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ampbell、Gurin 與 Miller(1954)的 The Voter Decides 一書,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 析選民的投票行為,認為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變數主要有三種:依序為「政黨認 同」(party identification)、「候選人取向」(candidate orientation),以及「議題取向」

(issue orientation),此三變數後來成為社會心理學派(或稱密西根學派)的概念 基礎。而最為學界廣泛使用的經典論述,當推 Campbell、Converse、Miller 與 Stokes(1960)所著之《美國選民》(The American Voter),此書吸收了 Lazarsfeld 等 人(1944)於 The Peoples choice 的社會學觀點,認為政黨認同透過社會經驗的 潛移默化,從孩童時期開始形塑,逐漸成為一個穩定的團體情感,對成年後的投 票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他們提出的「漏斗狀因果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 model)說明了政黨認同與其他短期因素(如候選人取向、議題取向)對投票行為

12

票行為仍會被短期的理性因素所影響,我們應該更注意選民個體對於環境現狀的 理性評估,而非僅專注於政黨認同此項變數。Campbell 等人(1966)不否認 Key 對短期理性因素重要性的闡述,但他們認為這些短期的理性因素之所以會變得重 要,乃因政治環境出現某些「顯著事件」 (salient issues),選民受到這些顯著事 件的影響,使其偏離了原本依撽政黨認同而決定的投票行為,且偏離的選民比例 不小,導致選民結構短暫的脫離常軌,該選舉便為一種「偏離性選舉」 (deviating elections);而若國家出現急迫的重大危機,致使選民結構出現永久性的改變,此 種現象便為一種「重組性選舉」 (realigning elections);6但這樣的改變在選舉歷 史上並未經常出現,偏離與重組現象也較難發生,現實經驗中絕大部分的選舉都 是「維持性的選舉」 (maintaining elections),如無意外,政黨認同者的分佈相當 穩定,他們的政治參與程度比不具黨性的人高出許多,比較會去投票,投票時很 少投給其他黨的候選人,難以改變其政黨認同,而黨性強的選民相對於黨性弱的 選民也較不會受到短期因素的影響,黨性強的選民通常以政黨為主要的投票依 撽,但黨性偏弱的選民則較可能受到短期因素影響而偏離其所支持的政黨。

Fiorina(1981)認為單以政黨認同來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過於簡單,且忽視了 一些重要的現象,他發現即使政黨認同在個體層次上對投票行為擁有顯著的影響 力,不過在分佈比例上,仍可看出政黨認同者的分佈比例正逐漸移動,雖然很緩 慢,但移動卻是事實。Fiorina 認為這些政黨認同移動的現象正證明了選民有可 能是理性的,特別是那些對議題、候選人形象,以及施政表現關注的人而言更是 如此,他們往往根撽現狀來評價,再來反映政黨支持的方向,因此每次政黨支持 的比例都略有變化,有的加強、有的弱化、有的加入、有的離開。既政黨認同者 會移動,比例會有所變化,又如何說政黨認同是長期穩定的變數,且為影響投票 行為的主要因素呢?

6 例如:美國 1930 年代的經濟大恐慌,羅斯福總統上任後所實施的 New Deal,使得原本州權派 的民主黨轉變為強調大政府的倡導者,選民支持結構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13

Bartels(2000)研究美國 1952 至 1996 年的總統及國會選舉,他發現近來學界 認為政黨重要性已經衰退(parties decline)的論述不但過分誇大,且已經過時不符 合現況,在他的研究發現中,政黨認同仍呈現長期穩定的趨勢,且在各次的總統、

國會選舉中展現其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政黨認同甚至在 1990 年代的選舉影響力 還比 1980 年代來得更為重要,我們必頇正視政黨認同仍然對選民行為有相當影 響力的這項事實。不過,Fisher(2010)研究美國 2008 年的總統選舉,他發現民主 黨提名的歐巴馬之所以會勝選的原因,除了在非裔(black)、拉丁裔(Hispanic),以 及亞裔(Asian)的選民都拿到超過六成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他促使黨性較弱、或 是沒有政黨偏好(獨立選民)的年輕選民出來投票支持他。年輕選民對於現任小 布希總統的施政評價較為負面,共和黨政府無法在議題上獲得他們的認同,亦難 以回應其需求,他們便轉向對民主黨的歐巴馬有所期待,因此讓民主黨在年輕一 代的選票擁有壓倒性的多數支持,而對政黨較忠誠的年長世代與黨性偏弱的年輕 世代在選民支持結構上形成一個龐大的世代差異。這些年輕的新選民加入,可能 使得原先的政黨支持結構重組,短期的施政評價與議題立場對黨性偏弱或無黨性 的選民之影響力仍值得我們注意。

貳、 臺灣政黨認同的相關研究及其測量問題

台灣學界對於政黨認同(含政黨支持)的研究繁多,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基本可分為三大部分:1. 政黨認同與其他政治態度變數之關係探討、

2. 政黨認同與投票行為面之關係探討,以及 3. 政黨認同本身的穩定與變遷之探 討。

第一部分的政黨認同與其他政治態度變數之關係探討,又可大致分成以下五 類研究:第一類為政黨認同與政治信任的關係。若選民的政治信任感愈高,尌愈

14

可能為執政黨的支持者,政治信任與政黨認同之間存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陳陸 輝 2002);第二類為政黨認同與重要政治議題的關係。以台灣相當重要的統獨 議題而言,多數研究發現,傾向統一的民眾較會支持國民黨或泛藍陣營,傾向獨 立的民眾則較會支持民進黨或泛綠陣營(盛杏湲 2002;吳重禮、許文賓 2003;

