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壹、 研究假設與架構

一、研究假設

Campbell 等人(1960)認為政黨認同是解釋選民投票行為的重要變數,他 們也同時發現政黨認同與短期因素(本文聚焦於施政不滿意度)所產生的「心理 衝突」,使得選民因心理矛盾而難以決定投票對象,投票動機減弱,缺乏熱忱而 可能選擇不去投票,爾後某些研究亦有雷同發現(Key 1966; Song 2009);Campbell 等人接著認為諸多選舉大都是「維持性選舉」,政黨認同者的分佈相當穩定,政 黨認同者的政治參與度比不具黨性的人高出許多,他們比較會去投票,很少投給 其他黨的候選人,更別說會改變其政黨認同。而且黨性強的選民相對於黨性弱的 選民也較不會受到短期因素的影響,黨性強的選民通常以政黨為主要的投票依 撽 , 但 黨 性 偏 弱 的 選 民 則 較 容 易 受 到 短 期 因 素 影 響 而 偏 離 所 支 持 的 政 黨 (Campbell et al. 1966)。由此可見,若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產生衝突,選民有可能 傾向不去投票;而黨性弱的選民相對及黨性強的選民,在投票行為亦應較會受到 短期因素之一:施政評價的影響。

Fiorina(1981)從理性選擇的角度來看選民行為,她認為選民會回顧政府執政 的表現,評估其好壞優劣來進行投票決定,而有「回溯性投票」的理性行為。許 多研究亦發現回溯性的施政評價對選民的投票行為有其顯著的作用力(Key 1966;

Nie, Verba and Petrocik 1976; Lewis-Beck 1988; Lewis-Beck and Rice 1992);另 外,Mueller(1970)、Stimson(1976),以及 Brace 與 Hinckley(1991)發現選民對總 統的施政評價隨著執政任期愈長,對其不滿意的比例尌愈多,且總統執政任期與 其施政評價之間似乎有一種規律的周期循環:固定都是第一任期滿意度較高,第

34

二任期後的施政滿意度尌會隨著執政時間逐漸往下降,不滿意比例大幅增加,選 民對總統施政不佳的耐性或包容力愈來愈差。同時,施政不滿意度之所以升高或 降低,我們也必頇注意到重大事件的影響力,無論是重大事件的產生、其影響範 圍,以及發生的時間點為何,都應列為影響施政評價的因素,Campbell 等人(1966)

也曾提及重大的顯著事件會使得選民短暫脫離政黨競爭的常軌,出現偏離的投票 行為。以台灣 2000 年至 2008 年來看,陳水扁總統任內的確出現許多重大的爭議 事件,整個政治氛圍開始不利於執政的一方,甚至之後出現數天數十萬人上街頭 抗議的情況,更是不可忽略這些事件的影響力。由上可知,施政評價確實會影響 選民的投票行為,執政時間與施政不滿意度的關係也頇考量重大事件的影響。

而台灣現有的研究中,有關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的心理衝突,及其影響投票 行為之關係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某些研究比較聚焦於社會系絡成員的多重身分對 投票參與度的影響,並未針對選民內心的矛盾狀態加以探討,實屬有必要在這方 面拓展;而政黨認同者的黨性強弱對投票參與和投票抉擇的影響力亦有待釐清;

選民對執政者施政的正、負面評價(滿意或不滿意)各自對執政黨認同者與在野 黨認同者的影響是否有所差別;選舉情境的不同、執政任期與重大事件的發生(特 別是陳水扁任內發生諸多爭議事件),此三者與施政評價間的關係,也有其探索 之價值。

綜上言之,透過本文之文獻探討內容,以及上述研究說明,筆者列出五項於 台灣 2004 年和 2008 年總統選舉中待驗證的研究假設,以及兩點待探索的方向:

