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工業區之開發設置將有助於帶動區域經濟成長,本章第一節說明工業區位理 論,第二節回顧製造業廠商選擇區位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工業區位理論

傳統工業區區位設置,係從市場、原料、勞動力及運輸等因素綜合可量,不 同之產業結構對於區位選擇之考量亦有所差異;此外,工業區位理論亦係產業群 聚之基礎理論(劉乃全,2009;李漢崇,2009),過去諸多學者(Weber; Hoover;

Marshall)於探討工業區區位理論,亦將產業群聚一併考量。以下就工業區位決定 之基本理論加以說明:

一、Thünen 及 Alonso 區位理論

19 世紀初期德國學者 Thünen,首先提出生產與運輸距離之空間關係,此係 最早探討空間結構之理論(李朝賢,1993)。Thünen 以孤立城邦分析運輸對經濟 活動之影響,明確指出「產品生產活動的收益最大化不僅取決於土地的天然特性,

還依賴於農業生產活動區位到城市(市場、消費地)的距離(聶華林等,2008)」。

而產品之產地價格等於消費地價格減去產品運輸成本,產品定價將視距離遠近產 生之運輸成本而定。表示產品在生產區位的選擇上,除須考量產品特性外,最重 要即受運輸費用之影響。

Alonso(1960)根據 Thünen 區位理論延伸出都市土地使用的空間模型,Alonso 認為各種土地使用區位取決於其支付地租的能力,而由市場價格的調整決定各種 土地使用的區位。因此,假設商業使用可以支付較高的地租,故其區位得以靠近 市中心區,其次依序是工業、住宅、農業等分區(許珮漩,2006)。

二、Weber 工業區位理論

Weber 工業區位理論(1909),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僅考量運輸成本、勞動成 本及聚集經濟等三個因素。其中,運輸費用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即在其他條件不 變下,運輸費用最低的點,就是工業區理想的區位(李朝賢,1993;聶華林、趙 超,2008)。Weber 進一步推導,若原料在生產過程中失重率較高,則廠商會選 擇原料產地投資;反之,則會靠近市場(胡嘉瑋,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運輸成本外,Weber 另分別考量勞動成本與聚集經濟,對工業區未設之 影響。提出新工業區位所節省之勞動成本,高於所增加之運費,工業區位將從最 低運費點移至勞動導向;工業集中將為某個區域產生優勢,產生聚集經濟,主因 係大規模生產、技術進步及成本降低等因素,所形成之規模經濟效益。

三、Hoover 理論

Hoover(1948)於 Weber 之基礎論述下,進一步對聚集經濟提出大規模經濟、

地方化經濟及都市化經濟之概念,用以解釋傳統的產業群聚現象的發生(田揚名,

2006;劉乃全,2009):

(一) 大規模經濟(large-scale economies):廠商生產規模擴大後,生產成本及管 理成本下降所獲致的經濟效益。

(二) 地區化經濟(localization economies):互相依存之小廠商聚集於同一地點附 近,帶來彈性生產及銷售上的便利。

(三) 都市化經濟(urbanization economies):同一區位所有產業與所有廠商,因聚 集使得整體經濟規模(包括人口、所得、產出或財富)擴大所獲致效益。

而於工業區位選擇上,Hoover 假設生產者與銷售者在任何區位係完全競爭,

而生產要素可完全移動,並視運輸成本與生產成本為區位決定之重要因素。因此,

只要生產成本相同,運輸成本即為唯一影響價格之因素。同時並將報酬遞減之影 響納入考量,即當市場範圍擴大時,產量增加將引起平均成本增加之情形(李朝 賢,1993)。

四、Isard 理論

Isard(1956) 在其 1956 年所著的《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一書中仍沿 用 Hoover 的定義,他認為聚集經濟可分為三種型態:

(一) 內部規模經濟(Internal Scale Economics):係指經濟利益對廠商而言,若視為 內部性的,在所有生產過程中,有大規模之生產投入,使本身之生產成本 降低,相對而言即為提高廠商之規模收益。

(二) 地方化經濟(Localization Economics):意指區域中若有相同性質或產品間,

有關連性的工廠集中在一個區位,使該地區因某一產品的產量增加而獲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濟效益,這種聚集經濟類似外部規模經濟。

(三) 都市化經濟(Urbanization Economics):是指同一區域中各類同類或不同類之 廠商,和其他許多經濟活動集中於某一區域,因而擴大了整個規模經濟,

此一聚集經濟是另外一種外部規模經濟。

五、Hotelling 理論

Hotelling(1929)發表「Stability in Competition」一文是空間競爭模型研究的 源頭,其模型在文獻上有兩個重要議題:其一是區域經濟上的空間區位議題,其 二是產業經濟學上的產品差異化議題。

原本係為回應兩家廠商並採取價格競爭時利潤會等於 0 的問題,才加進距離 的因素,認為加入距離因素會緩和廠商之劇烈的價格競爭。Hotelling 原始模型假 設一雙占廠商,在一條街道上有兩家廠商,廠商生產一樣的產品,假設街道的範 圍在 0 與 1 之間,廠商可以選擇其店址座落在街道的任一地點,消費者平均居 住在一這條街道上,由於產品相同,消費者以距離因素作為選擇哪一間店家的主 要考量。均衡時,廠商為了獲得最多消費者的購買,會選擇相同的位置,將其店 址座落在街道中央,也就是 1/2 的位置。對於這樣的結果,經濟學家稱之為差異 極小化法則(principle of minimum differentiation)。

