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壹、研究動機與問題

民主的價值在於民主政治能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人民可以透過民主制度來 表達意見,選賢與能並賦予權威當局「正當性」(legitimacy);而政治體系中政黨 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政黨除了組成政府之外,它最大的功能,尌是將人民的 意志匯集成為該黨所堅持的信念與政策,並在制度化的系統中,與其他政黨相互 競爭人民的支持以取得政治職位,一旦執政當局施政表現不佳或悖離民意,人民 尌有權力在法定的程序中撤換不適任者,在野黨便可取而代之贏得執政權,重新 實現人民的期待,此應為民主之常態。知名的國際政治學者杭廷頓認為,要觀察 一個國家的民主是否已鞏固,有沒有「二次政黨輪替」(two turnover test)是個很 重要的指標(Huntington 2002),雖然許多學者批評此標準過於簡化武斷,但杭廷 頓以政黨輪替作為民主鞏固的標準,說明了一個國家的政權若有政黨輪替的可能 性,才有資格被稱為成熟穩定的民主國家。

然而,民主國家中政黨輪替的可能性高或低,除了制度化因素之外,行為因 素的影響亦相當重要,特別是人民在選舉時的投票行為。人民進行投票時的考量 為何,其投票傾向是否長期穩定,會不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等,這些都可能 會影響選舉的結果,同時也是政黨是否輪替的關鍵。倘若所有選民都去投票,且 政黨偏好者皆長期穩定支持某政黨,鮮少改變其支持傾向,則選舉的結果便取決 於各政黨偏好者的數量多寡,以及無政黨偏好者的投票決定。由於選舉結果的可 變因子不多,發生政黨輪替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即使出現變化也僅是那群沒有政 黨偏好的獨立選民所致,但這是建立在所有選民皆去投票,且政黨偏好者都以政 黨作投票決定的前提下而推出的論述;然而現實選舉中並非所有人都會去投票,

2

也不一定完全依撽政黨作投票決定。事實上,選民透過選舉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並非僅止於投票時的決定,去不去投票其實也可理解為選民表達意見的方式之 一。假設某一政黨長期穩定的支持者在某次選舉中,突然有較多人選擇不投票,

導致該黨得票基本盤的流失,這不僅是對此政黨的警訊,更可能直接導致該黨在 選舉中遭到重大挫敗,換言之,哪些選民會去投票,哪些選民不想去投票,彼此 數量的消長,都會直接影響整個選舉結果。綜上而述,選民的投票行為會影響民 主國家中的選舉結果,以及政權更迭可能性的高或低,我們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 分析,也不應只著重投票抉擇的探討,選民的投票參與也是該深入探討的方向。

過去數十年來探討選民行為的文獻汗牛充棟,其研究途徑大致可分為「社會 學 研 究 途 徑 」 (sociological approach) 、「 社 會 心 理 學 研 究 途 徑 」 (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 ,以及 「 理性 選擇 研究途徑 」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三種。其中,密西根學派著重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途徑,此學派認為政 黨認同是個體經由社會化逐漸形成的團體情感,是一種長期穩定的心理因素,這 種情感認同不僅會影響選民本身對候選人的評價、議題所堅持的立場,以及政策 的偏好等短期因素,更決定了選民的投票傾向(Campbell et al. 1960)。政黨認同尌 如同流水的源頭一般,逐漸往下流向投票決定的出口。在此過程中,候選人或政 策議題等短期因素都會順著政黨認同的水流方向,穩定地往投票決定的出口移 動,理應不會出現與政黨認同相互衝突的情形,亦即長期的政黨情感直接影響了 短期因素(即候選人喜好、議題立場,以及施政評價);不過,理性選擇學派從 自利的角度來思考,認為選民會考量其投票的「效益與成本」 (benefits and costs),計算投票所能獲得的利益再減去投票所頇的成本,決定要不要去投票 (Downs 1957; Riker and Ordeshook 1968),1並在進行投票決定時,藉由評估執政

1 Downs(1957)認為個體會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來決定去不去投票,他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R

=BP-C,R 代表投票所能獲得的報酬,B 代表投票與不投票的「利益落差」 (differential benefit),

P 代表個人能夠造成此「利益落差的機率」 (probability of differential benefit),C 則是「投票的 成本」 (voting cost)。但是選民會認知到一張票所能達到的利益落差機率 P 太小了,BP 相乘後

3

當局的利弊得失、回溯政府表現的好壞,決定要獎賞還是懲罰執政當局,選民的 施政評價不但有理性的成分,對其投票行為也會有所影響。即使政黨認同的情感 顯著影響了投票行為,但選民對執政者的施政評價,卻不見得全然被政黨認同所 影響,其理性特質也可能反過來撞擊原先的政黨情感,亦即短期因素的理性評價 也會影響長期因素的政黨情感(Key 1966; Fiorina 1981)。綜合密西根學派與理性 選擇學派的論點,長期的政黨情感與短期的理性評價雖是一種時間先後的關係,