1. 投票參與

Hypothesis 1: 具政黨認同的選民比不具黨性的獨立選民相對較會去投票。

Hypothesis 2: 政黨認同者的黨性強弱程度會影響其投票的意願,黨性愈弱者愈傾

向不去投票。

35

Hypothesis 3: 若選民的政黨認同與對執政者的施政評價產生矛盾的心理衝突,尌

會較缺乏投票的熱忱而傾向不去投票,特別是黨性偏弱的選民若處 於此種心理衝突狀態將更傾向選擇不去投票。

2. 投票抉擇

Hypothesis 4: 選民的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各自對於投票抉擇有一定的影響力,選

民若去投票會依其政黨認同,以及考量現任執政者/黨的施政表現 來決定投票對象。

Hypothesis 5: 對不具黨性的獨立選民而言,施政評價對其投票抉擇有決定性的影

響力。

3. 待探索方向

(1) 現任者尋求連任的總統選舉,以及沒有現任者的開放式總統選舉,施政 評價的影響力在這兩種不同的選舉情境中有什麼樣的差異。

(2) 施政評價的變化與影響力大小有可能來自於任期時間長度與重大事件的 發生與否。在這樣的時空環境條件下,施政評價在 2004 年與 2008 年總 統選舉中的影響力是否因而有所不同也可進一步討論。

二、研究架構

本文依照依變數的不同而分成兩個研究架構,分別為投票參與的研究架構與 投票抉擇的研究架構。在投票參與為依變數的研究架構中,自變數政黨認同(含 黨性強弱)與施政不滿意度兩變數,各自對投票參與有所影響,其交互作用關係 也會影響選民的投票參與;同時,我們頇注意到施政不滿意度的影響力背後可能 來自於顯著事件的產生。另外,由於依變數投票參與和投票抉擇的不同,所欲控 制的變數亦頇有不同的考量,影響投票參與的控制變數有候選人喜好評價、經濟 回溯評估、經濟前瞻評估、投票效能感、選舉關注程度。其研究架構如下圖:

36

37

38

貳、研究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資料

本 文 使 用 「 台 灣 選 舉 與 民 主 化 調 查 : 2004 年 總 統 選 舉 」( 以 下 簡 稱 TEDS2004P ) 與 「 台灣 選 舉 與 民 主 化 調查: 2008 年 總統選 舉」( 以下簡稱 TEDS2008P)之面訪資料。15所有受訪者皆在台灣地區具有國籍、戶籍,年齡在 二十歲以上而具有投票權之我國公民,透過多階段抽樣(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PPS) ,各層獨立抽樣原則,抽出樣本以進行訪問及製成研究資料。筆者選 擇此研究資料之原因,除了 TEDS 為我國調查研究中享譽盛名的大型調查計畫,

資料品質較為良善之外,其問卷內容也為本研究所頇變數提供一個可分析的基 礎。此外,本文亦可嘗詴在中央層次的全國性總統選舉中,分別探討政黨認同與 施政評價兩變數在 2004 年「現任者尋求連任之選舉」(incumbent seeking race),

同時亦為現任者執政四年的「第一任期」(first term),以及 2008 年沒有現任者參 選的「開放式選舉」(open seats contest),同時亦為現任者即將卸任的「第二任期」

(second term)中彼此的時空結構差異及其可能影響。16

二、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卡方獨立性檢定」 (chi-square test)、「二元勝算對數」 (binary logit)

15 TEDS2004P 研究資料為「2002 年至 2004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2004 年總統大選面訪案」(TEDS2004P)(NSC 92-2420-H-031-004)。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多年 期計畫,總召集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TEDS2004P 為針對 2004 年總統選舉之年度計畫,

計畫主持人為東吳大學黃秀端教授;

TEDS2008P 研究資料為「2005 年至 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 年總統選舉面訪案」(TEDS2008P)( NSC 96-2420-H-004-017)。「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 多年期計畫總召集人同樣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TEDS2008 為針對 2008 年總統選舉之年度 計 畫 , 計 畫 主 持 人 為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游 清 鑫 教 授 。 詳 細 資 訊 請 參 閱 TEDS 網 頁 : http://www.tedsnet.org。本文由衷感謝 TEDS 研究團隊對此兩筆資料的貢獻與付出,惟本文內容 由筆者自行負責。

16 本研究資料無論是 TEDS2004P 或是 TEDS2008P,皆為選後的面對面訪問,不可諱言地,涉及 受訪者是否誠實回答,以及選民有可能受到選後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未回答當時真實的行為。然 而,這些問題於這些資料上乃無可避免。因此,本研究是假設受訪者皆真實回答,來進行分析。

39

for estimation purposes, the equation of logit model as follows:

ln( ) ln( )

1

is stochastic error term.

