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文獻探討中將劃分為四節,探討研究有關正向自我概念等文 獻。在過往研究中知道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其內涵、發展,有助於本論文 探討國中資源班學生的自我概念形塑,在此章第一節介紹自我概念的內 涵及發展歷程,第二節探討影響自我概念的相關因素,而第三節說明障 礙者的自我概念,最後第四節整理近年與資源班學生自我概念的有關研 究。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內涵與發展

本節將整合過去國內外學者對於自我概念的相關理論,先分述介紹 各學派自我概念的理論基礎,從中提出研究者自身的自我概念定義,接 著講述自我概念的架構與內涵,最後以國內學者郭為藩(1996)所提出的 三階段來替自我概念的發展做闡述。

壹、自我概念的理論與意義

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 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心理學原理》

提出 self(自我)一詞後,各家學者從中衍伸出許多理論,其中一種偏 向心理學,另一種則偏向社會學,前者以 William James 為代表,著重自 我分析,強調個人心理歷程如何影響他的自我本質及運作;後者以 Cooley 為代表,投注較多的注意力在社會互動方面,重視在自我的行程及運作 過程中,語言及人際間溝通的重要性。以下將從這兩大觀點對自我概念 進行探討。

一、心理學派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Rogers(1959)將自我概念分為真實自我(實際感 覺到的自我)和理想自我(作為理想中的自我),認為自我概念是真實自 我和理想自我特質的知覺,再加上與外界關係的知覺與評價,合成一個 有組織、協調一致的知覺系統,因此個人的行為唯有從行為者的角度才

8

能有所了解。

心理學大師 William James(1890)則將自我概念定義為「主體我」

(self-as-knower)對「客體我」(self-as-known)的自我評價過程,也尌是自 我所知覺、感受與思想為一個人者。將自我區分為「主體我」及「客體 我」,「主體我」又稱「純粹的自我」,指個體能經驗、知覺、想像、選擇、

記憶和計劃的主體,「客體我」又稱「經驗的自我」即是後來心理學者所 稱之的自我,是所有一切個人可以稱之為屬於他的東西,由物質我、社 會我和精神我三部分組成。

張春興(1999)認為自我概念最簡單的解釋尌是個人主體自我對客觀 自我的看法,將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定義為個人對於自己的觀點及看 法;這些和自己有關的看法同時包括了個人的能力與自己的性格、自己 的興趣和慾望等等的認知了解,還包含面對事務的處理經驗,生活環境、

生活目標,別人與自己的評價和相互關係的認識等。

二、社會學派

社會學學者Cooley(1902)提出「鏡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 念,認為自我概念是自己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和互動這面「鏡子」中發展出自我意識,強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反映著 他人對我的看法。因此,在與他人互動的社會裡,促進了自我概念形成,

認為每一個人都擁有多個自我,自我的數目則視重要他人的數目而定。

Mead(1934)看法類似Cooley,強調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提出「概 括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觀念來解釋自我概念,認為自我是一種

「覺識的客體」,是藉由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而逐漸形成的,我們所屬的社 會群體尌是我們瞭解自己的一面鏡子,自我概念的發展則是透過反省或 自我覺察,以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來看待自己,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因 扮演的角色不同,別人對自我採取不同的反應,皆會形成個體不同的自 我概念,例如家庭自我、學校自我、社會自我等等。

現象學學者 Snygg 與 Combs(1949)認為自我概念指個人所認知的自

9

己以及所知覺的世界,屬於一種主觀的概念系統,決定個人對世界的知 覺與對知覺結果的解釋,而個人如何知覺自己,將會影響他想要追求、

逃避或避免哪些經驗,以及如何解釋這些經驗。

郭為藩(1996)認為自我概念是一種「假設性建構」,屬於一種形象,

是個人對自己在社會中所知覺的形象加以辨識,因其接納與否的態度,

進而表現出行動、適應外界的一種心理過程,其形成與發展乃是長期的 人際關係交互影響的結果。

黃德祥(2005)認為自我概念是自我定義(self-definition)與自我形象 的總和,是個人透過主觀意識、認知、以及人生體驗所建構的自我概念 體系(self-constructed systems),已詴圖解釋自己並作為與外界互動的依 據,且具有他人取向。

綜合上述關於自我概念的兩大派別,統整自我概念定義如下:自我 概念是由個人主觀建構而出,透過經驗、反省及他人的評價,逐步加深 對自身的了解,進而決定自我價值以及決定如何與社會環境、他人互動 的方式,是一個多向度的概念並且不斷變化的歷程。

而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是青少年發展中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影 響個人行為表現的核心要素。Burns (1991)提出若個體持有正向的自我概 念,能肯定、相信他人也正向看待自己,可以獨立作決定,並有良好的 適應和表現,可完成自己的成尌期望與別人的期望。且我國教育部於中 華民國九十七年所頒布實施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裡,針 對課程教育目標的第一項便是「增進自我的了解,發展個人潛能」,以培 養健康的自我概念作為實施的重點教育目標之一,顯見自我概念在青少 年發展中的意義重大。

