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3 未來研究

1. 擴大教學活動的範圍

本研究選定的教學單元僅止於集合概念與排容原理,並未針對其他單元作研究,

因此未來可選擇其他排列組合的單元,參考本研究的實驗方法與流程,進行認知診斷 評量,再依據診斷結果,實施補救教學,達到教學與評量的循環。

2. 擴大研究對象的範圍

本研究僅限於某高中二年級學生,其學生程度無法代表其他學校,因此可以將研 究對象擴大至某地區或某縣市的學校,甚至是提前為高一或國三學生的進行實驗,可 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產生。

3. 加入認知負荷量表

本研究製作之多媒體教材,無非是希望藉由教材的設計與展演,能降低學習者的認 知負荷,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但本研究關於認知負荷尚未做量化的分析,因此未來 可以加入認知負荷量表,測量學習者的認知負荷量,藉以瞭解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 的認知負荷量為何。

參考文獻 1. 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文卿(2010)。DINA 模式與 G-DINA 模式參數估計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台中市。

余文卿(2011)。普通高級中學數學 4 教師手冊。台北:翰林出版社。

余民寧(1995)。認知診斷測驗的發展趨勢。教育研究雙月刊,第 45 期,頁 14-22。

余民寧(2003)。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明隆(2010)。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 (2 ed.)。台北: 五南圖書。

吳帝瑩(2008)。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一個排列組合問題為例。碩士論 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卲彬(2005)。資訊科技融入高中數學資優教育的實務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 大學,新竹市。

李鈴茹(2008)。教材設計與解說方式對於學習表現和眼動影響之初探-以三角形內角 題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煜庭(2008)。適性指標:多媒體學習中一種基於視覺認知理論的引導方式。碩士 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麗娟(2000)。電腦視覺設計:動態性因素與學生特質探討。輔仁大學出版社。

邱建偉(2005)。在數學簡報系統上設計數學教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洪榮忠(2008)。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涂金堂(2003)。認知診斷評量的探究。南師學報,37(2),67-97。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27 期,175-200。

張福春、洪偉誠(2009)。排容原理。數學傳播,33(3),44-71。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莊淑貞(2007)。高中生排列組合單元錯誤類型分析研究-以台南市三所高中為例。

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志農(2010)。普通高級中學數學 4。台北:龍騰出版社。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縣:精華書局。

陳明璋(2008)。一個以授課為導向之數位教材設計及展演環境簡介。國民教育,48(6),

57-63。

郭璟諭(2003)。媒體組合方式與認知型態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之影響。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惟魯(2011)。翰林高中互動式教學講義數學(四)。台北:翰林出版社。

葉子榕(2010)。激發式動態教學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謝東育(2009)。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代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 通大學,新竹市。

2. 英文部分

Anastasi, A. (1967). Psychology, psychologists,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2(4), 297.

Bloom, B. S., & Krathwohl, D.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8).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2 ed.). San Francisco, CA Hoboken, NJ: Pfeiffer ; Wiley.

de la Torre, J. (2009a). A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for cognitively based multiple-choice option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3(3), 163.

de la Torre, J. (2009b). DINA model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 didactic.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34(1), 115.

de la Torre, J., & Douglas, J. A. (2004). Higher-order latent trait models for cognitive diagnosis. Psychometrika, 69(3), 333-353.

de la Torre, J., & Douglas, J. (2008). Model evaluation and multiple strategies in cognitive diagnosis: An analysis of fraction subtraction data. Psychometrika,73(4), 595-624.

de la Torre, J.,& Lee (2010). A note on the invariance of DINA model parameters. Journal of Measurements, 47, 115-127.

Doignon, J. P., & Falmagne, J. C. (1999). Knowledge spaces. New York: Springer.

Doornik, J. (2003). Object-oriented matrix programming using Ox (Version 3.1)[Computer software]. London: Timberlake Consultants.

Henson, R., & Douglas, J. (2005). Test construction for cognitive diagnosi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9(4), 262.

Junker, B. W., & Sijtsma, K. (2001). Cognitive assessment models with few assumptions, and connections with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theory.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5(3), 258.

Mayer, R. E. (2005).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slevy, R. J. (1993). Foundations of a new test theory. In N. Frederiksen, R. J. Mislevy, I.

I. Bejar.(eds.), Test theory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ousavi, S. Y., Low, R., & Sweller, J. (1995). Reducing cognitive load by mixing auditory and visual presentation mod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7(2), 319-334.

Nichols, P. D. (1994).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4), 575.

Sheehan, K. M. (1997). A Tree Based Approach to Proficiency Scaling and Diagnostic Assess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4(4), 333-352.

Sweller, J. (2010). Element interactivity and intrinsic, extraneous, and germane cognitive loa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2), 123-138.

Sweller, J., Van Merrienboer, J. J. G., & Paas, F. G. W. C. (1998).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0(3), 251-296.

Tatsuoka, K. K. (1995). Architecture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cognitive diagno sis: A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In P. Nichols, S. F.

Chipman, & P. L. Brennan (Eds.),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 (pp. 327-359), Hillsdale, NJ: Erlbaum.

