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知識與知識管理

一、知識的定義

根據 Harris(1996)描述,資料(Data)為最低層次,資料本身 沒有意義,它必須被分類、聚集、分析和解釋,當資料經由處理轉變 為資訊(Information),而資訊有主旨與目的時,才具有其意義,當資 訊與事件的過程經驗作結合,它才變成知識(Knowledge)。Dretske

(1981)認為資訊能產生知識,即代表能從中學習,知識可以定義為 資訊所產生的觀念,且個人所接受的資訊會對其知識來源的可靠性認 知有關。資訊是表現知識的基礎,資訊有必要說明其所代表事件的可 能意義。簡而言之,「知識」是由「資訊」所組織架構起來的。

關於知識特性的定義,Polyani(1967)首先提出知識的內隱性,

並將知識分為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和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認為內隱知識屬於個人,難以形式化和溝通;外顯知識 則可形式化與制度化的言語溝通藉以傳達知識。Nonaka & Konno

(2001)認為知識可以分成內隱和外顯的知識,且知識是由創造的螺 旋循環產生其步驟,分別由認知(Cognition)、行動(Action)、邏輯

(Logic)、激勵(Emotion)、內心(Mind)、實體(Body)、外顯(Explicit)

內隱(Tacit)、巨觀(Macro)、微觀(Micro)、有條理(Order)、混亂 中(Chaos)轉換成為知識。Nonaka & Takeuchi(1995)則定義外顯知 識為:可以用文字或數字來表達客觀且形式上的知識,外顯知識是關 於 過 去 的 事 件 或 涉 及 非 相 關 對 象 和 特 殊 的 現 實 情 境 較 無 關 聯 。 Scharmer(2001)進一步在研究中將知識分成三種,分為內隱、外顯及 自我超越的知識(Selftranscending Knowledge),內隱知識是可以透過 具體化後傳遞與溝通,是行動的知識;外顯知識是容易傳授以及分享 的知識;自我超越的知識是一種可能存在的感覺知識,但無法具體化,

無法看見的知識。

Polanyi(1967)將知識分為「內隱」與「外顯」知識兩類,並認為 內隱知識是比較屬於個人的,而與特別的情境有關,難以形式化與溝 通;外顯知識是指可以以形式化、制度化語言傳達的知識。

Nonaka & Takeuchi (1995) 認為內隱(tacit)知識為:無法用字或句子 表達的主觀且有形的知識,包括認知技能和透過經驗衍生的技術能 力。而外顯(explicit)知識是具條理及系統化的知識,因此很容易傳播、

分享,例如產品規格、科學方程式或電腦程式等。

Nonaka & Takeuchi (1995) 認為知識的創造是經由內隱與外顯知 識互動而得,對於知識的移轉,提出下列共同化、外化、結合、內化 等四形態交流模式,如表 1。

表 1: 知識的交流(資料來源:Nonaka & Takeuchi)

(一) 共同化:由內隱到內隱知識,人們直接和他人分享隱性知識。

(二) 外化:由內隱到外顯知識,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與所屬團隊 分享。

(三) 結合:由外顯到外顯知識,將顯性知識系統化整合成一個整體知識。

(四) 內化:由外顯到內隱知識,知識成為整個組織都能分享的新顯性知 識,其他員工也開始內化這種知識。

圖 2: 知識的迴旋過程(資料來源:Nonaka & Takeuchi)

知識的迴旋經由個人層次開始,經由知識的迴旋過程,向右方擴 散,逐漸提升並擴大互動範圍,從個人擴散至群體、組織與組織間。

此時個人與個人間、群體與群體間、組織與組織間、經由不同的組織 層級,形成不斷進行知識的接收共同化對話、結合系統知識、外化觀 念性知識、內化操作性知識等的活動,並形成的不同層次迴旋,藉由 此迴旋活動,不斷創造新迴旋,知識不斷流動,同時,亦不斷的在創 造新知,整體形成一種知識創新的整合活動,如圖 2。

二、知識管理的定義

O'Dell and Grayson (1998)指出所謂的知識管理是指適時地將正確 的知識給予所需的成員,以幫助成員採取正確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的 持續性過程」。此過程包含知識的創造、確認、收集、分類儲存、分享 與存取、使用與改進到淘汰等步驟。所以進行知識管理除了資訊系統 業者提供技術上的支援外,還是必須由企業本身來探索其已知資訊的 能力,利用所建立、抓取、分類和共用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內容來創 造價值,正是知識管理的必要元素。知識管理包括三大要素:

(一) 人:知道那些專家(權威人士、同僚、客戶、朋友等)在線上並可與之 對談,並鏈結到有關他們的資訊;

(二) 地:透過用來分享意見、提出問題和尋找答案的應用程式所建立的虛 擬線上會議及合作環境;

(三) 物:由人們所建立、抓取、分類、和共用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內容。

Gates(1999)強調知識管理的初端無關科技問題,它是從企業目標 和流程來開始,並認知資訊分享的必要性,而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管 理資訊的流動,讓需要的人獲得正確的資訊。公司最珍貴的資產是人 才與經驗的累積,「人」的智慧能創造知識,創新研究新科技、新製程 與新產品,但「人」也會隨著時光而消失或因職務的變動而轉移,因 此資訊與經驗之收集、管理與使用已經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

American Product and Quality Center, APQC(2000)和 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2000) 共同提出一個知識管理架構,而這個 架構核心是由動態的知識管理程序所組成。並將知識管理程序區分成 創造、確認、收集、組織、分享、調整、使用七種程序。

