響時,將其他總體經濟之因素排除在外。研究之計量方法為一般化動差法 (GMM),樣本是 1999 年至 2006 年共 114 家位於中國之銀行資料。實證結果顯 示:外資銀行之進入對於中國銀行產業之競爭及效率程度皆有正面影響。

Gormley(2007)針對外資銀行進入對印度市場的影響進行研究。其樣本期間 為 1991 年至 2002 年。作者將印度分成不同的區域,收集各地區的企業資料及外 資銀行得進入與否,利用虛擬變數來實證外資銀行對於一般企業取得貸款情況的 影響。以 OLS 估計迴歸式發現:(一)雖然外資銀行打進當地市場時會有許多潛在 的效益,但是「資訊不對稱」的情形會讓企業無法享受到該效益;(二)平均而言,

當外銀進入市場後,企業取得長期貸款的機率降低了 7.6 個百分比。這是因為外 資銀行傾向只跟高獲利的公司接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Kosmidou, Pasiouras and Tsaklanganos(2006)研究希臘當地銀行在境外地區的 營運狀況。其研究樣本共為 1995 年至 2001 年,19 家希臘地區銀行境外子行,

在 11 個國家的營運情形。採用固定效果(Fixed Effect)之計量模型顯示:母行之獲 利能力、境外子行成立之時間,兩項變數對於其境外子行的獲利能力皆有顯著影 響。作者認為希臘銀行的海外擴點大部分還是位於鄰近之南歐國家,其市場較不 成熟也使得營運經驗(境外子行成立之時間)成為顯著變數。

Okuda and Rungsomboon(2004)研究 1990 年至 2002 年外資銀行在泰國的經 營情況。該文章收集了泰國 17 家本土銀行之獲利能力(稅前淨利/總資產)、利差 (“利息收益/總放款”與“利息支出/總存款與總借款”之差)、非利息支出,作 為應變數;其自變數則為銀行之外資持股比例,及代表金融監管、市場結構、總 體經濟等變數。實證結果顯示:(一)外資持股比例對於「非利息支出」、「利差」

有正向影響,對於「獲利能力」則有負向影響;(二)金融監管趨向嚴格會增加「非 利息支出」,減少「獲利能力」

Cetorelli and Goldberg(2012)研究在金融風暴時期,在美國之外商銀行分行對 其母行之影響。樣本期間為 2006 年第二季至 2009 年第四季,共 241 個分行資料。

作者以母行對 ABCP(Asset backed commercial paper)的曝險程度代表資金的衝擊,

並衡量各分行對其母行之淨內部借款、分行之總放款。經過兩階段最小平方法(2 SLS)的估計,實證結果顯示:(一)金融海嘯期間,在美國之分行會承受母行之資 金抽離,且其程度與分行之規模大小有關;(二)母行資金之抽離也影響了分行的 放款多寡。

第三節 外資銀行的影響

Claessens and Van Horen(2014)研究外資銀行的進入對一國「私部門貸款占國 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造成之影響。樣本為 137 個國家中共計 5,324 家銀行,期間 為 1995 年至 2009 年。計量方法採最小平方法。本篇研究之實證結果顯示:(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僅有在開發中國家,外資銀行的出現與「私部門貸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呈 顯著負相關;(二)考量母國與東道國之距離後,發現當外資銀行來自相對較遠之 母國時,第一項之結果成立;(三)當外資銀行在東道國所擁有的資產規模相對較 小時,第一項之結果成立。

Jeon , Olivero and Wu(2010)以開發中亞洲及拉丁美洲的銀行市場為例,探討 外資銀行的進入是否會增進市場的競爭度。樣本期間為 1997 年至 2008 年中的年 資料,包括了 17 個開發中國家,並以描述市場競爭度的 Panzar-Rosse statistic 為 因變數進行迴歸分析,用 GLS 模型來解決不同國之間存在的異質性。實證結果 顯示:(一)外資銀行之集中度與銀行業之競爭程度具有正向關係;(二)當外資銀 行較本土銀行沒效率時,第一項之結果並不顯著;(三)當外資銀行之信用風險較 低時,第一項的結果較為顯著。

Detragiache, Tressel and Gupta(2008)研究外資銀行在低度發展國家的影響。

本文之實證模型的內生變數為私部門貸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Private Credit/GDP)。資料包括 89 個世界銀行(World Bank)定義為低所得和中低所得之 國家。此外,作者為了解決模型的內生性問題,採用了一般化動差法(GMM)、

工具變數(Instrumental Variable)、固定效果(Fixed Effect)等計量方法。實證結 果顯示:(一)一國的外資銀行占有率和私部門貸款呈顯著負向關係;(二)外資

工具變數(Instrumental Variable)、固定效果(Fixed Effect)等計量方法。實證結 果顯示:(一)一國的外資銀行占有率和私部門貸款呈顯著負向關係;(二)外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