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老人氣喘與用藥

氣喘是一種氣管慢性發炎性疾病,發作時有些可能會相當嚴重甚 至會致命,是世界各國認定的重要健康問題。全世界目前大約有三億 多人罹患氣喘 (WHO,2007)。氣喘是老人常見的疾病,其盛行率雖 比年輕人或小孩低,但其住院率與死亡率卻較其他年齡層高(Cydulka, et al., 1997; Harju, et al., 1996; Quadrelli & Roncoroni, 1998)。根據行政 院衛生署2005 年的衛生統計報告指出,65 歲以上患有「支氣管炎、

肺氣腫及氣喘」的病患,每10 萬人口死亡率為 54.65 人,居十大死 因,且死亡率較其他年齡層高。

老人氣喘的診斷方式與年輕成人不同,有些老人對於氣管收縮的 自覺性較差,在診斷上若無詳細詢問病史及作肺功能檢查,常易造成 誤診,進而影響治療與預後,浪費醫療資源。但其治療原則老人與年 輕成人相似。全球氣喘創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制定氣喘治療指引中,依據病人的日、夜間症狀、發作 頻率、尖峰吐氣流速等,將氣喘分為輕度間歇性、輕度持續性、中度 持續性及重度持續性氣喘等四級 (GINA,2008)。氣喘藥物的治療須 依據臨床嚴重度而定,採用階梯式治療(step-care),依序逐漸增加或 減少藥物劑量。

老人對氣喘症狀的感受力較差,常常氣喘已發作而不自知;當呼 吸道阻塞缺氧時,老人的臨床表徵較年輕人不明顯,而使得病人及家 屬,甚至醫護人員低估其嚴重性,導致治療不足,造成死亡率上升 (Banerjee, Lee, Malik, & Daly, 1987)。其他可能導致老人氣喘死亡率較

高的原因,還包括環境空氣污染增加,短效吸入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 奮劑的濫用(Anis, et al., 2001; Blais, et al., 2001)等,所以老人氣喘疾病 用藥,絕不可等閒視之。

GINA (2008)依據藥物作用方式,將藥品分為控制藥物及緩解藥 物兩大類:

1.控制藥物(預防藥物):

是指可降低支氣管炎症反應的藥物,或稱抗發炎藥物,為支氣管 發炎的治本藥物,必須長期每日使用,包含類固醇(Corticosteroid)及 白三烯類阻斷劑(Leukotrienes)等,且吸入式類固醇是控制氣喘的首選 藥物。

2.緩解藥物(支氣管擴張劑)

包含乙二型交感神經作用劑(β2-agonist)及抗乙醯膽鹼 (Ipratropium)等。

許多氣喘用藥都有副作用,而老人發生副作用的機率更高。老人 服用口服類固醇,其發生糖尿病、白內障、骨質疏鬆、胃出血、腎上 腺功能不全、皮膚萎縮變薄、皮下出血等疾病的比例大幅增加。此外,

老人常合併其他疾病造成多重藥物併服,譬如茶鹼類支氣管擴張劑與 其他藥物併用,常造成交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的血中濃度;許多老人 為了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或中風而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會造成部分病 人氣喘發作;而為了控制血壓而服用的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也常會 導致支氣管收縮而引起氣喘發作;還有老人因退化性關節炎而使用的 NSAIDs 藥物,也可能引起支氣管痙攣而引發氣喘 (國立台灣大學,

2000;GINA,2008)。故老人氣喘用藥與其他藥物併用需特別小心謹 慎。

二、老人氣喘用藥型態之探討

1. 氣喘藥物用藥型態

在國外,有學者依據疾病治療指引,評估醫師用藥的適當性,其 研究18,693 位氣喘患者,發現吸入式類固醇的使用並不普遍,僅 49.0%的患者接受過至少一種的吸入式類固醇,而有 67.1%的患者接 受至少一種乙二型交感神經作用劑的治療 (Gilberg, Laouri, Wade, &