(一) 知識創造:知識創造與人類的心智活動有關。先藉由心智思考的過程 構思出知識的架構,再藉由後續知識程序的運作讓腦海中的知識概念 可以具體化呈現產生。

(二) 知識確認:針對知識創造程序中產生的知識架構作進一步的分析,確 認知識範圍並找出這些相關知識。作為知識收集程序的來源。

(三) 知識收集:將知識確認程序中所找到的知識加以吸收、擷取以轉換成 個人所需的知識,並將轉換後的知識作妥善的儲存。

(四) 知識分類儲存:將儲存作適當的分類、索引,避免雜亂無章的存放於 知識庫內,造成日後存取上的困難。

(五) 知識分享:知識的獨占會降低其創新性及價值,所以知識需要共享,

藉由全體的分享及使用可以提升知識的活用性。

(六) 知識取得:經由分享與搜尋方式取得的知識可能會和個人的需要產生 落差。而知識調整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此缺口,讓取得的知識經由調 整、更新、修改及合併等動作將原本的知識可以符合個人及組織的需 要。

(七) 知識使用:知識必須要實際使用到工作、決策上才能為個人或企業帶 來價值。

上述這七個程序並非只是單向運作,而是彼此相互影響。而知識 管理程序的開端通常是由發現、收集內部知識和最佳實例開始,接著 透過有系統的組織與整理將知識作適當的呈現,讓組織成員透過分享 與了解後能夠使用。最後再將知識作適當的調整並且應用到新的情境 中,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效率帶來莫大的助益。

Sarvary(1999) 及 Zack(1999) 等學者提出的知識管理程序與分類 方式,將知識管理程序區分為知識創造、知識蓄積及知識擴散等三階 段:

(一) 知識創造(Knowledge Creation):組織創造知識的活動,或者各種內 部或外部的來源取得知識的活動。

(二) 知識蓄積(Knowledge Repository):組織將外部知識或新創造的知識,

透過各種方式保留在組織內部的活動。

(三) 知識擴散(Knowledge Distribution):組織將知識擴散予相關人員所採 行的活動。

在推行過程中需了解組織的流程,以明確的管理及制度加以規 劃,並藉由「群組軟體」、「訊息交換」、「資料庫技術」、「網路存取」

等科技發展,以達到知識積存、知識擴散與知識創造等目標。但最終 目的不僅僅是積存知識、擴散知識與創造知識,而是提昇組織的活力、

回應力與創造力,使公司不會因龐大而固化,反而會因經濟規模的擴 張而更具競爭力。

Grant(1996),Nelson and cooprider(1996)及 Nonaka(1994)指出有效 的知識管理,能確實掌握企業內外的資訊,分析並引導知識的產生及 創新,過往雜亂無章的文件處理方式、個人累積的經驗式知識以及平 常所忽略或隱藏於程序的知識,在經過知識管理系統的彙整下,將變 得具備「關聯性」與「結構性」及「目的性」的特性,讓組織的知識 能夠藉由外顯化、組合化、內隱化到共同化的螺旋狀過程中,使組織 中原有的知識藉由知識分享到知識的整合進而創造出新的知識, 因此

在處理相同事務或是類似事件時更容易解決且更具功效,更能借助團 隊合作的力量從這匯集的知識中推演出新的知識,以達到知識管理的 主要目標「創新思維、創造價值」。Davenport and Prusak (1999)闡明企 業知識的累積是經由科技把員工智慧與資訊相結合,並且在企業組織 文化裡,將知識分享共用,達到加乘的效果,而企業知識廣泛應用的 成效,取決於員工、資訊、科技、分享(工作規範與流程)四方面密切 配合,假使四方面配合得宜,則企業知識應用的成效最大,否則企業 知 識 應 用 將 大 打 折 扣 。 在 商 業 行 為 傳 統 的 觀 念 中 認 為 工 作 中 的 Know-how 就是知識,但現今知識強調的是「關聯性」、「結構性」及

「目的性」。由資料經處理產生資訊,再由資訊的分析產生知識,而知 識可作為決策的依據或指標,因此我們可以把知識視為一種經強力連 結所產生的產品。管理者可運用知識將資訊化為決策與行動的資源。

現在多數企業都體認到知識是有效競爭的重要關鍵,是一種需長久時 間組織而形成的重要利基,但太多的資訊反而令人無法下決策,因此 我們必須去管理我們的知識,建立一種原則去判定何為我們需要的知 識。知識管理應該是一種「可觀察」、「可制度化」、「可最佳化」的架 構,包含「過程」及「階段性」的資料、想法、經驗與程序知識,且 須視公司的目標將知識管理定位在不同的角度上。在資訊科技的發展 下,資料與資訊的取得已非難事,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收集到真正對 企業有幫助的資訊與知識,以做有效的管理與應用。因此知識管理的

現在多數企業都體認到知識是有效競爭的重要關鍵,是一種需長久時 間組織而形成的重要利基,但太多的資訊反而令人無法下決策,因此 我們必須去管理我們的知識,建立一種原則去判定何為我們需要的知 識。知識管理應該是一種「可觀察」、「可制度化」、「可最佳化」的架 構,包含「過程」及「階段性」的資料、想法、經驗與程序知識,且 須視公司的目標將知識管理定位在不同的角度上。在資訊科技的發展 下,資料與資訊的取得已非難事,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收集到真正對 企業有幫助的資訊與知識,以做有效的管理與應用。因此知識管理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