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以教材設計為主軸,將簡易二次函數圖形單元主題以 GeoGebra 動態幾何呈 現的教學設計,配合多媒體教材設計原理進行實驗教學,所得到的結論對數學教學是 有幫助的。因此,考慮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GeoGebra 動態幾何呈現輔助教學並非適用於所有課程,但應可在教師專業判斷

下,選擇相同類似的單元,如: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線型函數圖形…等,

使用 GeoGebra 動態幾何呈現輔助教學,檢視其學習成效與認知診斷評量上的 表現是否也如本研究所觀察到的現象。

2、本研究考慮不影響學校教學進度,故教學實驗僅設計部分單元主題,進行兩節 課的實驗教學,實驗時間尚短,因此長時間的 GeoGebra 動態幾何呈現輔助教 學的學習成效仍待研究。

3、GeoGebra 動態幾何呈現的教學設計對低、中學業能力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成效 上有顯著差異,而其未來學習相關概念時,如二項式、指對數函數圖形…等,

是否也能有相同的效果,應可再進一步的探究。

4、在教學過程中,研究者發現當學生在使用教師設計的 GeoGebra 動態幾何呈現 之教材時,常面臨到的挑戰不是數學知識的運用,而是操作上的困難,特別是 滑桿、按鈕位置的掌握,與整體圖形的放大及縮小,雖然已註記操作說明,也 使按鈕顏色明顯,然而這些都可能造成學習上的干擾。所以,如何在設計此類 動態幾何課程時,減低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干擾,應可再進一步針對 GeoGebra 做探究。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卿(2009)。DINA 模式與 G-DINA 模式參數估計比較。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 計所碩士論文。

全任重(1996)。圓規,直尺與 Cabri-geometre。數學傳播,20(1)。

吳長憶(2009)。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於國三函數課程成效之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 學所碩士論文。

余酈惠(2003)。高雄市高職學生運用 GSP 軟體學習三角函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數學所碩士論文。

林保平(1995)。在動態、互動、可操作的電腦環境下探討 ax+by=n 之非負整數解。科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40-49。

林保平(1997)。動態幾何教學的電腦輔助教材研究,八五年度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

計畫編號:85-2511-S-113-004,台北市立師院。

林保平(2000)。動態的勾股定理—電腦輔助教學環境,科學教育,210,12-23。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 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 學所碩士論文。

胡瑞明(2001)。用 CAL 探討五專生學習與二次函數相關數學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 刊,9(4),401-416 頁。

涂金堂(2003)。認知診斷評量的探究。南師學報,37(2),67-97。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台北市,2003 年。

陳英娥(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 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亭宇(2010)。DINA 模式與 G-DINA 模式參數不變性探討。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 統計所碩士論文。

蔡志仁(2000)。動態連結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橢圓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 學所碩士論文。

賴明裕(2008)。從設計國一函數線上學習課程來探討自學成效。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 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謝哲仁(2001)。動態電腦幾何教學建構之研究。美和教育學報,19,199-211。

謝豐瑞、陳材河(1993)。國中生函數概念認知發展及教學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82-0111-S003-013。

顏啟麟、羅昭強(1993):國中生函數概念認知發展及教學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82-0111-S003-013。

英文部份

Baddeley, A.D. (1992). “Is working memory work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4A(1), 1-31.

Balacheff, N. & Kaput, J. J.(1996). Computer-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Mathematics. In A. J. Bishop, & K. Clements, C. Keitel, J. Kilpatick, &

C. Labord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469-501.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Brian, R. (1998). Computer-Intensive Algebra and Students` Conceptual

Knowledge of Func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9(1), 21-40.

Chandler, P. & Sweller, J. (1991). “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The Format of Instruction,"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 8, 293-332.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8).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ed.). San Francisco: Pfeiffer.

de la Torre, J. & Douglas, J. (2004). Higher-order latent trait models for cognitive diagnosis. Psychometrika, 69(3), 333-353.

de la Torre, J. (2009). A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 for cognitively based multiple-choice option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3(3), 163-183.

Doignon, J.P. & Falmagne, J.C. (1999). Knowledge spaces. New York:

Springer.

Doornik, J. A. (2003). Object-oriented matrix programming using Ox (Version 3.1). [Computer software]. London, England: Timberlake Consultants Press.

Fischer, G. H. (1973). The linear logistic test model as an instrument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cta Psychologica, 37, 59-374.

Hartz, S. (2002). A Bayesian framework for the Unified Model for assessing cognitive abilities: blend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n.

