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米穀統制法令或措施

時間 法令或措施

1933 年 (昭和 8 年)

3 月 29 日 公布「米穀統制法」,殖民地臺灣與朝鮮亦納入日本米穀統制 範圍。

9 月 20 日 「米穀統制法」開始施行。

9 月份 公布「臨時米穀作付反(段)別減少試案」,簡稱為「減反案」(但 最後並未施行,然而臺灣總督府仍繼續執行減反案部份內容) 10 月 11 日 臺灣總督府決定減少臺灣米作的耕種面積。1934 年與 1935 年

的一期作與二期作,合計減少 7 萬 2 千石(依當時之生產力,

估計約為 80 萬石產量)

10 月 30 日 日本拓務省訂定內、鮮、臺之米穀統制籾貯藏計畫。

貯藏量分別為:內地 600 萬石、朝鮮 300 萬石、臺灣 100 萬石。

11 月 1 日 公布「米穀統制法施行規則」。

11 月 7 日 公布「臺灣籾貯藏獎勵規則」(府令第百三十二號,即日施行) 11 月 17 日 公布「籾貯藏獎勵の件」。(告示第百六十二號)

12 月 21 日 拓務省中止 10 月 30 日米穀統制籾貯藏計畫的臺灣部份計畫。

將臺灣的籾貯藏 100 萬石改為獎勵代作,減少稻米耕作面積 (1934 年度撥出之獎勵代作預算為 14 萬 4 千元)

1934 年 (昭和 9 年)

3 月 30 日 日本公布「臨時米穀移入調節法」(實施收購臺灣米)。

5 月 18 日 日本公布「臨時米穀移入調節法施行令」 (5 月 20 日施行) 。

1936 年 (昭和 11 年)

7 月 2 日 日本公布「米穀自治管理法」。統制內地、臺灣及朝鮮的過剩 米穀,而且在收購市場上過剩米穀時,僅收購其中之 30%,其 餘之 70%再依內地 35%、朝鮮 43%、臺灣 22%之比例「自治管理」

貯藏。

9 月 20 日 日本公布「米穀自治管理法施行規則」。

1937 年 (昭和 12 年)

11 月 7 日 臺灣總督府訂定「移出米管理案要綱」。

12 月 21 日 公布「臺灣農會令」。全島農會成為二級制,農會成為總督府 及地方廳的農業政策執行機構,州廳之下設有郡農會,做為全 島中央聯絡機構。

1938 年 (昭和 13 年)

3 月 16 日 公布「臺灣農會令施行規則」。

8 月 20 日 臺灣農會設立。

9 月 18 日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發表「重要農作物增產十箇年計畫」。

本計畫做為以米管為中心的綜合農業政策,樹立臺灣各州應予 配合之農業計畫。

1939 年 (昭和 14 年)

5 月 10 日 公布「臺灣米穀移出管理令」。(米的「不自由時代」來臨) 1. 臺灣米之移輸出皆由臺灣總督府及日本農林省統一辦理,

民間業者不得經營臺灣米之移輸出業務。

2. 取消正米市場(稻米期貨市場),米價由總督府統一公布。

5 月 16 日 公布「臺灣米穀移出管理令施行規則」。 5 月 17 日 日本公布「臺灣米穀移出管理特別會計規則」。 6 月 21 日 公布「肥料配給統制規則」。

10 月 7 日 公布施行「米穀配給統制規則」。自 1940 年(昭和 15 年)第一 期米作起,臺灣稻米實施全面統制。

11 月 1 日 「臺灣米穀移出管理令及其施行規則」全面實施。

11 月 24 日 公布「米穀搗精等制限令」(敕令第 789 號)。

12 月 6 日 日本政府公佈施行「小作料統制令」。內地在同月 11 日施行,

臺灣、朝鮮及南洋群島是在同月 18 日起施行。

1940 年 (昭和 15 年)

3 月 7 日 公布「關於米穀限制の件」,禁止使用米為製造糖果(飴)的原 料。

5 月 13 日 米穀局宣布第一期稻米實施完全管理。

1941 年 (昭和 16 年)