Isonaka, 2003)。不同地方的醫師其開立吸入式氣喘藥物處方之比例不 同;例如於兒童中,在愛爾蘭及葡萄牙,其吸入式氣喘藥物的開立為 72%,而北愛爾蘭是 82%;而兒童中被處方 β2-agonist 的藥物在意大 利有24%,在西班牙為 67%。成人中開立吸入式氣喘處方在西班牙 與義大利分別有85%與 55%(Jepson, Butler, Gregory, & Jones, 2000)。

美國學者研究其門診氣喘病患的處方型態,發現醫師的處方模式 與藥物治療指南的建議不同,受到良好護理照護的老人與35 至 64 歲 的氣喘病患相比較,較少使用氣喘控制藥物 (Navaratnam, Jayawant, Pedersen, & Balkrishnan, 2008)。而英國一項針對氣喘處方模式之成本 分析的研究也發現,91%的病患接受氣喘治療指引建議的分階,屬於 第1 階及第 2 階的病人中,有 80%使用過多的吸入式 β2-agonist (Neville, et al., 1999)。

於國內,抗氣喘藥物的處方模式研究指出,分析708,624 張處方 與226,018 位病患,發現醫師處方仍以口服製劑為主,其最常使用的 藥物為茶鹼(49.7%),且有高達 44.0%之病患接受口服短效 β2-agonist 的治療,僅3.94%與 7.79%的老人氣喘病患,分別接受吸入式類固醇 及吸入式短效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之治療。依開立吸入式抗氣喘藥

物在處方中所佔百分比而論,胸腔內科醫師顯著多於其他科醫師(陳 啟佑等,2003)。又有學者研究發現 65 歲以上的老人族群中,被處方 為口服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且老人比較少被 處方白三烯類阻斷劑,但開立吸入式類固醇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方文輝,2007)。

綜觀上述研究發現,國內外氣喘患者的用藥型態與GINA 制定之 氣喘診療指引有些不符,其原因歸咎於不同地方的醫師其開立氣喘藥 物處方之比例不同;且成本考量也是其原因之一。

2. 影響用藥型態之因素

國外學者探討影響家庭醫師處方氣喘藥物的因素,發現醫師處方 行為會受醫師專業訓練、病患疾病、病患年齡、病患性別及藥品費用 等因素影響(Roberts & Bateman, 1994; Tan, Tay, Ngoh, & Tan, 2009)。

Thomson 與 Smith (1995) 研究發現,65 歲以上病患其年齡愈 大,醫師處方Benzodiazepines 的比例愈高,其中女性病患較同齡的 男性病患易被處方較多的鎮靜劑;男性醫師處方不適當用藥的比率較 女性醫師高出20%,然而處方不適當用藥的機率與醫師年齡及畢業年 數無關。

綜觀上述國內外之研究,醫師依據病患的年齡、性別及疾病嚴重 度給予處方,而醫師的處方也受其專科別之影響,所以本研究探討用 藥型態將從病患特性、醫療機構及醫師特性三方面著手。

三、問題處方之相關探討

藥物使用得當即可發揮治療的效果,反之,即為毒。當醫師處方 不適當,如超量處方、重複用藥等,除造成資源浪費外,也會產生不 良反應,增加病患的疾病嚴重度,且老年人因罹患多種慢性病,常有 多重用藥(polypharmacy)之情形,易造成藥物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

進而增加問題處方的機率。

評估任何潛在的藥品交互作用時,考量的是該交互作用與臨床的 關聯性。藥品交互作用的臨床重要性,與交互作用的型態及程度相 關,且會直接影響對病人的處置。所以可能需要監測,或者是改變治 療方式,以避免發生潛在的不良後果。藥品交互作用評估包括四要 素,分別是危害等級程度(Significance Rating)、開始產生交互作用 之時間(Onset)、交互作用的潛在嚴重程度(Severity)以及臨床上 的文獻記載(Documentation)。

David S﹒Tatro 編著的 Drug Interaction Facts,目前被應用於行政 院衛生署藥品交互作用資料庫系統上,並且開放給全國醫療院所及藥 局使用。Drug Interaction Facts 將不良藥品依危害等級程度分為五級:

