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陀螺儀各個軸向(X、Y 軸)不同層級騎乘者在不同環境間差異

(⼀)陀螺儀左右⽅向擺動 (X 軸)

陀螺儀 X 軸表⽰騎乘過程中,騎乘者左右⽅向擺動的⾓速度;經過統計⽐較

後,從圖 4-2 可以看出在四種踩踏頻率下,選⼿與⾮選⼿在室內開放式滾筒訓練台 騎乘結果皆達到顯著差異,且選⼿在不同騎乘環境騎乘結果也達顯著差異。表 4-1

為陀螺儀左右擺動(X 軸)選⼿與⾮選⼿在不同騎乘環境中四種踩踏頻率數值。

表 4-2 選手與非選手在室內室外間騎乘之陀螺儀 X 軸晃動指標 室內陀螺儀 X 軸 室外陀螺儀 X 軸

選⼿ ⾮選⼿ 選⼿ ⾮選⼿

70rpm 1.88 ± 1.4*# 2.80 ± 2.3 2.26 ± 1.6 2.45 ± 1.8 80rpm 1.89 ± 1.5*# 2.83 ± 2.2 2.43 ± 1.8 2.64 ± 1.9 90rpm 2.02 ± 1.5*# 3.13 ± 2.4 2.76 ± 2.0 2.82 ± 2.1 100rpm 2.00 ± 1.5*# 3.55 ± 2.7 2.93 ± 2.0 3.32 ± 2.3

註:*表示在室內騎乘時,選手與非選手間達到顯著差異、#表⽰選⼿

在室內與室外騎乘間達到顯著差異

圖 4-3 選手與非選手在室內室外間騎乘之陀螺儀 X 軸晃動指標

註:*表示在室內環境下選手與非選手達顯著差異、#表示選手在室內與室外間 達顯著差異

1. 7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達顯著⽔準 (F0.95(1,12) = 9.516,p = .009 < .05)。進⾏單純主要效果檢定,選⼿在 室內室外間達顯著差異 (p = .041 < .05),室外顯著⾼於室內環境,⾮選⼿室內與室 外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058 > .05)。進⾏事後⽐較,在室內環境下,選⼿與⾮選⼿

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選⼿顯著⾼於選⼿,在室外⽅⾯兩者未達顯著差 異 (p = .323 > .05)。

2. 8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達顯著⽔準 (F0.95(1,12) = 7.947,p = .015 < .05)。進⾏單純主要效果檢定,選⼿在 室內室外間達顯著差異 (p = .018 < .05),室外顯著⾼於室內環境,⾮選⼿室內與室 外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277 > .05) 。進⾏事後⽐較,在室內環境下,選⼿與⾮選

⼿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選⼿顯著⾼於選⼿,在室外⽅⾯兩者未達顯著

差異 (p = .213 > .05)。

3. 9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達顯著⽔準 (F0.95(1,12) = 8.054,p = .015 < .05)。進⾏單純主要效果檢定,選⼿在 室內室外間達顯著差異 (p = .021 < .05),室外顯著⾼於室內環境,⾮選⼿室內與室 外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244 > .05) 。進⾏事後⽐較,在室內環境下,選⼿與⾮選

⼿間達顯著差異 (p = .004 < .05) ⾮選⼿顯著⾼於選⼿,在室外⽅⾯兩者未達顯著

差異 (p = .228 > .05)。

4. 10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達顯著⽔準 (F0.95(1,12) = 6.847,p = .023 < .05)。進⾏單純主要效果檢定,選⼿在 室內室外間達顯著差異 (p = .017 < .05),室外顯著⾼於室內環境,⾮選⼿室內與室 外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440 > .05) 。進⾏事後⽐較,在室內環境下,選⼿與⾮選

⼿間達顯著差異 (p = .004 < .05) ⾮選⼿顯著⾼於選⼿,在室外⽅⾯兩者未達顯著 差異 (p = .117 > .05)。

(⼆)陀螺儀前後⽅向擺動(Y 軸)

陀螺儀 Y 軸表⽰騎乘過程中,騎乘者前後⽅向擺動的⾓速度;經過統計⽐較 後,從圖 4-3 可以看出在四種踩踏頻率下,在不同騎乘環境間,選⼿與⾮選⼿皆未 達顯著異;選⼿在室內與室外騎乘達顯著差異,⾮選⼿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也達顯著 差異。表 4-2 為陀螺儀前後擺動(Y 軸)選⼿與⾮選⼿在不同騎乘環境中四種踩踏頻

率數值。

表 4-3 選手與非選手在室內室外間騎乘之陀螺儀 Y 軸晃動指標 室內陀螺儀 Y 軸 室外陀螺儀 Y 軸

選⼿ ⾮選⼿ 選⼿ ⾮選⼿

70rpm 0.49 ± 0.4* 0.60 ± 0.5# 1.36 ± 1.4* 1.49 ± 1.5# 80rpm 0.54 ± 0.4* 0.63 ± 0.5# 1.53 ± 1.5* 1.57 ± 1.5# 90rpm 0.61 ± 0.5* 0.74 ± 0.6# 1.66 ± 1.5* 1.74 ± 1.7# 100rpm 0.60 ± 0.5* 0.88 ± 0.7# 1.80 ± 1.7* 1.81 ± 1.7# 註:*表⽰選⼿在室內與室外騎乘達到顯著差異、#表⽰⾮選⼿

在室內與室外騎乘達到顯著差異

圖4-4 選手與非選手在室內室外間騎乘之陀螺儀 Y 軸晃動指標

註:*表示選手在室內與室外間達顯著差異、#表示非選手在室內與室外間達顯 著差異

1. 7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未達顯著⽔準 (F0.95(1,12) = 0.008,p = .930 > .05)。進⾏主要效果檢定,不同層級 騎乘者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052 > .05);不同環境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經事後⽐較結果得知,室外騎乘顯著⾼於室內騎乘。

2. 8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未達顯著⽔準 (F0.95(1,12) = 0.003,p = .594 > .05)。進⾏主要效果檢定,不同層級 騎乘者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308 > .05);不同環境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經事後結果⽐較得知,室外騎乘顯著⾼於室內騎乘。

3. 9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未達顯著⽔準 (F0.95(1,12) = 0.259,p = .620 > .05)。進⾏主要效果檢定,不同層級 騎乘者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09 > .05);不同環境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經事後結果⽐較得知,室外騎乘顯著⾼於室內騎乘。

4. 100rpm

由⼆因⼦混合設計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層級騎乘者在室內與室外騎乘交互作

⽤未達顯著⽔準 (F0.95(1,12) = 2.902,p = .114 > .05)。進⾏主要效果檢定,不同層級 騎乘者間未達顯著差異 (p = .10 > .05);不同環境間達顯著差異 (p = .001 < .05),

經事後結果⽐較得知,室外騎乘顯著⾼於室內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