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章:文獻回顧

本章節主要探討笑話與幽默理論相關內容,以失諧理論中腳本 (scripts) 的 觀點說明笑話的認知結構,並結合敘事結構為客家笑話研究做基礎。「2-1 Labov (1997) 敘事結構」詳細介紹敘事結構中的六個要素及定義;「2-2 笑話相 關研究」介紹笑話的功能、形式、內容,以及過去笑話相關研究;「2-3 幽默理 論」說明幽默的社會功能,並分別介紹語意腳本幽默理論 (Semantic Script Theory of Humor)、言語幽默普遍理論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2-4 笑話認知歷程」以認知觀點說明笑話理論及腳本於笑話中的運作機制;「2-5 小 結」總結文獻論點,並評述與本論文相關之議題。

2-1 Labov (1997) 敘事結構

針對幽默體裁或笑話組成的結構,Beeman (1999) 認為笑話結構符合敘事體 的起、承、轉、合發展,然而 Hempelmann, Taylor 和 Raskin (2012) 卻認為笑話 只需要基本情景設置 (setup) 與笑點 (punchline) 便可最有效的達到幽默的體現。

Rozin, Rozin, Appel 和 Wachtel (2006) 針對笑話及音樂的體裁提出「AAB」結構,

認為在笑點出來之前會有兩段類似結構的 A,而最後一段 B 則為笑點的呈現。

綜述上述研究發現:笑話的結構取決於敘述者決定於笑話中提供多少資訊以利觀 眾理解,並加入個人觀點,以及鋪陳笑點來達到幽默的效果,因此分析笑話結構 組成對於理解笑話為重要過程。

本論文以 Labov (1997) 提出敘事結構中的六項基本要素:Abstract (A)、

Orientation (O)、Complicating action (CA)、Evaluation (E)、Resolution (R)、Coda (C) 為主要分析架構,主要內容及定義如下〈表 1〉所呈現:

〈表 1〉Labov (1997) 敘事結構 (Narrative Structures)

要素 定義

複雜行動 (Complicating Action) 故事中細節描述,闡述故事接下來發生什 麼事,為故事中主要事件發展。

〈表 2〉敘事結構分析範例 (Ouyang& McKeown, 2014) Shall I tell you about the first man got kilt – killed

by a car here... Well, I can tell you that.

When I let go his arm, there was a knife on the table,

He saw a rat out in the yard and he started talk about it [sic]

and I told him to cut it out.

...I grabbed his arm

and twisted it up behind him.

he picked up [the knife]

and he let me have it.

And the doctor just says, “Just that much more,”

he says, “and you’d a been dead.”

An’ they took us – they took us to the hospital.

An’ that was it. That’s the only fight I can say I ever lost.

Orientation

Complicating Action Abstract

Evaluation

Resolution

Cod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例子中雖完整呈現敘事體架構,然而結構要素的配置會隨著敘事文體的不 同而有差異,敘事體中個別要素的位置與要求均有規律,開頭之摘要 (abstract) 與結語 (coda) 可選擇性 (optional) 的出現,為敘事體中非必要的元素;其餘皆 為敘事體中基本要素,一篇故事基本會包含導向、複雜行動、評價、解決方式 等基本架構,只在出現順序上有變動。

「導向」通常為了維持故事中的順序性而省略或是故事需求穿插在故事 中;「複雜行動」為故事的主體,通常於一個故事中會有多重複雜行動。而若故 事結構中只有導向、複雜行動跟結尾雖可完成言談指涉 (referential) 功能,卻 讓觀眾難以理解,因為故事中缺少個人觀點與指標性意義,因此「評價」的功 能便是作為指示故事內容即將到臨尾聲的一個轉折點,在故事中通常可出現超 過一個位置,在語意的定義通常為直接地宣稱或是詞彙使用上的強化。「解決方 式」通常直接跟在評價之後,然而解決方式後的故事並非結束了,故事最後有 時會將時間點帶至說故事的時間點以「結語」作呈現 (Labov& Waletzky, 1967)。

評價 (evaluation) 的配置一直存在著爭議,根據 Ruhlemann (2013) 歸納發 現評價在故事中的位置可任意出現,通常出現在故事的高潮 (climax) 前,且可 任意出現在複雜行動之中表達觀點,隨著故事鋪陳從摘要、導向、複雜行動到 評價,此時故事的張力 (tension) 達到最高點,最後解決方式及結語的出現則釋 放壓力。

Smith (2006) 根據 Labov 和 Waletzky (1967) 所提出的敘事架構

(framework),強調不同敘事體都有相似的底層結構,並隨著加入不同特點產生 多樣的表層形式。敘事要素在敘事中的表現通常為線性 (linear) 結構,由摘要 開始到導向,主要的故事發展 (複雜行動) 到最後解決方式象徵結束,而評價 則穿插於其中。從社會分析的角度看不同的社會類別在敘事表達上的不同,研 究發現:性別、社會階層、種族、地理位置、年齡皆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敘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結構在語言內在組織上也有所差異。

秦微雲 (1999) 以敘事結構為依據,探討中文母語者在口說故事敘述之結 構的體現,發現中文敘述者在故事結構上較偏好以下次序:摘要–導向–複雜 行動–評價–解決方式–結語,且中文故事結構較英文故事展現出較複雜的插 入結構,而彼此之間所出現的位置及頻率變化性較大,在說故事過程中敘述者 也會展現不同形式的語言策略來傳達故事的要旨。

與敘事結構相關的研究給予本研究新的觀點,並針對結構如何在不同文體 中的運用和分析提供有效的參考值,因客家笑話在文體上與國外笑話的形式表 現有所異同,因此如何將敘事結構運用在客語笑話的剖析和對照將是本研究主 要探討的焦點所在。