1 月 30 日 公佈「臨時農地價格統制令」。日本內地 2 月 1 日起施行 臺灣是從 2 月 15 日起施行。

2 月 1 日 公布「臨時農地等管理令」。此法令日本內地於同年 2 月 1 日 先行公布施行,同年 2 月 21 日起,臺灣全面實施。限制農地 轉為耕作以外之用途。

4 月 4 日 公佈「臺灣農業水利臨時調整令」。因應臺灣水利運用的特殊狀 況。

8 月 12 日 日本「物價對策審議會」通過「二重價格」制度。

10 月 3 日 日本拓務省根據「物價對策審議會」通過的決議,公布外地米 生產獎勵金內容。臺灣米的部份為:

一、 1941 年第二期稻米開始,對米穀生產者提供每石 2 圓的 獎勵金,收購價格每石提高 1 圓。

二、 獎勵金支付對象為向內地移出之販賣米。

三、 鑑於臺灣島內之特殊性,消費米價格提高 1 圓。

10 月 16 日 公布「農地作付統制規則」,限制不急作物之耕種。

11 月 27 日 公布「米穀生產獎勵規則」(府令 219)。

12 月 4 日 公布「臺灣米穀等應急措置令」(律令 11)及 「臺灣米穀等應 急措置令施行規則」(府 231)。規定政府管制糧食擴大至雜糧 及加工品。

1942 年 (昭和 17 年)

1 月 10 日 公布「農業生產統制令」(敕令第 1233 號)。加強農業生產統 制,以國家的權力為後盾,賦予市町村農會管理區域內農家,

督促其遵照國家明訂目標的方向,配合食糧增產,也就是農會 訂定生產比例,或是進行農作內容的調整,以及指示如何使用 農機具、畜力等農業生產輔助工具,以達到最大生產效果。

2 月 21 日 日本政府公布施行「食糧管理法」(法律第 40 號)。

5 月 1 日 「農地作付統制規則」(府令)(根據這項規則,各方也各自發 布農地作付統制相關法令)

一、 各州廳實施擴大改良畑地(旱地).整理農耕地計畫。

二、 規定農民不得耕種政府指定(稱為重要農作物)以外之農 作。

6 月 26 日 「食糧管理法臺灣施行令」(敕令第 599)。

6 月 30 日 日本內地之食糧管理法一部份在臺灣施行。

7 月 8 日 公布「食糧管理法施行規則」。

1943 年 (昭和 18 年)

1 月 1 日 修正米穀搗白統制規則,原定七分搗白改為五分搗白。

9 月 26 日 公布米穀生產確保補給金支付規則,自 1943 年第二期起適用,

稻穀每千斤 29.44 圓)

1 月 29 日 發表「臺灣決戰態勢強化方策要綱」,其中包括「食糧增產及 其供給之確保」(食糧増産ならびに之が供給の確保)。

重要項目如下:

一、 主要食糧用耕地面積之確保。

二、 確保米之增產。

三、 甘藷全面增產。

四、 強化自給肥料增產。

五、 確保強化農業勞力之調整。

六、 農業技術指導體制之刷新充實。

12 月 29 日 公布「臺灣食糧管理令」。主要目標為謀求確保臺灣糧食及經 濟之穩定,實施糧食供需及價格之調整,並統制糧食收購與配 給。

同日亦公布「臺灣農業會令」、「臺灣產業金庫令」、「臺灣重要 物資營團令」。

1944 年 (昭和 19 年)

1 月 12 日 公布、施行「臺灣農業會令施行規則」。依此成立「臺灣農業 會」,統籌管理旗下之「州廳農業會」及「市街庄農業會」。臺 灣變成三級制。

4 月 28 日 第八十四回議會通過「米穀增產及供出獎勵相關特別措施」(米 穀の増産及供出奨励に関する特別措置),公布米穀責任供出 制及報獎制。

7 月 28 日 臺灣總督府經閣議通過,對 1944 年二期米作公布施行獎勵 制度。與先前的獎勵制度差異如下:

1.新的供出責任制措施,在農民耕種前就已明確訂出供出量的 配額,並且不是針對農民個人,而是全體部落,全體部落都 要負連帶責任。

2.先前的供出配額制度,是由政府先訂出米穀預估收穫量,再 扣除一定基準量的農民自家保有米,剩下的才是供出量。

9 月 12 日 公布關於米穀增產及供出獎勵金與報獎金支付規則,自1944 年 第二期作開始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