Hartz, S. Roussos, L. & Stout, W. (2002). Skills diagnosis: Theory and practice [User manual for Arpeggio software].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Janvier, C. (1987). 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Hillsdale, NJ, England: Erlbaum.

Junker, B. & Sijtsma, K. (2001). Cognitive assessment models with few assumptions, and connections with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theory.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5(3), 258-272.

Kaput,J.J. (1985). Represent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modeling. In E. Silver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381-398.

Hillsdale, NJ, England: Erlbaum.

Kaput J. J. (1992).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

Grouws(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515-556. Reston, VA: NCTM.

Maris, E. (1999). Estimating multiple classification latent class models.

Psychometrika, 64(2), 187-212.

Marzano, R., Pickering, D., & Pollock, J. (2001).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tz, M.(1982). Towards a process model for high school algebra errors. In D. Sleeman, & J.S.Brown(Eds.),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25-50.

London: Academic Press.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NCTM.

Paivio, A. (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him, M. H. (2000). A Classroom Use of the Geometer's Sketchpad in a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 In A. Rogerson (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Mathematics For Living.

Schoenfeld(1987). Learning: The microgenetic analysis of one student's evolving understanding of a complex subject matter domain. To appear in Glaser, R. (Ed.).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v.4). Hillsdale, NJ, England: Erlbaum.

Sheehan, K. M. (1997). A tree-based approach to proficiency scaling and diagnostic assess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4, 333-352.

Tatsuoka, K. K. (1983). Rule space: An approach for dealing with

misconception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 345-354.

Tatsuoka, K. K. (1985).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diagnosing misconceptions by 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10, 55-73.

Vergnaud, G. (1987).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Edited by Claude Janvier: 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NJ, 227-232.

Yerushalmy, M., & Gafni, R.(1992). Syntactic manipulations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algebra: The effect of graphic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 303-319.

Zaslavsky, O. (1997). Conceptual Obstacles in the learning of quadratic functions. Focuson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19(1), 20-42.

附錄一:

【教材內容】課程學習單

簡易二次函數的圖形

班級 座號 姓名 函數複習:

※線型函數:i. 函數:y= ,圖形為一 。 b

ii. 函數:y=ax+b(a≠0),圖形為一 。 ▲ 請畫出y= x2 +1的圖形。

※二次函數:形如y=ax2 +bx+c(a≠0),自變數x最高次數為二次。

▲ 如:y=x2y=−2x2 −3、y=5x2 +2x−1

※二次函數的圖形:一次函數在坐標平面上所畫出的圖形為一直線,而二次函數在坐 標平面上繪畫出怎樣的圖形?

▲ 請畫出y=x2的圖形。

步驟一:先選x值,再求出對應的 y 值。 (至少 組) 步驟二:將每一個數對所對應的點描到坐標平面上。

步驟三:用 把各點連接起來,即得圖形。

y

o x x

y

y

o x x -2 -1 0 1 2

y

▲ 請畫出y=−x2的圖形。

▲ 請在下圖畫出 2 2 1x

y= 的圖形,並將 2 2 1x

y=− 的圖形完成。

▲ 觀察上面的二次函數圖形,我們稱為 圖形。

※頂點、對稱軸:

▲ 觀察右圖y=x2的圖形,這是一個線對稱圖形,對稱軸是 , 而對稱軸與圖形的交點為 ,即稱為圖形的頂點,也是整個 圖形的最 點(高或低)。

:

Ex 2

2 1x

y=− 圖形的對稱軸為 ,頂點 為整個圖形的 最 點(高或低)。

x y

O x -2 -1 0 1 2

y

x -2 -1 0 1 2 y

y

o x

x2

y=

y

o 2x

2 1x y=

※開口方向:

y=x2y=−x2的圖形差異為 不同。

y=x2的開口方向 ,其x 項係數2 a 0。 y=−x2的開口方向 ,其x 項係數2 a 0。

◎結論: x 項係數2 a>0 ⇒ 圖形開口向 (上或下)。

x 項係數2 a<0 ⇒ 圖形開口向 (上或下)。

Ex: ○1 y=1 x.7 2開口向 。 ○2 2 2 3x

y=− 開口向 。

※開口大小:

▲ 觀察 2 2 1x

y= 、y= x2y=2x2三個圖形,共同處為:

