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木作修復施工項目整理分析

木作工程項目,依施作構造部位之不同,其工別種類也相異,可概分為 大木與小木作兩大類。由於古蹟木作修復工程的各項名詞(構件名稱)、形容 詞(破壞情形)、動詞(修復方式)等存在著因時間、地域和使用者習慣上的 不同,呈現著相當大的差異,更進一步造成修復工程諸多模糊混亂現象。近 年各項保存科技引入木作修復工程,許多新的工法有不同的名稱,非但由字 面上難以瞭解其功效,對於確切的操作與檢驗方式也存在頗多盲點。

推動木作修復工法程序,其中「正名」、「命名」、「釋名」等工作,則是 最為重要的的基礎。本研究藉由二十個案例的施工圖、預算書、單價分析(數 量計算書)及施工說明書等資料,歸納分析木作修復項目。

註 5 詳參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古蹟建築大木構造修護技術原則性問題之探討》,1998,P54。

一、資料蒐集

二、木作系統

本研究將木作分成漢式、日式及其他等三類,此次研究暫不論及構件名 稱(名詞)的說法,主要以破壞情形(形容詞)及修復方式(動詞)等為主,

茲將木作構材分類原則分述如下:

(一)漢式

宋,李誡所編著之《營造法式》一書中,將大木作的範圍界定在承重部 分的主要構材,包括了栱、飛昂、爵頭、斗、梁、柱、陽馬、侏儒柱、斜柱、

棟、博風、椽、檐等十三種構造作法。

清,姚承祖所著之《營造法源》將大木作分為柱、童柱、枋、樑、桁、

椽、連機、川、夾底、斗、栱等十一類主要構材。大木作依承重之情形,定 義如下「木架之構造、就其受重情形,可分為三部,其直立支重者為柱,其 橫者為樑、桁、椽;其介於二者之間,以傳佈重量為牌科(北方稱為斗栱)。 牌科之取得,視建築之性質而定」。註 6

梁思成所編寫之《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文中列出大木作的主要構材如 下:

1.算例:柱、額枋、斗、栱、梁、瓜、柱、桁枋、墊板、角梁、椽、望 板等十二種構材。

2.則例:分斗栱與構架兩部份。

(1)斗栱:分栱、翹、昂、升、斗等五種構材。

(2)構架:分柱、枋、梁、桁(檁)、墊板、瓜柱、椽等七類 主要構材。

由上述三種主要說法中可知一般所指之大木作為傳統建築中的主要結構 材,而小木作可視為除了大木以外的裝修工程。因此本研究對大木之定義如 下註 7

大木作構材為傳統建築木結構系統中一切木構架的總稱,包含主要構材 與次要構材兩大部分。

註 6 詳參閱,姚承祖原著,張至剛增編,劉敦禎校閱,《營造法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二版,P4。

註 7 本文採用閻亞寧分類之方法,詳參閱,閻亞寧,《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製作程序與組合方式之研究》,長松 出版社,1989,P7。

本研究執行工項資料整理分析的原則如下:

1.桁 2.椽條 3.束隨 4.雞舌 5.斗 6.擔斗 7.斗 8.束仔 9.通 10.水尾 11.瓜筒 12.插角 13.金柱 14.門楣

15.梁 16.通隨 17.檐柱 18.補助櫸 19.正出櫸 20.吊筒 21.壽梁

圖 2-2 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特徵及形貌

(資料來源:閻亞寧,《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製作程序與組合方式之研究》,長松出版社,1989,

P11)

表 2-4 漢式木作構材名稱表

(二)日式

日式構材包含結構材與非結構材兩大部分,本研究執行工項資料整理分 析的原則如下(如表 2-5):

1.結構材:野地板(望板)、棰(桁)、母屋(主屋)、小屋貫(斜梁)、 束(短柱)、小屋梁(主梁)、間柱(柱)、根太(地梁)、火 打(短梁)等九類。

2.非結構材:天井(天花板)、長押(主梁)、引違障子(拉門)、床(地 板)、引戶(門)、雨戶(窗)、手摺(欄杆)、階段(梯)、 下見板(雨淋板)等九類。

三、稱謂用語定義

由九十二年的「修復程序-古蹟修復工法程序及規範的基礎研究」中發 現,現階段古蹟修復工程的各項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呈現用語不一的紊 亂的現象。缺乏共同認知的辭彙與溝通的文法,造成諸多標準不一亂象。另 建築師對施工圖、預算書、施工說明書的製作,也同樣呈現複雜的情況,諸 多書圖格式、符號系統偏離工程習慣,預算書施工說明書相互援引而無從判 讀依循,也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經由二十處古蹟木作修復案例的分析,與 之最為相關的當屬「破壞情形」及「修復方式」,從中發現其稱謂用語極為混 亂,茲舉其要者說明於次。

(一)破壞情形:

1.「蛀蝕」及蟲害、侵蝕、咬蝕、中空等 2.「開裂」及 裂、裂縫、破裂、劈裂等 3.「腐蝕」及腐壞、腐朽、腐爛、受潮腐朽等 (二)修復方式:

1.「檢修」及保存、整修、保留使用等 2.「新作」及重作、仿作、抽換等 3.「修復」及修護、修補、整修等 (三)保存科技:

1.「蟲蟻防治噴塗處理」及表面噴塗處理等。

表 2-5 日式木作構材名稱表

系統 構材名稱 圖示

1.野地板(望板)

2.棰(桁)

3.母屋(主屋)

4.小屋貫(斜梁)

5.束(短柱)

6.小屋梁(主梁)