附錄一 預詴詴卷

7. 下圖為集合 A 與 B 的文氏圖,斜線區域與所代表的集合符號,哪一個選項為正確

(B) n(X∩Y)+n(Y∩Z)-n(X∩Z) (C) n(X∩Y)+n(Y∩Z)-n(X∩Y∩Z) (D) n(X∩Y)+n(Y∩Z)-2 n(X∩Y∩Z)

9. 設 n(A)表集合 A 的元素個數,若 n(A)=6,n(B)=9,

12. 班上 45 位同學進行學習興趣調查,其中喜歡國文、英文及數學的人數分別有 30、

附錄二 成就測驗詴卷

(B) n(X∩Y)+n(Y∩Z)-n(X∩Z) (C) n(X∩Y)+n(Y∩Z)-n(X∩Y∩Z) (D) n(X∩Y)+n(Y∩Z)-2 n(X∩Y∩Z)

7. 設 n(A)表集合 A 的元素個數,若 n(A)=6,n(B)=9,則 n(A∪B)之最大值為 x,最 小值為 y, n(A∩B)之最大值為 z,最小值為 u,請問下列之值何者錯誤?

(A) x = 15 (B) y = 9 (C) z = 9 (D) u = 0

8. 輔導室對班上同學進行學習興趣調查,假設 A、B、C 分別表示喜歡國文、英文及 數學的人所組成的集合,下列哪一個文氏圖表示「同時喜歡數學和英文,但不喜歡 國文」?

(A) (B) (C) (D)

9. 某班調查學生選修「第二外語」的情形,已知選修過日語、法語及西班牙語者分別 有 20、10 及 5 人,且其中選修過日語及法語者有 6 人;選修過法語及西班牙語者 有 3 人;選修過日語及西班牙語者有 3 人,而恰有 1 人曾選修過上述三種外語,詴 問班上同學至少選修過一種「第二外語」的人數為何?

(A) 23 人 (B) 24 人 (C) 25 人 (D) 26 人 10. 承第 9 題,請問只修過西班牙語,但卻沒修過日語及法語的有幾人?

(A) 0 人 (B) 1 人 (C) 2 人 (D) 3 人

11. 有自然數若干個,其中 2 的倍數有 52 個,6 的倍數有 23 個,2 或 3 的倍數有 60 個,則其中 3 的倍數有幾個?

(A) 8 個 (B) 29 個 (C) 31 個 (D) 37 個

12. 老師想要調查班上訂速食的情況,全班共 46 人,登記要買漢堡的有 30 人,同時 買漢堡和薯條的有 15 人,若已知兩者皆不買的有 5 人,則買薯條的共有幾人?

(A) 15 人 (B) 21 人 (C) 25 人 (D) 26 人 13. 在 1 到 630 的正整數中,是 3 或 5 或 7 的倍數者共有幾個?

(A) 330 (B) 336 (C) 342 (D) 426

14. 在 1 到 630 的正整數中,是 5 或 7 的倍數,但不是 3 的倍數者共有幾個?

(A) 132 (B) 180 (C) 192 (D) 210 15. 設 A , B, C 為三個集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B)  C A (BC) (B) 若AB,則A' B U (U 表孙集) (C) A(AB) AA(AB) A (D) 若A  B ,則A'B' 

附錄三 實驗教材設計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1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2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利用箭號來連結訊息的關連性。

4. 利用紅色方框將重要訊息突顯。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3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利用紅色方框將重要訊息突顯。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4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表格相互對應的方式,使訊息具有引導性及累積 性,將題目層次化處理。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5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將對比訊息置於左右兩邊,以供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6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將對比訊息置於左右兩邊,以供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7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將對比訊息置於左右兩邊,以供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8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依照不同小題,所突顯的集合區域隨之由上而下「擦去」

顯現。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9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觸發按鈕,請學生回答交集、聯集符號與文字的對 應關係,增加互動性。

3.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實驗組與對照組共同內容教學投影片10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利用箭號來連結訊息的關連性。

實驗組教學投影片1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利用醒目顏色將重點訊息突顯。

3. 利用箭號來連結訊息的關連性。

實驗組教學投影片2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將串流式的題目敘述作分段切割,並利用表格相互對應 的方式,加強文字與符號的對應與連結,使訊息具有引 導性及累積性,將題目層次化處理。

3. 利用醒目顏色將欲表達的文氏圖區域突顯。

實驗組教學投影片3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將串流式的題目敘述作分段切割,並利用表格相互對應 的方式,加強文字與符號的對應與連結,使訊息具有引 導性及累積性,將題目層次化處理。

3. 利用醒目顏色將欲表達的文氏圖區域突顯。

實驗組教學投影片4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將各區域利用編號方式加強教學者與學習者的溝通性。

3. 將各區域的計算次數用對應的表格獨立呈現。

4. 利用紅色方框將結論突顯。

實驗組教學投影片5

教材設計分析

1. 教學過程訊息呈現步驟化,引導學生注意力。

2. 將串流式的題目敘述作分段切割,並利用表格相互對應 的方式,加強文字與符號的對應與連結,使訊息具有引 導性及累積性,將題目層次化處理。

3. 利用醒目顏色將欲表達的文氏圖區域突顯。

4. 利用箭號來連結訊息的關連性。

4. 利用箭號來連結訊息的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