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文獻,以便對研究主題 有更深入的瞭解。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校長領導行為的定義與內涵;第二節探 討教師專業成長的定義與內涵;第三節探討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 研究。

第一節 南投縣校長領導行為的定義與內涵 壹、 校長領導行為的定義

一、領導的定義

人的社會是群體的生活,在團體中必定有互動,為維持互動的秩序,建立良 好的領導作為是很重要的。因此「領導」一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但其意義卻 隨著所要探究的取向、方法及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的觀點及意義。而領導存 在之目的,在於帶領群體朝著目標,期許達成共同目標並創造共同利益的行政行 為(秦夢群,2001)。另謝文全(2003)則認為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裡,透過成員 的互動,發揮影響力,導引團體方向、激發士氣,同心協力齊赴團體目標的歷程,

共具四要點:

(一)領導存在於團體兩方互動之情境:兩方即領導者及被領導者,因此除了從 領導者角度看,也應從被領導者角度來衡量。

(二)領導之主旨在完成共同之目標:任何行為都有目標存在,這個目標可以是 組織的,也可以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共同目標。

(三)領導在於引導成員合力達成目標:領導必須糾合成員的意志,大家同心協 力達成團體的目標。

(四)領導是一種影響力:領導的影響力在於影響別人的行為,使其接受並服從 引導,沒有影響力存在,領導也可說不存在。

國外學者Koontz 和Weihrich(1990)指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一種技巧或 程序,藉以影響他人,使其能自願地、熱心地致力於全體目標之達成。Rost(1991)

則認為領導是介於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為了達成所有共有目的而改變時所產生

的交互關係。Robbins(1998)定義領導是一種影響群體達成目標的能力。

另外國內學者的看法也很接近,吳清山(2000)認為領導就是一種影響力的 發揮,並且與組織文化息息相關,所以領導者可以透過其理念,來促進組織的更 新。蔡培村(1980)認為領導是在團體交互行為過程中,領導者運用各種影響力,

引發成員的智慧與能力,協同合作,以實現團體的共同理想與目標的一種行為。

劉興漢(1985)認為領導不但是誘導人類行為的技巧,同時也是管理群眾的一種 才能,它可說是一種藝術。張潤書(1998)認為領導乃是在組織中的影響系統,

在交互行為下所產生的影響力的表現。

近幾年國內研究者在定義上則更加完整,白麗美(1998)認為領導是領導者 在組織中發揮魅力與影響力,有效激勵組織成員的努力意願,共同合作,以達成 組織預期工作目標,共同創建組織未來發展願景。林欽榮(2002)認為領導一方 面由組織賦予個人統御其部屬,完成組織目標的權力;另一方面則給予領導者一 種行為的影響力,及於群體中激發每個份子努力於組織目標的達成。陳文宗

(2004)則認為領導是指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人,使之心甘情 願地朝向既定之目標共同努力,期以達成群體願景之人際關係互動的過程。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定義,大致可以分為幾個要點:

(一)領導的目的在協助組織提高效能,完成組織與個人共同目標。

(二)領導是一種技巧、影響力或程序,也是藝術,視領導者對組織情境感受有 不同的作為與發揮。

(三)領導是領導者配合組織的文化,運用其權力,並發揮其影響力,與被領導 者共同努力,以達成組織目標的一種人際關係交互作用的動態歷程。

(四)構成領導的要素包含領導者、被領導者、組織目標、情境及權力。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校長的領導應是校長能發揮其影響力,計畫號召成 員,而成員受其影響,成員的潛能、能力被激發,成員朝著組織目標願景前進,

甚而達成目標願景的共同行政行為。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關於領導理論的發展與期別,國內外學者常見的歸納如表2-1-1:

表 2-1-1 領導研究與理論發展分期歸納

研究者 領導理論內容

Bass(1990) 個人和情境的理論、交互作用和社會學習理論知覺和認知理 論、整合的形式:轉型領導

Bryman(1992)

1940年晚期之前:特質論取向

1940年代晚期至1960年代晚期:領導型式取向 196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早期:權變領導取向 1980 年代至今:新型領導取向的發展

Yukl(1994) 特質取向、行為取向、權力與影響取向、權變取向、新領導 趨勢如特質魅力領導,參與式領導,轉化領導等

張慶勳(1996) 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新領導取向

張潤書(1998) 人格特質研究法、環境決定領導論、功能研究法、交互行為 說

秦夢群(2001) 特質研究、行為研究、權變論、新型領導理念興起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領導的理論發展內涵有不同看法,大致以Bryman

(1992)的理論為基礎,分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及新領導取向。以下就領 導理論這幾期的發展內涵整理成表2-1-2。