7.間柱(柱)

8.根太(地梁)

9.火打(短梁)

10.其他

1.天井(天花板)

2.長押(主梁)

3.引違障子 (拉門)

4.床(地板)

5.引戶(門)

6.雨戶(窗)

7.手摺(欄杆)

8.階段(梯)

9.下見板 (雨淋板)

10.其他

1 3 2 4 6 5 7

8 13 10 11 9 12

15 14 16

2.「防蟲防腐工程」及蟲害防治工程。

鑑於既往古蹟木作修復工程,於工法程序和規範缺乏共識,致使修復品 質不易控制;如何基於古蹟的特質,建立專業工法程序與規範,已成為現階 段極為重要的課題。本研究經由二十處案例的歸納分析,將現階段木作修復 的破壞情形及修復方式紊亂情況列圖、表如下:

(一)結構性破壞 1.開裂

圖 2-3 結構性破壞-開裂用語分析圖

由圖 2-3 顯示,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開裂所佔比例最高,其次則為斷裂。

2.蛀蝕

圖 2-4 結構性破壞-蛀蝕用語分析圖

圖 2-4 結構性破壞-蛀蝕用語分析圖

由圖 2-4 顯示,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蛀蝕所佔比例最高,其次則為損壞。

0 2 4 6 8 10

斷裂 破壞 裂痕 破損 斷損 劈裂 破裂 裂縫 開裂 裂紋

數列1

0 2 4 6 8 10

蟻蝕 蛀食 蛀空 蟲蛀 塌陷 蛀損 損壞 受損 中空 蛀蝕 咬蝕 侵蝕 毀損 損毀

數列1

3.腐蝕

圖 2-5 結構性破壞-腐蝕用語分析圖

由圖 2-5 顯示,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腐朽所佔比例最高,在其他案例 中也發現使用腐蝕、腐壞、軟腐等意,但所佔比例皆不高。

(二)非結構性破壞 1.煙燻

圖 2-6 非結構性破壞-煙燻用語分析圖

由圖 2-6 顯示,非結構性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煙燻所佔比例最高。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褐腐 軟腐 腐爛 腐朽 腐壞 腐蝕

數列1

0 1 2 3 4 5 6

鳥糞污染 燻黑 油煙附著 煙燻 污漬 油污 污損

數列1

2.油漆剝落

圖 2-7 非結構性破壞-油漆剝落用語分析圖

由圖 2-7 顯示,非結構性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油漆脫落及油漆剝落二 者最為常見,但以油漆剝落所佔比例最高。

3.彩繪剝落

圖 2-8 非結構性破壞-彩繪剝落用語分析圖

由圖 2-8 顯示,非結構性破壞情形的稱謂用語以彩繪剝落及褪色二者比 例最為相近,其次為彩繪褪色、脫色及彩繪損壞。

0 1 2 3 4 5 6

油漆脫落 油漆剝落

數列1

0 0.5 1 1.5 2 2.5 3 3.5

彩繪脫色 彩繪剝落 彩繪褪色 彩繪損壞 褪色

數列1

表 2-6 古蹟木作修復案例稱謂用語調查表

續表 2-6

經由上述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將木作的破壞情形及修復方式用語定義如 下:

(一)木構材名稱 1.漢式

(1)主要構材:柱、瓜筒(童柱)、通(梁)、桁、桁引、枋、壽梁、束、

椽、斗、栱等十一類。

(2)次要構材:通隨、束隨(看隨)、吊筒、座斗、頭巾、雀替等六類。

2.日式

(1)結構材:野地板(望板)、棰(桁)、母屋(主屋)、小屋貫(斜梁)、

束(短柱)、小屋梁(主梁)、間柱(柱)、根太(地梁)、 火打(短梁)等九類。

(2)非結構材:天井(天花板)、長押(主梁)、引違障子(拉門)、床 (地板)、引戶(門)、雨戶(窗)、手摺(欄杆)、階段 (梯)、下見板(雨淋板)等九類。

(二)破壞情形

1.結構性破壞:分開裂、蛀蝕、腐朽、變形、佚失等五類。

2.非結構性破壞:分污損、油漆剝落、彩繪剝落、釘孔、裂縫、缺損佚 失等六類。

(三)修復方式 1.木料耐久性處理 2.木料保存與修復 3.仿作

四、初擬架構的原則

本研究初擬古蹟木作修復工程施工名稱系統,茲說明如下:

(一)建築類別

1.依數量最多的閩南式傳統建築為主要依據,,並納入地區性的稱謂(客 家、金門等)。

2.日式建築仍予整理列入。

3.原住民建築本階段暫不列入。

(二)編序方式 1.基本原則:

(1) 項目:組成「項目」的內容涉及構材名稱(名詞)、破壞情況(形容 詞)與修復方式(動詞),本研究將構材名稱分為主要構材與次要構材,泛指 單一構材而非整個構架,故編序層級如下(如圖 2-9):

圖 2-9 古蹟木作修復層級圖

2.稱謂不一的處理原則:

(1)將各用語稱謂(形容詞、動詞)皆以並存方式列出。

(2)經專家初步討論研商後提出較適切的稱謂,作為後續定義的基礎。

3.編碼方式:

本研究擬不先訂為正式工程編碼系統,暫以一般層位型流水編碼即 1→

1.1→1.1.1 之系統註記說明。

破壞情形 修復方式

木作修復

主要構材

次要構材

結構性破壞

非結構性破壞

破壞情形 修復方式 破壞情形 修復方式

破壞情形 修復方式 結構性破壞

非結構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