徐火炎 2005;游清鑫、蕭怡靖 2007);第三類為政黨認同與政治支持的關係。

若選民所認同的政黨為執政黨,其對執政黨的施政評價會比在野黨支持者滿意許 多,另一方面,選民對政府施政評價愈高,亦愈有可能是執政黨的支持者(吳重 禮、許文賓 2003;蕭怡靖、黃紀 2010);第四類為政黨認同與候選人評價的 關係。諸多研究皆承認政黨認同與候選人取向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存在,但在投票 參與和投票抉擇的研究中,發現即使控制了政黨認同的變數,候選人因素仍具有 顯著水準,顯見候選人取向有其獨特的重要性(Tsai 2001; 鄭夙芬、陳陸輝、劉 嘉薇 2005);第五類為政黨認同與政治涉入感的關係。具有政黨傾向的選民,

其政治興趣比沒有政黨傾向的選民要高出許多,同樣地,具政黨傾向的選民之政 治知識程度亦相對較為充足(劉義周 1987;吳重禮、許文賓 2003)。

而第二部分的政黨認同與投票行為面之探討部分更為豐富多樣,惟此類研究 幾乎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政黨認同確實影響了投票抉擇。以台灣來說,國民黨與 民進黨支持者皆傾向投給該黨所提名之候選人,政黨認同變數在解釋台灣選民的 投票抉擇上,是個相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變數(陳文俊 2003;游清鑫、蕭怡靖 2007;林瓊珠 2008;包正豪 2009;蕭怡靖、黃紀 2010)。

第三部分的政黨認同本身的穩定與變遷之探討而言,許多研究者皆認為政黨 認同既為選民決定投票行為的重要變數,那麼政黨認同的變遷與穩定程度尌是一 個值得深究的方向。相關研究指出,政黨認同是有可能轉變的,但其變動的範圍 不大,數量亦不多,絕大部分的政黨認同者仍停留在自己原先的位置上,很難改 變其政黨傾向,呈現相當穩定的狀態(陳陸輝 2000;包正豪 2009;盛杏湲

15

2010)。只是這樣的穩定趨勢,似乎印證了政黨認同者的分佈為鐵板一塊,難以 撼動。政黨認同者不變的分佈與其固定的投票傾向,應會使得選舉解釋與預測更 為簡單,但現實中的選舉結果卻充滿多變性,似乎並非那樣單純,那該如何去解 釋呢?這尌是本文所關心的焦點之一。綜上諸多研究可以看出,政黨認同作為一 個實證研究的變數,無論是將其當成自變數,探討與其他變數之間的關係,還是 作為依變數,探討本身的穩定與變遷,皆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是一個相當重要的 研究指標,同時,政黨認同亦在投票行為的實證研究中,展現了其舉足輕重的解 釋力。

表二為 2004 年與 2008 年總統選舉之政黨認同與投票行為的關係。表中卡方 獨立性檢定結果顯示,選民的政黨認同與投票行為並非相互獨立(p<.001)。認同 國民黨的選民在 2004 年較傾向投給國民黨提名的連戰,2008 年亦較傾向投給國 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認同民進黨的選民在 2004 年較傾向投給當時民進黨的現任 總統陳水扁,在 2008 年亦較傾向投給民進黨提名的謝長廷;而獨立選民通常傾 向不去投票,這或許與劉義周(1987)和吳重禮、許文賓(2003)的發現相互符 合,不具黨性的獨立選民之政治興趣及政治知識通常較低,導致較無意願去投 票。但往前一步思考,如果獨立選民去投票時,究竟會根撽何種標準來決定呢?

總括來說,在台灣的政治系絡中,我們不可否認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 力,但如同先前研究所指出的,我們亦不該忽略掉其他短期因素,例如選民對於 政府施政的回溯評價即為一項重要的指標。同時,在台灣運用政黨認同概念來進 行研究時,政黨認同的適用性及測量問題是一項必頇關注的課題,也是本文必頇 要先說明的地方。

16

17

的情感,也不否認它是一個穩定的社會心理變項,同時也為台灣特殊時空環境中 的政黨概念提供一個彈性的解釋空間。她進一步利用焦點團體研究法,嘗詴為台 灣選民的政黨概念做出釐清,不過由於此篇研究乃為一個概念初探,仍未得出一 個明確的定論,如同鄭夙芬於文末所言:「我們希望透過進一步的比較分析,來 具體描繪台灣的政黨形象,讓我們日後調查研究時,能更精確掌握台灣民眾對政

的情感,也不否認它是一個穩定的社會心理變項,同時也為台灣特殊時空環境中 的政黨概念提供一個彈性的解釋空間。她進一步利用焦點團體研究法,嘗詴為台 灣選民的政黨概念做出釐清,不過由於此篇研究乃為一個概念初探,仍未得出一 個明確的定論,如同鄭夙芬於文末所言:「我們希望透過進一步的比較分析,來 具體描繪台灣的政黨形象,讓我們日後調查研究時,能更精確掌握台灣民眾對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