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是以 C 公司為個案探討,在知識管理系統應用於手機產品設計 之研究,本節提出下列及幾點作為後續研究必須注意及值得探討深入研究 之處:

一、本研究只針對 C 公司作為個案研究,未來建議可擴大產業類別,整合 上下游廠商之資訊,作更進一步的個案研究。

二、本研究只針對知識管理理論、知識管理系統有用性及易用性應用在手 機研發上作探討,後續研究者可再針對企業在新產品研發因導入知識 管理系統的績效作評估,將導入前後資料做比對,更能證實知識管理 系統導入的效益。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劉京偉 (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譯),台北:商周出版 (原文:Andersen, A., Business Consulting, 1998)。

胡瑋珊 (1999),知識管理 (譯),台北:中華生產力中心(原文:Davenport, T.

H. and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1998)。

樂為良(1999),數位神經系統(譯),臺北市: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原 文:Gates, B. 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 (1999)

尚榮安譯 (2001),個案研究,台北:宏智文化。

張保隆、陳文賢、蔣明晃、姜齊、盧昆宏、王瑞琛 (1997),生產管理,台北: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 英文部份

Alavi, M. and Leidner, D. E. (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IS Quarterly, 25(1), 107-136.

Alwert, K. and Hoffmann, I. (2003).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best practices. Berlin: Springer.

American Product and Quality Center, APQC (2000). Identifying and transferring internal best practice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pqc.org .

Choudhury, V. and Sampler, J. L. (1997). Information specificity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MIS Quarterly, 21(1), March 25-53.

Scharmer, C.O. Self transcending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round emerging realities. Managing Industrial Knowledge, In I. Nonaka, (Ed), London:

SAGE, 2001.

Harris, D.B. (1996). Creating a knowledge cen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htcs.com/ckc.htm.

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532-550.

Dretske, F. (1981).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rant, R. M. (1996).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7(4), 375-387.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naka, I., Tovama, R. and Konno, N. (2001).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Managing Industrial Knowledge, In I. Nonaka, (Ed), London: SAGE.

Kueng, P. (2000). Proces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 tool to support process-based organization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1), 67-85..

Miller, W.L. and Crabtree, B.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arbtree and Miller(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3-28.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and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Nelson, K. M. and cooprider, J. G.. (1996). The contribu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to IS group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20(4), 409-432.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 (1), 14-37.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ell, C. and Grayson, Jr. C. J., (1998). 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Polanyi, M. (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M. E. Sharp Inc.

Quaddus, M. and Xu, J. (2005).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Field studies of factors and variable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18, 107-115.

Rzepka, W. E. (1989). A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ested: concept, status, and first results, In Bruce D. Shriver (editor),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Second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339-347.

IEEE Computer Society.

Sarvary, M.,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1(2 ) Winter ,95-107.

Soo, C., Devinney, Timothy, Midgley David, and Deering, Anne,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philosophy, processes, and pitfall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4(4), 129-150.

Thomas J. R., (1993).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 managing and forecasting for strategic succ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Tiwana, A. (2003).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kit: orchestrating IT, strategy, and knowledge platforms. NJ: Pearson Education.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 (Ed.) Social r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1993). 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2nd ed., CA:Sage Publications.

Zack, M. H. (1999). 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0(4),45-58.

附錄一:訪談表格

處?

技術移轉,樣品製作驗證上助益如何)

附錄二:訪談內容

於腦海中盤旋, 並加上自我的創見可加速新構思的產生。

2、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確認理論對您確認知識的幫助如何?

針對知識創造程序中產生的知識架構作進一步的分析,確認知識範圍並找出這些相關知識,作為 知識收集程序的來源。利用假設、解釋、測試與實驗方式來證明技術上的知識是可行, 並可應用於新 產品開發上。

3、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蒐集理論對您吸收、擷取知識的幫助如何?

將知識確認程序中所找到的知識加以吸收、擷取以轉換成個人所需的知識,並將轉換後的知識作妥 善的儲存。在網路時代,知識多樣化且傳播迅速,知識蒐集比以前方便很多,而在搜索引擎的幫助下,

更能快速利用關鍵字找到相關資訊,擷取吸收所需之知識,讓學習不間斷, 並應用於新產品開發過程。

4、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類儲存理論對您分類儲存知識的幫助如何?

將儲存作適當的分類、索引,避免雜亂無章的存放於知識庫內,造成日後存取上的困難。組織將 有價值的知識經過選擇、過濾、加工與提煉後,儲存在適當媒介內使能更便利、快速地擷取,並隨時 更新與重整其內容與結構。

知識的儲存有下列幾個重點:

z 選擇性 z 經過提煉 z 不同的儲存媒介 z 方便擷取 z 更新與重整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會利用知識分類儲存理論幫助分類儲存知識。

5、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享理論對您分享、擴散知識的幫助如何?

