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文獻回顧

直接與本文有關係的學術著作並不多,但前人相關研究,仍提供不少的研究 基礎,對於糕餅業的大致發展有基本認識,故基於觀點啟發,仍將對於本研究有 所助益的相關著作,分成「日治時期產業史」、「飲食文化史」、「糕餅業」、

「國家與產業」四大類說明如下:

(一)日治時期產業史研究

近年來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產業史之相關碩士論文相繼出現,研究成果十分豐 碩。11整體而言,日治時期有關的產業研究,大多集中在鳳梨、樟腦、糖等出口 產品,或者影響民生甚鉅的產業上,對於糕餅產業的著墨甚少。從經濟的角度來 看,由於糕餅產業並非當時臺灣的重要產業,相應於臺灣經濟史上屬於邊陲地 位。目前學術研究中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糕餅產業的研究,僅有郭立婷〈味覺新滋 味-日治時期菓子業在臺灣的發展〉碩士論文,12作者從飲食、製菓產業角度分 析,勾勒出菓子所帶動的新味覺飲食文化,著重於日本治臺後所帶來的飲食生活 變化,以菓子為討論主題,從廣告宣傳、展示、餽贈與人際網絡、營養保健等面 向,觀察菓子食品所帶來的味覺文化。然而,作者以日本菓子為探討主體,未能

11 這些論文包括有范雅慧,〈日治時期臺灣酒專賣事業〉(國立中央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年);張麗芬,〈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樟腦業(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4 年);賴建圖,〈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產業之研究〉(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江辛美,〈日治時期臺灣醬油產業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年);曾立雄,〈日治時期臺灣柑橘產業的開啟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2005 年);洪麗雯,〈殖民主義與產業形塑:日治時期臺灣蓪草產業之發展〉(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12 郭立婷,〈味覺新滋味-日治時期菓子業在臺灣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0 年)。

深入探討傳統臺灣糕餅,且著重在文化變遷層面探討,並未著墨在日治時期政權 與產業發展之交互關係,而此部分正是本論文欲研究的核心議題。

(二)飲食文化史研究

目前飲食文化史的相關研究,以時間劃分而言,1945 年以前的臺灣飲食文化 史研究,清朝時期的飲食文化史研究以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 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為代表,13而日治時期的飲食文化史研究,包括有王怡茹

〈臺灣日治時期漢人米食生活之研究〉14、莊欣華〈日據時期臺灣節令之食俗研 究〉、15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16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 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17等研究,大都集中在漢人的 飲食生活之探討。至於在臺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日本治臺後所帶來的外來食品,

與中日飲食文化交流部分,相關研究相對性比較少。

針對目前有關日治時期飲食文化研究成果來看,首先,王慧瑜〈日治時期臺 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18,以日治時期臺北地區的日本人為對 象,探討臺北地區日本人的食衣住行等物質生活,兼論消費之特殊性,然而,在 時間斷限上,並未提及 1937 年後戰時體制下物質生活的衝擊與改變,對於日本、

中國、西洋文化交會下之飲食文化的涵化情形也並未著墨。其次,黃姿維〈植民 地時代(1895∼1945)における台湾食文化の変遷-日常生活の飲食衛生を中心 に─〉,19主要在探討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飲食文化變遷的過程與臺灣人、在臺日

13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6 年)。

14 王怡茹,〈臺灣日治時期漢人米食生活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15 莊欣華,〈日據時期台灣節令之食俗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4 年)。

16 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年)。

17 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 晚報,1993 年)。

18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19 黃姿維,〈植民地時代(1895∼1945)における台湾食文化の変遷-日常生活の飲食衛生を中心

本人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日本總督府制定何種飲食生活規範與相關法律政策,並 且推行衛生教育,促使臺灣飲食文化的衛生化、近代化。此篇論文的第三章「台 灣人の食文化に對臺灣總督府の政策」,藉由總督府飲食物相關政策,探討臺灣 人民的飲食生活有何改變與影響,著重於政策與人民之間的互動關係與文化、社 會變遷之探討,較欠缺政策的整體性分析,因而難以具體看出政權與產業間的互 動關係,而此部分正是本論文欲探討之核心議題。然而,此篇論文對於本論文第 二章第二節「食品衛生與臺灣糕餅業」的研究仍是助益頗大。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飲食史相關課題的研究較 1945 年以前豐富許多,

