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七股溼地遊憩價值實證模型建構與推估

第二節 實證模型建構

二、 旅行成本計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燃料價格則依據自用汽機車常使用之燃料:92/95/98 無鉛汽油,以經濟部能源局網站 中「油價資訊管理與分析系統」公告的 92/95/98 無鉛汽油 2012 年至 2016 年的五年平 均油價及「103 年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中一般自用小客車使用燃料的比例進 行加權平均計算。

而行駛至高速公路需另外收取通行費用,通行的費用以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 公告的自小客車高速公路通行費率為依據,行駛高速公路的每日里程低於 20 公里者,

不予收費;每日行駛里程介於 20 公里及 200 公里之間者,每公里收費 1.50 元;每日行 駛里程大於 200 公里,每公里收費 1.12 元。

受訪者選擇前往濕地的交通工具為租賃汽機車者,除上述旅行成本費用外,需再加上 其租賃汽機車的費用,但考慮租車目的不只前往濕地,可能有其他旅遊景點,將租賃汽 機車費用除以二,作為其前往濕地旅遊的額外交通費用。而前往濕地交通工具為火車、

公車、客運等大眾運輸以及乘坐遊覽車前往的受訪者,以調查填寫的交通費支出金額計 算,走路與騎腳踏車前往濕地者,交通費則以 0 元計算。

經濟學理論中,做任何決策必須考慮到機會成本,將人力物力投入在某一活動,其所 放棄的其他選擇即為機會成本,由於時間的有限性,從事某一活動的時間必定排擠到其 他活動的時間,TCM 考慮的遊憩活動所花費的時間,也會排擠掉其他事物的時間,因此 需考慮從事遊憩活動所帶來的時間成本。McConnel(1981)文章指出,無論如何,人們總 是願意用金錢來換取時間,以維持自身的效用不變,因此以金錢作為對時間的抵換關係 是合理的。Cesario(1976)、Bockstael et al. (1987)文章中指出,勞動市場的決策為 長期的決策行為,而旅遊需求則是短期決策行為,若 TCM 的旅行時間是以工作的時間做 為抵換,那麼人們對旅遊時間的邊際隱含價格即為工資率,這樣的情況是可以考慮以工 資率作為衡量時間機會成本的基礎,而如同在「應用旅行成本法的重要課題」中所討論,

對於應以 1/3 倍工資率或是 1 倍工資率作為時間成本,至今仍有許多爭議,因此本研究

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採取 1/3 倍工資率作為考量,並乘上車程時間作為時間成本。工資率的算法參考「104 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中的各個職業的每周平均薪水以及每月平均工時,將每周平 均薪水除以 7 再乘上 365 得年薪資,將每月平均工時乘 12 得年工時,相除之後可以得 各個職業的工資率,其中家管(Household)並沒有實質上所得但仍有其時間成本,家管 的時間價值衡量上有兩種方法,分別為機會成本法與替代市場價值法(Murphy,1978;

Hawrylyshyn,1976),替代市場價值法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用家事服務業的的薪資率 作為家管的時間價值,第二種是以職業替代家庭的功能作區分,分別替代照顧小孩(保 母)、煮飯(餐飲)、家庭清潔(清潔服務)為替代成本並計算各個功能花費小時數再加權 平均作為家管的時間價值。本研究認為家管的時間價值應以其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做為衡 量,因此採用替代市場價值法,並以家事服務業薪資率作為衡量家管時間成本的標準。

學生與失業者的時間成本則以法定最低工資 120 元作為計算。

住宿費用部分,由於住宿者通常旅遊目的不只有單一旅遊地點,因此將住宿費除以 4 分攤,作為至七股溼地旅遊的旅行成本。

受訪者旅遊次數為 0 次者,本研究認為旅遊需求次數為 0 次的受訪者也具有旅行成本,

因其旅行的機會成本過高而造成受訪者的旅遊需求次數為 0 次,也就是受訪者的機會成 本大於等於門檻價格,本研究假設其受訪者的最低機會成本包括行車成本及時間成本與 住宿費用和食物花費及紀念品,行車成本以使用自小客車為交通工具的成本做為計算,

其行車成本依據各里別至六孔碼頭的距離而不同,時間成本以 Google map 各里別至六 孔碼頭的最短抵達時間乘上受訪者 1/3 倍薪資率做計算。住宿費用部分,考慮過夜以及 不過夜兩種不同的需求函數,若為估算過夜的旅遊需求函數,則加上住宿者平均住宿成 本,若為估算當日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函數,則不需要加入住宿費。食物與紀念品花費以 平均值為計。

其他解釋變數

依文獻回顧將教育程度作為解釋變數之一,並將教育程度轉換成教育年限以利進行迴 歸分析避免放入過多的虛擬變數。畢業者以畢業的年限為計,肆業者以未完成學業的一 半年限為計,將教育程度轉換教育年限整理成表 4-2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戶外活動頻率也將年戶外活動次數範圍轉為年戶外活動平均次數,取範圍的平均數 作為轉換的標準,整理為表 4-3。

表 4-2 教育程度轉換年限

教育程度 教育年限 教育程度 教育年限 小學及以下 3 專科畢業 14

國中肆業 7.5 大學肆業 14 國中畢業 9 大學畢業 16 高中肆業 10.5 研究所肆業 17 高中畢業 12 研究所畢業 18 專科肆業 13 其他 2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4-3 戶外活動頻率轉換次數 年戶外活動頻率 年戶外活動平均次數

一年五次以下 2.5 6~10 次 8 11~15 次 13 16 次以上 1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7

參照先前文獻回顧中,Whitehead et al.(2000)及 O.Ashton Morgan & William L.Huth(2011)的設定,結合旅行成本法與假設行為,本研究假設 SP 資料與 RP 資料的結

FAMLIY TTC Q

FAMLIY TTC Q

y TTC GEN IC EDU TYEARS

Q ENVG

TTC GEN IC EDU TYEARS

Q ENV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