表 2-1-2 領導風格理論的發展趨勢

年代 理論依據 內涵

1940 年代以前 特質論 研究重點在領導者的個人人格特質,強 調領導能力是天賦的

1940 年 代 至 1960 年

代晚期 行為論 研究重點在領導者的外顯行為,重視領 導效能與領導行為的關聯性。

1960 年代晚期 至 1980 年代早期

權變論

(情境論)

研究重點有效的領導情境必須注意環境 因素,主張領導有賴於所有因素的結合。

1980 年代以後 新型領導論

研究領導者如何促進組織成員自我的提 升、組織的承諾、動機和效能,強調領 導者對下屬或追隨者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根據文獻整理

從上表得知,領導理論的發展,最早出現的特質論,其強調領袖是天生的,

具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的就適合當領導人物,研究取向在領導特質及才能。漸漸 的研究轉移到行為論,認為有效的領導也須有一番作為,光靠人格魅力及特質是 不夠的,這些作為可經由學習及訓練而得。但隨著時代進步,環境因素錯綜複雜,

因此領導作為也需因應不同的情境加以改變,而不是一成不變,故有權變論(情 境論)的產生,強調依不同的組織或情境,採取最適合的領導方式。但最近的研 究又發現光有領導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領導應該是能提升被領導的道德認知及動 機,能夠一起努力達成組織的目標,故新型領導論因而產生,強調轉化的重要。

因此前三期的研究仍是對領導者個人的研究,而1980 年以後的新型領導則 轉移到對情境的變化及被領導者的影響,也就是領導是領導者、組織及成員共同 達成目標的行為。

以下針對不同時期領導理論,分別敘述之:

(一)特質論

領導風格最早期的研究,為特質理論,它是由美國心理協會(APA)於第一次 世界大戰之際率先倡導,當初研究的重點是在協助美國陸軍發展出有效領導者的

能力與共同的人格特質的測驗工具,以便於甄拔人才的依據(吳金香,2000;Yukl, 1998)。

領導特質論最具代表的人物首推Stogdill(1974),其將一百二十四個有關 的研究加以綜合,發現領導者最受支持的特質為:(1)智力、(2)學識、(3)

責任感、(4)社交活動的參與、(5)社經地位、(6)社會性、(7)主動性、

(8)持久性、(9)知道如何完成任務、(10)自信心、(11)對於情境的了解、

(12)合作性、(13)受歡迎程度、(14)適應性、(15)語言能力等十五種特 質;由Stogdill的主張而言,幾乎囊括了所有成功人的特質(引自秦夢群,2001)。 晚近亦有諸多關於領導特質理論的研究,其中Yukl、Hoy和Miskel等人在其 研究裡將成功領導者的特質分成人格特質、動機特質、技能特質等三大部分,其 人格特質包含自信、壓力承受、情緒成熟、正直;動機特質包含工作與人際關係 需求、權力與成就價值、對成功的高度期望;技能特質包括技術、人際、思考、

行政能力。

Goffee和Jones 在研究數千名傑出領導人時發現,領導者除了必須具備願 景、精力、授權與策略方向之外,還有四項共同的特質:(1)選擇性的流露出 自己的弱點(是普遍性弱點,而非致命性缺陷),建立平易近人,贏得信任;(2)

高度的直覺以衡量適當的時機與行動;(3)以堅實的同理心(tough-empathy)

管理員工,即給予他們工作上所需要的,而非他們所想要的;(4)善用本身之 特性,展現區隔性,以激勵成員力爭上游(引自陳東星,2004)。

領導特質論的論點,確有助於領導者邁向成功之路(吳清山,1991)。但是,

領導者的特質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可以學習得到的。領導特質理論強調領 導者的個人特質,但卻不能發現成功領導者的共同特質。其理論的最大缺點在於

「以偏概全」,忽略了領導情境及部屬個體影響之因素。亦因如此,在1940年後 逐漸式微,而被行為論所取代。儘管如此,特質論的論點確仍有助於領導者邁向 成功之路(蔣奎雨,2006)。

(二)行為論

本時期所提出的主要理論可分為二種,即單層面及雙層面領導行為風格理

論。綜合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分別說明如下:

1.單層面理論

(1) 民主式的領導、權威式的領導、放任式的領導

Lewin將領導風格區分為民主式的領導、權威式的領導、放任式的領導 三種;秦夢群(2001)亦認為,單層面的領導主要是將領導分類為獨裁式、

放任式與民主式的領導,其中獨裁式的領導就是 Lewin的權威式的領導。

民主式領導者心態偏向授權、關心、鼓勵成員;權威式領導者偏向自我

民主式領導者心態偏向授權、關心、鼓勵成員;權威式領導者偏向自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