2-2 笑話相關研究

笑話作為幽默的一種表達形式,功能主要在不同場合上提供笑料與娛樂 性,同時在對話中適時加入幽默增進和諧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在人際關係的交 際上達到緩和的效果 (Holmes, 2006;Hay, 2000)。笑話除了是人與人之間關係 的協調、潤滑作用外,在語言的表達上綜合人們的價值觀、思想感受而形成,

傳達出詼諧逗趣或寄託諷刺的內容。笑話在形式的要求大多以短小簡潔、一針 見血的方式來揭露事物的本質,從中獲得娛樂或啟示性,而笑話真正的價值便 是體現在背後所引申的內涵與娛樂性 (陳巧陵,2006)。

笑話本身的設置以能夠獲得觀眾的回饋–「笑」為主要目的,例如猜謎或 冷笑話的形式便要求聽眾的加入才能完成言談行為。而為了讓觀眾能夠理解講 述者在說笑話時背後所設置的驚喜、笑點,在結構的安排上通常遵循著敘事體 的順序:起、承、轉、合,Beeman (1999) 更針對幽默體裁提出類似的架構:

設置、悖論、結局及釋放。笑話是一個動態且線性發展的過程,有別於一般敘 事體的發展階段,笑話在結局的部分額外加入讓讀者產生意外且不合理的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受,使先前情節鋪陳至高潮所累積的壓力產生釋放,意外或荒謬的浮現便產生 笑的感受。不同形式的笑話之功能也有所不同,笑話目的在於娛樂大眾,但嘲 諷、譏笑等可能藉由負面訊息來傳達批判思考意涵,笑話本身反映整體社會結 構象徵,有些研究顯示社會階層高低會影響笑話的欣賞程度 (Bell, 2011)。

笑話內容的闡述會根據某種目的或意義來編排故事,但若單純的只是描述 事件的發展並不足以滿足笑話的條件,笑話在內容的建構上必違反質

(quality)、量 (quantity)、關聯性 (relation) 和方式 (manner) 以上四個準則 (Grice, 1975),如以下例子:

甲:不好意思,請問你知道現在幾點嗎?

乙:我知道。

上述例子展示違反「量」準則,乙方回覆的資訊量明顯不足以回答甲方的提 問,進而產生荒謬的效果而產生笑點。

若笑話內容使得某些觀點被冒犯則容易失去娛樂性,因個人觀點的不同,

因此當笑話主題過於激進或諷刺便會使得某些特定群體受到侵害並產生不愉悅 感;另外笑話的安排若過於容易預測,會使得觀眾失去驚喜感。因為體察到笑 話安排設計並非完美無缺,許多專業的喜劇家會透過不斷練習及預演來修改笑 話本身使其達到最幽默的效果。

笑話類別的應用體現在語意內容上的差異,洪慧如 (2003) 探究現代冷笑 話與一般笑話的差異,將冷笑話中所使用之幽默類型進行分類,發現冷笑話在 題材的選擇上大多以「性」相關等較為禁忌的議題,在語言的使用上也多使用 模糊、雙關等策略。冷笑話內容違反一般笑話的準則,因此會讓人產生尷尬或 不好笑的結果,而冷笑話的出現更是突顯出現代社會對於打破禁忌的渴望以及 追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賴旬美(1998) 研究寓言型笑話的性質及發展的因素,研究顯示笑話本身與 寓言喻體之間的結構相似,因此借用笑話體裁作為有效之載體,寓言本身的價 值多著重在政治、社會及教育等功能,藉笑話寄寓來達到教化的作用。Taylor (2012) 以幽默理論分析不同版本笑話的異同,並以抽象概念本體來分析笑話中 的語意成分,融合六個知識資源 (Knowledge Resources, KRs) 的概念對照相同 題材的笑話在描述策略上的不同,以知識本體論的觀點,分析笑話內腳本事件 的組成與關係,發現笑話在描述策略或邏輯機制上的差異,然笑話語意層次的 差異並無法解釋為何某些笑話的幽默程度較高,因此可發現單就語意層面來分 析不足以解釋笑話間的不同。

客家笑話的研究在近年來越來越興起,羅金珠 (2017) 分類客家笑話內 容,結合概念譬喻理論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以及概念融合理論 (blending theory, BT) 說明笑話間的隱喻指涉意涵及心智框架的轉喻概念,分析 結果進一步探討笑話故事背後所引伸的題材,以及男女角色間關係的刻劃。她 針對笑話類別與內容做分析,依據笑話之形式分作:諧音、歧義、字形及一般 趣味類;內容部分則分 10 項:諷刺、膨風、 聊天閒談、巧聯配對、憨痴、傳 說趣聞、機智、歇後語、破相殘疾、性。

此外,她針對客家笑話的文化層次說明內容與現實規範相違背時的描述策 略,例如笑話中多描寫人性之惡、性別偏見、文化鄙視等差異,融合生趣的對 白、多變的文體來讓人發笑。受到傳統社會的文化風俗影響,客家笑話中反映 生活特殊風俗或是利用隱喻之手法傳達各類禁忌話題,同時達到幽默之效果。

其論文分析客家笑話中兩性角色的關係與形象,以及其在譬喻轉換映射之關 係,研究發現對於兩性在客家社會上的定位重新理解及定位,同時提及笑話之 功能與價值在教育使用或是病理上的治療及人際關係的協調都有極大的助益。

全篇特以客語寫作及編輯笑話,對於客家語言的保存與傳承有很大的幫

全篇特以客語寫作及編輯笑話,對於客家語言的保存與傳承有很大的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