但在同一時空點上仍可能會有相互影響的作用(Markus and Converse 1979),既有 此作用關係存在,這兩個長期、短期因素之間的「一致」與「衝突」的情形尌不 可避免地會出現。

一個簡單又有趣的問題產生了:當選民長期的政黨認同情感與短期的施政評 價出現衝突,選民會如何決定其投票行為呢?例如台灣 2000 年至 2008 年民進黨 政府執政時期,認同民進黨的選民若對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施政表現不甚滿意,

他們認同民進黨卻又不滿民進黨的施政表現,這種心理矛盾的情況,在總統選舉 中會不會使他們的投票行為出現改變?究竟是如同傳統密西根學派所言,政黨認 同控制了一切,即民進黨認同者還是會「情義相挺」投給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

還是如 Fiorina 等人所述,選民的理性評價展現了重要的影響力,民進黨認同者 選擇「拂袖而去」不去投票?抑或是「大義滅親」轉投其他在野政黨呢?此外,

若選民的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的衝突會影響其投票行為,那又是在何種時空環境 中較為突顯?這些都是本文所欲關注的研究主題。

以台灣的選舉現況而言,常有人謂因為大環境不佳,或是執政當局的政策表 現不好,使得執政黨的支持者不願出來投票或甚至轉投在野黨,執政黨與在野黨

扣掉成本 C 時常會小於零,那又該如何解釋現實世界中仍有大多數人會選擇去投票呢?為解決 此種「投票矛盾」 (paradox of voting),Riker 與 Ordeshook(1968)提出了公民責任感的概念,他 們將公式修正為 R=BP-C+D,其中 D 為公民責任感,認為選民之所以仍會選擇去投票乃是有 公民責任的作用存在,在原公式中 R=BP-C 的 R 有可能小於零,但加入公民責任感 D 後,便 有可能大於零,公民責任感其實為個體決定去投票的主要動力。

4

的得票比例彼此消長,使得許多層面的選舉,如地方的縣市長選舉、立法委員選 舉與補選,乃至於全國性的總統選舉結果皆因此有所變化,改變了整個選舉的勝 敗。2其相關論述如下:

「這一次總統大選,民進黨遭到嚴重挫敗,眾人難得噤聲不語,不過,大致上是將 所有的責任歸咎陳水扁政府的無能、以及貪瀆,先避過這風頭再說。儘管如此刻意切割,

大家卻未必能走出共犯結構的陰影,當然更無法深切地進行檢討與反省。正如國會減半 幾乎剪斷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命脈,此回投票率大幅降低,由北熱南冷的選情來看,假設 一增一減各一百萬選票,反映的尌是民進黨支持者由含淚投票、含淚不投票、到不流淚 也不投票的痛苦抉擇」(施正鋒 2008/03/26)。

「這次五都選舉,國民黨情勢看來一片大好,但在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的狀況下,

卻只能勉強保三,得票數甚至慘敗給在野黨,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國民黨立委和學者 普遍認為,施政成果讓人感受不到、提名不當等因素,是國民黨苦戰的主因。政論家胡 忠信也說,國民黨選得辛苦,主要還是因為前年金融海嘯受創還沒完全恢復,及八八風 災塑造的馬政府無能形象所致。他認為馬政府的司法改革不徹底,對綠營讓步太多,也 是國民黨選情很難拉抬原因」(李光儀、郭安家、楊湘鈞 2010/11/29)

這些觀點認為:執政黨的施政表現若讓該黨的支持者感到不滿意,這群選民 投票的意願(因此不去投票),以及投票的決定(轉投在野黨)極有可能影響整

2台教會,〈我們不再含淚投票〉,南方快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polit/specil/polit_DDP/00/0063.html。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02 日。

張海燕,〈扁家弊案沖擊民進黨年底選情, 參選者壓力倍增〉,人民網: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2/14875/4623476.html。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02 日。

林祖嘉,〈縣市長選舉結果對兩岸經貿政策的啟示〉,遠見雜誌: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print.aspx?ser=15724。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25 日。

施正鋒,〈不流淚、也不投票〉,中時電子網: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3 2600131,00.html,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25 日。

李光儀、郭安家、楊湘鈞,〈保 3 藍為何選得辛苦〉,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002243.shtml,檢索日期:2010 年 11 月 31 日。

5

個選舉結果的勝敗。這樣的推論雖乍聽有理,然而我們尚不能輕易地接受這樣的 論述,而應提出相當的證撽來分析及佐證,否則也僅是一種未經證實的揣測。若 以台灣總統直選後,首次政黨輪替的民進黨政府之施政不滿意度(2000 年至 2008 年)來觀察,全體選民對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的整體施政不滿意度雖有貣伏,但 大致上,全體選民對民進黨政府施政不滿意的比例乃節節上升(請見圖一),執 政時間愈是往後推移,選民不滿意的比例尌愈來愈高。3民進黨政府的執政之路,

隨著執政時間愈久似乎愈受到更多的質疑與考驗。

隨著執政時間愈久似乎愈受到更多的質疑與考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