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二、 旅遊型態的轉變

在 1970 年代以前,台灣的旅遊空間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隸屬於第三世界 的觀光景點,如越戰美軍的休假基地或是日本國民旅遊的廉價消費地(夏鑄 九,1989)。在當時政治及經濟等背景下,旅遊不是一般大眾可行的事情。隨 著民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民眾逐漸有參與旅行的機會。李翠瑩(1991)

觀察台灣的旅遊型態如下,在 1960、70 年代以團體承包大型遊覽車四處征 戰的國民旅遊方式大行其道,旅客往往是到了風景區即開始拍照、購買名產,

再集合至下一個風景區,重複同樣的循環,最後拎著大包小包回家。這種旅 遊的品味,是剛開始學習作為遊客的台灣人最初的經驗(轉引自劉怡伶 2003)。多點觀光以及吃喝購物的態度是台灣旅遊大眾化後的特殊現象(沈振

奇,1995)。台灣的旅遊市場,曾經是這種「大碗公式」走馬看花的旅遊型態,

不過近幾年來,旅遊市場已經持續在轉型成精緻、小眾、自主性高的主題旅 遊型態。對於旅遊型態的轉變,Urry(1990)指出六點看法:

1.大眾消費轉變到以個人為主的消費型態:舊式觀光的特色是包辦與標準 化,而新形態的旅遊取向則是標榜彈性與針對遊客的需求訂做,而且更加細 部地切割旅遊市,以開發更多商機。

2.觀光資源的「稀有性」不再是唯一的賣點,當代觀光工業更注重的行銷策 略就是如何將相同的凝視對象(object),以不同的策略吸引遊客一再來參觀 相同的景觀或文物。

3.想像的購買被無限延伸,視覺消費(visual consumption)結合了美學鑑賞、

歷史傳說與文學聯想,融入觀光旅遊活動中而成為消費主流,增加了精神、

情感的愉悅與知識等無形的附加價值。

4.任何的“凝視”(guze),都是一個被建構出來的環境,無論是「台前的真 實」(staged authenticity)或是不真實,都經經過包裝再製與再詮釋,因此,

遊客在一個觀光客專屬的空間裡(tourist space),消費到的是一個經過好幾 層陳述的商品。有人將這個場域稱為「公開展示的社會」(societyof the spectacle)或是「在過度真實中旅遊」(travels in hyper-reality),透過視覺聽 覺的模擬,這些情境甚至比原來的更真實(hyper-real)。

5.帶有學習與教育性質的旅遊活動,也在現代的觀光體系下逐漸掘起,休閒 娛樂的效果不再是旅遊的唯一目的,觀光客越來越重視他們是否能在旅遊中 得到知識或學習些新的事務,因此,博物館、藝術中心等人文資源,也逐漸 成為旅遊消費的重要場域。

6.階層化現象在現代旅遊中並沒有消失。當代旅遊標榜的「文化去差異性」

並不等同於「階層去差異性」,選擇不同旅遊目的地象徵著不一樣的社會地 位,因此,某觀光目的地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質的優越,而是在於對它的消費

能轉換成品味與更優越的社會地位。

面對各種新型態的主題旅遊,有許多學者由各種面向進行研究。Morrison (1989)提出產品相關區隔變數(product-related variables)來區隔市場,其意義是 根據產品的特性對消費者進行分類,這一點非常符合主題旅遊的特性,不同 旅遊主題的背後代表著有不同族群的消費者。市場區隔理論已廣泛地運用於 旅遊產業,一般而言,進行市場區隔的變數通常包括地理、人口統計、心理

與行為等四類變數(徐美婷,2002)。有關台灣旅遊市場走向小眾化後,學

反而會就單一的主題,做更深入的體驗和探索。Sorensen (1993)提到特殊興趣 旅遊的特質包括:(1)精心挑選較具專業的導遊,(2)團體較小,(3)遊程訂製,

(4)目的地較為遙遠、較難進入。Sorensen 的描述,充分顯示出主題旅遊的特 性。主題旅遊的興起代表旅遊市場已經充分反應後福特主義的現象,旅遊的 型態不再是制式的遊程。小眾旅遊最大的意義在於遊內容的主導權由旅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