與本論文研究主題相關的有兩篇論文。陳瑋全〈戰後臺灣推廣麵食之研究

(1945-1980)〉20,從政策面切入,探討麵食推廣相關政策的影響,在國家力量 下,臺灣人民的飲食習慣有何質的改變,分析政府如何藉由推動「以麵代米」,

增加稻米外銷,賺取外匯,並將其用於推動工業發展與強國強種之目標。另一篇 劉志偉〈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臺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21,作者以社 會學角度,重新審視 1960 年代臺灣所推行的麵食推廣運動,並考察飲食習慣的 變遷過程,偏重國際政治經濟學面相之探究。此兩篇論文之研究成果為本論文第 四章第三節〈以麵代米運動與臺灣糕餅業〉的研究提供不少背景知識與助益。

(三)糕餅業相關研究

近年來有關臺灣糕餅產業之相關碩士論文相繼出現,累積相當豐富的研究成 果,22目前的研究大多環繞在企業管理、民俗藝術、休閒事業管理方面,研究的

に─〉(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20 陳瑋全,〈戰後臺灣推廣麵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21 劉志偉,〈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臺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第七卷 第一期,2011 年 1 月。

22 張尊禎,〈臺灣老餅舖與傳統飲食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8 年);蔣佳璘,〈糕餅產業之經營策略研究—以台中縣糕餅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 理碩士論文,2006 年);呂孟優,〈豐原糕餅商業空間之研究-以中正路為例〉(國立嘉義大學 史地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李雄慶,〈糕餅業之行銷策略研究—以舊振南餅店為例〉(國立 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2004 年);黃汝,〈臺灣百年老店接班人生涯發展歷程之敘說分 析-以老雪花齋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葛文誠,〈喜餅 業品牌策略之探討-以郭元益公司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

主軸大多針對糕餅業個案的經營特性、經營策略、行銷策略與手法做探討,真正 從歷史學角度探討糕餅產業、糕餅文化的研究成果寥若零星,由於此類論文與本 文的研究較無直接相關,故將此類論文排除在討論之外。

地區性的糕餅產業發展史,零散分布在各縣市鄉鎮志中,依照糕餅產業在該 地的重要性,而有不同的篇幅。例如有糕餅之鄉的臺中市豐原區,在《豐原采風》

中以獨立篇章「糕餅產業篇」記載糕餅產業,其餘大部分縣市鄉鎮志中有關糕餅 產業的介紹,大致上是與其他產業合志或合篇來敘述,如《臺北市志》將糕餅產 業置於卷六經濟志工業篇中的食品工業、《北斗鎮志》將糕餅產業置於經濟篇工 業一章中食品加工製造業、《彰化市志》則將糕餅產業置於經濟篇中的商業,此 類地方志中的糕餅產業相關資料,可作為本文研究臺灣糕餅業發展的延伸探討。

此外,有關地區性糕餅史專書,目前僅有豐原與澎湖地區有出版,分別是《臺 中縣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豐原糕餅的源與緣「餅圓探源」活動紀實》23與《澎湖 產業文化誌—傳統糕餅篇》24。《臺中縣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豐原糕餅的源與緣

「餅圓探源」活動紀實》一書為目前臺灣地區性糕餅發展史最完整的專書,針對 豐原糕餅發展歷程,編者將其區分成發芽期、奠基期、成長期三期,對豐原糕餅 產業發展有概略性介紹,可惜在史料的蒐集上未充分運用官方檔案,史料上明顯 不足,加上書中完全沒有附註,無法得知資料來源為其重大缺點。而澎湖文化局 出版的《澎湖產業文化誌—傳統糕餅篇》一書,對澎湖糕餅業發展有概略性的介 紹,並採口述歷史的方式,對澎湖當地二十四家糕餅業者進行專訪。以上兩本地 區性糕餅史專書,雖然僅是豐原與澎湖兩地的糕餅業與文化,仍是研究臺灣糕餅 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綜合上述先行者的研究,不論是碩士論文、地方志、專書,關於政權與糕餅 產業相互關係之研究仍付之闕如,國家史和糕餅產業史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研究

23 王正雄,《台中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豐原糕餅的源與緣「餅圓探源」活動紀實》(豐原:臺中縣

23 王正雄,《台中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豐原糕餅的源與緣「餅圓探源」活動紀實》(豐原:臺中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