知識的獨占會降低其創新性及價值,所以知識需要共享,藉由全體的分享及使用可以提升知識的 活用性。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指派工作團隊成員負責不同模組知識研讀,並透過教育訓練方式分享 給其他成員,可快速傳播知識,縮短各成員之學習時間。

6.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取得理論對您取得知識並調整更新的幫助如何?

經由分享與搜尋方式取得的知識可能會和個人的需要產生落差。而知識調整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 此缺口,讓取得的知識經由調整更新、修改及合併等動作將原本的知識使可以更符合個人、團隊或組 織的需要。

7.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運用與評價理論對您運用與評價知識的幫助如何?

知識必須要實際使用到工作、決策上才能為個人或企業帶來價值,對於知識取得後需分門別類,

透過知識管理創造競爭力,透過組織知識的創造、獲取提升競爭優勢,透過組織的知識的分享、移轉 提升競爭優勢,透過組織的知識的儲存與擷取利用與價值的實現,提升競爭優勢。

第一部份:基本資料

2、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確認理論對您確認知識的幫助如何?

知識卻認識一個重要的過程,產品開發過程中,我們稱為「可行性評估」。經過討論與評估後,加入 風險因素考慮,才會進入下一個程序,以確保產品開發的成功率。

3、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蒐集理論對您吸收、擷取知識的幫助如何?

知識、資料的搜集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以前的設計經驗與新的零組件資訊,對於產品開發的初步架構,

有決定性的影響。

4、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類儲存理論對您分類儲存知識的幫助如何?

現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受惠於電腦與網路的高度發展,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知識分類與儲存已不 是難事。對於有機密性與特殊性的知識,必須加以保護或申請專利,才能提升企業與產品的競爭力。

5、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享理論對您分享、擴散知識的幫助如何?

團結力量大,運用團隊的力量才能快速、準確的完成產品開發。分享知識與經驗有助於提升全體團隊 的共同認知,減少誤解與失誤,進而提高團隊的效率與戰鬥力。

6、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取得理論對您取得知識並調整更新的幫助如何?

理論與實際應用時,常會有一些差異產生,差異可能來自於理論的通盤性、廣泛性與使用者對理論的 了解。透過消化、吸收、實驗等方式,調整運用於個別的專案開發上,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例如 PIFA 內 建式天線,在成本與性能上的表現很優異,但卻不一定適合於超薄機的設計,必須結合其他理論,才能有 較好的天線性能。

7、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運用與評價理論對您運用與評價知識的幫助如何?

大部分的開發案,都是應用現有的成熟知識與經驗;只有少部分會用到新的知識,在運用新的知識時,

決策會比知識運用更難決定。例如是否投入新的創新設計、創新的設計是否會被市場接受,新的材料對使 用者、環保議題等的影響如何?必須先有方向上的決策,相關的知識運用才會順利進行。

第一部份:基本資料

受訪者姓名: 王oo 受訪者職稱: 經理 受訪者單位: 機構研發 產業年資: 18 年

訪談日期: 2010/02/09

第二部份:訪談內容

一、下列項目為針對知識管理理論之訪談內容,於訪談中同時針對訪談 項目作量性之評值,以交互確認分析結果主客觀性。

知識管理理論應用在手機新產品創新設計之認知價值。

非常強

非常弱

1 7

1、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創造理論對您產生新構思的幫助如何?

響,而資料來源是否有經過系統化的分析,重整再歸類也是知識蓃集是否有價值的要因,而另一個判定是 否是有益的知識也是知識蓃集的要因,,如何讓有心且有需求的人能很快速找到並判定其成份或功效是至為 重要的。

4、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類儲存理論對您分類儲存知識的幫助如何?

對於知識的分類應該是給需要的人一個能準確,快速且方便的手段,如果知識需求者為了一份及時性的 知識確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去尋找,那即使有再多再有用的資料庫也乏人問津,但是就如同之前所言,如 果沒有很專業的人仕對於問題的初步判斷有所經驗,單憑一些表面的關鍵字敍述即盲目地以此尋找知識或 分類,那只會越走越偏,而在快速輪動的時代,新觀念及新手法不停推陳出新,如果停留在不停堆積知識 的容量,沒有導入時間的觀念,那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5、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分享理論對您分享、擴散知識的幫助如何?

知識分享的主要目的在於快速讓整體的人員知識能力及觀念到達一定的水準,在這個前提下立意是很好 的,因為當整體素質都到一定水準時,整體效率即能倍增,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太過知識分享造成內部人員 的思考墮化,每個人一發生問題就會不假思索地去"查"答案,而失去思考是否真的是唯一解或最佳解的 動力,這對於以創意研發為主的單位而言並不會是好事,但是對於生產或維修為主的的單位就比較不會有 這類疑慮。

6、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取得理論對您取得知識並調整更新的幫助如何?

6、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知識取得理論對您取得知識並調整更新的幫助如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