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知識管理系統

所謂知識管理系統係指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的基礎架構,協助組織或企 業內部找到所需的參考資訊,建立組織管理所需之機制而言。一般就組織 而言,組織知識管理系統可概分為六大構面:

(一) 組織知識管理願景與目標:即是依據不同的組織風格建構組織知識管 理的願景,以及各個階段性的目標、計畫的優先次序等。

(二) 組織結構與風格文化面:不同的組織結構與風格,將會有不同的領導統 馭方式,以及相配合的事宜,組織應以關鍵知識的擁有來建立所謂的 知識地圖。

(三) 人力資源管理面:乃指建立組織內部與外部的領域專家與關鍵知識間 的關聯地圖。

(四) 文件知識內涵面:知識分為外顯化與內隱兩類,外顯化的知識可以透過

「文件內含分析」過程,依據知識分類、索引典、關鍵詞之建立,將 不同來源文件的屬性、專業別、外部特徵等資訊,透過全文或關鍵詞 等檢索方式,完成傳遞外顯知識的目標。

(五) 流程管理面:此知識管理面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知識獲取與創造流程 (亦即透過知識學習、引用或導入與訓練等過程達成);一是知識產權 化流程(亦即將資訊經由歸納、整合、更新、加值與創造,以達成知 識產權化的過程)。

(六) 資訊架構面:知識管理的資訊架構分為知識蓄積機制、知識轉化與分析 機制、知識分享與學習機制、知識加值與創新機制、回饋與獎勵機制,

來建立組織知識管理的評量與績效。

Soo (2002)認為,知識管理系統是一系列複雜的組織性子系統,甚 至可以說它是一種更強化的資訊科技,知識管理系統主要由四大部分組 成:

(一)資料庫子系統(database subsystem):讓組織成員能夠及時分享正確、

具時效性資訊的資訊系統(Contractor,2002)。

(二) 組織語言子系統(organizational language subsystem):能夠讓使用者 瞭解事物所表達的意義,這個資訊系統包含了資料庫內容的解碼、將 個人所擁有的知識編碼,最後建立出屬於組織系統化的語言,讓組織 成員能確認口頭或實體溝通中所隱含更深的一層意義。

(三) 網路子系統(networking subsystem):准許個人從組織的內外部去檢 索所需要的資訊與知識,而網路子系統的運作包含了正式與非正式的 管道。

(四) 轉換子系統(transfer subsystem):系統化的知識在個體間的轉換,或 者是將資訊與個體經驗結合而產生新知識,藉以創造新知識。

Soo 的知識管理系統最大的特色在於,具備知識管理中最重要的轉化 機制,有別於一般性的知識管理系統專注於資訊科技,他還強調了知識的 結合、轉化與創造,為了知識的交流傳播所建構的網路子系統包括實體網 路結構與人際之間的非正式網絡,讓整個系統因為知識再創造後反饋回系 統中,更具備完整性。

根據 Alavi & Leidner(2001)的定義,知識管理系統指的是一種用來 管理組織知識的資訊系統,也就是基於資訊科技來支援組織知識創新、儲 存檢索、轉移與應用的系統,主要目標包括:

(一) 整理並分享最佳範例(The coding and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s); (二) 創造企業知識目錄(The creation of corporate knowledge directories); (三) 創造知識網路(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s)。

Quaddus & Xu(2005)則是採取較為廣義的資訊系統觀點來定義知識 管理系統,稱之為「一種專門用來處理組織內外知識的產生、保存與分享 的系統」;認為我們需要使用知識管理系統來為知識管理加值,促進知識 的生產、保存與分享知識;而知識管理系統在組織執行知識管理過程中也 扮演了基礎建設的角色。

Alwert & Hoffmann(2003)曾提出 25 種基本的知識管理技術,分別 能夠支援知識管理的核心任務:摘要編輯、代理人技術、商業智慧工具、

案例推理、分類、分群、內容管理系統、協同功能、協同過濾器、協同工 作空間、創新支援、資料分析、資料倉儲、數位學習、電子文件管理、群 組軟體、資訊檢索工具、知識發現、知識地圖、知識入口、語意功能、技 能管理、文本分析、文本探勘、工作流程管理系統。Tiwana(2003)則認 為在規劃知識管理系統時應該從七個層次(7 Layers)來考量,分別為介 面層(interface layer)、存取與認證層(access & authentication layer)、協 同作業智慧與過濾層(collabor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傳 輸層(transport layer)、中繼軟體與系統整合層(middleware &legacy in-tegration layer)、資料儲存層(repository layer)。每一層當中有著不同的知 識來源以及處理機制。

第一層是使用者與系統之間的介面;第二層負責認證,資料安全的建 立;第三層協同合作智慧層主要規範資料儲存的架構元素,應用了多種人 工智慧等技術;第四層應用層則是協助將各種內容裡的知識整合,有專利 黃頁、協同合作工具、視訊會議、電子論壇、決策支援工具等機制;第五 層傳輸層則是支援文件交換、影音檔案傳輸等功能;第六層中介軟體整合 層則是整合現有系統及跨平台方案;第七層則是各個資料庫、文件庫、知 識庫等。

如圖 3 所示,其中 U 代表使用者。

圖 3: 知識管理系統的七個層次(資料來源:Tiwana 2003)

知識管理系統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協助並促進企業的知識管理活 動,讓企業的知識活動能夠持續不斷的運作,使得企業的知識資產能夠為 企業發揮最大的效用與貢獻。因此企業在設計與規劃知識管理系統時並非 只是單純利用資訊技術而已,而是必須要以知識管理程序為基礎,讓知識 管理系統能夠充分的支援知識管理程序,並應用在企業的工作流程上。

對知識管理系統應該具備的功能眾說紛紜,但從知識管理目的的角度 說,普遍認同的兩個目的是知識的充分利用和知識的創新,因而知識管理 系統作為實現知識管理目的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