文中用此模型解釋了許多社會現象,例如兩個不同屬性的政黨會為了爭取較 多選民支持最終都偏向中間路線;不同的飲料廠商會了使得多數消費者能夠喜歡,

最終的產品味道也是大同小異。其中關於產品特色選擇的部分,產業理論中更開 啟了產品差異化理論(product differentiation theory) 的討論。Hotelling 除了討論一 般均衡,也考慮到了社會福利最適的問題。由於定價的高低只影響剩餘在生產者 與消費者之間的分配,並不影響到整體社會福利,影響社會福利的因素只剩下廠 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成本。

最後指出兩家廠商的最適區位分別為位於街道的 1/4 及 3/4 處,位於各自市 場範圍的中心,如此一來便能夠以最小的距離成本服務到最多的消費者,此時達 到社會福利極大化。

或專業化經濟)是所有產業移往郊區設廠重要因素之一;Coughlin et al. (1991) 研究美國各州國外投資情形時發現,製造業聚集經濟程度越高,越能吸引國 外投資;Chakravorty(2003)研究改革後之印度境內,製造業之區位選擇時發 現,新投資可能會選擇既有製造業聚集處或其他新投資地區;Guimaraes et al.

(2000)探討聚集經濟等因素對外資欲投資葡萄牙之影響,認為聚集經濟是影 響新投資的主要因素;Mukkla(2004)探討芬蘭三大產業之生產力是否受到都

Wasylenko(1980)研究密爾瓦基市自 1964-1974 年間,製造業與非製造業遷往 郊區之行為,發現勞動力是否充沛為產業選擇在郊區設廠之重要因素之一;

Chakravorty(2003)研究改革後之印度境內,製造業之區位選擇時發現,亦獲 得相同結論,即勞動力是否充沛為區位選擇因素之一;Hodgkinson et al. (2001) 研究遷廠及擴廠之考量因素發現,規模較大之廠商對於勞動力數量是重要

李穗玲(1989)研究 1966-1986 年間製造業發展之區位變遷,探討影響製造業 區位變遷原因,研究指出前後時期製造業在地區分布及發展趨勢有所差異,

勞動薪資為重要區位影響因素;Coughlin et al. (1991)探討外資在美國各州之 製造業區位選擇,實證結果發現勞動薪資越高,投資越少;Friedman et al.

(1992)探討 1977-1988 年間由外資在美國投資 884 家製造業廠商之區位選擇,

亦得到相同結論,即勞動薪資越高投資越少;Schmenner et al. (1987)研究發 現規模較大之廠商,會選擇勞動薪資較低的地方設廠;Hodgkinson et al. (2001) 探討廠商擴廠及遷廠之區位選擇中,勞動成本對於所有業別均為重要的影響

集、勞動力充沛、製造業薪資低之地區設廠經營。Guimaraes et al. (2000)探討聚 集經濟等因素對外資欲投資葡萄牙之影響,投資地點與市中心之距離具有顯著之

hUallachain(1990)探討 1977-1984 年間美國 264 個都會區總體製造業及五個 高科技產業之區位影響因子,該研究發現政府支出對當地有相當之影響,基 盤設施能帶動當地勞動需求,提高就業機會;Coughlin et al. (1991)發現運輸 相關基礎設施越齊全,越能吸引國外進入投資;另基盤設施對於遷廠或擴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廠商,亦會一併納入作為參考指標。由上開回顧可知,政府支出對於地方 建設及後續吸引廠商進駐有相當之影響力。

(二) 政府政策

針 對 政 府 政 策 對 於 區 位 之 激 勵 (incentive) 因 素 之 相 關 研 究 , Townore(1976)認為,區位吸引力之激勵因素包含津貼、政府租稅優惠、勞 動力、金融業財務支助、技能培訓服務等。Kuotsai(1999)將刺激區位經濟 成長因素分為供給面及需求面,所謂供給面包含減稅、優惠融資、勞動供 給、環境獎勵等;需求面包含創業投資、高科技發展、促進出口專案計畫、

市場發展計畫、訓練及技術輔助等。

李宗哲(1990)發現影響廠商區位選擇最主要的因素為投資獎勵優惠措 施,其次依序為區內設施完整性、地區特性,地區特性包含接近大學研究 所、高素質勞工充足、居住生活品質良好、接近上下游工廠、交通便利等。

吳淑惠(2007)、吳晉宇(2009)研究認為,政府所提供的土地優惠措施,是促 進產業投資最關鍵之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小結

工業區位理論從早期 Thünen 屠能圈的概念,到 Weber 提出的工業區區位理 論,Alonso 改良並擴大 Thünen 屠能圈從農業圈變成一個都市分布型態,而後 Hoover 及 Isard 提出聚集經濟及不同型態的聚集經濟(包含:內部規模經濟、地方 化經濟及都市化經濟),Hotelling 在考量產業空間競爭模型中,加入整體社會福 利,即可達到生產者最小成本又可達到社會福利最大化,惟理論之提出,需加入 許多限制及假設條件,多與現實社會不符。

經由後人透過研究證實,工業區之設立及如何吸引製造業移入,有許多影響

經由後人透過研究證實,工業區之設立及如何吸引製造業移入,有許多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