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晃動程度可以用於判斷騎乘技術

以往對⾃⾏⾞騎乘技術的評估主要利⽤踩踏過程中的有效⼒⼤⼩ (Rossato,

Bini, Carpes, Diefenthaeler, & Moro, 2008b),或透過踩踏過程中下肢肌電訊號的活 化時序 (Chapman, Vicenzino, Blanch, & Hodges, 2008)作為判斷依據,雖然這樣的 評估⽅法可以最直接看出騎乘者的踩踏效率,但以單⼀參數進⾏判斷仍然較缺乏 全⾯性;「晃動」則是⼀項綜合的參數,其中也包含了踩踏⼒量與騎乘者⾃⾝技術,

同時先前⽂獻也證實層級較⾼的選⼿騎乘時晃動較低 (Cain et al., 2016),所以晃動 也可能是⼀項判斷騎乘技術的指標。因此本次研究以騎乘⾃⾏⾞經驗將受試者分 成兩組,⼀組為選⼿組另⼀組為⾮選⼿組;從實驗結果得知,在室內陀螺儀、加速 規、胎壓變化以及紅外線攝影機左右晃動與位移數據,選⼿晃動指標皆⼩於⾮選⼿;

⽽在室外騎乘⽅⾯,陀螺儀⾓速度、加速規加速度與胎壓變化雖然趨勢與室內環境 不完全相同,但選⼿的各項晃動指標仍然⼩於⾮選⼿;從這樣的結果可以得知,騎 乘技術較佳者,在騎乘過程中⼈⾞系統的晃動程度較低,這樣的趨勢與先前的研究 結果相符;因此無論在室內或室外環境下,晃動程度是可以反應出騎乘者的騎乘技 術。

同時在另⼀篇研究中提到,選⼿在提⾼踩踏⼒量的過程中,除了下肢提⾼⼒量 輸出外,⼈⾞系統整體的晃動程度也會隨之提⾼,因此上半⾝也會配合下肢踩踏節 奏對把⼿施加提拉的作⽤⼒ (Costes et al., 2015),⼀⽅⾯是為了透過上肢拉的⼒量

增加整體下踩的作⽤⼒,另⼀⽅⾯是也為了平衡提⾼踩踏時所造成的左右晃動。在 本次研究為了凸顯騎乘技術的影響,因此採⽤四種踩踏頻率(70、80、90、100 rpm);

⽽實驗結果結果發現,在室內滾筒訓練台騎乘時,選⼿在四種踩踏頻率下,陀螺儀 左右⽅向(X 軸)⾓速度、胎壓變化及紅外線攝影機之反光點左右⽅向(Y ⽅向)位移 量,並沒有明顯不同,說明了選⼿可以透過騎乘技術降低晃動程度;但加速規前後

⽅向(X 軸)加速度卻隨著踩踏頻率提⾼⽽增加,代表踩踏⼒量會隨著踩踏頻率增加

⽽提⾼;在⾮選⼿⽅⾯,紅外線攝影機之反光點左右⽅向(Y ⽅向)位移量、陀螺儀 左右⽅向(X 軸)⾓速度、加速規前後⽅向(X 軸)加速度數值以及胎壓變化皆有增加 的趨勢,表⽰⾮選⼿無法透過⾃⾝技術減少騎乘時的晃動程度;在室外⽅⾯,踩踏

⼒量選⼿及⾮選⼿的趨勢與室內相同,但在選⼿的部分,雖然晃動的程度相較室內 有所提⾼,每個踩踏頻率的晃動仍然低於⾮選⼿。這樣的結果也證實,不論是選⼿

或⾮選⼿在提⾼踩踏頻率的同時,踩踏⼒量也會有所提升 (Strutzenberger et al.,

2014),但相較於⾮選⼿,選⼿在踩踏頻率與⼒量提⾼的同時,左右⽅向位移量與 晃動並沒有明顯增加,證明了不論騎乘的環境,選⼿都可以利⽤⾃⾝技術減少⼈⾞

系統的晃動程度,以維持騎乘過程的穩定;同時也驗證了先前研究的結果,未經過 訓練的騎乘者在提⾼踩踏頻率時,晃動程度也會隨之提⾼,⽽增加騎乘難度

(Candotti et al., 2007)。

第⼆節 反光點左右⽅向(Y 軸)位移不同層級騎乘者間差異 紅外線攝影機所拍攝到反光點 Y 軸資料,代表騎乘過程中左右⽅向晃動以及 在滾通訓練台上左右⽅向的滑動,同時也作為室內晃動指標的校標。在四種踩踏頻 率間,選⼿數值皆⼩於⾮選⼿,但只有在最低踏頻(70 rpm)時選⼿與⾮選⼿達到顯 著差異,選⼿顯著⼩於⾮選⼿;出現這樣的結果可能因為在相同的⿒輪⽐(39/17)下,