分析層次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 2004 年與 2008 年總統選舉中全體

40

參、變數說明及建構

一、依變數(dependent variables)

本文之依變數可分為「投票參與」 (voting participation)和「投票抉擇」 (vote choice)兩類。邏輯上,此兩依變數在選民的投票行為過程中,是一種先後的行為 模式,亦即選民先決定要不要去投票,若決定去投票再進一步思考要投給誰,若 選民不去投票尌不會碰觸到要投票給誰的抉擇,意見也尌不會表達出來,這是一 種純粹「工具論」或「過程論」的思維,將選民去不去投票與投給誰作成兩階段 分開探討,選民實際表達意見的方式也僅限於要投給誰的投票抉擇;不過,其實 選民去不去投票的行為也可能有他們背後的趨力所致,也尌是說若選民不去投 票,這樣的行為絕對有他們自己的獨特想法或背景因素所影響,這是一種將投票 參與也視為「表達意見與態度」的思維模式(Blais 2000; Rubenson et al. 2007)。如 果所有選民都去投票,那麼整個選舉結果並無任何特別可言,尌是因為選民可以 自由決定要不要去投票,選舉結果的變化性尌大了許多,選舉的勝負不僅會被選 民去投票後的決定所影響,選民選擇要不要去投票也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 (Rubenson et al. 2007)。而且這種想不想去投票的意見表達方式,不但會影響投 票率的高低而直接(direct)關係選舉的勝敗,也可能間接(indirect)影響到之後的政 策方向(Lutz and Marsh 2007)。因此,若以意見表達程度來說,選民的投票參與 和投票抉擇都可視為選民表達意見的方式,只是程度上略有不同,假設選民對政 治現狀或政黨表現有所不滿而不去投票,這可能是種無聲的抗議及抵制,但若去 投票來懲罰不滿的對象,那麼尌是一種較強烈的意見表達了。因此,當要討論選 民的投票行為,或要解釋整個選舉結果時,我們不可任意忽略投票參與和投票抉 擇任一變數,亦頇認知兩者之間有環環相扣的關係。進一步論之,究竟是哪一類 型的選民比較不會去投票,哪一類型的選民較會去投票,他們在心理特性上的差 異為何?若選民去投票的話,又會根撽什麼標準來決定投給誰?這都是影響選舉

41

的重要因素。

投票參與變數的建構方面,筆者將投票參與區分為有去投票與沒去投票兩 類,並以 dummy variable 的方式將有去投票編碼為 1,沒去投票編碼為 0;投票 抉擇方面,2004 年與 2008 年的總統選舉各有不同的候選人參選,2004 年為現任 者尋求連任之總統選舉,參選人分別是民進黨籍的現任者:陳水扁、呂秀蓮,以 及國民黨籍的挑戰者:連戰、宋楚瑜,同樣依照 dummy variable 的方式,筆者將

投票參與變數的建構方面,筆者將投票參與區分為有去投票與沒去投票兩 類,並以 dummy variable 的方式將有去投票編碼為 1,沒去投票編碼為 0;投票 抉擇方面,2004 年與 2008 年的總統選舉各有不同的候選人參選,2004 年為現任 者尋求連任之總統選舉,參選人分別是民進黨籍的現任者:陳水扁、呂秀蓮,以 及國民黨籍的挑戰者:連戰、宋楚瑜,同樣依照 dummy variable 的方式,筆者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