頂點皆為 ,對稱軸皆為 ,開口方向皆向 。 圖形形狀唯一不同處為:開口 不同。

其大小順序為 。 *想一想:函數的哪個部分影響圖形開口大小? 。 如何影響? 係數越大⇒ 開口越 。

▲ 觀察 2 2 1x

y=− 、y=−x2y=−2x2三個圖形,其開口大小順序:

。 *想一想:係數越大⇒ 開口越 。

◎結論:x 項係數2 a的絕對值越大⇒ 開口越 。 x 項係數2 a的絕對值越小⇒ 開口越 。

:

Ex 請以代號寫出下列函數的開口大小順序:

2 2 :y 1x

A = 、 2

2 :y 1x

B =− 、C:y=−x22 3 :y 4x

D =

※上下移動:

▲ 根據y=x2的圖形,請畫出y= x2 +1的圖形。

▲ 觀察y= x2 +1的圖形,與y=x2的圖形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相同: 。

不同:相同的x值代入, y 值須加 。其頂點由(0,0)→( , ) 。 ⇒ y= x2+1的圖形為y=x2的圖形向 移動 單位。

y= x2 −3的圖形為y= x2的圖形向 移動 單位,

頂點由 ( , ) →( , ) 。

y= x2+2的圖形為y= x2 −2的圖形向 移動 單位,

頂點由 ( , ) →( , ) 。 Ex:

2

2−5

= x

yy= x2 −1的圖形向 移動 單位,

頂點由 ( , ) →( , ) 。

y

o x x -2 -1 0 1 2

y

附錄二:

【(實驗組)GeoGebra 輔助教學】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實驗組)線型函數

教材分析 複習舊有經驗。

能力指標與 分年細目表

A-4-11 能在坐標平面上,畫出一次函數或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7-a-12 能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常數函數及一次函數的圖形。

7-a-13 能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多媒體設計原則

1.空間接近原則:函數式與x、y坐標對應表位於同一畫面。

2.通道原則:出現圖形或文字時,搭配口語講解。

3.連貫原則:畫面簡潔,減少不必要的圖像。

(實驗組)繪製簡易二次函數圖形

教材分析 延續舊有經驗,推展到二次函數,並加強注意在(0,0)到(1,1

)這區間的圖形變化。了解二次函數的圖形為圓滑曲線。

能力指標與 分年細目表

A-4-18 能理解二次函數圖形的線對稱性,求出其線對稱軸以及最 高點或最低點,並應用來畫出坐標平面上二次函數的圖形

9-a-01 能理解二次函數的意義。

9-a-02 能描繪二次函數的圖形。

多媒體設計原則

1.空間接近原則:函數式與x、y坐標對應表位於同一畫面。

2.通道原則:出現圖形或文字時,搭配口語講解。

3.連貫原則:畫面簡潔,減少不必要的圖像。

(實驗組)觀察簡易二次函數圖形開口方向、頂點、對稱軸

教材分析

二次函數的圖形為線對稱圖形,對稱點會通過頂點(最高或最低 點)。了解二次函數圖形用平方項係數判斷開口方向,頂點為函 數值(y 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位置,並判斷對稱軸。

能力指標與 分年細目表

A-4-18 能理解二次函數圖形的線對稱性,求出其線對稱軸以及最 高點或最低點,並應用來畫出坐標平面上二次函數的圖形

9-a-01 能理解二次函數的意義。

9-a-02 能描繪二次函數的圖形。

9-a-03 能計算二次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多媒體設計原則

1.空間接近原則:出現的文字都接近該強調的位置區域。

2.時間接近原則:畫面轉換配合學生回答出現。

3.通道原則:出現圖形或文字時,搭配口語講解。

4.連貫原則:畫面簡潔,減少不必要的圖像。

(實驗組)比較簡易二次函數的開口大小

教材分析 給定平方項係數不同的三個二次函數,利用繪圖觀察出平方項係 數與圖形開口大小之間的關係。

能力指標與 分年細目表

A-4-18 能理解二次函數圖形的線對稱性,求出其線對稱軸以及最 高點或最低點,並應用來畫出坐標平面上二次函數的圖形

9-a-01 能理解二次函數的意義。

多媒體設計原則

1.空間接近原則:出現的文字都接近該強調的位置區域。

2.時間接近原則:畫面轉換配合學生回答出現。

3.通道原則:出現圖形或文字時,搭配口語講解。

4.重複原則:轉換畫面時,搭配口語說明,減少多餘文字出現。

5.連貫原則:畫面簡潔,減少不必要的圖像。

(實驗組)簡易二次函數圖形的上下移動

相關文件