踩踏頻率 70 rpm 時輪組轉動較慢速度也較慢,因此在滾筒上較難維持平衡

(Bulsink et al., 2016),且除了⼈⾞系統的左右晃動外,還包含了整體⼈⾞系統在滾 筒訓練台上的滑動,所以在踩踏頻率為 70 rpm 時⾮選⼿出現最⼤值,並且與選⼿

數值達到顯著差異。

從整體四種踩踏頻率來看,選⼿的數值並沒有隨著踏頻的提升⽽出現明顯的 增加,但⾮選⼿數值卻有隨著踏頻增加⽽提⾼的趨勢,驗證了先前研究的結果,較

⾼的踩踏頻率會伴隨著較⼤的晃動程度 (Macintosh et al., 2000; Strutzenberger et al.,

2014);⽽選⼿四種踏頻在開放式滾筒訓練台騎乘的數值並沒有明顯不同,尤其是 在踩踏頻率 70rpm 時,在最慢的踩踏頻率時選⼿數值也沒有明顯提⾼,說明了選

⼿可以透過騎乘技術在滾筒訓練台上保持平衡,同時也證實了先前的研究結果,技 術較佳的騎乘者,在騎乘的過程中會有較⼩的的晃動程度 (Cain et al., 2016)。

第三節 陀螺儀 X、Y 軸不同層級騎乘者在不同環境間差異

(⼀)陀螺儀 X 軸

陀螺儀 X 軸⽅向與⾃⾏⾞前進⽅向平⾏,表⽰騎乘時左右⽅向的擺動;由同 統計結果發現,選⼿與⾮選⼿間在四種不同踩踏頻率皆出現交互作⽤,⾮選⼿顯著

⾼於選⼿;這樣的結果說明了,在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選⼿在騎乘的過程中,

⼈⾞系統整體晃動程度皆⼩於⾮選⼿;⽽選⼿趨勢與⾮選⼿不同,選⼿的數值在四 種踩踏頻率下並沒有明顯變化,但⾮選⼿數值則是隨著踏頻增加⽽提⾼,這樣的趨 勢驗證了先前研究的結果,由於開放式滾筒訓練台騎乘難度較⾼,騎乘者需要具備 更為優異的騎乘技術以維持⼈⾞系統在滾筒訓練台上的平衡與整體的穩定性

(Ates & Cetin, 2017);因為在滾筒訓練台上騎乘時,滾筒只有五⼗公分的寬度,換 句話說騎乘者必須將⾃⾏⾞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同時必須保持⼀定的踩踏頻率 以維持⾞輪與滾筒間轉動的順暢度,這樣的騎乘條件也增加了騎乘滾筒訓練台的 困難。

選⼿與⾮選⼿在室外⼀般道路騎乘並未達到顯著差異,雖然選⼿數值仍然⼩

於⾮選⼿,但變化趨勢與⾮選⼿相同,皆隨著踩踏頻率的提⾼⽽增加,這樣的結果 可能是因為騎乘者不需要顧慮騎乘過程⾃⾏⾞會滑出滾筒或輪胎壓到轉軸導致滾 筒無法轉動等狀況,且⼾外騎乘時道路寬度遠⼤於滾筒的寬度,⽽降低騎乘者的⼼

理壓⼒。從選⼿與⾮選⼿在室內室外間的差異可以推論出,在騎乘滾筒訓練台時,

騎乘者需要特別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Tseh, Devlin, Milleson, & Barreira, 2017),

⼾外騎乘時則不需要額外注意騎乘的穩定;⽽⾮選⼿的數值,室內、室外並沒有明 顯差異,這樣的結果說明,⾮選⼿不論是在室內或者室外的環境下,⼈⾞系統整體 皆出現較⼤的晃動,也驗證了先前研究騎乘技術較佳者會利⽤上半⾝與核⼼肌群 以穩定整體的騎乘狀態 (Costes et al., 2015)。

選⼿在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與室外⼀般道路騎乘間出現顯著差異,這樣的 結果可能與選⼿在室內騎乘時,選⼿必須額外控制⼈⾞系統整體的穩定性,但由於 室外⼀般道路並沒有如同滾筒訓練台有範圍的限制,因此選⼿在室外騎乘時並不 需要付出額外努⼒以控制⼈⾞系統穩定性,因此造成室外騎乘的數值提⾼;⾮選⼿

在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與室外⼀般道路騎乘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這樣的結果 可能與⾮選⼿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騎乘時無法透過騎乘技術降低晃動程度,因 此相較於選⼿,⾮選⼿在⼾外⼀般道路騎乘時數值提⾼程度較低,所以造成⾮選⼿