貳、自我概念的架構與內涵

一般而言,自我概念整體架構可以粗略分成單向度架構以及多向度 架構兩大類別,1890 年前多為單一架構(Harter,1990),但 1990 年時,Harter 進一步提出個人能對自己生活中的層面做區分,之後 Marsh 與 Hattie 亦

10

在 1996 年的研究中支持多向度架構的看法,確信了自我概念的多向度架 構模式。而多向度架構模式又可分為多向度獨立與相關因素模式、互補 模式、分類學模式及多向度階層模式等(吳裕益、侯雅齡,2000),其中 以多向度階層模式(hierarchical multi-faceted model)被視為最完備,故自 我概念階層化結構已然成為研究自我概念的新趨勢(侯雅齡,1998)。以 下分別尌國外與國內的自我概念架構內涵作說明。

一、國外部分

心理分析學家 Freud(1921)從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 我」的觀念去分析自我概念。「本我 (id) 」,是人格結構中最基本、最 原始的部分;「自我 (ego) 」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是在本我與現實的 接觸中,經歷了特別的發展而產生的專門的組織,處於本我和外部世界 之間,是理性、意識的現實化的本我。「超我(super-ego) 」由自我理想 和良心組成,代表社會道德標準,是從自我中分化出來的、道德化了的 自我,處於人格的最高層,是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 育而逐漸形成的。在正常情況下,這三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衝突,在不 同的時間內,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支配作用,「三部人格結構」是在 無意識理論的基礎上構造了一個完整的人格模式, 展現個體的人從本 能、欲望進而成為具有社會屬性和文明標誌的成長歷程。

心理學大師 William James(1890)將自我概內涵分為三部分,物質我 (The material me)層次最低,社會我(The social me)其次,精神我(The spiritual me)層次最高,物質我包涵個人的身體及其屬性,指個人對自己 的身體、衣著、家庭、財務等外在物質的滿足與否;社會我意指得自不 同他人、團體的認可,指個人在社會團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的感覺,包 括對同伴的認同、尊重、讚美與榮譽感;精神我則由個人目標、抱負和 信念…等組成,指一個人的內在的主觀認知,包括心理、想像、感受與 行動的意識,且居於自我的最高層統管全體。James 的理論將自我概念 的結構分為三部分,至今仍為不少學者遵循,或是以此理論加以衍伸。

11

Fitts(1965)則將自我概念分為外在架構與內在架構八面向,外在架構 包括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道德倫理自我(moral-ethical self)、心理自我 (personal self)、家庭自我(family self)、社會自我(social self),生理自我即 個人對自己身體、健康情形、外貌、技能及性方面的看法;道德倫理自 我即個人對自己到的、舉止、信仰的看法。心理自我即個人對自己的價 值評估、情緒與人格特質的看法;家庭自我即個人對自己身為家庭成員 的價值及彼此的信任感;社會自我即個人與他人交往中的價值感和勝任 感。內在架構包括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自我滿意或接納(self-satisfaction or self-acceptance)、自我行動(self-behavior),自我認同即個人對自我現況 的認識與了解;自我滿意或接納及個人對自我現況的滿意或接納程度;

自我行動即個人接納或拒絕自己後,實際採取的因應行為。

Shavelson、Hubner 與 Stanton 在 1976 年發表的文獻中,提出了自我 概念階層(Self-Concept Hierarchy)的多面向觀點,並清楚將自我概念建構 效度由以下七大特徵加以定義,一、可組織的(organized),二、多面向的 (multifacetęd),三、階層化的(hierarchical),四、穩定的(stable),五、發 展的(developmental),六、可評價的(evaluative)以及可區分的

(dίfferentiable)。第四點特徵自我概念的穩定性,說明自我概念會受特定 經驗所影響,此經驗所處之情況雖有多樣變化,但最終不會改變自己對 整體自我概念的認知。有了上述明確的定義,便讓自我概念從過往的單 一概念建構,帶往多面向觀點。

Shavelson、Hubner 與 Stanton(1976)為分階層建構的自我概念,在階 層中最底端的自我概念會受到環境不同而有極其大的變化和改變,從各 特定情境中對行為的評價產生自我概念的分支,進而組成學業與非學業 自我概念,非學業自我概念則又區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情緒自我 隨著階層往上自我概念逐漸轉為穩定直至最頂層為止,最終呈現出自我 概念的整體樣貌。

12

重要 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General Self-Concept)

學業自我概念 (Academic Self-Concept)

社會自我概念 (Social Self-Concept)

情緒自我概念 (Emotional Self-Concept)

身體自我概念

身體自我概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