第一級至第三級為臨床上有意義之交互作用,須採取處理對策;第四 級為可能發生交互作用,但佐證資料不足者;第五級則為不太可能發 生交互作用或臨床上無法證實者。

Lesar, Briceland, 與 Stein (1997) 針對處方錯誤的相關性研究發 現,藥物使用過程中常見的疏失為處方開立錯誤,包含劑量錯誤(77 張,11.1%)、頻率錯誤(75 張,10.8%)、藥物名稱及劑型錯誤(79 張,

%),包含劑量錯誤、藥物重複及藥物交互作用等相關問題 (Paulino, Bouvy, Gastelurrutia, Guerreiro, & Buurma, 2004);澳洲針對內科老人 病患的多重用藥與不適當處方研究發現,543 位老人病患中,重複用 藥有41 位(7.6%),而超量處方有 127 位(23.4%),可能的藥物交互作 用有356 位(65.8%),其中多重用藥者有較高機率發生劑量錯誤的風 險 (Schuler, et al., 2008)。

Azoulay, Zargarzadeh, Salahshouri, Oraichi, 與 Berard (2005) 針 對社區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研究,發現有829 位 (27.6%)老人至少使用ㄧ種不適當的用藥,746 位(24.9%)曾有重複用 藥的情形,研究指出病患年紀及合併症,皆會影響重複用藥之發生;

針對美國老人門診不適當用藥發現,女性發生一項以上不適當用藥的 機率較男性高,且處方品項數增加,不適當處方發生率也會增加 (Huang, et al., 2002)。

國內某區域教學醫院住院問題處方彙整報告指出,常見問題處方 以重複用藥比率為最高(39.2%),其次是劑量錯誤(19.1%) (周世惠,

2005);高淑真、李玉春、黃文鴻與李龍騰 (2006)分析全民健保北台 灣糖尿病門診病人用藥,研究發現,在333,414 張處方箋中,劑量有 問題之處方占4.7%,重複用藥處方占 2.9%,處方出現重度、中度不 良交互作用分別占3.02% 與 40.02%,整體 45.28%有前述三者之任ㄧ 問題處方;女性、年齡大及有合併症者,發生超量處方的機率較低,

且就醫機構的診療科別、醫院層級、屬性及合併症皆會影響問題處方 的發生率。

分析國內非成癮性止痛藥使用狀況及探討處方用藥的問題,結果

發現6.7%非成癮性止痛藥之使用劑量超過上限,不良交互作用有 14.0%,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有 6.3%發生重複用藥,不論病人特質及 醫院特性,在重複用藥及不良交互作用上,皆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許 育彰,2000);針對西醫基層糖尿病不同處方箋調劑類型之用藥型態 及問題處方分析,任一問題處方發生率為 25.7%,其中超量處方發生 率為4.2%,重複用藥為 2.7%,交互作用為 19.4%,邏輯斯迴歸分析 發現問題處方在病患年齡及合併症等變項具統計顯著意義(張德安,

2008)。綜觀以上各研究結果,更佐證病患之用藥型態,如張德安(2008) 糖尿病平均用藥品項數為1.64 項、每張處方平均藥費為 944.3 元及平 均用藥天數為25.8 天;與問題處方,如賴奕菁(2003)安眠藥重複用藥 的發生率為1.91%及男性較易出現不良交互作用等關聯性。

國內學者以2003 年全民建保資料庫為材料,並以更新的 Beers 2003 準則評估潛在性不適當用藥盛行率,探討老年門診病患用藥品 質與潛在致命性藥物交互作用,結果顯示老年人平均給藥品項為3.9 項,平均給藥天數為12.6 日,至少有ㄧ項潛在性不適當用藥之盛行

國內學者以2003 年全民建保資料庫為材料,並以更新的 Beers 2003 準則評估潛在性不適當用藥盛行率,探討老年門診病患用藥品 質與潛在致命性藥物交互作用,結果顯示老年人平均給藥品項為3.9 項,平均給藥天數為12.6 日,至少有ㄧ項潛在性不適當用藥之盛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