在室內與室外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陀螺儀 Y 軸

陀螺儀 Y 軸與⾃⾏⾞前進⽅向垂直,因此量測的數值為騎乘過程中前後⽅向 的擺動;由統計結果顯⽰,陀螺儀 Y 軸並沒有出現交互作⽤發⽣,選⼿與⾮選⼿

間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在騎乘的過程中,雙⼿抓握把⼿與臀部坐在坐墊上,這 兩項因素都會降低騎乘時前後⽅向的擺動,⽽且因為⾃⾏⾞騎乘時的姿勢與⾏進

⽅向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前後擺動,因此在前後⽅向擺動上,選⼿與⾮選⼿間並沒有 出現顯著差異。

陀螺儀 Y 軸在室內與室外間則出現顯著差異,產⽣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騎乘環 境有很⼤的關聯性;由於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表⾯光滑且架設於平整的地⾯,在 騎乘的過程中並不會造成撞擊與震動,但在室外⼀般道路騎乘時,因為路⾯有較多 的⼲擾,例如:路⾯坑洞、減速條等,這些外在⼲擾因素會對路⾯造成向上凸起或 向下凹陷,導致騎乘過程中⼈⾞系統整體的上下擺動,進⽽提⾼室內與室外數值⼤

⼩差距,因此造成室內與室外達到顯著差異的結果。

第四節 加速規 X、Y 軸不同層級騎乘者在不同環境間差異

(⼀)加速規 X 軸

加速規 X 軸⽅向與⾃⾏⾞前進⽅向平⾏,代表騎乘過程中前後⽅向的加速度;

由統計結果發現,加速規 X 軸並沒有交互作⽤發⽣,選⼿與⾮選⼿間並沒有達到 顯著差異;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陀螺儀 Y 軸的原因類似,因為騎乘者雙⼿抓握把⼿

與臀部坐在坐墊上,因此減少了前後⽅向的加速度,導致選⼿與⾮選⼿間沒有出現 顯著差異;但在室內滾筒訓練台騎乘數值,選⼿在四種踩踏頻率下皆⼤於⾮選⼿,

趨勢明顯與其他指標不同,造成樣結果的原因可能為,滾筒訓練台設計所造成,雖 然在騎乘的過程中,⼈⾞系統並沒有向前移動,但由於開放式滾筒訓練台並沒有其

他⽀架維持⼈⾞系統的穩定,因此在騎乘與踩踏的過程中仍然會產⽣向前的分⼒,

但由於滾筒訓練台的結構設計因素讓前輪被滾筒阻擋,由於前輪被滾筒阻擋⽽產

⽣撞擊進⽽導致加速度的提⾼;這樣的趨勢也間接證實了先前的研究結果,能⼒較 佳的騎乘者有較⼤的踩踏⼒量 (Rossato et al., 2008a),同時選⼿在 90 rpm 時出現最

⼤值,也證實了先前研究的結果,菁英⾃⾏⾞選⼿在⽐賽的過程中平均踩踏頻率為

90 rpm (Candotti et al., 2007),且在 90 rpm 時會有較⾼的效率與踩踏⼒量;選⼿與

⾮選⼿數值隨著踩踏頻率提⾼⽽增加,也說明了越⾼的踩踏頻率需要越⼤的踩踏

⼒量 (Strutzenberger et al., 2014)。

加速規 X 軸在室內與室外間則出現顯著差異,產⽣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騎乘環 境有較⼤的關聯性,由於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表⾯光滑且架設於平坦地⾯,因此 在騎乘的過程中並不會造成撞擊與震動,但在室外⼀般道路騎乘時,因為路⾯有較 多的⼲擾,例如:路⾯坑洞、減速條等,這些外在⼲擾因素會對路⾯造成向上凸起 或向下凹陷,導致騎乘過程中⼈⾞系統整體的上下的加速度,進⽽提⾼室內與室外 數值⼤⼩差距,因此造成室內與室外達到顯著差異的結果;且由於加速規 X 軸數 值可能與踩踏⼒量有相當⾼的關聯性,但在室外⽅⾯⾮選⼿數值有⾼於選⼿,因此 不同路⾯也有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影響程度甚⾄⼤於踩踏⼒量。

加速規 X 軸在室內與室外間則出現顯著差異,產⽣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騎乘環 境有較⼤的關聯性,由於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表⾯光滑且架設於平坦地⾯,因此 在騎乘的過程中並不會造成撞擊與震動,但在室外⼀般道路騎乘時,因為路⾯有較 多的⼲擾,例如:路⾯坑洞、減速條等,這些外在⼲擾因素會對路⾯造成向上凸起 或向下凹陷,導致騎乘過程中⼈⾞系統整體的上下的加速度,進⽽提⾼室內與室外 數值⼤⼩差距,因此造成室內與室外達到顯著差異的結果;且由於加速規 X 軸數 值可能與踩踏⼒量有相當⾼的關聯性,但在室外⽅⾯⾮選⼿數值有⾼於選⼿,因此 不同路⾯也有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影響程度甚⾄⼤於踩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